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2發表,已被閱讀 26,463 分類:喇叭
試聽surroundTec [:monolog] surroundTec是一家德國音響廠家,我記得第一次見到這個品牌是在2010年的慕尼黑音響展上,會場上聲音表現非常傑出,外觀造型也很特別,價格高昂,可是究竟什麼來歷,在慕尼黑音響展上沒能問個清楚,本以為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新品牌纔會有代理商引進,沒想到慕尼黑展過沒多久,上瑞就拿下這個品牌的代理權,不僅有勇氣,也確實慧眼識英雄。


全部使用Accuton陶瓷單體或鑽石高音

怎麼說上瑞有勇氣?surroundTec用的單體全都是Accuton陶瓷單體或鑽石高音,光是單體的價格就不便宜,特殊的箱體設計與材料,也顯示出surroundTec投入的人力物力不知凡幾,這些都導向一個簡單的結論:surroundTec的身價絕對不同凡響。確實,眼見這對[:monolog]落地喇叭要價285萬,大約可以買一部賓士E Class高級房車,可是surroundTec這個品牌在Hi End音響圈還相對年輕,雖然從設計、做工、用料等等,都可以看得出surroundTec功力紮實。

可是買喇叭不是買材料,如果只看陶瓷單體、鑽石高音,這些零件都是「花錢就買得到」,而且買起來還遠比[:monolog]的定價便宜得多,消費者花錢買的喇叭並不是簡單的零件堆砌,而是蘊藏其中的技術。可是surroundTec究竟哪裡與眾不同,可以在慕尼黑音響展上發出好聲,而且馬上讓代理商搶下代理?


到上瑞試聽[:monolog],從聲音的表現上,我大約可以理解張先生為何這麼快就把surroundTec這個新品牌簽下來,因為聲音表現非常傑出,這部份容後再表。等我回家蒐集資料研究,我越看越覺得surroundTec根本不像是為了做生意的公司,在原廠網站上寫了許多技術性的文字,很深入,可是也因為這麼「深入」的技術性文字,一般消費者大概不會那麼認真研究,就好像一般人買賓士車的時候,不會先研究鋁合金引擎裡面用了什麼樣的新型活塞。這什麼意思?看來surroundTec是一家技術底子很強的公司,他們懂得高深的聲學技術,可是沒有活跳跳的宣傳文字,在公司商標上,他們只寫著SURRENTEC/LAUTSPECHERMANUFAKTUR,意思就是喇叭製造廠,這般行銷真是樸實。

原想成為音樂家

可是樸實的行銷中一個偉大的夢想!surroundTec的主事者Berthold Burkhardtsmaier現在的頭銜是「喇叭製造廠的老闆」,可是如果他的人生有另外的選擇,他應該會選則成為音樂家。事實上,Berthold年輕的時候曾經有這個夢想,從小學習音樂,包括鋼琴與小提琴,可是他最想當的卻是指揮。看到這段文字,我彷彿看到「交響情人夢」真實版千秋王子,而Berthold在小時候也曾經獲得許多音樂比賽大獎,可是學習古典音樂的Berthold,後來愛上了搖滾樂,之後成為現場DJ,Berthold說自己本來是為了賺一點零用錢去當DJ,沒想到卻逐漸變成它的職業。

由於工作的關係,Berthold越來越瞭解自己應該學什麼,所以他到慕尼黑大學研讀電機工程,主修聲學研究,這些專業知識同時應用在他的工作上,為了各種舞會現場的需求,Berthold設計專業的現場音響模組,在慕尼黑最知名的舞廳如Sugar Shack與M1,用的都是Berthold設計的音響系統,從這些實際的例子當中,我們可以知道Berthold並不只是一位家用音響設計工程師,他的設計功力也來自專業音響系統的實務經驗。


