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7發表,已被閱讀 72,759 分類:前級後級
非常音響試聽Constellation Preamp 1.0 & Stereo 1.0 Constellation Audio的器材一擺出來,吸睛程度就很高,精工CNC車裁的鋁質機箱既堅固又好看,外觀簡潔卻處處流露工業設計的精細考慮。器材一開聲,又更是讓人驚艷,無論是Performance系列或Reference系列,從綜擴Argo,到Virgo和Centaur的前後級組合,再到那夢幻級的Altair和Hercules的旗艦前後級,每個擴大機聲音都讓人聽了難以忘懷。但更讓人嘩然的是這些擴大機的訂價,不只足以買名車,甚至足以買超跑、買房子。唉,Constellation Audio的器材,離一般受薪族的愛樂者太遙遠了,我輩只能望著他們如同仰望星空一般,再美,伸手也抓不到。

追星?能成功嗎?

但是,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系列可就不是這樣了,一絲不苟的外觀仍然引人注目,無論放在展場或音響店架上,同樣讓人一看就怦然心動,一問價格,更是讓人心跳加快。Inspiration這個名字是不是由這樣起的,我並不知道,但是當我去非常音響試聽Preamp 1.0和Stereo 1.0之後,我的心一直不安穩到現在,連寫稿都還在想:Constellation竟然有擴大機落到國產車的價位帶,這回可是拚一下,就有機會了,是真的嗎?

其實,心動的豈止是我,自從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系列曝光以後,一直廣受音響媒體和音響圈的討論,因為Constellation把他們在音響設計上最精華的部分都下放到Inspiration系列。不僅音響線路上承繼了Constellation的核心技術,外觀設計依舊延續不妥協的精製造工。最大的差別就是名字,這回Constellation沒再幫Inspiration的器材以星座或星宿來命名,而是直接了當地稱前級為Preamp 1.0,立體聲後級為Stereo 1.0,單聲道後級為Mono 1.0。我猜日後若改款,大概就直接改稱2.0、3.0,挺方便的不是?命名這檔事,還真是藝術,Constellation給產品起名字要嘛詩意又浪漫,要嘛開門即見山,總之,都叫人印象深刻。



外觀承繼極簡風格,但仍處處講究

除了價格已經「盪」(還是應該寫成Down?)到「可負擔區間」(當然是跟Constellation的其他系列相比),Inspiration跟Performance與Reference系列有甚麼差別呢?外觀看起來,Inspiration系列的機箱設計比起「先拜」要簡單一些,尺寸也小了一號,Preamp 1.0沒有Altair II有如波浪的霸氣菱角,也沒有Virgo II面板上精巧的細小紋路,但前面板與頂板上兩路宛如星芒的直線切角呈現另一種俐落的極簡。後級面板與前級相似,兩側則與Centaur及Hercules一樣留有散熱用的孔洞,挖孔的精工不讓上級機種專美於前,有層次的孔洞營造出星河流影的動感,也為Constellation的擴大機保留一致的識別度。


前級左右聲道與控制線路獨立供電

Preamp 1.0雖然簡化了電源分離的設計,把電源與前級線路整合在同一機箱裡,但內部電源依然講究,一口氣用上三顆變壓器:兩個R-Core變壓器分別供應左右聲道,還有一個EI變壓器獨立供應控制線路的電力,這讓供電不受彼此干擾,而且與主電路之間還以厚實鋁板前後隔開以為屏蔽。因此,發燒友們請放心,雖然Inspiration Preamp 1.0的電源和線路「同居一寓」卻未「共處一室」,反而因為「少了房租」就自然「省了開銷」。

前級線路取材上級機種

前級線路方面,Preamp 1.0並沒有另闢取巧蹊徑,仍向Altair II與Virgo II看齊,使用Constellation獨家的Line Stage Gain Module模組,正、負半波訊號分別處理,並確保其達到完美的平衡狀態,做到真正的平衡放大。Constellation Direct Interface的設計也見於Preamp 1.0,當Constellation自家前級與自家後級搭配使用時,由此輸出便能跳過後級的一級增益,這時聲音會小一點,聆聽時需要調高前級音量,卻能換得更直接的訊號、更純淨的聲音。

