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恐怕再沒機會開到 Mercedes Benz 的 S-320 新車,卻可以擁有 DC-Cable 的 S-320 新款喇叭線。小李完全沒有跟我提過任何關於 Mercedes 的事,但S-320這是個有傳奇性質的命名,道出了德城與名展對此線的期待。我要說:作為這個世代的 S-320,DC-Cable ...<全文> |
|
|
|
 |
DSP7200SE 必須稱之為系統,而非單純的喇叭,就算是用主動式喇叭來稱呼也還是不夠全面,它是基於 Meridian 精湛的 DSP 技術而成的全數位音響,搭配自家適當的訊源,利用簡單的接線即可播放,而且具有很好的擴充能力,兩聲道還是多聲道都能支應...<全文> |
|
|
|
 |
雖然來的遲,Ayre QX-8足能帶來十足的聆聽樂趣,這等待,值得。在表現古典音樂時,它能傳達出樂器本身的質感,也能給你一個寬深有層次的舞台,無論小編制的室內樂、獨奏曲,或大編制的管弦樂,都展現出遊刃有餘的自信。它飽滿、豐潤、有力...<全文> |
|
|
|
 |
作為一台串流播放機,Cocktail Audio N25 表現的相當到位,豐富的功能教這台機器充滿了樂趣;內建 DAC,讓用家只要買一台,就可以搞定所有播放的大小事。未來,這種全功能整合的產品會越來越多。你不需要等到以後,你現在就可以體驗 Cocktail N25 調...<全文> |
|
|
|
 |
在聽過 Crystal Connect Van Gogh 之後,我只能說,音響最難的地方,就是重現音樂的表情,而 Van Gogh 深情款款的音色,讓聆聽者可以更接近音樂家的情緒,是它最迷人的地方。當然,我知道 Van Gogh 不便宜,可是它擁有聽過就難忘的音色、豐富的...<全文> |
|
|
|
 |
喝咖啡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滋味,但是,好的咖啡,餘味總是讓人回味無窮。音響也是這樣,Vienna Acoustics 的 Liszt,充分展現了原廠對音樂重播的理念,他們要把聆聽者帶得更靠近音樂。當你親近了音樂,那些感動會存在心底,讓你回味無窮...<全文> |
|
|
|
 |
Audionet 是一家很少更動型號的公司,MAX 在 1990 年代中期問世,至今依然維持 MAX 的名號,不過中間經過幾度內部升級。這樣的產品邏輯就像保時捷,經過了這麼多年,911 依然是 911,而且外觀一看就知道是 911,但是無論從引擎、底盤、懸吊...<全文> |
|
|
|
 |
無論是線材或音響調音配件,我覺得重點在於合不合用,像第六元素 HE-R1 Pro 與 HE-R1 Pro X 這類 CD 墊片,市面上可選擇的款式不少,對音色帶來的變化也各有不同,重要的是能不能在自己的音響系統上,發揮合適的音色變化或修飾的效果,要驗證是否...<全文> |
|
|
|
 |
我知道,音響評論經常看到舉重若輕、自在寬闊的形容詞,可是在日月音響品味 Siltech Symphony 旗艦喇叭,刷新了我對「舉重若輕、自在寬闊」的想像。2019 年慕尼黑音響展上,Siltech 首度展出 Symphony 旗艦喇叭,當時還是原型機,預計 2019年下半年... <全文> |
|
|
|
 |
在卡隆試聽 Avalon PM4 一個下午是愉快的經驗,PM4 有著精確的錄音重現能力,不僅有豐富的細節,還具備準確的音場描繪能力,它的低頻具有相當的權威感,但並不是渲染的低頻量感,而是精準又扎實的低頻,飽滿又有彈跳的顆粒感,而中高頻的表現...<全文> |
|
|
|
 |
初次使用 Aurender,就是一次很棒的體驗,N30 不論是做為音樂伺服器還是串流轉盤,都足以名列頂尖器材之林,兩者得以兼任,更證明了 Aurender 不是一間普通的公司。我覺得 N30 最大的價值不只是它驚人的挖掘細節能力和超凡性能,還包括了極具...<全文> |
