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8發表,已被閱讀 10,763 分類:綜合擴大機
AVM Evolution CS 5.3 多功能綜合擴大機 在音響圈,許多人總是認為分離才是王道:擴大機要分前後級,訊源要把轉盤和解碼器分開來,如果器材的電源可以分離那就更好了。越是 High End 音響,越肯定這樣的哲學。可是,這些年又有另一股風潮,把產品推往了另一邊,那就是 All-in-One 的整合型多功能機種。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在綜合擴大機裡納入了 DAC,又因為黑膠復興,加上唱放輸入,也由於串流興盛,再另加網路串流功能;我們在市場上看到最多數的多功能綜擴多半如此。

看重 All-in-One 的 AVM

來自德國的 AVM,可說得上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們旗下 All-in-One 的器材多達 6 款,而且每個系列都有 2 部。在他們入門級的 Inspiration 系列有 AS 2.3 和 CS 2.3,在中階的 Evolution 系列則有 CS 5.3 和 CS 3.3,高階的 Ovation 系列也有 CS 8.3 和 CS 6.3 兩部。在 Inspiration 系列,CS 2.3 內建 CD 唱盤功能而 AS 2.3 則無。Evolution 和 Ovation 系列的兩款,則是根據是真空管前級或全晶體架構來區分。如此看來,很有意思地,AVM 比其他多數廠家的 All-in-One 器材做得更多,他們還加上了 CD 唱盤功能,可以播放 CD。買了 AVM 這類的產品,只要加上一對喇叭,就成一套完整的音響系統了。


打造現代的 Receiver

按理說,音響器材依功能分離開來,線路干擾較少,供電較足,而且維修也單純,用家還可透過更換其中某件器材,或者更換線材來調變音色,增添聽音樂、聽音響的樂趣。這固然沒錯,但不是什麼人都這麼愛「玩」,不是什麼人都這麼講究,也不一定每一個空間都容得下這麼多件的器材。早年,搭載了唱頭放大線路,又兼具收音機功能、英文稱之為「Receiver」的綜擴,很受市場歡迎,幾乎曾是那個年代裡,家戶必備的電子產品。可是,音響觀念開始朝向「分離式」方向走,Receiver 逐漸式微。AVM 的這些多功能產品,不是新發明,只是因應消費需求,重新找回 Receiver 的市場,根據現代人的使用需求,打造出這些台 All-in-One 的多功能綜合擴大機。他們就是 AVM 為今日家庭所提出的 Receiver 菜單。

350W 強悍推力,前管後晶添音色魅力

我的 AVM All-in-One 體驗,是從中階系列 Evolution 的 CS 5.3 開始。作為一台綜合擴大機,CS 5.3 前管後晶的設計,相當有賣點。前級加入了真空管,對聲音有柔化的效果,增添音色的魅力。原廠還特別在頂板上開了一個透明視窗,讓人可以一眼望見那點亮的真空管,視覺上也能加分。CS 5.3 輸出功率不小,對應 4 歐姆喇叭,每聲道有 350W,若對應 8 歐姆喇叭,每聲道也有 180W。從這規格來看,CS 5.3 負載阻抗減半,輸出功率幾乎倍增,可見其輸出電流不小,驅動力理當不俗。(我是聽了用了才寫文章,答案自在心中,驅動力究竟如何,後文再述。)


訊噪比表現佳,怕底噪者可放一百個心

有的人一聽是管機,就怕有底噪。其實,訊噪比如何,有沒有底噪,不是管機或晶體機的問題,是設計的問題。有很多管機底噪很低,貼近喇叭也聽不到哼聲嘶聲;反之,也有晶體機嘶聲哼聲不斷。因此,訊噪比表現到底還是跟設計有關。CS 5.3 在官方規格所示的訊噪比 >95dB,我們是人,不是儀器,這個數字到底代表什麼呢?實際用來,CS 5.3 僅有極其些微的嘶聲,在音量 50 格時,必須耳朵貼近喇叭單體,才能聽見噪訊。音量持續轉大到 80 以上,這個噪訊才會明顯放大,大約音量開到 90 以上,這個噪訊才會擾人。Evolution CS 5.3 的訊噪比表現,絕對堪稱優異。平日在意訊噪比的朋友,大可放心。


