2009/05/12發表,已被閱讀 72,009 分類:訊源
North Star Design Model 192 MK II CD轉盤 寫音響評論,不免同時也為自己物色最適合的音響器材,來來去去寫評論的CD唱盤很多,表現優異讓人心癢難忍的也很多,但大多超出我的預算範圍,譬如dCS、Emm Labs的SACD唱盤,又像是我曾經給予最高評價的Audio Research REF CD7(現已進化為REF CD8)與Nagra CDC唱盤。但我這次升級數位訊源的「實際行動」,最後卻落在North Design Model 192 MK II CD轉盤/Model 192 MK II DAC上面,而且一年多用下來,即使面對頂級CD唱盤送來評論比較,North Star Design這套數位訊源依然穩若泰山,與身價高出數倍的器材分庭抗禮,毫無敗象,堪稱同級二十萬以下最佳訊源,還足以越級挑戰。

North Star Design的數位訊源主力共有三部,轉盤稱為Model 192 MK II,而DAC則有平價版的Model 192 MK II與旗艦等級的Extremo DAC。代理商同時將三部數位訊源送來,在一篇評論要寫三件器材,難度很高,所以我最後決定擴大為專題,用North Star Design深入討論數位音樂。

令人愛不釋手的聲音表現

文章開頭提到了很多部目前Hi End市場主流的頂級數位訊源,例如dCS、Emm Labs,分體式組起來大約要百萬身價,Audio Research和Nagra是轉盤和DAC合體的CD唱盤,比較有機會可以買得起,但對我而言還是昂貴了些,但North Star Design兩部加起來定價不到二十萬,還有「特異功能」,確實難以割捨。既然功能齊備,聲音表現我愛不釋手,又落在負擔得起的價位裡,考慮幾天就直接下手了!


對於一位音響評論員而言Model 192 MK II的魅力在哪裡?第一、它擁有完整的數位輸出界面,一般轉盤至少要有光纖與SPDIF同軸輸出,比較高檔者還會加上AES/EBU,而North Star Design還多了一項特異功能,多了一組I2S界面,這I2S一定要和North Star Design自家DAC搭配才有用,而且妙用無窮,後面我們會詳細解釋。

24bit/192kHz數位昇頻轉盤

第二、Model 192 MK II是少見的數位昇頻轉盤,一般轉盤大概都負責「讀取」,求的是正確、穩定,很少在轉盤端就執行數位昇頻的動作。轉盤輸出16bit/44.1kHz的標準CD訊號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這樣就可以和全天下所有的DAC搭配,不用擔心昇頻後的數位訊號送出去,而後端DAC不支援。Model 192 MK II也可以設定不昇頻,回歸「標準CD轉盤」的狀態,但這樣等於武功廢了一半。

完整的數位輸出界面加上24bit/192kHz數位昇頻,這兩點就已經很吸引我了,而尺寸精巧的Model 192 MK II,轉盤還使用Philips最頂級的CD-Pro2M,換片時要「純機械式」推開上蓋,真是投我之所好。每個人挑音響可能都有自己的癖好,我選CD的癖好則是專挑「機械手動」的操作方式,目前在我手上仍舊服役的Sony CDP X-5000與Micromega CDF1,都是類似的全手動操作,而CDP X-5000的操作和Model 192 MK II最像,差別是X-5000的操作是前後推上蓋,而Model 192 MK II則是向左右推。

全手動機械樂趣


操作Model 192 MK II的全手動機械樂趣,和一般抽屜式承盤「自動」進出很不一樣,你要推開上蓋,然後拿起CD鎮,放入CD,再把CD鎮安放中央,關起上蓋,轉盤才會開始動作,CD-Pro2M的讀取速度算是快的,但還是要等個1、2秒鐘才能按下播放鍵(play)。日本音響評論曾經形容這類全手動的CD轉盤的操作過程如同「黃金30秒」,每一次播放CD就像是儀式一般,靜靜等待音樂聲響起,而我用CDP X-5000、Micromega CDF1這麼多年,這樣的換片儀式與對音樂的期待,也習慣了十多年,接下來的十年我還是想用同樣的方式來播放CD,只是一代新人換舊人,現在輪到Model 192 MK II上場。

CD轉盤的興起,要從1980年代末期英國Meridian開始,他們設計了全世界第一套CD轉盤與DAC分離的MCD Pro,開創了轉盤與DAC分離的新藍海市場。早期把CD轉盤和DAC分離,考慮的是DAC內部的運作牽涉很多高頻率訊號轉換,如果和轉盤合在一起,很難避免彼此的干擾,最好的方式就是分開製作。就生意而言,與其讓消費者買一部CD唱盤,不如說服玩家買分離的兩部器材搭配。聲音能更好,生意經也說得通,於是Hi End市場很快的就接受了數位訊源分成2部組合的觀念,一直延續至今日。