|
|
|
 |
摒除音響展上打照面,這是我第一次與Fischer & Fischer喇叭面對面,一交手,就是遇到最有個性的小喇叭Klein。它性格活潑,質地爽朗,生性奔放,在眾多書架喇叭裡獨樹一格,加上極嬌小的體型,它絕非尋常。給它適當的空間,他可以像一般喇叭一樣...<全文> |
|
|
|
 |
Klipsch RP-600M 書架喇叭聲音表現超出我原本的預期,對於入門音響者,RP-600M 可說是絕佳的起點,三萬多元就能入手高效率經典號角喇叭,價格不貴又好搭配,且聲音表現物超所值,可說是給音響新手的最佳推薦。<全文> |
|
|
|
 |
NuPrime 一步一步地推出網路串流產品,Omnia 系列圖像越來越清楚,產品也越來越完整。最新推出的 Omnia A300 綜合擴大機,值得預算有限者的留意。它功能夠多,性能夠強,價格夠俗,使用起來樂趣多多,以下,我就照著這幾點一一分說。<全文> |
|
|
|
 |
Accuphase DC-37沒有新穎時尚又吸睛的外觀,卻是一派淡雅素樸,越看越覺得耐看。它的聲音表現也是這樣。起初聽來只覺清麗細緻,但越聽越感到這聲音是如此自然,如此類比,如此貼近本質;也因而,越聽越被它所解譯、從符碼數字中釋放出來的音樂...<全文> |
|
|
|
 |
Quad 的 Artera Solus Play 把「全能一體機」這個稱呼詮釋得更完整了!它的前身 Artera Solus 原本就是一台功能非常完整的擴大機,集結 CD 唱盤、CD 轉盤、DAC、類比輸入、前級輸出、藍牙傳輸,以及非常實用的 75 瓦功率,是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全文> |
|
|
|
 |
創新的水平與垂直 360 度聲波擴散加 DSP 調整技術,讓 Sony SRS-RA5000 與 SRS-RA3000 擁有 360 度沈浸式聆聽體驗,而且就算在家中走動聽音樂,到處都有舒服的音均勻地擴散在空間裡,這種全新的聆聽體驗,是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新鮮享受。<全文> |
|
|
|
 |
目前 Stax 旗下總共七款耳擴,SRM-700T 的地位僅次於旗艦 SRM-T8000,機箱面板的銀白色厚實鋁合金,比照旗艦 SRM-T8000,旋鈕的設計也相似,可以看得出 Stax 新世代耳擴的設計元素,大概會在這幾年內,逐漸向旗艦 SRM-T8000 看齊,由高而低...<全文> |
|
|
|
 |
雙面發聲的 MLS 3,加上 Piega 獨家 Acoustic Lens,讓 MLS 3 很容易在居家空間擺放,喇叭面寬 23 公分,身高 165 公分,家裡面不難找到擺放 MLS 3 的位置,而我在新憩地雖然沒有大力操駕,卻見識到 MLS 3 輕鬆自在的一面,它擁有宛如靜電喇叭一般...<全文> |
|
|
|
 |
德城旗下的 Lelio 品牌好久沒有新作品了,不做則已,一做就是一款「炫技之作」。為何稱這條 Hestia 訊號線是炫技之作?這就要從 Lelio 在 2015 年推出的 X-1 電源線、X-2 喇叭線和 X-3 訊號線談起...<全文> |
|
|
|
 |
Klipsch 目前有兩款 soundbar 產品,分別是 Cinema 400 和 Cinema 600,兩者的高度與深度相同,差別在於寬度與搭載的超低音尺寸,Cinema 400 的寬度是 40 吋,搭配一部 8 吋無線超低音喇叭,Cinema 600 的寬度則是 45 吋,搭配的無線超低音為10...<全文> |
|
|
|
 |
