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ews
新聞
review
試聽報告
feature
專題報導
collection
特輯
distributor
廠商專區
retailer
音響名店
music
音樂
2008/05/21發表,已被閱讀
41,014
次
分類:
喇叭
文‧郭漢丞
分享到:
Facebook
plurk
發送推文
講究「時間相位絕對正確」,幾乎是每一家Hi End喇叭廠家都會強調的技術目標,但在30年前Thiel創業時,時間相位正確還沒有成為Hi End音響界的「普世價值」。雖然在Jim Thiel之前,已經有人討論其重要性,但大部分廠家認為影響不大,也並沒有認真看待,只有Jim Thiel反覆不斷地把這項理論當作最高指導原則。只見當年Thiel從出身Kentucky Lexington的小公司,短短時間內橫掃市場,大家才開始認真看待「時間相位」,也可見Jim Thiel在Hi End喇叭發展史上的重要性。
Jim Thiel是美國音響業界備受敬重的音響設計者,每每出國採訪和其他原廠談到音樂重播的時間相位正確性時,Thiel幾乎是不能省略的「討論主題」。高舉「Coherence Source」的Thiel喇叭,是全球第一家把「時間相位正確」擺在第一位的喇叭廠。
一步一腳印,建立行銷網絡
讓Thiel喇叭大放異彩的關鍵,還有Jim的合夥人Kathy Gornik,30年前加入Thiel創業行列時,Kathy還是如花似玉,剛從大學畢業的小女生。但當年的小妮子可不簡單,幾年前去Thiel原廠採訪時,Kathy談起創業時怎麼賣Thiel,她說那時候Thiel根本沒名氣,價格也不便宜,電話聯絡或是傳真都沒什麼效果,音響店家才不想理會Thiel,而Jim是標準的技術人,根本不會行銷喇叭。
於是Kathy開著載滿Thiel喇叭的小貨車,美國東岸從北到南的音響店全部掃過一遍,一路說服店家買下Thiel喇叭。Kathy說她沒什麼秘訣,到店家拜訪時,先請店家用「最頂級」的音響系統播放音樂,然後Kathy會從貨車上搬一對Thiel的書架喇叭下來,「拜託」老闆同樣的音樂再聽一次,再問Thiel的價格,九成以上的音響店都立刻買單。就這樣一步一腳印,Kathy把Thiel在美國的行銷網絡建立起來,也把Thiel的名聲從Lexington這個小鎮傳遍美國,然後銷往全世界。隨著30年的持續努力,也將「時間相位一致」成為喇叭設計者口耳相傳的普世價值。
Thiel揚名立萬的Model 3「最新版」
1977年創業的Thiel,第一款喇叭叫做Model 1,只能算是小喇叭,Kathy把銷售網絡建立起來,也讓Jim Thiel更有信心,接著1978年推出了Model 3,高舉「絕對時間相位一致」的大旗。其實在1977年推出Model 1時,Jim還沒有把「時間相位一致」的理論建立完整的體系,而Model 3才是真正讓Thiel揚名立萬的產品。
究竟Thiel所謂「絕對時間相位一致」包含哪些元素?Jim在Model 3的許多設計成為Thiel近乎「永遠」奉行不悖的設計原則,包括採用一階分音與向後傾斜的前障板,這些特徵一直延續到今日,在CS 3.7上面亦復如是。Model 3不僅是Thiel第一款建立完整時間相位理論的產品,泛CS 3也是Thiel史上最暢銷的產品線,前做CS 3.6至今仍是二手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好喇叭,所以Jim對於CS 3.7的計畫更是慎重,即使在2006年CES展覽上已經讓CS 3.7的原型亮相,還是一改再改,求好心切之情,不言而喻。
CS 3.7與CS 3.6比較起來,有著相當明顯的改變。雖然兩者都有向後傾斜的前障板,一看就知道是Thiel的喇叭,但CS 3.6卻顯得格局方正,到了CS 3.7,箱體可以修飾的直角,全部變成了弧線,從頂部鋁鑄一體成形的蓋板,到兩側障板的弧面層板,延伸到喇叭背後的鋁合金龍骨,CS 3.7可說是前所未見的Thiel喇叭。
同時達到時間與相位一致
關於時間相位一致,其實應該把時間和相位兩者分開來談。相位正確,早就是喇叭設計的重要條件,在電腦化測試普及的今天,絕大多數的儀器都可以直接測試喇叭的相位正確性,音響玩家甚至還可以買到簡易的相位測試表。但時間一致與相位一致要一起達成,那就是Thiel首創的觀念了。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向後傾斜的前障板是最容易理解的部分,聲波傳遞時,高音的速度較快,而低音相對較慢,如果喇叭單體擺在垂直的平面上,高音會比低音「快一點點」到達人耳,所以Thiel把喇叭做成向後傾斜的角度,稍微拉開高音與聆聽者的距離,補償低音較慢的問題,如此高音與低音就會「同時」抵達耳朵了。。