Preamp 1.0還有甚麼巧處?Preamp 1.0的音量控制使用多晶矽電阻(polysilicon resistor)陣列,而非一般擴大機常見的可變電阻。這樣當然費事的多,但是一般可變電阻可能會有左右聲道不平衡或阻值變化不一致的狀況,這豈是使用Constellation前級的發燒友所能容忍的呢?Constellation知道用戶的挑剔,在音控上當然不能馬虎。如果您的主系統還與劇院共用,也可在看電影時開啟Preamp 1.0的Bypass功能,讓您直接透過環繞擴大機操作。最後再說一點,Constellation還在設置線路板時使用了調音小密技,他們將線路板安置在一層帶有韌性的軟質介層上,幹嘛呢?當然是為了避震囉!這樣一來便可以隔絕來自機箱以外或「隔壁房間」的變壓器的振動。諸此種種,幾乎都是可在Altair II和Virgo II身上找到的設計,Preamp 1.0身價可比他們少得多多,卻享同等禮遇。



平衡橋接架構絕活

再看Stereo 1.0,同樣讓人越看越心動。Constellation的後級放大線路有招絕活,原廠稱此叫做「Balanced Bridge Topology」,我們姑且將之譯作「平衡橋接架構」。Constellation認為,一般全平衡放大線路,也就是把放大波形的正半波與負半波各自放大,互為鏡影對稱,但是正半波與負半波的功率晶體卻分別是N-type與P-type,這樣很難真正平衡對稱。所以Constellation設計了只使用N-type功率晶體的全平衡放大線路,達到百分之百的對稱。光有這個Balanced Bridge Topology還不夠,Constellation的擴大機要讓平衡架構的表現臻於完美還要另一招,也就是Line Stage Gain Module,以確保輸入的訊號保持正負半波完美的平衡,Constellation就靠這雙劍合璧,從Hercules到Inspiration Stereo 1.0全都一體適用。看出來了嗎?Hercules II和Centaur II的核心線路,同樣也在Inspiration Stereo 1.0的肚子裡,這能不叫人心動嗎?


Constellation既然為後級線路設計了如此了得的平衡架構,就不需要再為後級加設其他額外的濾波線路,例如可見於其他擴大機的Zobel network,少了這一層的輸出濾波,當然有助於聲音的純淨程度,由此可見原廠對於自家線路性能可是信心滿滿。在機箱內部的配置上,Constellation把電源供應與後級線路間以厚實鋁板隔開,讓電磁干擾減到最低。後級線路板置於機箱後半部,緊連於背板,如此一來縮短了傳輸的路徑,也達到降低輸出阻抗的目的。Inspiration Stereo 1.0內部多達24枚容量10,000微法拉第的濾波電容,提供了充沛的電流供應,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00W(對應8Ω)。跟上級機種相比,Inspiration Stereo 1.0機身小一點,所以受限於空間,線路得擠在一起,輸入級和增益級線路被安置在同一塊線路板上,又受制於單一機箱立體聲的設計,自然沒有單聲道機和Hercules II與Centaur II那樣更為孔武有力。雖然輸出功率遜於上級機種,但說真的,純就功率數值來講,200W後級面對市面上絕大多數喇叭已是游刃有餘。


試聽地點是位於民生社區的非常音響,這間廿年老店為許多音響迷所熟悉。店主人蘇先生是個從學生時期就瘋音樂,存了錢就買唱片的愛樂人。研究所畢業後歷經數度國考未竟,之後轉而創業從商。哎呀,這路也是我走過的,就連現在也算是同在一個產業體系裡,說是說餬口,還不是自己愛聽。我雖是第一回踏進非常音響,卻與蘇先生聊得開心,聊到差點忘了去學校接孩子。我們聊甚麼聊的這麼火熱,還要老闆娘提醒我「時候不早,孩子重要」?甚麼都聊,但後來聊得起勁的是數位音樂,尤其是高解析音樂和紅皮書規格的比較。我在聽音樂上比較老派,聽的多半是CD和CD rip的16bit/44.1kHz PCM檔案,這次在蘇老闆的介紹下,我覺得已經中了高解析音樂的招了。但追根究柢是誰害的?還不是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Preamp 1.0和Stereo 1.0惹的禍!