inakustik Reference LS-204 XL Micro Air 就像加了 Turbo 的引擎,衝勁十足,筋道有力,如果您的音響系統苦於低頻慢、拖、鬆,音像凝聚不夠清晰,低頻有肉卻是鬆垮垮的,那麼加上 LS-204 XL Micro Air,肯定能為您的低頻加上 Turbo 的速度與衝勁...<全文> |
|
|
|
 |
中招了。Ansuz PowerSwitch X-TC 所帶來聲音的進步方向,完全就是我所喜愛的。這下,我是不是又要買單了?等等,PowerSwitch X-TC 是最入門的,或許我該試試 PowerSwitch A2。多了 1,200 美金,卻多了 AC-TC 技術,而特別的類比滌波線路是...<全文> |
|
|
|
 |
高效率號角喇叭 + 小功率真空管擴大機,幾乎已成了音響搭配的「勝利方程式」,這回我把這方程式再驗證了一次,主角同樣是 Klipsch Forte III 號角喇叭。上回試聽 Klipsch Forte III 大約是在三年前,地點在竹北新憩地咖啡,那天聽的是全球限量 70 對的...<全文> |
|
|
|
 |
調音之道,發燒友無不津津樂道,但是為了音響拆裝潢、改房子,可就茲事體大,所以各種調音道具應運而生,不過美國 Stillpoints 這款 Aperture 2,是我看過設計最特殊的一款,大多數我們看到的都是吸音板或擴散板,但 Aperture 2 卻是集吸音、擴散、諧振...<全文> |
|
|
|
 |
與 Pre G2 相處這段時間以來,與其說 Pre G2 重現了更多錄音的細節,讓熟悉的 CD 多了一點鮮度,倒不如說如果擁有 Pre G2,可以把聽音樂的路開得更廣,Pre G2 用超大頻寬與中性的音色,重現錄音的真實樣貌,聽任何音樂都對味,您更能嘗試更寬廣的...<全文> |
|
|
|
 |
擁有頂級耳機就夠了嗎?這是第一步,您還需要優質 DAC 與耳擴,解封頂級耳機的實力。Audio-Technica 鐵三角新推出的 AT-DAC100 與 AT-BHA100,以最新的 DAC 晶片加上真空管放大線路,釋放任何耳機的最佳實力,從此不再懷疑是不是沒有把耳機推好...<全文> |
|
|
|
 |
Triangle Borea BR02 書架喇叭最亮眼的莫過於它外型了,在復古中帶有簡潔的時尚感。BR02 的造型取材自傳統英式喇叭,面板較深,讓上、下、左、右四面側板浮出,形成邊框,然後表面連同邊框貼上木質紋理的貼皮,音箱看上去就像是用實木製成...<全文> |
|
|
|
 |
「量身訂做」到了 LALS 雷爾斯音響主事者黃日興手中,有了更深入與精準的詮釋,例如在汐止黃府這個例子中,他幾乎是因應空間條件重新製作了主喇叭與中央聲道,讓黃先生一家在享有最寬敞聆賞空間的同時,又能保有最大的投影螢幕尺寸與毫無妥協的...<全文> |
|
|
|
 |
「我看好它會大賣。」這是一家音響店老闆說的。他會這麼預測,不是沒有道理。Sonus Faber在Lumina系列上確實著墨甚深,在控制成本之餘,盡可能地將Sonus Faber的品牌元素灌注其上。箱體周圍繃上一層皮革,這是Sonus Faber的經典設計...<全文> |
|
|
|
 |
難道隨身型 DAC 耳擴就不能兼顧豐富功能、優異規格和好聲音嗎?在 iFi Audio 眼裡可沒有不能這兩個字,新推出的 micro iDSD Signature 隨身 DAC 耳擴不僅可支援超高取樣率格式及 DXD、MQA 解碼,並能妥善驅動靈敏的入耳式耳機與難搞的高阻抗...<全文> |
|
|
|
 |
Furutech發明了NCF配方後,便開始應用在他們高階的電源插頭、插座和排插上,並且開發出NCF Booster系列,有架線器(NCF Booster)、固線器(NCF Booster-Brace),更透過模組化設計,讓用家可以靈活搭配。而且,正因效果聽的見,這幾年...<全文> |
|
|
|
 |
