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05/30發表,已被閱讀 25,045 次 |
分類:喇叭 |
 |
喇叭一定要穿著木紋外衣才像樣嗎?瑞典Audio Pro可不這麼想,在Mondial系列當中,Audio Pro為喇叭穿上了皮革外衣,怎麼看都像是款時尚精品,如果上面打著Hermes的招牌,身價恐怕要翻十倍。還好,Audio Pro不打算賣你LV的價格,Mondial M.5還維持在「合理售價」的範圍,不過皮革系列的Mondial,確實有創意地將喇叭設計注入時尚流行(fashion)的活力。
領先開創「皮革喇叭」風騷
Audio Pro是不是第一家把皮革融入喇叭設計的廠家?肯定不是。義大利Sonus Faber早就把皮革拿來用了,甚至皮革也和擴大機扯上了關係,Unison Research以前的Sogno前級和Palladiano後級早就成了夢幻經典。不過Mondial系列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整個喇叭都穿上皮革外衣的創舉,這好像當年手工縫線皮包人人會做,LV卻是第一家設計交織字母標誌的廠家,開啟了LV的名牌之路。Audio Pro這番創舉,頗有開創喇叭設計新局之氣象。
M.5在皮革系列Mondial當中是尺寸最大的喇叭,但瘦高挺拔的造型卻是流露精緻的風格,肯定「老婆接受指數」很高。近年來所謂「Wife Acceptance Factor」越來越受到音響界的重視,雖然傳統上大家都覺得音響是「男人的玩具」,但老婆要是嫌東西醜,不准老公買新玩具也時有所聞,現在音響設計可不能單純講究聲音好聽,外觀好不好看,也成為必備元素。M.5體積不大,不佔空間,先加一分;外觀採用皮革披覆,周圍還手工縫上白棉線,摸起來沒有冷冽之意,反而多了些溫潤,再加一分;老婆嫌喇叭貴?M.5可能比一只Salvatore Ferragamo中型皮包還要便宜,要帶老婆去看M.5之前,先買個名牌包送她,肯定馬上過關。
走合理的設計
漂亮的造型加上合宜的售價,M.5想過老婆這關不難,但聲音好不好,可還是買音響的核心價值。從設計上來看,M.5理當有好聲,首先,M.5採用MTM點音源設計,以2只.吋中低音單體夾著1吋絲質軟半球高音,這是經典的喇叭設計理論,具有定位準確的先天優勢。低音反射孔設置在正面,把M.5貼牆擺也沒問題,不會有低頻轟隆隆的問題。M.5與書架型的M.1都是使用相同的3.5吋中低音單體,但M.1低頻只到100Hz,M.5好一些,2個單體加上箱體容積增加許多,低頻延伸可達70Hz。對於低頻成癮者,M.5當然不夠,但也不成問題,為M.5搭配適當的超低音便可。
在設計理念上,M.5的分頻點比一般2音路喇叭還要高,設定在6kHz,頗有全音域單體加上高音延伸的味道。一般2音路喇叭大多把分頻點設計在2kHz~3kHz之間,這個頻段剛好是人耳相當敏感的區域,分音器設計不良,很容易產生尖銳刺耳的問題,但喇叭設計又不得不然,因為中音單體頻率響應向上延伸又要平直,很難超過這個頻段,只好讓高音單體幫忙負擔一些。Audio Pro這番設計,要不M.5所使用的3.5吋中低音,要不就是把M.5想成全音域單體配上高音延伸。
色調帶有偏暗的昏黃感
實際搭配聆聽,M.5確實有著類似「全音域單體加高音」的舒服感,這代表M.5不是讓人聽來很「High」的喇叭。不High,講的是M.5偏陰柔的暗色調,彷彿室內燈光調暗一般的昏黃感,音樂聽來輕輕柔柔,不帶一點壓力,耐聽又順耳,不過如果想要辛辣刺激的爽朗清脆,M.5恐怕沒辦法滿足你的需求。無論我如何換線、換器材搭配,M.5總是顯得略微溫吞。
個性溫和,是M.5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這倒讓人好選擇,喜歡鮮明、銳利、刺激者,不需要考慮M.5,但如果選喇叭期望有個性溫和、質地純良、耐聽不膩者,M.5則是相當好的選擇。當M.5在U-Audio的試聽室裡面擔綱演唱的期間,任何音樂都不會有高音狂飆的問題,稍暗的色調與和緩的音樂氣氛,卻帶給人另一種輕鬆感。
中高頻帶有圓潤感
