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4發表,已被閱讀 56,121 分類:喇叭
試聽Dynaudio Confidence C4 Platinum Confidence是Dynaudio從1990年代便已推出的系列產品,最初Confidence系列的造型和設計與現行的Contour系列比較接近,都採用低音單體在上、高音單體在下的排列方式,到了2001年Confidence有了重大變革,整個設計都改用從Evidence系列下放的技術,也就是目前我們所看到的Confidence系列。也就是說,十多年來Confidence系列的造型看起來幾乎沒什麼改變,僅就細部設計與單體加以提升修改,可見現行Confidence系列從一推出就已是極為成熟的設計,歷久彌新且難以取代。這次去鈦孚試聽的則是Confidence 4 Platinum(以下簡稱C4 Platinum),是Confidence系列中最大的喇叭,讓我有幸能細細體會Dynaudio最高明的技術精華。

現行Confidence系列從一推出就已是極為成熟的設計,歷久彌新且難以取代。圖中是Confidence 4 Platinum白金版,是Confidence系列的最新版本。

完全移植Evidence核心技術

明明Confidence只是Dynaudio的次旗艦系列,為何說經由C4 Platinum便能領教到Dynaudio最高明的技術?因為晉升到Platinum版的C4完全移植Evidence系列的核心技術,再加上更漂亮的實木貼皮與精工打磨的鋼琴烤漆,便營造出具有和Evidence系列同等級的尊榮感,但所需花費的代價減輕了許多。

雖然C4的造型從第一代起就是這個樣子,在無數個大大小小的音響展上看了這麼多次,但這次在鈦孚仔仔細細地觀賞C4 Platinum時,我還是不免驚嘆於其造型的優雅與洗鍊。和多數其他的品牌相較,C4 Platinum絕不服膺箱體越大越好、體積越雄偉賣像越佳的概念,而是一貫堅持細瘦高雅的路線,讓它能充分融入各種不同大小與風格的空間。而你也不要因此認為C4 Platinum的身材瘦瘦高高的,低音單體只有8吋半左右,低音表現恐怕不夠強悍。從規格上來看,C4 Platinum的低頻延伸可達27Hz,而且量感豐富,線條與軌跡十分清晰,質與量上均屬上乘。


C4的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採對稱排列,目的便是DDC(Dynaudio Directivity Control)技術。DDC的作用是縮減喇叭在垂直方向的擴散角度,而降低天花板與地板對聲音的影響。

不挑空間更容易使用

剛剛所提到C4 Platinum能充分融入各種空間,不光是因為造型與體型而已,其中還牽涉到一項技術,那就是DDC(Dynaudio Directivity Control)技術。DDC的作用是縮減喇叭在垂直方向的擴散角度,使經由天花板與地板反射至聆聽位置的聲波減少,也就是增加垂直方向的直接音的比例,進而降低天花板與地板對聲音的影響。據Dynaudio的資料表示,DDC最多可讓垂直方向的反射減少75%。這樣有什麼好處?可以不必費心處理天花板,而且有些空間的天花板比較低,或是剛好有大樑在聆聽區上方,但配備了DDC技術後,C4 Platinum都能更容易地融入這些不夠完美的空間。

DDC如何達到控制垂直擴散角度的目的?秘訣就在那兩兩一組的高音單體與低音單體。C4 Platinum前障板上共有2顆高音、2顆中音與2顆低音,呈鏡像排列,多半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是MTM排列的變形,其實完全不是,這就是DDC技術。但你也別以為單體對稱排列就好了,沒什麼難嘛!又錯了,DDC的關鍵有3個,一是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的排列經過最佳化(不包括低音單體),彼此間的距離經精密安排;二是單體需經過非常嚴格的配對,配對的單體會相互補充其頻率響應與相位關係,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擴散狀態。而且這樣的配對不是配2顆單體就好,而是4顆,因為左、右聲道也要配對。誰能有這麼多單體去配對,當然也只有能自行生產單體的Dynaudio有這能力,這也是為何DDC只用在高價系列,因為配對成本太高了。三是分音器線路,DDC除了單體排列位置需精準,單體需精密配對外,還必須搭配特殊設計的分音器才能成事,由此可見DDC一點也不簡單。


圖左:C4 Platinum背板上有2個低音反射孔,可以合理猜測內部應該分成2個獨立箱室。圖右:C4 Platinum所有單體安置在一塊獨立於音箱外的障板上,障板與音箱之間並襯有阻尼物,以降低彼此的諧振影響。