您是 BBC 鑑聽喇叭的信仰者嗎?那麼 LS 3/5a 肯定在您的收藏之列,假如您收藏的是早期版本,很難找到對應 15 歐姆阻抗的擴大機,放心,ARRIBA 這部 A-6025 SE 特別版,就是專門為 LS 3/5a 而生:除了標準 8 歐姆喇叭端子之外,它還有 15 歐姆喇叭端子...<全文> |
|
|
|
 |
親愛的朋友,或者你正想找一台負擔得起、又功能齊備的綜擴,又或者你本來就對 Naim 的 Uniti Atom 有興趣,只是需要他人經驗來支持你有實際的行動。希望你這樣一路讀下來,能夠找到的答案,更能選到「對的」器材,買到一台符合時代潮流,能...<全文> |
|
|
|
 |
從第一印象的「靜」,到越聽越有「勁」,我覺得 Siltech Crown Prince 最值得收藏的價值,在於音樂的鮮活感,安靜的音樂背景與勁道十足的表現,最終都在襯托音樂的鮮活感。以技術面來看,Crown Prince 厲害之處是可以用相對較低的價格,同時擁有...<全文> |
|
|
|
 |
Sixth Element「第六元素」向來以量子場技術聞名,利用鑭系元素形成所謂的量子場,可以活化電流傳輸,音響與電息息相關,因此只要將量子場放對了地方,即可有效提升音響器材的性能表現,這正是「第六元素」各類型調音產品的關鍵。最近「第六元素...<全文> |
|
|
|
 |
如果想體驗所謂「空氣感」,那麼德國 In-Akustik 新推出的 NF-204 Micro Air 訊號線,可以排在優先試聽的名單當中,它不僅在訊號線當中加入「空氣」,也讓音樂聽起來更有「空氣感」。這款訊號的全名應該稱為 Reference NF-204 RCA Micro Air...<全文> |
|
|
|
 |
多一個i,差了多少?差別在於前一代的twenty5 23 就是twenty5系列,twenty5 23i卻不只是twenty5,還有fenestria的基因。技術總是不斷在進步,PMC開發出fenestria之後,他們在fenestria上得到的研發成就,現在也下放到twenty5系列上,這些「improve」...<全文> |
|
|
|
 |
AE500 就是一對很容易弄出好聲音的喇叭,它面面俱到,有厚度,有細節,有層次,有結構,又有活生感,而且作工細膩,用料扎實,外型又有品味,更重要的是,它的價格頗為可親,多數人都能負擔。也難怪 Acoustic Energy 不再出 AE1 了,因為有 AE ...<全文> |
|
|
|
 |
說起日本的Tiglon,就讓人想到鎂合金。Tiglon的產品,上上下下悉數均有鎂合金的應用。在Tiglong社長沖野賢太郎的心中,鎂合金是最好的屏蔽與避震材料。因此他們的線材裡都用上鎂合金帶纏繞做屏蔽,墊材都是鎂合金製成,音響架的腳柱是鎂合金...<全文> |
|
|
|
 |
Heco 有一個十分特殊的 Direkt 系列,外型和其他系列大異其趣,其他系列都採用窄面板、深箱體的現代喇叭設計,Direkt 系列卻是寬面板、淺箱體的古早音箱型式,但它的造型又不是復古風格,而是俐落、簡練的工業風,或者說是揉合古今的新古典風格...<全文> |
|
|
|
 |
T+A 的 Caruso 一體式音響從 2008 年推出至今已經是第三代了,它們的名稱略有不同,第一代叫 Caruso,第二代是 Caruso Blu,第三代則是 The new Caruso,它的體型明顯變得更大,功能變得更多,性能變得更強,當然,帶來的滿足更大,聆聽樂趣也更多...<全文> |
|
|
|
 |
如果你是個硬核的音樂愛好者,不想搞東搞西,只想聽音樂,Meridian提出的方案,無論從旗艦到入門,都值得你去體驗。M6是個輕鬆又簡單的起點,你可以買一支,也可以買一對,你可以搭配簡單的210,可以搭配帶類比輸入的218、AC200,也可以選購...<全文> |
|
|
|
 |
Sonus Faber 與 T+A 的搭配,對我來說是新鮮的體驗,Electa Amator III 還是主導了聲音的走向,溫暖的音色與豐富的細節,加上略帶濃郁感的 Sonus Faber 味道,有了 R 1000 E 的搭配,不僅簡單,中高頻的鮮活度也很好。假如您想擁有一套簡單搭配又...<全文> |
