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8發表,已被閱讀 30,704 分類:訊源
Metronome T5/C5數位系統 法國Metronome一家專注在數位領域的Hi End廠家,他們是很標準的Hi End小廠,公司不滿十人,主事者不貪多躁進,多年來只做CD唱盤、轉盤與DAC。這次試聽的T5轉盤/C5 DAC,是Metronome旗下入門款式的CD轉盤與DAC,比起其老大哥Calypso、Kalista與Nausicaa,看起來樸素許多,但其聲音的魅力,卻是既真實、又浪漫,是不可多得的Hi End逸品。

法國Metronome只專注在數位領域,是很標準的Hi End小廠,公司不滿十人,主事者不貪多躁進,多年來只做CD唱盤、轉盤與DAC。

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

為什麼說不可多得?以前我和Metronome原廠沒有接觸過,即便在國際音響展上,也沒有認識或交換過Metronome人員的名片,直到去年原廠國際行銷業務交接,代理商約我和原廠見面,這才知道,想擁有Metronome還真不簡單。Metronome的工廠不大,人員不到十人,生產按計劃進行,產能頗為有限,創辦人Dominique Giner到現在還是公司的「腦袋」,由他規劃產品的設計,原廠行銷經理請我不要問他數位領域的專業,因為他不懂,可是他家老闆Dominique Giner簡直就像是電路思考的過動兒,一天到晚想出一堆稀奇古怪的創意,聽不懂的數位、類比專業名詞滿天飛,把業務搞得昏頭轉向。可是落實到產品製作上,老闆又非常挑剔,每個細節都盯得緊緊的,所以這麼多年來,他們守在法國少量手工生產,為的就是對品質的要求。

如果從1987年創立的歷史來看,Dominique Giner年紀應該和Mark Levinson、Nelson Pass或Dieter Burmester差不多,屬於同一世代的音響設計者,但是其他的廠牌多已開枝散葉,從擴大機、數位訊源到喇叭,產品線齊全,可是Metronome卻只有數位訊源,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原廠告訴我,Metronome不大,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已經很滿意了,他們只在數位的領域發展,只想做出最好的聲音,發揮數位訊源通透、高解析與中性的優點,把數位的好處做到極致。

專注,是成功的關鍵態度,不是嗎?

這般專注的態度,一樣擺在入門等級的T5/C5。來,我們先看看T5,這是一部上方承盤的CD轉盤,設計得非常合理,結構對稱,轉盤位於正中央,輕推滑蓋,轉盤藏在裡面,扁平的機身,看起來並不算龐大,但是您搬搬看,重量一點都不輕,足足12公斤。轉盤為什麼要重?答案很簡單,君子不重則不威,越重的質量,越能降低諧振的干擾。我們回到CD轉盤設計的原理來看,就更能知道Metronome設計T5,每一處都有道理。

T5看起來並不算龐大,但重量一點都不輕,足足12公斤。轉盤為什麼要重?越重的質量,越能降低諧振的干擾。

轉盤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承盤結構,這部分Metronome選用了Philips CD Pro2,只能說是「英雄所見略同」,可是接下來Metronome所做的事情,可不是很多廠商辦得到的,他們大幅度改變了CD Pro2的結構。哪些地方改變了?您看T5的承盤內部,可說是銅牆鐵壁,厚重的金屬架構,在其他使用CD Pro2的轉盤上很少看到。基本上Metronome只用了CD Pro2最重要的訊號拾取功能,其他機械強化都是Metronome自己改裝。

改裝不光是銅牆鐵壁,還包括持續讓CD片「接地」。是的,您沒看錯,是讓CD片接地。幹嘛要這麼做?因為CD讀取的時候轉得飛快,這麼一片薄薄的塑膠CD片飛快地轉動,表面和空氣摩擦會產生靜電,所以接地是為了消除靜電,這樣才不會影響雷射頭讀取CD。講究的地方還包括唱片鎮,那是Metronome自家設計的Delrin唱片鎮,原廠沒有講太多,只說其重量與形狀,可以進一步提升CD轉動的穩定度,降低時基差,有很重要的功能。我相信Delrin唱片鎮一定有其功效,但Metronome製作的質感,讓人用起來更覺得:「啊,這就是Hi End!」