而North Star Design這家義大利音響廠家發跡於1997年,他們成名的作品就是數位訊源,分別是1998年的Model 3(24Bit/96kHz數類轉換器)與1999年的Model 4 24bit/96kHz昇頻器。現在我們看24bit/96kHz或是24bit/192kHz的數類轉換功能,似乎稀鬆平常,但是回想1998年的時候,DVD正準備席捲市場,CD還很少走向真正的昇頻,North Star Design的產品在十年前顯得非常先進突出。但是North Star Design真正成熟之作,則是2001年問世的Model 192,也就是本篇主角Model 192 MK II的第一代作品。隨後2002年問世的Model 192 DAC則標榜24Bit/192kHz處理能力,更進階的Extremo DAC則晚了三年,2005年正式登場,而從Extremo研發的成果則回饋到Model 192 DAC,所以接著新版的Model 192 MK II DAC登場。


新版Model 192 MK II表現更佳

一般Hi End音響公司規模都不太大,North Star Design也不例外,老闆兼設計者是Giuseppe Rampino,加上負責外觀設計和宣傳的Jessica Hazewinkel副總,兩人是公司的核心人物。對於「數位昇頻」,Giuseppe有一套說法,他認為數位昇頻並沒有「增加」訊號,雖然經過運算插補,但頻寬並沒有增加,依然維持在20kHz的範圍內,但數位昇頻可以避免數位濾波之後產生的相位飄移,將這些無法完全去除的失真,拉到人耳聆聽範圍之外,失真減少了,自然聽到的音樂更顯純淨。

以轉盤來說,Model 192 MK II的尺寸不大,但是重量還不輕,小小一台有9公斤重。2001年登場的第一代Model 192,外觀和現在的Model 192 MK II幾乎一模一樣,Model 192 MK II正式改款是在2006年。與第一代作品比較,CD-Pro2M轉盤機構一樣,光纖、SPDIF、AES/EBU與I2S界面也都相同,外觀又很像,到底哪些地方改了?

顯示螢幕從紅色字樣換成現在的藍色字樣,是Model 192 MK II CD轉盤最容易辨認的地方。

根據原廠資料顯示,Model 192 MK II的機箱與CD-Pro2的金屬框架所使用的金屬材料,密度更高,所以Model 192 MK II比前一代重了1.5公斤。而顯示螢幕也從紅色字樣換成現在的藍色字樣,這部分最容易辨識,新款的藍色字樣讓器材更顯高科技感。另外新版的金屬上蓋滑動軌道略有修改,讓CD上蓋推動時更為滑順好用。不過與聲音影響最大的重要改變,則是轉盤的電源供應,原本North Star Design就非常重視電源,第一代產品就讓邏輯控制線路與數位伺服線路分離供電,小巧的機箱裡面裝置兩個獨立變壓器,免除相互干擾,但Model 192 MK II則在CD-Pro2M的供電線路進一步強化,North Star Design表示聲音改善之處還是低頻。

使用Model 192 MK II轉盤,最好的搭配就是和自家Model 192 MK II或Extremo DAC成對使用,以I2S連接。

電源供應改變,對聲音表現的幫助在哪裡?我沒有第一代的Model 192可以比對,但原廠則有說明。North Star Design表示,更強壯、更堅固的金屬框架,讓CD獨取可能產生的錯誤更少,加上強化電源,新版Model 192 MK II的全頻段音樂的表現都更為穩定、開闊,尤其是在低頻量感與結像力的改善,最為明顯。

使用Model 192 MK II,一定要使用數位昇頻,否則Model 192 MK II的功力就廢了一半,而最好的搭配就是和自家Model 192 MK II或Extremo DAC成對使用,以I2S連接。

昇頻切換須配合電源開關

雖然名為「升級」,但這次我換轉盤其實有不得不然的必要性,我長年使用Mark Levinson No.36xl DAC,這部DAC好聲耐操,從不關機十年也不鬧脾氣,但相對於溫馴乖巧的ML No.36xl DAC,轉盤可就不太聽話了。大凡仰賴機械結構動作的音響器材,壽命都比單純電子線路要短,轉盤就是這樣大幅度依賴機械動作的器材。DAC乖乖工作了十來年,但轉盤可就換了好幾部,CDP X-5000算是其中最耐操者,但近年來也有點控制不靈,還能聽,但有時候唱到一半會罷工。另一部Micromega CDF1更老,超過二十年,中間曾經被我冷落過好多年,後來還送修兩次,包括一次更換轉盤大修,才回神活過來,不過元氣大傷,操控依然不穩。Model 192 MK II送到我這裡,CD-Pro2的轉盤機構穩定又乖巧,操作習慣又合我的胃口,讓人愛不釋手。