|
|
|
 |
假如您想要在家中客廳規劃「宛如音樂廳的輕鬆聽感」,該怎麼做?這次參訪竹南王府新居的 11.1 聲道影音系統,負責影音規劃的敦煌音響蕭先生說:「因為客戶的信任,讓複雜的影音系統不僅融入居家生活,還能重現宛如置身音樂廳的聽感。」<全文> |
|
|
|
 |
前不久,我才訪問了Primare的業務經理Terry Medalen,他和我聊到Primare這間公司的歷史、理念、組織和產品特色。「你聽過Primare的聲音嗎?」「不,目前為止還沒有機會。」「你應該聽聽的,我會告訴海威,請他們送一台過去讓你聽。」就這樣...<全文> |
|
|
|
 |
擁有 200 瓦輸出功率的 Papworth M200,推力不是蓋的,如果您嚮往真空管的溫暖音色,而且要來制服很難推的喇叭,M200 應該是您的菜。聽搖滾或爵士很對味,那只是讓 M200 熱熱身,輕輕鬆鬆,真的聽到了馬勒,M200 那穩固扎實的驅動能量...<全文> |
|
|
|
 |
音響線材一定要又粗、又硬、又重才是好線嗎?當然不,否則 Nordost 怎能長久以來深獲發燒友肯定呢?Nordost 線材從來不以粗重見長,而是講求技術與規格,不僅喇叭線與訊號線是這樣,電源線也是如此,像是這次拿到的 Blue Heaven 電源線就是又細又輕...<全文> |
|
|
|
 |
第一次與Arendal Sound的喇叭相遇,就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和動畫電影Frozen似乎同源,但其個性卻一點不「Frozen」。溫暖、飽滿而且寬厚的聲音,讓它放起什麼音樂都不會出錯。細節豐富,加上空間感佳,強壯、有力,而且反應快速...<全文> |
|
|
|
 |
這條Lelio Matrix網路線,符合Cat 8的規格,而且根據李宗哲所言,德城乃是在Cat 8的規範下,將導體、披覆、絕緣做到更好。雖然隸屬於Lelio旗下,但Lelio Matrix卻沒有像其他的Lelio系列線材那樣採純銀導體,而是採用鍍銀導體。不過,一般的Cat 8...<全文> |
|
|
|
 |
聽了這麼多 Audio Analogue 的器材,這是最讓我驚喜的一次。我真沒想到他們的數位器材能做得這麼好。AADAC 並不是真正平價的器材,AADrive 也不算,但它們本來就不是入門級的產品。不過,對於一個講究音質的音樂愛好者來說,AADrive 和 AADAC...<全文> |
|
|
|
 |
S-280 是 Aavik 首度推出數位串流播放器(Streamer),在此之前,Aavik 有 150 系列與 380 系列,前級、後級、綜擴都有,前級與綜擴大多內建 USB DAC,但是沒有加入連接網路的數位串流功能,直到 2020 年新推出的 180 與 280 系列,才有 S-180 與 S-280...<全文> |
|
|
|
 |
Esoteric N-01XD 的售價不斐,但是,這就是追求極致表現,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那種穩重、大氣、剛柔並濟的聲音,明明是數位串流機,卻操持著類比的腔調。除非,哪天Esoteric 還要推出 Grandioso N1X,否則 N-01XD 就是串流播放一體機的結論。<全文> |
|
|
|
 |
第一眼見到 Sony 新推出的 Signature SA-Z1 近場驅動揚聲器,您的印象是什麼?怪嗎?我也是,可是越看越覺得獨特,而 SA-Z1 的聆聽感受也是獨一無二,Sony 可說創造了「超近場聆聽」數位主動喇叭的全新物種...<全文> |
|
|
|
 |