因為擁有聲學設計的專業,Berthold曾經在許多知名的公司服務,提供專業音響設計,這些公司包括JBL/Harman Kardon、Shure與Dialog4,可是為人作嫁,設計喇叭,總是必須和成本妥協,Berthold最大的夢想,就是設計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喇叭,於是他創辦了surroundTec,而經過「近乎走火入魔」(obsessive)的設計歷程,Berthold說他孩提時候的夢想終於實踐了,現在他已經是真正的「指揮」,他的樂團成員包括陶瓷、鑽石、銅、鈦、銀與木頭,全都在Berthold神奇的指揮棒下,展現美妙的音樂,而surrounTec的喇叭不僅可以讓人用全身感受音樂聲波的共鳴,更能透過surrounTec喇叭把音樂的感動傳入靈魂深處!Berthold的結論是:「相信我吧!沒有任何(喇叭)可以傳達這麼美的音樂!」


花錢買得到的夢想

這是surrounTec的故事,也是創辦者Berthold用一輩子的時間寫下來的故事,還好,這個故事是「現在進行式」,我們只需要花錢,就可以和Berthold一起分享他的夢想。我閱讀著Berthold Burkhardtsmaier的故事,看似簡單,可是每一段都包含著許多苦心,從小學習樂器,做夢想當指揮,然後轉入當DJ,再成為音響設計工程師,每一段學習歷程都是人生的轉折,而Berthold卻把多樣化的專業合而為一,利用許多沒有生命的材料,融合出具有生命力的surrounTec喇叭,而這對「夢想成真」的喇叭[:monolog],就在我的面前愉快的發聲。是的,我正在Berthold的夢中,分享的重播音樂的美好。

目前surrounTec旗下的喇叭大約有六款,上瑞引進了其中兩款,分別是[:monolog]與[:iponlog],[:monolog]尺寸比較大,而[:iponlog]比較小,但是兩者價格一模一樣,都是285萬,上瑞張先生這麼告訴我的時候,還真是嚇了一跳,雖然兩對都是落地喇叭,用的都是昂貴的陶瓷單體,但是箱體尺寸不一樣,合理來說較大的喇叭應該比較貴,怎麼會一樣的定價呢?難道內中單體等級不一樣?沒有,都是surrounTec向德國Accuton訂做的專屬單體,等級都一樣。

[:monolog]

上瑞張先生告訴我,[:monolog]尺寸比較大,高音是30mm陶磁單體,中低音單體使用2只8吋陶瓷單體,低音則是11吋三明治結構陶瓷振膜單體,而比較小的[:iponlog]用的一樣是30mm陶瓷高音,可是中低音單體尺吋比較小,變成7吋,而低音單體也順勢縮小了一點,用上8吋三明治結構陶瓷單體,光是從單體這部份來看,[:monolog]應該比[:iponlog]成本更高,可是原廠怎麼解釋喇叭尺寸不一樣,價格卻一樣?答案是「應用環境不一樣」,在比較大的空間適合[:monolog],中型空間適合[:iponlog],不過這兩對喇叭「一樣好聽」,差別只是應用環境不同,所以價格一樣。

奇特的型號命名

唉,我前面就說了,surrounTec這家公司怎麼看都不像是來做生意的,根本是老闆圓夢的理想,所以如果「聲音表現一樣好聽」,就值得賣一樣的價格,他才不管一般人怎麼看他的定價。如果消費者覺得[:monolog]的製作成本比較高,一樣的價錢買起來比較划算,那大家買[:monolog]就是了,可是如果因為空間考量,[:iponlog]比較合用,那就買[:iponlog],總之,surrounTec提供的是最頂尖的喇叭,價格就在那裡,消費者只需要看自己的空間條件需求,選擇最適合搭配的surrounTec喇叭就是了。

[:iponlog]

如果要詳究喇叭的全名,背板上寫著Professional Monitor [:monolog] passive,上瑞張先生還特別強調,標點符號是全名的一部份,我問[與: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張先生說他也不知道,甚至連品牌名稱,第一個字母也不應該大寫,而中間的T卻要大寫,這些一點都不合乎英文文法,可是想想人家是德國人,哪管什麼英文文法?不管那些用字遣詞的細節,喇叭全名可以看得出來,surrounTec做得是專業鑑聽喇叭,而這一款[:monolog]是被動式版本。有沒有主動式版本?原廠沒有寫,但我想以Berthold那麼豐富的音響資歷,一定可以Custom Made特別訂做,問題只有價格了。