說M.5的音色偏暗,並不是全然毫無光澤的音樂質感,而是帶著圓潤感的中高頻表現。像是珍夢海的精選集「The Very Best of Jane Monheit」(NC-4255-2),她那略帶沙啞又甜美的歌聲,在M.5上面聽來頗有韻味,那稍暗的音色顯得珍夢海更為圓熟,一曲「Just Squeeze Me」,聽來性感十足,卻非火辣辣的熱度,是很有韻味的詮釋。M.5的低頻延伸不太夠低,但量感還不錯,在正常音量下聆聽,M.5還能游刃有餘,但如果硬要把M.5當作「Party」玩物,那還是乖乖搭配超低音比較適合。在珍夢海的專輯中,M.5的低頻輕輕柔柔,打擊樂表現輕鬆,彷彿樂團略微降低了音量,襯托珍夢海的歌聲更為嫵媚,有如小鳥依人一般的柔順。
在人聲的表現上,柔順的M.5顯得格外有韻味。像是「TAS 2007」精選集當中,Judith Owen的「Conway Bay」馬上就能吸引聆聽者的注意力,每當播放人聲時,M.5就很難當作「背景音樂」了,濃郁的中頻讓人聲的情感流洩顯得格外強烈,些許的音染聽來韻味十足。又像是David Roth的「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這是翻唱Bob Dylan的名曲,很難有人唱出Dylan式的滄桑與嘶啞,David Roth則是更偏向敘事般詮釋,彷彿「花兒哪裡去」的故事更加事不關己,對話一般的女聲點綴,帶出敘事手法的獨特性。這些歌聲在M.5上面都顯得特別甜、特別柔嫩,彷彿告訴聆聽者,請好好享受無壓力的音樂聆聽方式,忘記追高求低的音響性能。買音響,不就為了「輕鬆」聽音樂嗎?
無壓力聆聽的代表
不狂飆的高頻也是M.5的優點,也是無壓力聆聽的基礎。像是慕特的「Tango, Song and Dance」,小提琴低吟處帶著濃郁的質感,整個中音頻段飽滿有肉,不顯緊繃,音樂格外有輕鬆感。M.5表現起吉他也是可圈可點,譬如Proprius的「Albeniz Ponze Tarrega」(PRSACD 2030),是一張精彩的吉他獨奏錄音,M.5唱起吉他的表情,似乎有種憂鬱感,音色稍暗,帶著濃郁的傾向,撥奏的顆粒感珠圓玉潤,但不是明快爽朗的顆粒,而是稍微帶有黏窒感的軟調子。
我猜想這是皮革披覆造成的些許音染,但不能確定,我可以感受到的是:這樣的染色讓音樂更順耳。喜愛刺激者可能覺得太溫和,但M.5確實能讓我整天播放著音樂,無論是正襟危坐專心聆聽,或是一邊工作讓M.5播放背景音樂,耳朵絲毫不覺得累。M.5這般明顯的「溫和」個性,讓音響選購變得簡單,M.5不太容易狂暴起來,也不會潑婦罵街,有的盡是軟語溫存,柔情繾綣。對於喜好辛辣刺激口味的音響迷,M.5大概不需要多注意,但如果你整天都想聽音樂,又不希望音響太過突出,最好能輕柔地在背景襯托著,那麼M.5便是不可多得的好喇叭了,再加上M.5絕無僅有的「皮革質感」,該怎麼選,我想你心裡有數了。
Audio Pro Mondial M.5器材規格
型式:2音路3單體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頻率響應:70Hz~22Hz(-3dB) 單體:1吋絲質軟半球高音×1、3.5吋中低音×2 分頻點:6kHz 效率:90dB@1Watt/1M 阻抗:8歐姆 建議擴大機:10~100Watt 顏色:黑/棕 尺寸:110×1075×150mm(寬×高×深) 重量:8.5kg 參考售價:40,000元 進口總代理:瑩聲 電話:02-2805-3569 網址:www.jadex.com.tw
|
 |
|
|
 |
天韻試聽 NAD M66 / M23 前後級
這次我去台中天韻音響試聽便是 NAD Masters 系列的旗艦機,分別是 M66 立體聲前級和 M23 立體聲後級,搭配 B&W 803 D4 喇叭,形成一套功能極為強大,使用上非常便利,性能既強悍,聲音又細膩鮮活...《 全文 》 |
|
Totem Tribe Tower 落地喇叭
搭載小口徑低音單體的瘦高喇叭,低頻都會受限嗎?Totem 要告訴你,那可未必,像是它們家的 Tribe Tower 落地喇叭,高度 93 公分,寬度不到 18 公分,外型十分纖細,低頻延伸卻可達到 30Hz,你說厲不厲害?...《 全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