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Hi End品牌的朋友對Siltech一定不陌生,這家來自荷蘭的音響廠商是頂級線材的第一線品牌,身價自然也非凡,不過這次來日月音響聽的Siltech卻不是線,而是前級擴大機。可能有人會想這做線的人懂得設計擴大機嗎?雖然我認識Siltech老闆Edwin van der Kley將近十年,倒也從來沒問他這個問題,但十年前他曾經做出Siltech後級,也是超級限量,全球僅50部,一下子就賣完了,當年買下Siltech後級的用家每年都在問Edwin,究竟幾時要推出Siltech前級,沒想到這一拖就是十年,到現在我們才看到Siltech C1前級的廬山真面目。
為了迎接C1這位嬌客,日月音響搬出了大陣仗,訊源採用Playback Design MPD-5,後級搭配Audio Research 610t,喇叭則是Dynaudio Consequence UE,連接的線材清一色是Siltech,訊號線不僅是SATT版,還加上了Zero-Ohm Link,MPD-5與C1另外加上Harmonix調音角錐,在約定來聽C1之前,日月早已經讓機器開著熱身,就等著我來,該注意的地方全都照顧到了,可見日月對調音這件事有多重視。既然主人家已經事先做好功課,咱們就趕快來驗收,拿出Alice Sara Ott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直接來個洶湧澎湃的樂章考試。
我不禁想要多比較幾個演奏版本,但帶來日月音響的CD就只有Alice Sara Ott這張,本想打消念頭換上其他CD時,這才想到MPD-5有USB輸入,拿出Mac Book Pro接上,重新開機,就讓iTunes和音響搭上線了。同一首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在我的iTunes資料庫裡大概有將近二十張,發燒友熟悉的應該是Chesky發行Earl Wild演奏的版本,聽第三樂章的輪旋曲(rondo),樂團Tutti和鋼琴Solo精彩地互飆,這唱片我很熟悉,Chesky版錄音很通透,細節很多,但我在日月用C1聆聽,空間感似乎比我以前所聽到的還要更好,深邃的空間感襯托出寬大的音場,樂團交織成一片又一片的聲浪,但卻沒有犧牲鋼琴晶瑩剔透的顆粒感。換上DG的阿格麗希版,錄音很顯然比Chesky厚重,中頻段量感更多,但音樂細節卻少了許多,果然錄音的發燒程度不及Chesky,但阿格麗希猛爆的演奏情緒,甚至想和樂團競速,一路狂飆到底的氣氛,更勝Wlid版。再換回Alice Sara Ott版,同樣是DG的錄音,但卻是2010年的嶄新錄音,音樂細節找回來了,雖然通透清澈還是不及Chesky,卻比阿格麗希的老錄音好得多,但Alice Sara Ott果然還是年輕,演奏起來比較規矩,和樂團之間「較勁」的氣氛淡了些,少了一點戲劇性的張力。
如果硬要講一些C1的音響性格,我會說C1是一部比較斯文的前級,與美系的前級比較起來,C1少了一點肌肉猛男的猛爆,低頻量感相對收斂一些。我想舉「夜宴」電影原聲帶做例子,一開始「Only for Love」電影主題曲,音樂充滿了魄力,低頻雄渾低沈,在C1上面那低頻滾滾而來的氣勢似乎弱了些,但聲音密度卻比印象中要好,是說C1的低頻量感比較少嗎?不是的,講的是C1表現低頻的質,雖然低頻少了些滾滾而來的波濤洶湧,可是層次與控制力都很好,有適當的量感,還不顯得低頻混濁,等到「超級女聲」張靚穎高亢而充滿女性魅力的嗓音唱出來,C1的聲音魅力就完全顯現了,低頻依然清晰而有層次,襯托張靚穎清新脫俗的歌聲嗓音,表現出非常有戲劇性張力的旋律。C1告訴我們:這是一張電影原聲帶,本來錄音就帶著一點誇張的效果,但要聽出當中的戲劇性張力,那才叫第一流的前級。
[新聞] 鈦孚提供驗明正身服務-山寨Siltech線材騙很大! 今年6月初Siltech老闆Edwin van der Kley來台舉行Explorer系列新品發表會時就曾透露,他們已經發現市面上出現了仿冒的Siltech線材,外觀做得與正品極為相似,既使是Siltech原廠都不見得分的出來,但切開後發現內部導體與結構與一般線材無異...《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