堅持一階分音
CS 3.7還延續了Thiel的傳統,採用一階分音。Jim Thiel相信,只有一階分音才真正擁有無相位失真的特性。Jim表示,分音器每增加一階(6dB滾降斜率),相位失真就會提高360度(反轉),所以越多階相位失真就愈大。既然要達到最低,甚至沒有相位失真,Thiel自然會選擇一階分音。
不過一階分音也有缺點,就是搭配使用的單體必須擁有更開闊的頻寬。一階分音代表衰減的斜率最小,每一個八度只有6dB滾降,為了讓各音路之間的頻率銜接達到「平直」,單體的工作頻率範圍必須拉開,才能讓兩端「緩降」的斜坡,銜接為平直的頻率響應。剛開始Thiel花很多錢請國際大廠幫忙製作高級單體,但追求完美的Jim一直不能滿意,於是在90年代展開自製單體的改造計畫,現在所有Thiel喇叭搭載的單體,全部都是在Lexington的工廠手工打造。
自家設計的同軸單體
談到單體,CS 3.7上面裝載的也是在Thiel前所未見的新設計。三音路設計的CS 3.7,以一個同軸單體搭配兩只低音單體,而低音單體其中還有一個是不發聲的被輻式單體。先從「同軸單體」講起,要求得時間相位一致,同軸單體可說是最完美的設計典範,但Thiel並不是一開始就採用,而是近幾年才研發出Thiel自家的同軸單體。
Thiel自家製作的同軸單體,大概是從Power Point開始,不過CS 3.7的同軸單體又有進化之處。這款CS 3.7使用的同軸單體比Power Point所使用的尺寸更大,振膜面積增加,代表在單體劇烈運動時,音盆分裂造成的失真也更大。Jim的設計是把振膜表面設計出「縐折」,在不需要增加振膜重量的前提下,提高振膜的剛性。我們現在看到的CS 3.7同軸單體成品,中音部分的振膜縐折似乎不太稀奇,但縐折要密還是要疏?角度要大還是小?形狀可不可以變化?這些都是在Jim的設計桌面上,從白紙慢慢想像,然後一一交付試做、測試、聆聽,最後才做出選擇。從結果來看,同軸單體中音振膜的縐折真的不稀奇,但Jim可是耗費了超過三年以上的時間,累積了一大本的測試數據和失敗品,才最後定案。
利用縐折將中音單體「平面化」
將同軸單體的中音振膜設計成「縐折」狀,還有另一個考量,就是把中音振膜「平面化」。從橫剖面看過去,CS 3.7的中高音同軸單體,幾乎是位於同一平面上。這很重要嗎?對Jim Thiel來說是一大進步,過去的同軸單體中音部分都是傳統錐盆,高音則藏在錐盆中央凹陷處,Jim發現錐盆狀的中音振膜會對高頻產生若干「染色」。所以CS 3.7的新型同軸單體,藉由利用縐折把振膜「平面化」,然後把高音和中音的位置調整到同一個水平,製作出獨一無二的Thiel同軸單體。
「平面化」的中高音同軸單體,可以避免錐盆中音對高頻產生「音染」。
再看看CS 3.7的低音單體,同樣的也使用特殊的幾何形狀,達到不增加振膜重量,但提高振膜剛性的效果。兩年前我去Thiel工廠時,為CS 3.7所設計的低音單體振膜,仍在研發當中,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不同樣貌的振膜,而2006年CES首度讓CS 3.7「預展」的時候,低音振膜的樣貌,也和我們看到的正式版本略有不同,可見要找到最佳聲音表現的「特殊幾何形狀」,真是不簡單的任務。也因為CS 3.7的單體全部重新設計,所以正式推出的時間才一拖再拖,一直到2007年8月才正式問世。
延續被幅式單體設計
關於CS 3.7的設計,還有許多Thiel傳統的延續。譬如Thiel一直很喜歡應用「被輻式」低音單體,就是增加一只「不發聲」的低音單體,藉著聲波頻率共振,適度的增加低頻量感,卻不會增加低頻染色。所有Thiel單體都在Lexington自家工廠製作,強調短音圈、長磁隙加上銅環的設計,這些都是公認可以降低單體失真率的好設計,缺點就是:組裝麻煩、成本偏高。對Jim Thiel來說,成本不是第一考量,好聲才是CS 3.7最重要的目的,自然不會顧慮這些額外的成本。
兩只新款低音單體外表一模一樣,但上面才是真正的低音單體,底下的單體沒有接線,是被輻式低音。
重量達到41.5公斤的CS 3.7,音箱設計也突破了過去Thiel的傳統。向後傾斜取得時間相位補償的設計,依然是Thiel的明顯識別特徵,但CS 3.7卻增加了許多不一樣的特徵。最明顯的變化應是好像半圓形鋼盔的頂蓋,以鋁合金鑄造,大約是從Power Point取得設計靈感,第一次應用在大型落地喇叭上面。卸下網罩,CS 3.7的前障板也是鋁合金鋼板,這不是Thiel第一次使用鋁合金前障板,但卻也是第一次用在大型落地喇叭上。兩側障板也拉出漂亮的弧線,這是多層夾板製作。在音箱製作的強固性,CS 3.7無疑地成為Thiel新一代的典範,Jim Thiel自己更說:「CS 3.7達到了Thiel有史以來最好的聲音表現!」