類比輸入豐富,唱頭放大很厲害

CS 5.3 的輸入端子夠多,類比、數位幾乎一應俱全。在類比端子方面,它有 3 組高電平 RCA 單端輸入,1 組 XLR 平衡輸入,1 組 RCA 唱頭放大輸入。值得注意的是這組唱放輸入,是 MM、MC 通吃的,而且還可調整增益,MM 放大增益為 40dB/50dB 可調,MC 放大增益為 60dB/70dB 可調。不僅增益可調,容抗阻抗也可調,對應 MM 唱頭的容抗值有 7 檔可調,對應 MC 唱頭的阻抗值亦有 7 檔可調。你千萬不要小看了 CS5.3 的這個唱頭放大,以為只是附帶功能。它也具備了類比輸出端子,用來搭配其他後級,可做雙擴大機應用的前級輸出有兩組,RCA、XLR 各一;另有一組 RCA 可做錄音輸出。在前面板上,留了一組 6.3mm 的耳機輸出,方便用家聽耳機。背後的喇叭端子則給了 A、B 兩組,讓用家可以雙線(bi-wire)連接喇叭。


數位領域什麼都會,連電視也可以接

數位輸入方面更是豐富。CS 5.3 內建ESS 9028PRO 的 DAC 晶片,最高解碼規格可對應到 PCM 32bit/ 384kHz、DSD256。以此規格來應付各種數位輸入,背後的端子有同軸、光纖、HDMI、RJ45 網路輸入、USB type A 各一組。S/PDIF的同軸和光纖無須多言,這是 DAC 的標準配備。CS 5.3 的 HDMI 支援 ARC 音訊回傳功能,接上電視能讓聲音影像同步,也正因這個功能,足以讓 Evolution CS 5.3 正式宣告夠資格成為家庭影音娛樂中心。此外,網路輸入可供連接家中的網路,讓你連上外部的串流服務平台,或者透過 UPnP 播放網域內的音樂檔案;原廠也表示,這個網路串流引擎,是他們自家開發設計的 AVM X-Stream Engine,日後還可透過韌體更新來升級。除了有線連接網路,也可無線連網。USB type A 則可讀取外接儲存裝置裡的檔案。除此之外,它還有藍芽功能,經過配對,就可以簡單地用手機或行動裝置作訊源,透過 CS 5.3 讓音響系統來播放聲音。

你沒看錯,還可播CD

我前面說過,AVM 的 All-in-One 產品,最特出的就是它們多內建 CD 轉盤。內建 DAC 且有串流功能的綜擴很多,但是在這個價位以上,幾乎不見 High End 廠商製作這麼功能完整,且包含了 CD 轉盤的多功能綜擴;Evolution CS 5.3 就是其一。它內建了一組 Teac 出品的吸入式光碟機,在這個 實體唱片越來愈少見,串流播放成為音樂市場最大宗的年代,CS 5.3 內建 CD 播放功能,對於用家來說豈不是太方便了?


沒有實體遙控器,全靠手機 App

但是,在聽串流時還不覺得,用 CS 5.3 播放 CD 時,有件事困擾著我。就是 Evolution CS 5.3 沒有傳統的實體遙控器,遙控功能是透過手機 App 來連線控制的。這有什麼問題呢?不直接,也不直覺。如果是一般的實體遙控器,所有的指令都有對照的按鍵,任何操作只要按一個鍵就好。但是,Evolution CS 5.3 需要搭配手機下載 AVM RC X App 來操作。請試想,我要暫停播放,得滑開手機,點選 App,點開CD播放功能,再按 Stop。如果是串流播放,這很正常,但對於過去總是用實體遙控器操作 CD 唱盤的我來說,用了一個多月 CS 5.3,每每放起 CD 還是覺得不順手。



說到這個 AVM RC X App,功能可稱得上完整、豐富且強大。我不細數功能,僅列舉亮點。第一,AVM RC X App 一點開,只要 AVM 器材已經接上網路線,立刻能夠在 App 上看到該器材,使用上很方便。第二,這個 App 可以對 CS 5.3 進行全功能的操作。所有的輸入訊源都列在其中,而且還可更改名稱。第三,這個App的畫面簡單樸素,但邏輯清楚,樹狀結構層次分明,操作起來很直覺。第四,它直接內建 Spotify、Tidal、Qobuz、High Res Audio 等串流服務,且有網路電台,甚至還有 Podcast,對於串流慣用者相當友善。第五,它有簡單的 EQ 調整(高、低音和響度調整)、聲道平衡,以及兩種數位濾波模式。第六,如果有多台 AVM 器材連上同一區域網路,透過 App 可進行多房控制。第七,App 運作穩定,使用的一個多月期間未曾出現閃退。諸如上述特點,提出供各位參考。雖然我前面說到,播放 CD 時,沒有實體遙控器,靠手機 App 遙控不夠直覺,但他功能多且完整,加上現代人手機不離身,使用 App 來遙控,是很聰明且跟上時代的做法。