按鍵上的圖示一點都不死板,雖然一開始可能看不懂各代表什麼功能,但用兩下就習慣了。

壯觀的內部用料

從T5開始,Metronome做了延伸性的設計,把T5的承盤「加重裝甲」,就是上面的CD滑蓋整體加厚,就變成了T6。如果這樣還不夠Hi End,再把T6改裝為外接電源,用Metronome自家設計的ELEKTRA電源供應器。不過這些改裝升級,並不能階段性完成,我們可以把T5、T6、T8看做三款CD轉盤,如果用家想要選購,第一次就要決定買哪一款Metronome。

轉盤拾取數位訊號,下一段還需要DAC解碼,C5可就是T5的最佳搭擋。怎麼說?C5一樣有三段式設計,可是卻非共用機箱,更高階的C6是兩件式設計,尺寸也更大,把DAC電路與電源供應分離,而C8則是可外接ELECTRA電源供應器。如果以視覺上的設計整體感,C5和T5是絕配,搭配C6會感覺T5太小了。

T5和C5共用機殼,大小相當,基本上它們就是絕配,買的時候一起購入也更有價值。

尺寸和T5相仿的C5,重量一樣超過預期,單件就有14公斤。光靠外觀打量C5,您絕對想不到內部有多壯觀。真的,我看過的DAC算不少了,C5一掀開上蓋,編輯部同仁看到的剎那,都不禁想說:「哇!真有料。」Metronome可不是隨便塞東西進去的,這麼壯觀的用料,每一處都有道理。

先從電源供應講起,因為DAC不太耗電,所以變壓器尺寸不需要太大,可是C5擺了三個變壓器,讓類比線路與數位線路獨立供電,這樣就不會相互干擾。這種設計在Hi End器材上面看到不意外,算是設計的常識,可是看到C5的濾波電容,那可就壯觀了,一群一群整整齊齊地排列,刻意選用小容量濾波電容,取其反應速度快的優點,容量就得靠很多電容堆出來,線路的佈局與製作更困難。不怕,Metronome全都在法國手工生產,搞錯了,老闆可能會站在背後,用凶狠的眼光瞪著員工。是啊,這麼難製作的電路板,真的要靠老練、認真又負責的員工才做得出來,也才做得好。

雖然DAC不太耗電,可是C5一口氣擺了三個變壓器,讓類比線路與數位線路獨立供電,這樣就不會相互干擾。

類比到數位都是全平衡

C5的DAC用上4個晶片,代表他們追求全平衡,每聲道都要對稱加倍增加零件。數位解碼規格支援到24bit/192kHz,可是內部運算實際上是32 bit,他們說這樣可以提升音樂的純淨度,並獲得更好的低頻延伸,我並不是很理解這樣的做法,因為24bit改成32bit的演算,多出來的8 bit全部都是補0,不過正確的演算法確實會提升音樂的純度,因為演算誤差較小,所以數位失真跟著降低,音樂自然更純淨。

講究的地方還包括C5的數位輸入,這部DAC的數位輸入齊全,包括Toslink光纖、AES/EBU、S/PDIF同軸與USB,每一種配一個,很夠用了。但是一般數位輸入端子做得多,實際上數位接收界面通通用同一個,Metronome可不這麼隨便,每一個數位輸入端子,全部給一個專用的數位接收界面,各走各的路,這樣就不會串在一起打架,Jitter時基差也會更低。數位接收界面直接連在DAC轉換晶片的PCB板上,而DAC晶片用金屬殼封裝起來,不是怕您抄晶片型號,而是為了隔絕外界噪訊干擾。這兩塊板子是「架在」大塊的PCB板上面,然後才傳送到類比放大線路,獨立的DAC解碼電路板,代表未來萬一晶片更進步了,說不定Metronome會推出升級套件,升級就比較省錢了。