蘇先生現場開出的搭配菜單是以Request the Beast數位伺服器當作訊源,由Dali Epicon 8發聲。我滑著蘇老闆的iPad,七千多張唱片庫藏的清單滑起來真過癮,我很老套地先從小編制曲目開始聽。手指停在一張布拉姆斯和舒曼的中提琴奏鳴曲唱片上(BNL 112882),這張唱片出自法國錄音師Bernard Neveu之手,裡頭的中提琴錄得溫潤而富有水分,鋼琴聲音圓潤飽滿,定位明確、層次清楚,慣於在教堂中錄音的BNL,拾取了自然空間裡豐富的堂音,更帶出一種讓人愉悅的美好聽感。我甚是喜歡這張CD均衡美好的錄音,也欣賞兩位音樂家在錄音中的演奏,寫稿時常以此為刺激靈感的背景音樂。這回我在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前後級上有了全新的聆聽經驗。

溫暖而飽滿、帶著水分與光澤

此時,我聽到的中提琴聲音溫和、帶著適度水分、質感細緻又織體綿密,既溫且潤的中頻若再帶著光澤,自然流露一種聲音的甘甜滋味;更確切地形容,這是一種自然的鮮美,這甜,不是人工甘味的甜,是食物本質的甜。Preamp 1.0和Stereo 1.0這種聲音體質,展現出的風味足讓人回味,絲毫不膩口。伴奏的鋼琴聲音也是迷人再三,布拉姆斯是個多情又浪漫的人,他的奏鳴曲不僅承襲古典格律特徵,更是蘊藏著濃烈情感。相較於弦樂器,音域寬廣、動態幅度大的鋼琴更容易傳遞埋於底層的情緒。BNL的鋼琴錄音向來傑出,此番,我聽到的琴聲珠圓玉潤、飽滿有厚度,是種帶著潤澤光暈的音色,像珍珠,又好似象牙。這種溫潤有光澤的鋼琴聲音在彈到高音時尤見其透明澄澈的美好;左手的和絃加上踏瓣的豐滿聲響,在低音以及重擊強奏處則更顯其聲音質地飽滿的長處,聽來教人過癮。Constellation Preamp 1.0和Stereo 1.0把鋼琴家Denis Pascal指尖下的布拉姆斯唱的引人入勝。


均衡有韻的弦樂表現,帶出聽感上的愉悅和舒暢

中提琴聲音本來就好聽,換聽小提琴如何?我在資料庫裡找了Gil Shaham與 Göran Söllscher的那張帕格尼尼吉他和小提琴作品(DG 437837)。小提琴可不比中提琴那般友善,在強奏和高把位拉奏時,會有較強的刺激感,有時那種聽感來自演奏者在拉奏時所奏出的聲響效果,但很多時候則是負責重播的音響系統所帶來的。若是前者,那是音樂和錄音的一部分,刻意抹煞反而失味;若是後者,就要歸責重播系統的失真。在這張唱片裡,如果聽到令人難耐的刮耳小提琴聲,那肯定是音響系統的問題,可能問題出在器材,也可能是空間狀態不理想。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前後級有這個問題嗎?抱歉,就算評論員想挑毛病,還真不得不承認這個系統的小提琴聲音實在好聽。或許為了配合古典吉他,Gil Shaham並沒有把Paganini演奏得火熱又炫技,但俏皮和歡愉在唱片裡俯拾即是。請別以為這張唱片這麼好播,我也聽過有人放這張唱片卻帶出噪耳並乾澀的小提琴,特別是Shaham運弓的右手下得力道一重,乾澀琴聲還是可能登時浮現,那就表示系統失衡。Preamp 1.0和Stereo 1.0把小提琴聲控制得收放得宜:力重,只感得力道,卻不覺刺激;音高,能清如泉露,總不枯燥生澀。Söllscher懷抱的古典吉他音箱共鳴豐富有和,與小提琴相互對話唱和,讓吟遊的歡樂在均衡中肆意遊走。