聲音細緻滑順,通透溫暖

Evolution CS 5.3 完全符合我對 AVM 擴大機的印象,聲音細緻滑順,通透溫暖。前面講到驅動力,實際用來,CS 5.3 的驅動力確實很好,搭配一般中小型落地喇叭或書架喇叭全然毋須擔心,即便音量開大,音像與音場也穩穩當當的。若搭配 Wilson Audio Alexia 這樣的大型喇叭,在不離譜的音量下,也能推得適切得宜。感覺上,CS 5.3 不強調豐富的細節,但實際上,音樂的訊息依然豐富。只是它以一種較為平順柔滑的手法來表現,讓那些微小的細節不太引起人注意。整體來說,Evolution CS 5.3 更傾向於讓人專注於音樂,而非音響,它舒服耐聽,讓人一聽就可以聽很久。

細緻通透的聲音,放起鋼琴十分美好

它細緻通透的聲音,放起鋼琴總十分迷人。例如人瑞級老大師 Menahem Pressler(今年已百歲高齡)的「Clair de lune」專輯,在 CS 5.3 的播放下,充分地展現了這份錄音清澈透明的質感。不過,真正美的,還是在於 Pressler 所彈出的美妙音符。聽「Arabesque」第一曲開頭那優美的琶音,隨後繼續發展,展現出一種瀟灑飄逸的華麗優美。Pressler 透過踏瓣延音製造出一種迷濛美,高音在高處閃爍著晶瑩美麗,延音效果則把那些音符襯托的更顯夢幻。至於「Reverie」一曲,本就是夢,Pressler 把那夢幻般的情境彈得美極了。琴音走到低處,迴盪的低音,實在醉人。Evolution CS 5.3 表現起德布西這種多彩繽紛,迷離如夢的音樂,確實在行。


表現強悍衝擊且飽滿的琴音,也完全沒問題

德布西的鋼琴曲,纖細而輕柔的聲響,強調的是氛圍。柴可夫斯基就有更多強烈的情感,例如他的鋼琴協奏曲。聽 Alice Sara Ott 彈奏的版本,雖然是女性鋼琴家,但是,該展現出來的柴可夫斯基式的強悍氣質,依舊無損,只是另加上一分屬於女性演奏者的細膩和精巧。第一樂章那高度辨識性的開頭,由銅管帶領樂團強奏起始,爾後鋼琴用力地彈出和弦,再由樂團引導出第一主題。這個張力十足的開頭,展現出十足的震撼力。聽那鋼琴強悍地演奏,一路走到低音,開大音量來聽,那衝擊感和豐富飽滿的聲響,聽來真是過癮。CS 5.3 在表現極具衝擊力的鋼琴強奏時,始終保持著充足的餘裕,游刃而有餘。其所展開的舞台是開闊的,不僅有寬度,也有深度。樂團的聲部佈局很清楚,很明確,AVM 向來長於通透清明地梳理出空間層次,這個長處,在 CS 5.3 上仍然展露無遺。


細膩而清楚地重現發聲細節

我喜歡 AVM 播放古典音樂時那份典雅的氣質,這氣質擺在爵士樂上,也有味道。聽 Milt Jackson、Joe Pass 和 Ray Brown 合作的「The Big 3」專輯。照著前面列出的樂手順序,他們三人所演奏的分別是顫音琴、吉他與貝斯。這是張節奏感分明的專輯,這三樣樂器都善於表現節奏,而且也都可以展開旋律。Vibraphone 顫音琴是金屬琴鍵片,配上下方的金屬共鳴管,以敲擊方式演奏之。之所以稱為顫音,因為它可透過共鳴管頂部的葉片開闔,營造出震動搖晃的聲響。Evolution CS 5.3 十分清楚而且細膩地重現了這顫音的風貌。Milt Jackson 琴槌敲擊的質感圓潤扎實,盪出的音符,初時清亮,而後隨著共鳴而顯豐潤。


低頻重質甚於量,解析有細節

AVM CS 5.3 在低頻部分,更著重於低音域的解析,因此,它的低頻聽得出質感,聽得出細節,聽得出紋理。這是重質甚於量的低頻設定。聽 markusphilippe 這個低音提琴與薩克斯風的二重奏組合演奏,在 Evolution CS 5.3 上聽,那真是鮮活無比。Philippe Chrétien 吹奏的次中音薩克斯風雖為木管樂器,本體卻是黃銅,音色上更貼近銅管。吹奏時那粗糙的,壯碩的聲音,帶著空氣擠壓管壁的聲響,那紋理聽得可真是清楚。至於 Markus Fritzsche 所彈的貝斯,撥弄出來的每一顆音粒,聽來都爽朗乾淨,那個低音不是瘦的,卻是清晰的,不是乾癟的,卻是富有解析的。你可以感覺到琴弦的振動,以及低音提琴龐大的軀體。CS 5.3 細節不好嗎?不,那些訊息都好清楚,而且,連低頻都有解析。