在這次的音響級網路線專題中,外型最亮眼的莫過於 Way Cable 的 Mind 網路線,不僅顏色最鮮豔,身形也最粗壯,而且還身負最多特殊獨家技術,令人很難不對它產生最大的好奇。別看 Mind 身體粗粗胖胖又軟軟的,一副手工線材的質樸模樣,它應該是這次...<全文> |
|
|
|
 |
英國 PMC Twenty5 i 系列,算起來是第三代了!第一代是紀念 PMC 創立二十週年的 Twenty 系列,首度改版是 2016 年推出的 Twenty5 系列,再來輪到 2020 年的 Twenty5 i 系列登場。送來 U-Audio 試聽的 Twenty5 21i,是系列喇叭尺碼最小的一款書架喇叭...<全文> |
|
|
|
 |
如同 Audiolife 一貫的產品風格,SUPER-500W 主動式超低音喇叭同樣具有簡單俐落的造型。它的外觀基本上就是一個方形箱子,佐以漂亮的黑色鋼琴烤漆塗裝,質感精緻,表面沒有任何曲面或線條,也沒有囉嗦的妝點或綴飾,只有面板底下一道亮白...<全文> |
|
|
|
 |
Norma的旗艦系統 — Revo SC-2前級與Revo PA-160MR單聲道後級,是Rossi聲音美學的極致展現。Norma的老闆Rossi曾告訴我,他們家的擴大機雖然共享了技術和設計基礎,但越高級的型號,「像真」程度就越高。系統聲音像不像真,還跟前後端所搭配...<全文> |
|
|
|
 |
價格較低的線,聲音就比較不好嗎?未必喔!像是這條 SOtM 的 dCBL-CAT7 網路線,它在此次發燒網路線專題當中,價位算是數一數二的低,聲音表現卻是數一數二的好,也就是說,dCBL-CAT 不僅 C/P 值高,聲音也極為優異。<全文> |
|
|
|
 |
「首雷」是什麼?就是一個電源公頭裡面插上第六元素電集棒,內部再加上 ST-X 3D 量子貼片,只要插在電源排插上面,就能為音響系統調音,而我聽了這段時間下來,首雷最明顯的調聲方向,就是讓音像更為凝聚,形體感收束得更為漂亮...<全文> |
|
|
|
 |
這次這個音響級網路線專題,所有線材有個共同點,就是 RJ45 接頭一律搭載 Telegärtner 的 MFP8 系列接頭,這 Telegärtner 是什麼來歷?為何這些高級網路線非它不用?事實上 Telegärtner 是一家德國專業連接器大廠,成立於 1945 年,其中網路設備...<全文> |
|
|
|
 |
Ansuz的線材沒有便宜的,而且每升一級,都要付出不少的代價。不過,如果你試過他們的家的東西,很難不心動,且每升一級都有感。照這樣的邏輯,試聽當然得從入門級的下手—Ansuz X 網路線。這線的設計有什麼特別之處,實在難講,原廠官網上的訊息...<全文> |
|
|
|
 |
這次走訪韶韻音響,讓我見識到了一套選擇正確,設定良好的多聲道系統,不僅能帶來豐富的環繞聲劇院享受,還能兼具優質的兩聲道純音樂體驗,可說是「一兼二顧,摸蛤兼洗褲」。這套多聲道系統是什麼呢?就是芬蘭 Amphion Argon 系列組成的家庭劇院...<全文> |
|
|
|
 |
臺灣本地線材大廠Neotech尼威特,在TAA音響展會場展出了他們新推出的兩款網路線,一個是NEET-1008,一個是NEET-3008。其型號也好辨識,NE是Neotech的縮寫,ET是Ethernet的意思,合起來就是NEotech EThernet cable。如果你又熟悉他們家...<全文> |
|
|
|
 |
Montaudio 是近幾年新竄起的品牌,來自以原始自然風光著稱的紐西蘭,產品命名方式以紐西蘭著名的自然地標為名,處處透著崇尚自然的品牌精神。這條 Rakaia EH-1 網路線是以紐西蘭最長的辮狀河流 Rakaia 河為名,所謂辮狀河,就是河道由多條縱橫交錯...<全文> |
|
|
|
 |
每一次聽 Stax 靜電耳機,都有忍不住想買下來的衝動,這次聽新改款的 SR-L500 MK II 搭配自家 SRM-353X 組合時,又差一點煞不了車。Stax 耳機系統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簡潔又洗鍊的日本製造工藝;第二則是靜電耳機透明又開闊的音場表現...<全文> |