高貴質感自然流露

小提琴也有比較不好播的,由Marie-Annick Nicolas和Jean-Pierre Ferey合作錄製的克哈斯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Skarbo DSK4128),錄音較為纖細透明,在均衡有致的系統上這張唱片分外迷人,若聆聽空間和音響系統有明顯失當,這張錄音的小提琴和鋼琴都會變得很難入耳。我在蘇老闆的清單裡找到這張「優等生考題」,不做二想,立刻點選播放。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Preamp 1.0和Stereo 1.0果然是優等生水準,小提琴不僅在豐滿的厚度下托出溫和有韻的聲音,還充分呈現出一種高貴的氣質。所謂的貴氣,不是穿金戴銀就有貴氣,反映在音樂上,不是用了名琴就有貴氣,反映在音響上也是,不是用了多高貴的材料就能求得貴氣;無論是演奏音樂或播放錄音,真正的貴氣是一種蘊於中、藏於內的優雅氣質,還能適時發乎情、止乎禮。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前後級好本事,在這種收放間適度得體。Ferey的鋼琴也同樣難表現,尤其在這張唱片的第11軌〈Au fil de l’eau〉(可譯為「隨流而去」),鋼琴家的右手要彈奏出流水情景,左手和弦則要配合描繪水流衝擊情狀,既要象形、又要狀聲。在Inspiration前後級面前,我深深陶醉於這高山流水的畫面。

細節豐富、速度快,帶來清楚的描繪力

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前後級也有出色的細節描繪力,這套系統的細節資訊再現不是那種天女散花、滿天星斗那般細節多到數不完,而是讓細節清楚而具體的浮現出來,進而可以把音樂真實的樣貌重現在聆聽者前方。在聽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Preamp 1.0和Stereo 1.0的時候,我覺得那些細節被清清楚楚的描繪出來,同樣的錄音在其他系統上聽,可能已讓我滿意,但當下好像我的眼鏡度數又被重新調整過,畫面變得更清楚;又像是拍照時使用手動對焦,把那毫釐之差給補上,一切就完美了。Preamp 1.0和Stereo 1.0讓這些細節浮凸有致、立體而活生地呈現在前。以那張BNL的布拉姆斯中提琴奏鳴曲為例,這種出色的細節描繪力,彷彿帶出中提琴家Françoise Gnéri演奏時左手遊走於琴把上的愜意,以及右手拉弓輕搖的表情和動作;而且鋼琴與中提琴間的相對位置十分具體明確。

在2010年高雄音響展紀念CD裡,第10軌選錄的雙吉他演奏,兩把吉他有著音色差異,位於右側由Arnaud Dumond演奏的古典吉他聲音較為圓潤,共鳴聲豐厚;位於左側的Vincent Le Gall懷中吉他是佛朗明哥吉他,聲音較為剛性,琴音短促,卻又不像acoustic guitar那樣明亮鮮活。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前後級帶有絕佳的音色分辨力,要能區別這兩把吉他音色不同,一點也不難。尤其演奏到樂曲後半,Le Gall的右手會有佛朗明哥演奏常見的敲擊吉他音箱,有幾聲敲擊僅是彈指撥打,速度非常輕巧快速,在尋常系統上可能不易察覺,透過Preamp 1.0和Stereo 1.0,這些細微而迅速的動作被清楚的描繪出來,可見這個系統不僅細節多,而且速度極快。即便面對這首幾乎熟爛的曲子,我還是忍不住重聽了一遍,因為要遇到能這般挖掘錄音細節而且能清楚重現的系統,機會並不常有,我要把這聲音記起來。