CS 3.7有這麼好嗎?至少Jim Thiel已經把新上市的CS 3.7當作「最好的Thiel喇叭」,言下之意連更大型的CS 7.2可能都比不上CS 3.7(不過CS 7.2也已經停產,理當如此)。不過從設計的點點滴滴來看,CS 3.7確實打破了Thiel的傳統,結合了近十年來Thiel所有技術研發的精華,建構出新一代Thiel喇叭的面貌。
至於Thiel CS3.7的功力如何?敬請期待後續「聆聽篇」。
Thiel CS 3.7 器材規格
型式:二單體三音路落地型喇叭
頻率響應:32Hz-35kHz
平均阻抗:4Ω(最低2.8Ω)
靈敏度:90 dB
重量:41.5 kg
尺寸:320×1140×530 mm(寬×高×深)
參考售價:725,000元(楓木色)、755,000元(黑檀木色)、785,000元(琥珀色)
進口總代理:垣慶
電話:(02)2713-2932
網址:
www.enkei.com.tw
廣告
[
新聞
]
正確時間相位理論的實踐者-Jim Thiel大師殞落
開創喇叭設計追求「絕對時間相位」正確風潮,Jim Thiel從1976年開始把理論化為實際,三十多年來以Thiel之名推出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產品,可謂壯志已酬,但2009年9月17日收到Thiel發出新聞稿,這位傳奇設計大師卻已仙逝。《
全文
》
[
試聽報告
]
精準真實 直爽無隱-Thiel CS1.6落地喇叭
在音響市場上,Thiel可算是青壯派,與JBL、Tannoy、Wharfedale這些知名的老廠牌相比,Thiel卻是年輕多了。我可以想像早在1970年代時,眾多知名大廠林立之時,Thiel要能在音響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全文
》
[
新聞
]
Thiel推簽名特別版-CS 2.4SE精緻登場
Thiel以強調「時間相位一致」的設計理念著稱,而五年前推出的CS 2.4,則代表Thiel使用「同軸單體」的重要里程碑。2009年推出的CS 2.4SE則是設計者Jim Thiel花費數年時間精心調校的原廠強化版。此外,CS 2.4SE不僅是簽名版,更是限量版...《
全文
》
[
專題報導
]
將喇叭設計的技術推向顛峰-GamuT總裁Lars Goller談Superior 9
[
試聽報告
]
集精準與氣勢於一身-Thiel CS3.7垣慶聆聽篇
[
新聞
]
傳承Murano玻璃工藝風情-Unison Research P70綜合擴大機
[
新聞
]
CES現場系列報導-Thiel把喇叭線給終結了
[
新聞
]
追求時間相位一致的新作-Thiel CS3.7單體技術全面翻新
[
新聞
]
Hi-End跨入Internet行銷-Thiel授權美國Crutchfield進行網路銷售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Harman Kardon Enchant 全套試聽
簡單、易用、不麻煩,是 Soundbar 攻城掠地的絕招,可是,以前講到 Soundbar,大部分人都會說,聲音效果比不上傳統喇叭,但是,科技總是來自人性,Harman Kardon 新推出的 Enchant,打破了...《
全文
》
T+A Talis S 330 落地喇叭
瘦瘦長長的音箱外型優雅精緻,但往往在低頻方面就必須做出妥協,不容易得到足夠的延伸。不過這樣的情況並未在 T+A Talis S 330 書架喇叭身上看到,它的高度僅 105 公分,寬度更只有 21 公分,但低頻延伸...《
全文
》
北門音響 Quad 33/303 前後級試聽會
[ 新聞 ]
MPSource 盤古網路線
[ 試聽報告 ]
Tiglon 社長沖野賢太郎談新品
[ 專題報導 ]
法國獨立唱片Naïve和Mirare的故事
[ 新聞 ]
Innuos 全新 Stream Line 登場
[ 專題報導 ]
Klipsch Klipschorn AK7 號角喇叭
[ 新聞 ]
試聽 Cambridge Audio EXA100 擴大機
[ 試聽報告 ]
Acoustic Energy AE309 MKII 落地喇叭
[ 新聞 ]
經典款式新添生力軍-Mission 750 喇叭
[ 新聞 ]
Pradigm / Martin Logan 教育訓練
[ 專題報導 ]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