在上瑞試聽[:monolog],搭配的是全套MSB,包括Signature Transport轉盤與Diamond DAC IV,直入後級S200兩部,S200原本是立體聲,可是上瑞用了兩部,採bi-wire連接,等於把S200當單聲道來用,功率更足,但並不是橋接。在試聽室裡坐定,閒話兩句,一邊播放著我帶來的唱片,張先生問聲音如何,我說剛開始聽,還不清楚,但有感覺似乎低頻稍微蓬鬆,而上瑞這個試聽室空間又不大,怕[:monolog]在這裡可能用力催下去,會讓低頻滿出來。


搭配任何擴大機應該都沒問題

聽我這麼說,張先生馬上請同仁換線,換上什麼線?頂級的Jorma喇叭線!而且一次就是兩對,這個厲害,因為兩條旗艦Jorma喇叭線,大概就和喇叭差不多價錢了。效果如何?聲音的密度、線條馬上清晰許多,音樂的層次更為豐富,我很難形容這當中神奇的變化,也很難量化換線前後的差異,重點是:我覺得可以放膽好好「催」[:monolog]這對喇叭了!

聽著[:monolog],好像走進Berthold的夢想當中,而[:monolog]與我過去印象中的陶瓷單體喇叭也不一樣,在我的印象中,陶瓷單體性能雖好,可是分音器設計不容易,如果分音器設計不良,很容易產生比較尖銳、刺激的高頻,許多標榜鑽石高音與陶瓷高音的喇叭,經常有這樣的通病,所以音響媒體也會建議用家搭配比較軟質的擴大機,這樣才能與喇叭「互補」。可是優秀的喇叭不應該是如此,好的喇叭本身就應該在「全頻段」音樂再生範圍中,具備平順自然的頻率響應,不應該在高頻有生硬凸出的刺激感,也不應該在中低頻段有轟隆渾濁的問題,中頻更不應該凹陷軟弱,換句話說,喇叭本身就該「夠好」,而不是看喇叭哪裡有問題,再去找擴大機「輔助」。當我在聽[:monolog]的時候,直覺這真是一對本身就夠好、夠真、夠美的喇叭,搭配任何擴大機應該都沒問題。




「皇帝位」的範圍滿寬的

以[:monolog]的尺寸,在上瑞的試聽空間裡面擺放,明顯是偏小了,所以喇叭可以擺放的位置大約就在哪裡,沒有太多可以調動的空間,可是上瑞只幫我換了線,我就覺得可以安心聆聽。一邊聽著Andre Navarra演奏的「舒伯特阿班鳩尼奏鳴曲」,我一邊在聆聽室裡面移動,看看聆聽位置與音場的變化,[:monolog]的擴散角度設計得很好,音場輕鬆呈現,可是在聆聽室裡面移動位置,音場也不會馬上偏一邊,所謂「皇帝位」的範圍滿寬的。不過因為上瑞的空間略小,[:monolog]的身高相對太高,我的坐姿要高一些,音場纔會更準,好吧,回到原廠所說的,如果您的空間夠大,那就選擇[:monolog],如果空間相對比較小,那就選[:iponglog]。

[:monolog]落地喇叭上下分成兩截,上半部是陶瓷高音與陶瓷中音,採D'Appolito配置,低音柱則是兩只11吋三明治結構陶瓷振膜單體,這些單體花錢就買得到,價格雖然昂貴,但並不稀奇,厲害的是[:monolog]的箱體設計。從外觀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上半截音箱的單體位置與眾不同,特別削切出弧度,高音單體略為內縮,中低音單體比較突出,這代表頻率響應的「機械修正」,用這個弧線補償高頻較快、中低頻較慢的時間差異,讓中高低頻可以在同一時間到達人耳。這個理論很早就有,只是surrounTec的方法比一般向後傾斜的面板設計更為複雜,製作更難。至於下半截音箱的低頻部份,一樣有特殊的弧度,這些弧度與削切都讓音箱製作的難度更高,可是目的一樣,都是為了達到聲波時間一致。