乾淨透明,層次拉得開

Inspiration Preamp 1.0和Stereo 1.0的透明度也是一絕。面對Constellation時,千萬不要抱持「美國音響就是粗曠美國聲」、「大瓦數晶體機難有優秀透明度」 的刻板印象,這種老套偏見不僅現在已經不適用了,這情況根本不會出現在Constellation上面。同樣收錄在2010高雄音響展紀念CD裡的第8軌,是一首揉合了多重元素創作出的聖誕樂曲,你可以聽見民謠素材結合教堂的聖樂吟唱,又有文藝復興以來的古樂風格。鼓的連續重擊開啟了樂曲,接著有豎琴極輕的提示音,在持續的風琴單音中,由童聲部唱出歌謠,逐漸發展成無伴奏的混聲合唱,反覆唱著「哈利路亞」,這時,聲部的層次前後有致的展開。轉為女聲重唱時,打擊樂、豎琴、低音弦樂逐層疊加上來,至終還加進手搖琴,樂曲在漸層而上、逐而高亢的讚美聲中漸止。同樣的,這是我聽這首曲子最有層次、發聲體最立體,聲響細節最清楚的一次。我得感謝誰?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是也!

鼓聲結實深沈、低頻質量兼備

但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Preamp 1.0和Stereo 1.0的本事還不只這樣。當你遇到一台美製200W、要賣一萬多塊美金的後級,難道不會想拿幾片低頻考片來過癮一下嗎?我連續點播兩首Dire Straits的曲子:〈Private Investigation〉以及〈Money for Nothing〉,當中的鼓聲結實、滿有勁道、帶有重量,而且有形有體,讓我一聽就帶著微笑直點頭,〈Private Investigation〉後段出現的電子鼓聲音深沉飽滿,又帶著彈性,聽來絲毫不帶著緊迫感,反在鼓聲散暈時有一種寬鬆的感覺。換聽Metallica在1991年出版的同名專輯,單是第一首〈Enter Sandman〉,當Lars Ulrich深沈又有重量的腳踩大鼓聲一出來,就滿有說服力,那個鼓聲真是讓人聽來暢快無比。聽到這裡,豈止點頭,我連身體都跟著晃起來,若不是考慮到我是在音響店裡試聽,否則真想跳起來、舉起手跟著低吼:「Exit, light. Enter night…」。

但更讓我快要走不出非常音響的是Michael Jackson「Thriller」專輯中的〈Billie Jean〉。正當我在享受那些結實有重量的鼓聲按摩時,蘇老闆帶著詭異的笑容坐到我身邊來,接過我手上的iPad,找出一張「Thriller」的DSD版給我聽,〈Billie Jean〉那從頭到尾穩定進行的鼓聲重量感十足,尤其是一開頭那密度極高、飽滿結實的鼓聲,真讓我見識到DSD的威力。隨後,蘇老闆又放了同曲日本版24bit/192K的檔案,我不能說後者不好聽,日本版向來有日版的味道,但Preamp 1.0和Stereo 1.0未免把這兩個版本差距拉的太開了吧!我反覆聽了兩回DSD版的〈Billie Jean〉,就怕以後聽不到了。蘇老闆又不懷好意的說:「要聽低頻和鼓聲,試試這個。」接著,他選播了老虎魚那張有名的「AYA」測試片中第11軌打擊樂,當中的低頻深沈而擴散自然,各種打擊樂器極富真實感,透過混音製造出來的流動聲響,以及維度張揚的層次感和空間感,我猜只要是發燒友,聽到這個,肯定中招。至於此片最後一軌的煙火秀,爆破聲響的動態驚人非常,我自招:我可真的被那極富臨場感的爆炸聲給嚇到。或許The Beast和Dali Epicon 8也有一點貢獻,但到底能賦予這樣收放自如地展現結實鼓聲,又能帶出質與量兼備的低頻聲響,又有如此驚人動態,還是得歸功Inspiration Preamp 1.0和Stereo 1.0。



