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04/15發表,已被閱讀 158,552 次 |
分類:訊源 |
 |
早些年音響迷想要擁有一台專為音樂聆聽設計的音樂伺服器,口袋裡沒有準備幾十萬元幾乎不可能。後來代理商韻藏國際引進了韓國品牌Cocktail Audio,對於口袋深度有限的玩家來說,著實是一大福音!還記得當時推出的第一款如同便當盒大小的X10(現在進化到X12),可以RIP CD、儲存音樂、網路串流播放甚至連擴大機功能都包含在裡面,建議售價竟然不到2萬元,相較之下實在是便宜到極點,據說銷售非常好!有了入門機種X10的成功經驗,Cocktail Audio順勢發展出等級更高的X30,不僅輸出/入端子更豐富,內建擴大機輸出功率也跟著提升至50瓦,機身則恢復到一般響器材的尺寸大小,同樣是大受好評。
取消內建擴大機
這次Cocktail Audio新推出的X40,外型看起來很像X30的後續版本,但實際上產品定位略有不同。X30是內建擴大機的全功能機種,適合從無到有的入門玩家,簡單的說,買了X30再接上喇叭就可以聽音樂了。可是X40不一樣,因為原廠將內建擴大機給取消了,怎麼出新產品反而把功能簡化了呢?想想也不難理解,既然是音響玩家,肯定早就有擴大機可以使用,Cocktail Audio的內建擴大機根本派不上用場,所以X40負責前級音量控制就好。
支援DSD128、DXD
對於音響迷來說,這幾年最夯的話題之一就是高解析音樂聆聽,X40這次把硬體等級再度向上推升,採用的是XMOS 32bit/500MIPS數位訊號處理晶片,以及ESS Sabre32 ES9018K2M的DAC晶片,用料發燒毫不手軟。最高支援DSD128(5.6448MHz)、DXD(24bit/352.8kHz),就連PCM格式也提升到32bit/384kHz的高解析規格,只要您手邊有高解析檔案,不管是存到硬碟、隨身碟還是NAS都沒關係,只要X40讀得到就能直接播放,夠簡單了吧!
接下來看X40的外型設計,機殼採用厚實的金屬材料製成,增加了箱體剛性也降低振動干擾,用手指輕敲可以聽到沉穩的「篤、篤」聲。前方操作面板採用鋁合金CNC車製而成,厚度由8mm提昇至12mm,表面刷上髮絲紋路增加質感。面板上的TFT LCD液晶螢幕維持5吋、解析度800x480不變,如果覺得還是太小看不清楚,背板上的HDMI端子可以輸出影像,不過只能顯示X40的操作選單,不能播影片喔!另外,X40這次新增了RCA與XLR類比輸出端子,方便用家輸出至後級擴大機。
多種操作方式
在X40面板的左右各有一個圓形旋鈕,除了旋轉還可以按壓,左旋鈕負責音量控制,右旋鈕負責控制選單,下面還有四個小按鈕輔助操作,就算沒有遙控器也可以快速操作所有功能。當然,操作方式可沒這麼「單純」,延續Cocktail一貫的優良傳統,X40同樣提供了多種操作方式讓用家自由選擇,除了前面提到的旋鈕控制、遙控器控制,另外還可以透過網頁連線或是手機/平板APP控制,實在是很方便!以我的使用習慣來說,RIP CD時喜歡用遙控器上的「RIP」快速鍵,聽音樂時會改用手機APP選曲,修改/編輯曲目資訊時會透過網頁介面輸入資料,如果您能將每一種控制方式都摸熟,一定也會覺得X40的操作控制超級好用!
關於操作設定等相關細節,只有第一層的圖形介面從棋盤式改成側向捲動式,其他基本操作邏輯維持不變,Cocktail的老用家大概花個一分鐘就可以立刻上手,但如果是第一次接觸Cocktail的話,不妨直接參考超級音響雞尾酒-Cocktail Audio X10-操作篇、化繁為簡-越點教你Cocktail X30操作小撇步、音響雞尾酒再升級-Cocktail Audio X30裡面的詳細設定步驟,下面僅針對音樂播放的部分做介紹:
 | X40的操作選單從棋盤式改成側向捲動式,但基本上操作邏輯不變,老用家很容易上手。 |
 | 聆聽CD的方式有兩種,您可以選擇直接播放,或是RIP到資料庫內,X40如果有連上網路的話,還可以直接看到曲目名稱。 |
 | 按下RIP CD後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格式,接下來是從網路上擷取專輯資料以及封面照片,這裡一樣提供多種管道方便用家搜尋。 |
 | RIP完成的專輯會直接顯示在螢幕上,播放時會出現詳細曲目名稱。RIP過程需要耗費不少時間,有大量CD收藏的朋友可得多些耐心。 |
 | 除了播放CD,X40還可以從Browser讀取NAS或隨身碟中的數位音樂檔案。 |
 | 從上圖可以看到,X40已經讀取到編輯部的NAS,直接透過網路串流播放高解析音樂檔案。 |
 | X40也提供多種數位/類比輸入端子,其中比較有趣的是Phono in支援MM唱頭輸入,可以轉錄成192kHz的高解析數位訊號,這下子連你的黑膠唱片都可以數位化永久保存。 |
聲底乾淨不毛燥
還記得上一次試聽是用X30直接驅動KEF LS50書架喇叭,而這次X40僅作為訊源兼前級,搭配Linear Acoustic LAV-60II以Bypass模式當成後級,同樣驅動LS50書架喇叭。上次用X30音量至少要催到70~80才足夠,但是這回X40有了後級的加持,音量只要50左右就已經很足夠了,當然您也可以繼續催下去,聲底依然乾乾淨淨、不吵不燥,表現相當不錯。
數位檔案更好聽
