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2發表,已被閱讀 58,558 分類:訊源綜合擴大機
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 來到位於雨農路的雅韻音響,店主人施先生客氣地招呼,我卻有些不好意思,踏遍台北市各大Hi End音響店,士林雅韻我卻在開幕一年多之後才來取經,有些失禮,更何況我是老士林,經常在這附近行走,卻沒來拜訪近鄰。施先生招呼我坐定,主角Densen B-440 CD唱盤/B-175綜合擴大機已經在唱歌,事先已經熱好機器等著我來,從這裡可以感受到雅韻施先生做事細膩的一面。

寬闊的聆聽空間

雅韻的空間頗大,沒有刻意隔間,造就一處寬闊的聆聽空間,由外而內可擺放兩套音響系統,靠外側者走實力派中價位路線,向內走去則是高價頂尖Hi End路線,但兩者都共同享用開闊的大空間,很容易表現出音樂聆聽的輕鬆。這棟建築物有些年紀,樑柱較多,但簡單的裝潢則讓多處樑柱營造空間變化的樂趣,雅趣橫生,裝潢氣質和店名呼應。剛坐定,還不忙聽,空間先打量,天花板沒有太多額外的處理,水泥磚造外表只有漆黑處理,照理說應該會有較長的空間殘響,但拍手幾下倒也沒有惱人的回音,顯然有經過處理。施先生說天花板盡量保持原貌,但使用了若干吸音材料,確實花了一些功夫降低空間殘響,但他沒有刻意把殘響吸得很「死」,保留自然輕鬆的聆聽氣氛。

本次試聽搭配的是Acapella Fidelio II MK II書架型喇叭。
第一次來雅韻,人生地不熟,不過大空間聽音響有先天上的好處,空間夠大,低頻不容易有駐波干擾,少了轟隆隆的低頻干擾,音樂自然顯得通透清晰,不過空間太大,對稍小的音響系統來說,考驗就很大了。這次來試聽Densen B-440 CD唱盤/B-175綜合擴大機,主人家似乎有意展現「以小搏大」的特色,搭配了Acapella Fidelio II MK II書架型喇叭。一走進店裡這整套系統就已經大聲地唱著歌,我從側面看過去,沒辦法分辨究竟是哪一對喇叭在發聲,本以為是落地款的Dali,但靠近一些才知道原來是Acapella在唱,還是一對尺碼不大的書架喇叭,這雅韻調整之功夫,倒有些趣味之處。

造型依舊簡單俐落


Densen是我非常喜歡的丹麥品牌,我記得早年玩ATC SCM10的時候,這對效率僅有80dB的書架型喇叭,擴大機的搭配著實讓我傷透腦筋,當時喜歡的搭配是Jadis Defy 7,不過價格超出我的預算範圍,尋尋覓覓竟然搭配到Densen綜合擴大機,黝黑的外觀看來不起眼,推起SCM10卻是虎虎生風,價格更是平易近人,從此我對Densen刮目相看,也不敢單看外表判斷擴大機的威力了。多年之後,Densen依然是簡單俐落的鋁合金機箱,準備聆聽的Densen B-440 CD唱盤/B-175綜合擴大機就像是老朋友一樣,依然和當年一個模樣,格外有親切感。

Densen有史以來最好的綜合擴大機

雖說外觀看起來和以往一個模樣,但還是有些改變。以B-175綜合擴大機為例,早年Densen擴大機的音量調整旋鈕採用大尺寸的鍍金旋鈕,但隨著技術的進步,Densen已經換上按鍵控制,操作的手感略有不同,外觀則顯得更為洗鍊簡潔。再仔細一點看,B-175的左右兩側多了散熱片的凹槽,這是從旗艦後級B-350演變而來的新設計,加大散熱片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提升散熱效率,也表示B-175工作時的溫度比起過去要高。為何工作溫度會提高?Densen為B-175設計了較高的工作偏壓,所以即使是AB類放大線路,卻能得到趨近A類擴大機的音質音色,因應偏壓提高、工作溫度提升,必需讓散熱效率提高。