外型質感好的沒話說

C4 Platinum所有單體安置在一塊獨立於音箱外的障板上,障板與音箱之間並襯有阻尼物,以降低彼此的諧振影響。為了減低高音的繞射,前障板中間的兩側還用CNC削切出漂亮的「腰身」,而且線條流暢漂亮,可說是寓功能於外型的最佳典範。2顆高音單體則另外先安裝在一塊鋁板上,然後再鑲嵌至前障板,鋁板使用金屬質地的Satin Black絲綢黑塗裝,讓前障板的黑色階調顯得更有變化,質感更增。至於箱體塗裝方面,C4 Platinum提供4種色澤選擇,包括鳥眼楓木染黑褐色的摩卡色、鳥眼楓木染暗紅色的波爾多色、紫檀木染暗紅色的紫檀色,以及純黑色,這四種色澤都使用鋼琴烤漆處理,質感好的沒話說。

單體部分,C4 Platinum搭載Esotar 2高音單體,振膜當然是絲質軟半球,不過振膜表面的塗佈技術又再更上層樓,不僅更平均,也更精準,可讓高頻更為滑順、甜美。中音與低音當然也是Dynaudio看家的MSP振膜單體,不過MSP單體最厲害的地方倒不是振膜,而是超大音圈,以及振膜與防震蓋直接壓鑄一體成形(也可以說沒有防塵蓋)。超大音圈的磁力運用效率更加,磁路系統的控制力更好,散熱更佳,而一體成形壓鑄則可增強振膜的剛性。


試聽過程在鈦孚音響聆聽室進行,現場搭配了2套組合,訊源與前級分別是圖中右下角的Ayre DX-5播放機,與左下角的Ayre KX-R前級,後級則上方左右各一的Ayre MX-R後級。

Ayre MX-R單聲道後級擴大機,可輸出300瓦/8歐姆功率。

中性、不誇耀的個性

試聽過程在鈦孚音響聆聽室進行,現場搭配了2套組合,訊源與前級分別是Ayre DX-5播放機與Ayre KX-R前級,後級則有Ayre MX-R後級及Audio Research最新推出的GS 150後級,線材則是全套Siltech。晶體機與真空管機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氣氛,也讓這次試聽顯得格外有意思。兩部後級驅動起C4 Platinum有什麼不同?Ayre MX-R是音場開闊、質地精煉、刻畫甚深、背景極為安靜,甚至是有點疏離而不食人間煙火的純淨感;Audio Research GS 150則是較為親近、雍容、豐潤飽滿、油亮水滑,但低頻也顯得較慢。

先聽C4 Platinum與MX-R的組合,最鮮明的印象就是精確的手法下展現出驚人的解析力。我所謂精準的手法,意指C4 Platinum雖然身段高、身價昂,但仍不失其中性、不誇耀的個性,它幾乎就是來什麼就播什麼,完整重播,既不隱瞞也不會加油添醋。以Burmester「奔馳的美聲」測試片為例,第4軌由男高音Donald George演唱美國作曲家Margaret Ruthven Lang的歌曲,男高音的音像非常凝聚,彷彿呼之欲出、躍然紙上的影像,輪廓具體而清晰。C4 Platinum播出的音像也不會太過龐大,每個頻段的比例都恰如其分,音色質地純美又通透,極細微處的表現毫不隱諱,清楚表現出室內樂小品的精緻與幽微。


Audio Research最新推出的GS 150後級,造型非常漂亮,當然價格也不便宜。


像是用放大鏡檢視般清晰

又如第3軌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C4 Platinum與MX-R播出的弦樂並不是甜美柔滑的類型,而是緊湊、快速、俐落,如刀切豆腐般犀利的表現,各種音色的變化像是用放大鏡檢視般清晰,音樂的力度與對比則更為強烈,更加凸顯音樂的張力。又例如第9軌Dick Hyman的鋼琴獨奏曲《Odeon》,我從C4 Platinum所感受到的是完整鋼琴音色表現出來時,有這麼的吸引人。它並不需要很複雜或很動人的旋律,也未必要有多大的動態對比,就足夠引人入勝,因為真實的鋼琴音色本身就是一個會讓耳朵起共鳴的元素,C4 Platinum具體呈現鋼琴的規模感與所有微動變化,就像是搬了一台鋼琴到眼前。

接著播放義大利爵士小號手Enrico Rava與Parco della Musica Jazz Lab實驗樂團共同合作,向麥可傑克森致敬的現場音樂會專輯的「On the Dance Floor」,第6軌《I Just Can't Stop Loving You》開頭只以一把爵士吉他用所謂的鐘音彈法,也就是泛音,來做為前奏。接著是吉他獨奏,然後再由粒粒分明的電貝斯展開節奏十足的《Smooth Criminal》。吉他鐘音並不容易表現,不僅音量小,而且音色晦暗,多數系統播起來常顯得沉悶無趣,但對C4 Platinum而言,吉他鐘音輕而易舉,因為它的解析力超優異,對微弱訊息也能快速反應,可說是舉「輕」若輕;接下來的貝斯與大鼓踩踏則繼續展現速度、能量與衝擊力,舉重若輕,把場面唱得熱力四射。唱什麼是什麼,宜靜宜動,正是C4 Platinum的本色。