聽到後面,我真是捨不得離開非常音響,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Preamp 1.0和Stereo 1.0果然深具「inspire the listeners into the music」(啟發聽者進入音樂當中)的本領。就這麼一個下午的工夫,我聽的每張唱片似乎都有新發現。Inspiration Preamp 1.0和Stereo 1.0的售價其實仍不便宜,沒有人會把他們看作是「平價音響」,我相信就連原廠也不會這麼看待Inspiration前後級,因為Constellation本來就沒有意思要把產品的妥協底線拉到那個水準。但如果這已是Constellation的妥協底線,那我覺得只要有這個擴大機預算的朋友,都應該把這套前後級列入試聽名單,而且要列在前面。若以NBA交易市場來打比方,能用中產球員身價換到準全明星身手的球員,那是每個球隊經理的夢想。您若不還不懂我在說什麼,請直接去聽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一聽,就懂。




器材規格

Constellation Preamp 1.0
型式:前級擴大機
THD+N:<0.001%, 20 Hz - 20 kHz @ 2V out,<0.1%, 20 Hz - 20 kHz @ 10V out
頻率響應:10 Hz~100 kHz ±0.5 dB
輸入阻抗:平衡20 KΩ,非平衡10 KΩ
輸出阻抗:< 50Ω
音量控制:0dB至-90 dBFS每段0.5dB
重量:11.3 kg
尺寸:133×432×381 mm(高×寬×深)
建議售價:500,000元

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Stereo 1.0
型式:立體聲後級擴大機
輸出功率:200W/8Ω,400W/4Ω
增益:14dB(Constellation direct);26 dB(RCA and Balanced)
總諧波失真:<0.05%
輸出阻抗:0.1Ω
阻尼因數:80
輸入阻抗:非平衡10KΩ,平衡20KΩ
尺寸:432×216×483 mm(W×H×D)
重量:24.9 kg
建議售價:550,000元

進口總代理:鈦孚
電話:+886-2-2570-0395
網址: www.autek.com.tw

廣告
[試聽報告] 明星的光環-鈦孚試聽Constellation Audio Preamp 1.0/Centaur Stereo
Preamp 1.0雖是Constellation Audio的「入門」前級,但一點都無法和陽春二字扯上任何關係。它的外殼仍採非常細緻精密的CNC製作,內部電路為雙單聲道架構,內含三顆變壓器,讓各部位電源分離得更徹底,而且電源電路源自旗艦Reference系列...《 全文

[新聞] Estelon義氣相挺-中聯發參與台中醫師公會活動
日前「大台中醫師公會」舉辦了年度聚會,現場除了席開95桌進行會員餐敘之外,公會還安排了表演節目,並邀請汽車、酒類及Hi-End音響業者在現場駐攤共襄盛舉,讓難得有時間放鬆的醫生也有機會能奢侈享樂一下。參與此次餐敘活動的音響業者...《 全文

[新聞] 牛郎星宿入凡塵-Constellation Altair II前級
Constellation在其Reference系列前級Altair(牛郎星)原有的基礎上,根據使用者和代理商所回饋的經驗和意見,推出新的旗艦前級Altair II。新款的Altair II操作上更為人性化,使用了觸控式面板,使用者可以直覺地以手指觸控面板螢幕來操作...《 全文

[新聞] 入門夢幻品牌的捷徑-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Stereo 1.0後級
[新聞] TAS認證的風雲擴大機-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Mono 1.0後級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試聽 BLUESOUND NODE ICON
沒錯,標題真的是「999 美金的旗艦串流播放機」,當我拿到加拿大 BLUESOUND 在 2024 年底最新推出的 NODE ICON,才開箱牛刀小試一下,直覺這可能是同價位的殺手級產品,要搶當 C/P 值冠軍...《 全文

2025 高雄音響展紀念 CD
2025 年高雄音響圓山 Hi End 音響大展,即將在 4 月 10 日(四)~ 4 月 13 日(日)舉辦,依照慣例,主辦單位會精心準備紀念 CD,作為購票看展的「伴手禮」,同時為音響展催票。... 《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