梳理出層疊交錯的音樂層次

前面講到 CS 5.3 足以梳理出清晰有層次的音場,還有著緊緻的線條與清楚的紋理。我想再舉一例作為它卓越表現的最後註腳,那就是 Hans Zimmer 的「Angles & Demons」電影配樂。Hans Zimmer 善於將真實樂器、電子樂、合成器、人聲等諸多元素交織起來,而且音樂一層又一層,在簡單的動機主導下,交疊糾纏,循環發展。他的音樂,不僅震撼,還能牽著人的心緒不斷往前。「魔鬼與天使」原聲帶的第一曲「160 BPM」就是很好的代表。快速而穩定的節奏,在弦樂、打擊樂、人聲、電子合成效果的交錯融合之下,讓人越聽越緊張,越被揪著而不得釋放。Evolution CS 5.3 把 Hans Zimmer 所打造層層疊疊的音響,爬梳的條理分明,清晰有致。緊緻的鼓聲聽來快速又有力,迴盪的人聲吟唱,預示了這故事與教會醜聞有關。 輪轉重複的動機,似乎相同卻又不斷變化,直指劇情的撲朔迷離和千絲萬縷。沒什麼道理聽什麼音樂非得用什麼器材,但是,用 AVM CS 5.3 聽 Hans Zimmer,可以聽到很多音樂的元素、組成和結構。


直指音樂核心的十項全能

一體式的、多功能的、All-in-One 的音響,不好嗎?什麼才是好音響呢?對我而言,讓我聽音樂聽得開心,聽得深入,聽得忘我,那就是好音響。Evolution CS 5.3 論功能,它十項全能;論外型,它洗鍊簡約;論聲音,它直指核心;論品牌,它是德國製造。它不便宜,但它確實厲害。

器材規格

AVM Ovation CS 5.3
型式:全功能綜合擴大機(含 CD 光碟機與數位串流功能)
輸出功率:350W @ 4 ohms、180W @ 8 ohms
頻率響應:<5Hz ~ >35kHz
訊噪比:>95dB
總協波失真率:<0.005%
類比輸入:3 x RCA、1x XLR
類比輸出:1 x RCA(固定輸出)、前級輸出 XLR、RCA 各一
數位輸入:1 x 同軸、1 x 光纖、1 x HDMI(ARC)、1 x USB A、藍芽、1 x RJ45(網路串流)、吸入式CD唱盤
數位輸出:1 x 同軸、1 x 光纖
藍牙:HiFi Bluetooth 4.2
最高解碼規格:最高 PCM 32bit/384kHz、DSD256(網路串流)
數位串流:Airplay、Qobuz、Roon、Spotify、TIDAL Connect、HighResAudio
網路支援:乙太網路(10/100 Mbps)、Wi-Fi(802.11 a/b/g/n/ac)2.4/5 GHz
尺寸:430 x 122 x 350 mm(WxHxD)
重量:12 kg
售價:NTD 365,000/台
進口總代理:瑩聲國際
電話:02-2805-3569
網址:http://www.jadex.com.tw/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JadexAudio/


廣告
[專題報導] 不一樣的 All-in-One 策略-AVM 全球銷售總監談新品
AVM 這組訪問算是這回最倉促的。在約定時間抵達瑩聲,AVM 的全球銷售總監 Harald Feld 就告知我們:「對不起,因為我得飛去香港,必須在 30 分鐘內離開這裡。」這是事實,因為,就在訪問結束,拍照完成後,Harald 就提著行李離開了。...《 全文

[新聞] 新一代殺手級產品-AVM CS 30.3 一體式串流 CD 擴大機
有鑑於現在的 Hi-End 和 Fi-Fi 音響價格不端攀升,讓消費者望之卻步,AVM 今年推出了全新的入門系列產品 — 30.3 系列,要讓消費者輕鬆擁有好音響。30.3 系列中當然也少不了 AVM 拿手的 all-in-one 機種,那就是這台 CS 30.3 一體式串流 CD 擴大機。...《 全文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三星旗下 Harman 宣布收購 Roon
三星旗下 Harman 集團宣布收購 Roon,從車用電子和音響設備產業跨足音樂串流整合服務。以車用電子和消費性電子解決方案為主的 Harman(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集團在 2016 年被三星收購,旗下並擁有多個著名音響...《 全文

穎凱國際取得 ADAM 代理權
喜歡專業監聽喇叭的朋友對德國 ADAM 應該不陌生,ADAM 以監聽喇叭起家,再跨足家用領域,以精準、中性的風格風靡了不少音響迷和愛樂者,現在,ADAM 由穎凱國際取得代理權並引進國內,將繼續以監聽風貌滿足大家的聆聽需求。...《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