B-175的左右兩側多了散熱片的凹槽,這是從旗艦後級B-350演變而來的新設計,加大散熱片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提升散熱效率,也表示B-175工作時的溫度比起過去要高。

看到這裡,我們不難瞭解B-175不單單只是「另一部Densen綜合擴大機」,原廠資料直接挑明講了,B-175是Densen有史以來最好的綜合擴大機!原來B-175綜合了目前Densen高階前級B-250與B-350的技術,融合在B-175的單一機箱中,雖然由於價位和成本考量,B-175還是要有所簡化,但依然是目前Densen旗下最棒的綜合擴大機。這部B-175輸出功率在8歐姆負載下為125瓦,不過喇叭阻抗減半(4歐姆),B-175的輸出功率便能倍增達到250瓦。

DAC線路大幅改造的B-440 CD唱盤

再來看看B-440 CD唱盤,外觀和以前的B-400XS幾乎一樣,似乎是升級版,但實際上有了許多改變。首先在轉盤部分,Densen做了許多秘技修改,提升轉盤的精確度,既然稱為秘技,自然原廠沒有解釋得太詳細。不過另一個部分的改變可就大了,B-440 CD的DAC線路板是全新設計的版本,DAC晶片沒有標示廠牌,而是寫著「Just Listen……」型式,數類轉換模式則是24Bit。數類轉換後送入Densen最出名的6瓦純A類放大線路,這個線路完全沒有負迴授,電源供應更是誇張地使用300VA環形變壓器。總之,B-440 CD不單是舊款升級,其DAC線路更是大幅改造,追求「同價位產品最高表現」。

B-440 CD唱盤的外觀和以前的B-400XS幾乎一樣,但DAC線路板是全新設計的版本。

掌握鋼琴的密度與寬鬆

Acapella Fidelio II MKII喇叭擺放的位置距離後牆很遠,營造出自然、通透、龐大的音場。
兩部Densen器材的設計特點大致表過,接下來讓我們回到在雅韻的試聽。主人施先生對於擺位調音顯然頗有心得,Fidelio II MKII喇叭擺放的位置距離後牆很遠,營造出自然、通透、龐大的音場,這對書架型喇叭更為困難,因為遠離後牆代表無法取得低頻背波的強化,更需要仰賴喇叭本身的頻寬再生能力。不忙考試,先拿出伊藤榮麻在MA錄製的「巴哈郭德堡變奏曲」,試試單純的鋼琴演奏,在雅韻開放寬闊的空間,鋼琴獨奏的氣氛非常好,等第一段輕柔的樂段過去,接著進入愉悅又有彈跳力道的中段,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便浮現出來了。從輕輕柔柔的樂段,進入彈跳有力的變奏,音樂表情跟著活潑起來,鋼琴的形體隨著演奏者的力道加強,展現出躍動的表情,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很能掌握住鋼琴的密度與寬鬆,主體不會顯得過於龐大,形體收束玲瓏有致,音符顆粒清晰,卻沒有緊繃的感覺,適切地表達「郭德堡變奏曲」帶有輕鬆催眠的旨趣。

不加修飾的中性自然

雖然是簡單的鋼琴獨奏,但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搭配Fidelio II MK II已經深得我心,音質稍稍帶著冷色調,空間感與解析力都表現得不錯,而音色則帶著通透明亮的氣氛,倒是偏向理性解析,略帶冷色調的趨向,不曉得播放人聲會不會顯得太乾淨、太冷?拿出潔西.諾曼與巴倫波音合作的「布拉姆斯歌曲集」,播放「Wie Melodien Zieht es op.105 No.1」,這是一首以旋律見長的藝術歌曲,潔西.諾曼的歌聲響起,那冷色調的疑慮就消除了,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依然有著相當純淨通透的豐富解析力,但表現人聲卻不見冷調,而很適切地表達歌唱的本質,這首歌曲很美很柔,我不知不覺地連下一首「Immer Leiser Wird Mein Schlummer」一起聽完了。