試聽之前總編問我,既然X40可以直播CD,也可以RIP進資料庫再播放,那兩者聽起來會不會有差別呢?好問題!我拿Marcus Miller的「Free自由」專輯來做比較。不過為求好聲音,事先在選單中設定了最高品質的讀取模式,不得了,不改沒事,改完之後發現轉檔的時間還真久,有多久我沒仔細計算,但是我喝完了一杯茶,又續了一杯咖啡才搞定。
到底聽起來有沒有差異?當然有!CD聽起來比較寬鬆,而數位檔案相對密實一些,譬如第1軌「Blast」,Marcus Miller彈奏的貝斯顆粒就比較凝聚、有彈性,帶有快速乾淨的衝擊力道,吉他撥弦沒有太強烈的金屬刺激感,稍微溫和柔軟一些,連薩克斯風也是走溫潤的調性,整體聽起來屬於溫厚的性格。其實兩者之間的差距只有一點點,但因為X40的切換速度很快,只要2~3秒就可以在CD與資料庫之間切換播放,所以很容易就能比較出些微的差異,不像以前還要站起來拔線、插線、開/關機,等到切換完成,前面聽的感覺也差不多忘光了!如果您手上也有一台X40不妨也玩玩看。
忠實詮釋錄音細節
接下來改播DSD檔案,我選的是Blue Coast Collection裡面的「Looking For A Home」,這首由Keith Greeninger和Dayan Kai合作的曲子配器相當單純,空心吉他的撥弦質感非常好,琴弦與音箱共鳴細膩延伸,還可以聽得到非常細微的揉弦、擦弦聲,再加上聲底非常乾淨,讓細節更凸顯出來。在X40上聆聽主唱的聲音在中央凝聚,音像大小適中、輪廓清楚,感覺和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大約比喇叭的水平線還要後退一些,和聲出現在右側,跟主唱保持約一步的距離,高度稍稍低一些,定位感相當明確。X40詮釋出來的人聲不不是那種粗壯、大港的調調,而是屬於鮮活真實的細膩質感。
另一首同樣是DSD格式的音樂,選自Emily Palen「Glass」在舊金山Grace Cathedral大教堂的現場錄音專輯,其中一首「Light in the Fracture」小提琴獨奏,樂器的形體錄得很大,X40將錄音的特點忠實地呈現出來,所以感覺就像是坐在Emily的前面近距離聆聽一樣,她運弓時的力道變化,左手指尖揉弦所帶出的顫音,各種細節清楚詮釋,拉到高音的時後鋼弦帶有刺激感,雖然很短促,可是依然能夠清楚地聽到。
X40對於細節的掌握相當不錯,各種樂器的定位感也很好,譬如李雲迪演奏的「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李雲迪彈奏指法細膩,琴鍵顆粒聽起來柔和飽滿,彈到高音細膩延伸帶著淡雅的光澤,低頻聽起來也很飽滿。樂團齊奏時的音場開闊,各種樂器定位明確,前後位置關係相當清楚,因此帶出了空間感。不過鋼琴的形體聽起來比較大,像是主角站在前面,整個樂團在後面展開
從最初的X10、X30到現在最新的X40,這已經是我第三次試聽Cocktail Audio的音樂伺服器,不論是硬體規格、操作流暢度或是功能的變化,每一次都能感受到進步,就像這次的X40,雖然少了擴大機功能,但是硬體規格提昇支援數位音樂解析度更高,更重要的是聲底變乾淨了!比先前的X10、X30都還要更出色,噪訊降低了自然能夠注意到更多音樂細節。硬要說缺點的話,就是價格也跟著提升了,但如果您是講究音質的發燒友,7萬多元的價位還是值得您投資的。
器材規格
Cocktail Audio X40 型式:串流播放機 CD播放:CD, CD-DA, CD-R, CD-RW, DVD-R/RW 支援檔案格式:DSD, DXD, FLAC, WAV , APE/CUE, WAV, FLAC, ALAC, AIFF, AIF, AAC, M4A, MP3, WMA, Ogg Vorbis, PCM, M3U, PLS 支援最高解析率:DSD128,24bit / 352.8kHz DXD,32bit / 384kHz PCM 網路功能:Ethernet,Wi-Fi USB dongle選配 數位輸入:Toslink,COAXIAL 數位輸出:Toslink,COAXIAL,AES/EBU 類比輸入:RCA高電平,3.5mm插頭,MM唱頭輸入 類比輸出:RCA,XLR 影像雙出:HDMI 收音機:FM 支援硬碟:可裝入最高4TB 3.5吋或2.5吋HD或SSD硬碟一顆 尺寸:435 x 98 x 325 mm(寬x高x深) 參考售價:79,500元 進口總代理:韻藏國際 電話:(02)2322-1989 原廠網址:www.cocktailaudio.com
|
 |
|
|
 |
Accuphase DF-75 數位分音器
Accuphase 首款數位電子分音器 DF-35 在 1999 年便已問世,多年來經過數代更迭,至這款 DF-75 已是第五代機種,它能做 4 路分音,數位輸入或類比輸入皆可,不論 A/D 還是 D/A 電路的性能都較前代有所...《 全文 》 |
|
Harman Kardon Enchant 全套試聽
簡單、易用、不麻煩,是 Soundbar 攻城掠地的絕招,可是,以前講到 Soundbar,大部分人都會說,聲音效果比不上傳統喇叭,但是,科技總是來自人性,Harman Kardon 新推出的 Enchant,打破了...《 全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