為什麼Dynaudio幾乎不用大口徑低音單體,因為它要的是低頻的質,而不是空求量,即便它低頻的量感還是很好,你可看到C4 Platinum的音箱又瘦又高,還刻意把寬度做得比低音單體口徑還小,就是Dynaudio追求精準的一貫風格。

精準是唯一準則

C4 Platinum與MX-R播起交響樂又是什麼樣貌?我以2006年TAA音響展提供給VIP的Classic Records黑膠唱片精選示範CD做說明。CD裡收錄了幾首歌劇或芭蕾舞劇的音樂,曲子原本就很有情境性了,透過C4 Platinum的詮釋,音樂更顯得畫面豐富且充滿故事性,因為C4 Platinum總是能把樂團不同聲部的層次與定位輕鬆解析,我很容易便能一一拾取音樂中的所有訊息,彷彿閱讀故事般地感受音樂,十足的戲劇性。

接下來換用Audio Research最新推出的G系列GS 150來伺候C4 Platinum,音場由開闊轉而往中間集中,音像更飽滿,水分更豐富,也拉近了我與音樂間的距離。低頻的速度感或許稍減,尾韻長了一些些,但仍在恰當的範圍內,且低頻的解析力仍然優異,可見C4 Platinum並不難推,管機仍十分適合。

同樣播放Burmester「奔馳的美聲」測試片,第2軌莫札特的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原本有很多磨擦沙沙聲的線條變得滑順起來,音色更嗲更ㄋㄞ,也更具魅力。第3軌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背景漆黑的程度稍減,但弦樂線條更增光澤與甜美的油亮感,張力與力量的變化仍屬上乘。第7軌海頓第97號C大調交響曲,低頻保有愉悅的彈性,動態則能輕鬆舒張不壓抑,音場結構清晰且均衡,條理分明,都顯示出GS 150與C4 Platinum有很好的搭配適當性。

由此看來,C4 Platinum的「沒個性」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這樣的事實又是完整傳達音樂訊息的最重要條件,它不強加自己的個性,精準則是唯一準則,調得好聽便痛快,調得不好就受罪,這樣的堅持在現今這個崇尚花巧與媚俗的世界,已經越來越少了。


器材規格

型式:6單體3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Esotar 2軟半球高音×2,MSP中音×2,MSP低音×2
頻率響應:27Hz - 25kHz(+-3dB)
效率:88 dB
阻抗:4歐姆
尺寸:1732×445×250/420 mm(H×W×D)
重量:55 kg
參考售價:1,380,000元
進口總代理:鈦孚
電話:+886-2-2570-0395
網址:www.autek.com.tw

廣告
[專題報導] 擁抱主動數位無線-Dynaudio業務經理訪台
主動式喇叭、數位、無線會是Hi End音響的新趨勢嗎?Dynaudio在2012年首度推出標榜Wireless Hi End的XEO,經過兩年,2014年底推出了新一代XEO,分別是XEO4與XEO6,大約就是XEO3與XEO5升級。此外,在2014年香港音響展上...《 全文

[新聞] 服務更到位-鈦孚音響成立「音響管家部門」
鈦孚音響即將邁入成立45週年,在這個重要時刻,鈦孚音響成立「音響管家部門」,宣示提供更完整服務的決心。所謂「音響管家部門」是一個在消費者、經銷商與代理商之間居間協調的角色,目的在於提供鈦孚全省經銷夥伴最好的產品...《 全文

[新聞] 具備USB輸入-Audio Research GSi75綜合擴大機
這款GSi75是綜合擴大機,訊號管為Audio Research慣用的6H30,功率管則使用全新開發的KT150,每聲道2支推挽輸出,可產生75瓦功率。雖然GSi75的類比輸入僅提供單端RCA端子,但GSi75非常貼心地提供了3種數位輸入方式,分別是Toslink...《 全文

[新聞] 5000萬美金跨入Hi End-山東歌爾聲學收購Dynaudio
[新聞] 優惠合購-Dynaudio Focus 160/Devialet 120套裝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試聽 Luxury & Precision EA4 真空管耳擴
當 U-Headphone 主編蔡承融把 Luxury & Precision EA4 真空管耳擴,交到我手上時,說是 Luxury & Precision 創立十週年推出的耳機擴大機,慚愧,人家走過十個年頭,總編卻是第一次見識,失禮了。... 《 全文

Cambridge EXN100 串流播放器
Cambridge 自從推出 Edge 旗艦系列後,有了許多前沿的指標技術,隨後所做的,我們都能想見,就是將旗艦技術下放,讓旗下產品也能雨露均霑。EX 系列目前推出了 EXN100 串流播放器和 EXA100 綜合...《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