或許冷色調的感受不是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的問題,而是MA在錄製伊藤榮麻的「郭德堡變奏曲」時,選擇較大的空間,取得更多自然殘響,播放起來才顯得稍冷,而「布拉姆斯歌曲集」則是錄音室作品,很能掌握藝術歌曲親暱的氣氛,而這些錄音的細節,由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很忠實地重現,因此把錄音本身所期望的效果近乎忠實地表現出來,聆聽者才有冷暖色調的區分。從這裡可以發現,Densen的本質還是極力走中性、純淨、自然、開闊的路線,錄音該是如何,這套CD與綜擴就會如何表達,而不是用額外的音染加以修飾。

展現音樂中的力度與精神

細節豐富、中性開闊的組合,拿來聽任何音樂都很有真實感。拿出雷賓近期錄製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播放慢板的第二樂章,這是一段由弦樂導奏開始的美麗樂章,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把音場空間感描繪得相當傳神,頗有音樂會臨場感,小提琴獨奏開始時幾乎是以最小的音量悄悄地帶入主奏,音樂由弱而強,只見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毫不做作地推昇著音樂的強度和力道,等到樂團齊奏時,那音樂已經呈現出蔚然長河的氣魄了,這音樂依然是慢板,卻慢得有力道,很能表現貝多芬音樂當中的力度和精神。

幾張唱片試下來,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搭配著Fidelio II MK II有著水準之上的演出,而且是很能表現音樂感情組合,他們合起來所表現的情感不是鬆軟軟的濫情,而是有著嚴肅表情的真實感,用適度的張力撐起漂亮的音樂骨架,再配上緊緻細膩的肌肉紋理。使用上有一點特別之處,就是B-175的音量控制,延續著 Hi End的傳統,B-175除了波段切換開關和音量調整之外,沒有其他需要調整的選項,聽的就是原汁原味的B-175,但是我似乎要將B-175的音量開得很大,才能達到我所期待的音壓。B-175的音量調整「格數」從0~200,比一般設定在100的數字要大一倍,所以音量控制的每一個「格子」大約是別人的一半,這樣可以更精確控制所要聆聽的音量大小,可是我幾乎要開到160以上,甚至到達175,才覺得音量「接近」真實樂器演奏的音量。我推測原因有二:一是雅韻的空間很大,需要比較大的音量來重現音樂的規模感,一是Fidelio II MK II喇叭不好推,B-175要花更大的力量來控制這款書架喇叭。不過就算我已經幾乎要把B-175催到底,這部Densen新旗艦綜合擴大機依然不亂不軟腳,果然有實力。

不添音染的真實感

該給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與Fidelio II MK II的搭配來個「最終考驗」了,我拿出伯恩斯坦指揮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先從第一樂章聽起,這取材自歌曲「清晨走過原野」的第一樂章,從大地甦醒到輕快的步伐,曲子帶著愉悅的氣氛,少了馬勒慣有的憂鬱,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那明亮通透的個性,把清晨清新的氣息表達得很好。考試來了,我換到第四樂章,那是一段如狂風暴雨般的音樂,銅管與定音鼓揮舞出猛爆的勁道,這定音鼓更是厲害,一口氣用上兩組,這時才略為顯現書架喇叭的不足,Fidelio II MK II在低頻最下段依然稍稍差一口氣,但整體均衡的頻段演出,加上B-175綜合擴大機優秀的控制力,「巨人」的第四樂章依然很能表現「狂風暴雨」的力道。真要再補上那最下段的一小截延伸也不難,找個夠水準的超低音就好了,而在雅韻那麼大的空間,Fidelio II MK II喇叭能演出「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實力已經相當驚人了。