低音反射孔擺在側面

雖然[:monolog]是低音反射式音箱,可是設計也與眾不同,低音柱的低音反射孔位於音箱下方,有兩個反射孔,尺寸頗大,深度也很深,可是上半截中高音部份則沒有把低音反射孔擺在後面,而是把低音反射孔放在左右兩側,而且中間互通,這就看起來很不傳統了,印象中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設計。surrounTec沒有特別說明把低音反射孔擺在側面的理由,我推測這樣的設計有兩個理由:第一、低音反射孔擺在側邊,可以減少背牆強化低頻駐波影響。第二、互通的低音反射孔可以維持相同的反射通道「長度」,但分成兩部份切開來,每一個低音反射通道的長度縮短一半,可以降低氣流噪訊。


寫了這些與技術相關的內容,說實在的,我覺得[:monolog]是一對不需要深究其理的喇叭,您只需要安心享受音樂就好。聽Andre Navarra演奏的「Schubert Arpeggione Sonata」,音樂顯得那麼地自然、柔和,同時清晰有條理。別看我寫得輕鬆,要這麼自然地把音樂呈現出來,非常不簡單,Andre Navarra的大提琴輕鬆又寫意,不像俄羅斯演奏家那般厚重,也比德國演奏家更浪漫,聽這首「阿班鳩尼」綜合起來就是「在法國的蕭邦」。好吧,我沒寫高頻如何,也不講低頻如何,我耳朵聽見的都是Andre Navarra演奏的神態,充滿自信地表現著蕭邦的浪漫情懷,大提琴濃郁中透著搖曳的姿態,神彩飛揚,在[:monolog]上面,「阿班鳩尼」顯得更美、更浪漫。

音樂的層次與音色的分析力絕佳

如果[:monolog]播放蕭邦帶有法式浪漫,那我們換上德意志的布拉姆斯會如何?播放了阿巴多指揮,夏漢與王健合作的「布拉姆斯大提琴與小提琴雙協奏曲」,聽第二樂章的慢板真的會醉,[:monolog]表現音樂的層次與音色的分析力絕佳,同時還把樂曲柔和溫煦的氣氛一一呈現。這段慢板是怎麼樣的音樂?銅管群開場,四個漸次往上的音符,前句後句呼應,[:monolog]呈現出寬闊雄偉的銅管群,厚實又充滿能量,心情跟著銅管一起昂揚了,小提琴、大提琴與弦樂群跟在後面,把前後句補滿了,簡單的4個音,變成有如長河一般的句子,木管群隨後呼應,然後是銅管、弦樂、木管群的交織,那有如大山大河一般壯闊的音樂氣勢,速度慢,卻顯得宏偉,這樣的音樂氣氛,全都在[:monolog]上面活生生地呈現,而夏漢的小提琴與王健的大提琴獨奏浮現,相互對話輝映之時,我根本已經忘了自己是來上瑞聽[:monolog],腦袋裡面已經全都是音樂,剛本忘了音響的存在了。

是的,能讓人陶醉在音樂裡面的音響,絕對是頂尖的器材,和這些器材是不是鑽石、陶瓷製作沒什麼關係。我又選了一張布拉姆斯,那是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奏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這首交響曲的第一樂章經常讓人感到困難,因為定音鼓連續重重的敲擊,持續了將近一分鐘之久,彷彿命運無情的摧殘一般,如果您的音響系統解析力夠強,您可以感受到定音鼓力道的細微變化,跟著弦樂群厚重又無邊無際的旋律,一起浮動著,[:monolog]的低頻厚實有份量,可是低頻的密度與線條絕佳,定音鼓的細節清晰又有層次,如果您跟著那一聲又一聲重重的敲擊,注意[:monolog]重現的細微變化,您會覺得彷彿看到伯恩斯坦如何透過指揮棒,指示著打擊樂群和綿密的弦樂相互呼應,呈現布拉姆斯厚重的德意志浪漫情懷。