C5的濾波電容陣非常壯觀。刻意選用小容量濾波電容,取其反應速度快的優點,容量就得靠很多電容堆出來,線路的佈局與製作更困難。

任何DAC都需要類比放大,Metronome的類比放大線路,您光看壯觀的線路板,自然會覺得很放心,那一排排小電容,都是給類比放大與電源用的。每一聲道各有4個OP放大,加起來就是8個,您猜到了,不光數位,連類比放大的部分也是真平衡,所以每聲道要4個OP。不過,原廠說C5可以選擇晶體放大,也可選擇真空管放大,我拿到的C5卻只有晶體,找不到真空管,所以我想這是兩個型號,選購時可能要問清楚。


豁然開朗的通透感

試聽T5/C5的過程都在U-Audio編輯部,擴大機用的是Linear Acoustic LA-V4 II/LA 100M後級,喇叭則是C.C. Admonitor Preference加低音柱,其實我用T5/C5搭配過不少擴大機與喇叭,可是就這一套讓我最滿意,所以聆聽就用此定稿。編輯部平常使用的CD訊源,巧合的也是法國產品,Aduiomeca的轉盤與DAC,是一套頗有年紀的數位訊源,但是質地頗為溫醇,當T5/C5一換上去,那種豁然開朗的通透感,表現出新鮮、開闊、活潑的姿態,讓老Audiomeca不禁黯然失色。

T5/C5的聲音走向頗為中性,剛開始聽的時候,我只覺得這是一部通透開闊的數位訊源,可是越聽越覺得美,而且T5/C5的好聲並不是刻意修飾出來的聲音。所謂刻意的修飾,講的是讓低頻多一些,或是高頻亮一些,這些透過線路都可以修,但是如果要走中性路線,幾乎等於是說讓音樂「素顏」見人,不靠化妝來營造聲音的美感。這是靠讓線路更安靜,讓線路更少渲染,呈現音樂本質的設計取向。所以我們聽到的是很自然的音樂面貌,而不是加料的聲音。

舉例來說,Carol Kidd的「Auld Lang Syne」專輯中,「Some Where Over the Rainbow」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曲子,Carol Kidd改編翻唱,就一把吉他伴奏,Carol Kidd唱歌,T5/C5把錄音當中諸多細節輕鬆地呈現,而且中性地呈現那豐富的細節。像是吉他的撥奏,您一聽就知道是尼龍吉他,每一個撥弦的顆粒感是那麼的清晰,Carol Kidd的歌聲並非只有甜美與溫柔婉約,T5/C5把歌聲裏面各種歌唱技巧都流暢鮮活地呈現,每一個拉長的吟唱,輕微地抖動著,嗓音的變化非常豐富。

越聽越有味

喔,那是Carol Kidd的歌唱技巧好,而T5/C5還原了諸多錄音細節,讓我們聽到感動的音樂。我一直在想,精選集通常錄音不會比較好啊?以前我寫唱片的時候,有聽到這麼多、這麼讓人感動的細節嗎?我想,溫習唱片卻又能有新的感受,功勞應該記在T5/C5身上,一套好的數位訊源,絕對有讓人能溫故知新,忍不住想把以前收藏的唱片,一張張拿出來重新回味,還能越聽越有味。反之,如果您在家裡聽唱片越聽越無趣,那可以考慮來聽聽看T5/C5。

因為C5還具備USB輸入能力,代表您如果不用T5聽音樂,一部電腦連上C5照樣聽。C5的USB輸入支援到24/192,高解析度音樂也能播,PC用家稍微麻煩一些,要安裝原廠提供的驅動程式,才能抓到C5,Mac比較輕鬆,直接連線就能聽。我用MacBook Air連接C5,播放「莫札特豎笛協奏曲」,選的是莎賓梅耶的版本,由Hans Vonk指揮德勒斯登管絃樂團,C5的層次感好極了,莫札特時代的樂團規模較小,三、四十個人就能演奏,講究的不是動態與音量,而是細部的質地。豎笛獨奏之時,弦樂群寧靜的蕩漾著,樂團Tutti並不顯得強,而是流暢地劃出旋律的大圓弧。是啊,這是莫札特生前最後一首協奏曲,揮別人世的作品,旋律畫出大大的弧線,彷彿像我們招手說再見。