背板上有一個數位昇頻的開關,但切換時要配合電源開關,在電源開啟之前,要切換好「昇頻」或「不昇頻」的檔位(upsampling on/off),然後打開電源。

Model 192 MK II的數位昇頻,要靠電源開關操作切換,背板上有一個數位昇頻的開關,但切換時要配合電源開關,在電源開啟之前,要切換好「昇頻」或「不昇頻」的檔位(upsampling on/off),然後打開電源。如果選擇「不昇頻」,那麼所有的數位輸出界面,都直接從CD-Pro2抓取PCM訊號,跳過Model 192 MK II的數位昇頻線路,這也是很「乾淨」的作法。而切換在昇頻檔位時,2組同軸與光纖輸出一樣輸出44.1kHz的PCM訊號,但AES/EBU則輸出24bit/96kHz昇頻訊號,I2S則輸出24bit/192kHz訊號。這時候搭配DAC就要注意,如果不是使用North Star Design自家DAC,那麼要注意搭配的他廠DAC是否可以接收96kHz訊號。

市面上最超值的轉盤

聊了這麼多Model 192 MK II轉盤,其實我很難不搭配DAC來描述Model 192 MK II的聲音特質,這部份要和Model 192 MK II DAC與Extremo DAC一併來講。這麼一部精緻小巧的Model 192 MK II 轉盤,特點大部分都是技術性的,譬如它大概是市面上最便宜的CD-Pro 2轉盤,同時還具備昇頻24bit/192kHz功能。它擁有完整的數位輸出界面,從標準SPDIF到AES/EBU,以及搭配自家DAC的I2S專屬界面。有沒有其他唱盤擁有與Model 192 MK II相同的條件,除了I2S之外,其實還有其他CD轉盤同樣擁有完整數位輸出與數位昇頻功能,但價格大多是Model 192 MK II的兩三倍。當然,Model 192 MK II這麼「超值」的功能與價格比,也是讓我迅速下手的關鍵!

North Star Design Model 192 MK II CD轉盤 器材規格

動態範圍:100dB
訊噪比:100dB
數位輸出:S/PDIF on RCA(75 Ohm)、AES/EBU on XLR balanced(110 Ohm)、I2S(RJ45)
電源:230/115V,50/60Hz,30VA
尺寸:43.5×17×7.5cm(W×D×H)
重量:9 Kg
參考售價:139,000元

進口總代理:瑩聲
電話:02-2805-3569
網址:www.jadex.com.tw

廣告
[新聞] North Star Design新機登場-Essensio Plus可當數位前級
在2011年慕尼黑音響展上,North Star Design展出了自家Essensio數類轉換器的「升級版」,稱為Essensio Plus,外觀尺寸和既有的Essensio一模一樣,但Essensio Plus增加了獨立的耳機放大線路,還搭載了全新設計的音量控制,這可好,原本只有...《 全文

[專題報導] USB DAC選購指南-(六)North Star Design Essensio
數位訊源一直是義大利North Star Design的拿手好戲,其器材的規格總是比別人高一等,例如目前當紅的USB DAC,當市場的主流都還是24bit / 96kHz時,它便已經推出32bit / 192kHz機種,硬是要比別人快一步。之前U-Audio曾發表過...《 全文

[試聽報告] 經典不滅、更上層樓-越點音響試聽PMC BB5i
推出將近二十年,英國PMC旗下最重要的旗艦喇叭BB5終於宣告首度改款,升級為BB5i。如此經典的英國鑑聽喇叭改款,當然是一件大事,在2009年喜來登音響展上,我們已經見識到了BB5i的魅力,不過音響展畢竟比較吵雜,得見雄偉,難見細膩...《 全文

[試聽報告] 音樂表現頂尖 價格不頂尖-North Star Design Extremo數類轉換器
[試聽報告] 賦予CD全新的生命力-North Star Design Model 192 MK II數類轉換器
[試聽報告] 為什麼數位昇頻有效?-North Star Design說分明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統領試聽 Elac Vela BS404 組合
到了年終歲末,音響店家總想推一些特惠組合,提振買氣,這次來到台北中華路的統領音響,推的是 Elac Vela BS404 喇叭與 Linear Acoustic LAV-60 II,兩件組合原價 293,000 元,現在搭售特價 218,000 元... 《 全文

Moon 891 串流前級 / 861 後級進駐巨禮音響
Moon 去年隆重發表了最新旗艦 North Collection 系列,當中分為 6 系列、7 系列和 8系列三個等級,目前最高階的 8 系列已進駐台北巨禮音響,並受到巨禮音響的最高規格對待,如果你想體驗 Moon 四十年來集大...《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