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設定無誤後,首先會在畫面左邊(我是用iPad來操作)看到MiND字樣與一組號碼,這是該部380D的機號,表示iPad已經找到它了。如果你的網路環境中有不只一台MiND器材,iPad都會一台一台列出來,你可以個別為其命名,方便便是管理,也就是說,用一部iPad就能控制全部的MiND器材。 |
 |
點選了那台380D後,右邊便會出現MiND在我的家庭網路上所搜尋到的媒體伺服器,也就是資料庫。有三個,第1個是我的NAS,第2個是我的Asus筆電(Windows系統都有Media Player,這也是多媒體伺服軟體),第3個則是已內建的vTuner網路廣播入口,就先來看vTuner好了。 |
 |
點了vTuner就會進入vTuner的分類,可以看到它已經做好的一些分類,包括台灣的電台、以地點分、以音樂的類別分、熱門電台、新加入的電台…等。 |
 |
我先選音樂類別,就有古典、鄉村、戲劇、民謠、電子、靈魂、影視搖滾…等類別,我選電子樂。 |
 |
進到電子樂後,還有更細一步的分類方式,我就從地區來選,選了俄國,MiND就會列出俄國的電子樂電台,畫面中只是一部份而已。選定電台後就開始播放,左側變會出現目前正在播出的電台,是clubberry.fm。 |
 |
接著來聽我的NAS裡存的音樂。回到剛剛條列出音樂資料庫的頁面,點選後進入NAS,便會出現Twonky(我的NAS裡裝的是Twonky)的資料分類類別,像是專輯、藝人、音樂種類、資料夾…等。我建構資料庫時,是以資料夾來分類,所以我選By Folder(以資料夾分)。 |
 |
進到By Folder就會出現我已經做好的不同音樂種類的資料夾,例如古典音樂作曲者、古典音樂演奏者、跨界、爵士、搖滾、流行、電影音樂…等。 |
 |
也可以選Twonky的「專輯名稱」分類,進去後便會看到一個個CD封面以專輯名稱順序做排列。只要你在建構資料庫時有抓好封面並在資料中tag清楚,這時CD封面就會秀出。 |
 |
實際操作播放時,會用到右下角的功能列,才能將資料庫中的音樂加入到左邊的播放列。MiND這個部分的操作稍微有點複雜,可以參考它的使用手冊,操作個幾次便相當熟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