C5的弦樂群綿密又有光澤,豎笛的音質濃鬱而清晰浮凸,讓協奏曲聽起來和諧且帶有寧靜感。還有,豎笛演奏的時候按壓按鍵時會有細微聲響的,錄音裡面都有,C5沒放過這些細節。我當然不是叫大家特別去聽那些手指上的小動作,而是要讓大家知道,這些細微的聲響,代表DAC有很高的解析力,可以把這些錄音裡面的細節完整重現,更重要的是,這些細細小小的聲響,正是把我們帶到現場的重要線索。

真實又富有浪漫柔情

T5/C5在U-Audio停留好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聽了不少音樂,也搭配不少器材,我想說,T5/C5不光是自己好,我相信這套數位訊源在U-Audio編輯部的時候,一定幫了不少其他器材的忙,讓這些器材聽起來更好聽。當然,T5/C5不算便宜,可是比起自家更高貴的CD轉盤與DAC,T5/C5真的不算昂貴,而這般真實又富有浪漫柔情的數位訊源,在同價位帶並不好找,而多年來只做數位訊源,留在法國生產,這般擇善固執,只想做好一件事情的堅持,則讓我們對Metronome多了一分尊敬。看來,在我打算升級自己的North Star Design之前,又多了T5/C5排在想要收藏的挑選名單當中了。

器材規格

Metronome T-5
形式:CD轉盤
拾取機構:Philips CDM12 PRO 2 v 6.8
數位輸出:光纖x1、同軸x1、AES/EBUx1
尺寸:450 x 85 x 435mm(WxHxD)
重量:12kg

Metronome C-5
形式:數類轉換器
數位輸入:光纖x1、同軸x1、AES/EBUx1、USBx1
尺寸:450 x 105 x 435(WxHxD)
重量:14kg

進口總代理:全茂
電話:04-2234-1815
地址:台中市崇德路一段573號
網站:全茂專區

廣告
[專題報導] 越趨完整的產品構建-專訪Metronome銷售經理
相約在圓山飯店咖啡廳採訪,我看到代理商全茂與Metronome國際行銷經理坐在一起,可是老外卻是舊識,是Project的國際行銷經理Franz J. Votruba,還以為他跳槽到這家法國音響公司,結果不是,原來他同時代表這兩家公司在亞洲的行銷業務。《 全文

[試聽報告] 直熱三極管的珍稀逸品-婕韻音響體驗Wavac HE 833
日本Wavac是一家專注於真空管機的廠家,創辦人是宍戸公一(Nobu Shishido),用自己的姓氏Shishido作為品牌推出創新線路的真空管機,幾年後因病過世,重責大任交給二代目社長伊藤讓(Yuzuru Ito)。Wavac規模不大,產能更是有限...《 全文

[試聽報告] 名家出手就是不同-婕韻試聽Papworth M200後級
而是一個我過去未曾聽聞的品牌 — Papworth,不過這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全茂老闆溫先生可是老江湖了,不好的產品他不要,沒有來頭的品牌他不選,這台Papworth Audio Technology的M200真空管單聲道後級擴大機出自名家手筆...《 全文

[新聞] 純銀、手作的日本工藝-Audio Note Overture真空管綜擴
[新聞] 一番新氣象-Métronome Technologie經營權轉移
[新聞] 0.2Ω阻抗也不怕-ALEF Solista單聲道後級
[新聞] 法國專業媒體肯定-Alef Audio Duet SE後級
[新聞] 極端重視震動抑制-Alef Audio Orchestra綜擴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試聽 BLUESOUND NODE ICON
沒錯,標題真的是「999 美金的旗艦串流播放機」,當我拿到加拿大 BLUESOUND 在 2024 年底最新推出的 NODE ICON,才開箱牛刀小試一下,直覺這可能是同價位的殺手級產品,要搶當 C/P 值冠軍...《 全文

2025 高雄音響展紀念 CD
2025 年高雄音響圓山 Hi End 音響大展,即將在 4 月 10 日(四)~ 4 月 13 日(日)舉辦,依照慣例,主辦單位會精心準備紀念 CD,作為購票看展的「伴手禮」,同時為音響展催票。... 《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