|
|
|
 |
義大利 Sonus Faber 最令人稱道的特點,就是好聲美型兼顧,當然 Olympica Nova II 也不例外,仿魯特琴設計的箱體,結合實木與真皮的材質,外加義大利的精緻工藝,怎麼看都漂亮,至於好聲呢?且讓我來為大家驗證一下...<全文> |
|
|
|
 |
網路串流播放日益普及,網路線也成為音響線材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因應市場需求 Crystal Cable 今年一次推出兩款網路線,分別是 CrystalNetwork Absolute Dream 與 CrystalNetwork Diamond,分佔中階與高階市場位置,這次要試聽的是CrystalNetwork...<全文> |
|
|
|
 |
Siltech也出網路線了,而且一次出兩條。一個是帶皇冠的高階款Royal Signature Network Crown,一個是列入經典系列的Classic Network。前者採用S8 mono X-tal Silver單晶銀導體,後者則是Siltech的招牌G9 銀金合金...<全文> |
|
|
|
 |
因為代理商在台北,聽美國 YG Acoustics 的機會也大多在北部,但這次約到南台灣高雄的鳴曲音響試聽 Sonja 2.2,倒是新鮮,讓我見識到 YG Acoustics 在展現真實音樂動態之外,也能玩出精巧靈動的音樂流轉,同時見識鳴曲音響巧手施展的音場魔法...<全文> |
|
|
|
 |
MSB The Discrete DAC 的低頻具有優異的解析力與清晰且豐富的層次,量感則是恰到好處,整體的平衡感非常好,它幾乎沒有偏重的頻段,但細節豐富,凝聚力強,聲音密實,厚度佳,柔軟度及其優異,音像有很好的實體感與重量感,音場則具有良好縱深...<全文> |
|
|
|
 |
Assistent 50是系列的中堅款式,從型號不難猜出它是台每聲道50W的綜擴。在輸入級和驅動級上,Assistent 50使用ECC82和ECC83各兩支。這兩支雙三極管在管機上很常見,但在放大級上,就特別了。Assistent 50左右聲道各用上4支QQE 03/12的四極管...<全文> |
|
|
|
 |
「10 瓦的真空管機就能把 Magnat Transuls 1500 落地喇叭推得好,想不想聽?」代理商秦漢社廖老闆這麼問我。「當然想!」出門聽器材,聽的是人家花心思整治的音響系統,我是坐享其成,還能學到不少東西,馬上一口答應...<全文> |
|
|
|
 |
你家的音響系統,用不用排插?關於電源,廠商各家自有道理,用家也多半有堅持。但是,總歸一句:電源不能輕忽,我們好好處理電源,就是善待音響,系統會回報以更好的聲音。這天,我在位於台北公館鬧市的美德聲公司,親身體驗了 Stein Music ...<全文> |
|
|
|
 |
久違了,Audia Flight!回想起來,我好像第一次寫 Audia Flight 的器材,不過每年在慕尼黑音響展,總是會見到 Audioa Flight 的身影,不過寫評論有時還滿看緣分的,無緣就聽不到,但這次總算有緣了,而且一來就是旗艦前級 Strumento Nº1 mk2!<全文> |
|
|
|
 |
Chario Aviator Aria 不愧是 Aviator 系列的老大,直接比照旗艦 Academy Serendipity 的作法,再加以變化,可說是旗艦的縮小版。Aria 採取複雜的五音路結構,音箱分成上、下兩截,一個獨立三音路在上半截,另外兩音路在下半截,此外上下截音箱構造...<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