在雅韻試聽了大半天,Densen B-440 CD/B-175綜合擴大機的魅力風采依舊,這北歐之子依然有著清新通透的純淨感,加上趨向中性的音樂詮釋力,這套器材表現的是不添音染的真實感。既然稱為中性取向,也就無所謂偏冷或偏暖的傾向,而是近乎忠實展現CD訊號的個性。B-175雖僅125瓦,整體控制力卻相當好,在雅韻那麼大的空間,依然可以大聲演奏馬勒。或許你可以說Densen的器材尺寸都不太大,視覺上顯不出壯碩威猛,但內中所蘊含的豐沛真實的音樂能量,肯定值得你所花的每一分錢。

Densen器材規格

B-440
型式:CD唱盤
輸出端子:類比輸出×2、數位輸出×2
電容:40,000μF
數類轉換器:2
尺寸:440×310×64mm(W×D×H)
重量:8kg
參考售價:200,000元

B-175
型式:兩聲道綜合擴大機
輸出功率:125瓦×2(8歐姆)、250瓦×2(4歐姆)
總諧波失真:小於0.05%
頻率響應:2Hz~500kHz(+0 -3dB)
尺寸:440×310×64mm(W×D×H)
重量:16kg
參考售價:350,000元

進口總代理:愛爾法
電話:02-2695-3530
網址:www.alpha-audio.com.tw

廣告
[新聞] 北歐Densen好有氣質-搭配System Audio真優雅
走進Densen的展場,感覺好像回到家裡面一樣,擺設一點也不突兀,視覺上感覺乾淨又清爽。Densen的擴大機和CD唱盤好像數十年都長得一個樣,把包浩斯式的極簡風發揮到頂點。不過這也增加了採訪的難度:我怎麼拍都覺得在拍同樣的機器...《 全文

[新聞] TAA音響展報導-方便的多房間系統
愛爾法這次帶來Russound多房間控制系統。基本上,絕大多數發燒友對於多房間與自動控制系統並不熟悉,因為這種系統設置的目的就是要讓家中音響化於無形,並透過方便的連動控制與播送系統,讓人待在家裡的任何角落都可以聽得...《 全文

[試聽報告] 實現完美星形接地-試聽Quantum QB4電源排插
從外表上看,Quantum QB4對大多數音響迷而言,只不過是另一個電源排插,但是他們很努力地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那就是接地。就聲音的改善而言,QB4有著非常優秀的效果,它並不會改變既有的音質與音色,但對於音樂背景的寧靜度與音樂動態...《 全文

[音樂] 音響測試片這樣才有效-Nordost System Set-up & Tuning Disc
[試聽報告] 嶄新的電源潔淨技術-試聽Quantum QX4電源處理器
[試聽報告] 左撇子的設計-Densen B-420 CD播放機/B-130綜合擴大機
[試聽報告] 高C/P值的最佳詮釋-Densen B-310後級擴大機
[專題報導] 世上最難莫過於簡單-專訪Densen總裁Thomas Sillesen
[新聞] 聽廣播也是享受-Densen B-800MKⅡ廣播調諧器
[新聞] bi-amp的最佳對策-Densen B-350單聲道後級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試聽 Luxury & Precision EA4 真空管耳擴
當 U-Headphone 主編蔡承融把 Luxury & Precision EA4 真空管耳擴,交到我手上時,說是 Luxury & Precision 創立十週年推出的耳機擴大機,慚愧,人家走過十個年頭,總編卻是第一次見識,失禮了。... 《 全文

Cambridge EXN100 串流播放器
Cambridge 自從推出 Edge 旗艦系列後,有了許多前沿的指標技術,隨後所做的,我們都能想見,就是將旗艦技術下放,讓旗下產品也能雨露均霑。EX 系列目前推出了 EXN100 串流播放器和 EXA100 綜合...《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