有厚重 也有輕盈

有厚重,[:monolog]能不能輕盈?換上內田光子,選的當然是莫札特,精緻輕巧的鋼琴奏鳴曲,旋律愉悅,內田光子的表情更是愉悅,鋼琴觸鍵的細膩與柔美,呈現出獨特的女性魅力,我一直覺得內田光子的莫札特偏向女性化,可是在[:monolog]上面聽起來,那種柔媚的表情,都在細膩的觸鍵當中表現出來。為什麼特別有感覺?因為[:monolog]把那些鋼琴細微的表情,都用豐富的細節回應著,您聽見的不僅是鋼琴的聲響,還包括豐富的泛音,而觸鍵的重量變化在[:monolog]上面也顯得舉重若輕,就是這麼綿密的音樂細節,讓人產生彷彿置身音樂廳的錯覺。

該考試了!聽莫札特的鋼琴奏鳴曲不算考驗,來個猛的,聽拉圖指揮柏林愛樂演出「布蘭詩歌」,用史詩一般的氣魄來考驗[:monolog]!surrounTec肯定是厚重實力派,雖然我知道上瑞的聆聽室相對小間,但我還是用比之前試聽更大的音量來聽「布蘭詩歌」,[:monolog]毫不留情地把音樂的氣勢衝了上去,厚實、有份量又具備高密度的聲浪,聽來好是過癮。不僅如此,「布蘭詩歌」一開始的合唱團其實是小聲,樂團也是,為的是對比後面龐大的氣勢,在[:monolog]您可以聽見樂團壓抑的緊張,等待反覆時火力全開,拉圖一下子把樂團與合唱團的氣勢衝到頂點,打擊樂毫不留情地猛烈衝撞,激發出龐大雄渾的音樂場面,[:monolog]穩穩地把樂團火力全開的氣勢衝出來,人一下子好像被交響樂團包圍了。

第一次與surrounTec接觸,第一次近距離聆聽[:monolog],這是一對令人驚艷的喇叭,驚艷的不是昂貴的零件或複雜的作工,身價昂貴的喇叭本來就該用最好的材料,但是[:monolog]重現音樂自然又活生的呼吸,那才是迷人之處。我不禁要同意主事者Berthold的說法:「相信我吧!沒有任何(喇叭)可以傳達這麼美的音樂!」在上瑞試聽半天,[:monolog]說服了我,您如果要找重現「聆聽美感」的喇叭,絕對不能錯過[:monolog]。

廠商資訊

型式:5單體3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30mm Accuton鑽石高音×1,8吋Accuton陶瓷中低音×2,11吋Accuton陶瓷三明治式低音×2
效率:92 dB
頻率響應:40 Hz~40 kHz +1.5dB
阻抗:4 Ω
尺寸:1,588×310×660 mm(H×W×D)
重量:每支超過100公斤
參考售價:285萬
進口總代理:上瑞
電話:(02) 8642-4269
網址:www.soundray.com.tw

廣告
[新聞] 正切臂的好朋友-Sound Smith Hyperion唱頭
美國Sound Smith唱頭最特別之處,要算是唱頭針桿了!全世界所有的唱頭,針桿都使用「人工」材料,不管是鋁合金或是硼針桿,這些全都是人工合成的材料,只有Sound Smith使用「天然」材料:他們用的是仙人掌的針!而且這些仙人掌還是...《 全文

[新聞] 輸入採模組式設計-MSB Analog DAC數類轉換器
MSB最新推出的數類轉換器Analog DAC,與以往MSB的產品不太一樣,它雖然不能像DAC IV可以做選配升級,但Analog DAC有多種端子模組讓用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與需求做更換。Analog DAC背後有三個模組插入空格,每個都可支援高解析I2S規格...《 全文

[新聞] 嚴苛的數據要求-Surroun Tec Monolog喇叭
又有一個新品牌引進國內了,那就是來自德國的Surroun Tec,目前旗下產品雖然還不多,但一看就知道不是等閒之輩,看來金字塔頂層的發燒友又多了一項選擇。這款型號為Monolog的大型落地喇叭屬於5單體3音路...《 全文

[新聞] 數位訊源的強者-MSB 台北旭笙獨家經銷
[專題報導] 與時俱進的喇叭設計-專訪Marten總裁Leif Olofsson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