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30發表,已被閱讀 3,308 次 |
分類:前級 |
|
正式進入內容前,先聊聊我的異想天開。二戰時期,德軍的虎式坦克席捲戰場,屢屢重創盟軍。它厚實的重裝甲,提供了強悍的防護力。而且製造商 Henschel 毫不取巧,不採行利於彈開彈頭的傾斜式車體裝甲;防禦完全硬碰硬。若非短距離以穿甲彈攻擊,只要距離稍遠,硬槓是槓不過它的。虎式坦克配備了驚人的 88mm 口徑火砲,具強大的反戰車和破壞掩體的能力。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在庫斯克戰役,一輛虎式坦克成功抵擋約 50 輛蘇聯 T-34 坦克,敵方近半數 T-34 遭擊毀,這是虎式坦克最耀眼的戰績。虎式坦克服役期間不長,大概就是二戰後期不到 3 年的時間。但其威名,就算不是軍事迷,常看電影或愛玩遊戲的人,必定也略有耳聞。
為什麼要扯到虎式坦克呢?就因為一句話 — Built like a tank。我信,任何人看到 German Physiks 的 Emperor 前級(其實他們整個 Emperor 系列都是這樣,後級更猛),第一印象都是這句話。
以 360 度全向發聲喇叭著稱於世
German Physiks 創立於 1992 年,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家德國公司。創辦人 Holger Mueller 本身就是個熱愛音響的工程師,在此之前,他就有一家名為 Mainhattan Acustik 的公司,專事生產喇叭及喇叭單體。Mueller 自己擁有一對使用 Walsh 全向單體的 Ohm-F 喇叭,且非常著迷於 360 度發聲的喇叭,所帶來瀰漫整個空間的音場。可是,他並未掌握這種喇叭的技術, Mainhattan Acustik 所製造的喇叭還是沿用傳統的單體。局面就在他遇到另一個工程師 — Peter Dicks — 後改變了。
Peter Dicks 花費了數年時間研究喇叭單體的工作。雖非聲學工程背景出身,但 Dicks 熱衷於研究單體的聲能轉換原理。通過數學演算和工程繪圖,他設計了全向發聲的單體原型。可是,Dicks 幾乎找遍北歐的各家單體製造廠,沒有人對他的研發成果感興趣。一些試聽過的音響迷,對 Dicks 的發明表示肯定,並建議他可以找 Mainhattan Acustik 試試。於是,這位懷才不遇的 Peter Dicks 終於找到他人生的伯樂 — Holger Mueller。Mueller 對於 Dicks 設計的這個 DDD 單體非常推崇,認為比 Walsh 單體性能更好,未來發展潛力無窮。他索性成立了另一家公司,以實現 Peter Dicks 的設計;這家新公司就是 German Physiks。
German Physiks 多年來都以他們採用 DDD 單體全向發聲喇叭著稱。市場上這類型喇叭並不多見,German Physiks 佔穩了利基市場。直到 2018 年,German Physiks 跨出了「喇叭圈」,推出他們的前級、後級、綜擴及線材;後級更有立體聲與單聲道兩款,蔚為當年話題。
Built Like a Tank, a Tiger Tank
German Physiks 的這幾款插電器材,每一款都做的像坦克一樣(這次我把它翻成中文了)。要論「像坦克」,當數後級為最。Emperor 的立體聲後級和單聲道後級,官方數據都是一台 72 公斤,相當於一個成年男子的體重;Emperor 綜擴的高度比後級矮了 6 公分,相當於低了 20%,但重量沒輕多少,原廠標稱 69 公斤是也。至於本篇的主角 Emperor 前級,你覺得它重量多少呢?答案是 33 公斤(這比市面上多數的綜擴都還重)。
機身扎實,製工嚴謹,抑制震動,調節氣流
前級如此沉重,是因為機身扎實。German Physiks 找了德國境內知名的工業設計師操刀,讓整個 Emperor 系列呈現出一致的產品設計,這不僅提供了視覺的整體性,更要符合產品的需求,提供最好的散熱、抑震、導震效果。因此,即便是前級,高度雖然沒那樣高,但長寬與綜擴、後級都一樣,都是 47 x 47 公分的長寬比,幾乎就是半米見方的尺寸。市場上不乏更大的後級,卻少有這麼大的前級。
它的機箱除了基礎的鋼材機箱架構外,四邊各是一塊經過陽極處理的實心鋁合金板,表面經 CNC 切有橫條凹槽,不僅提供外觀的變化,更能增加散熱面積,有助於提高散熱效率。四塊鋁合金板在轉角處對接,留下一個約 2mm 寬的孔隙,彼此不相接,也就避免震動傳遞。原廠在追求高度剛性結構的同時,也考慮到機械震動的處理。
上下的鋼材機箱都挖有成排的斜向長條散熱孔,這些孔洞的鋪設都有學問,那是經過工程師模擬箱內氣流所決定的。機箱內部還會根據各款 Emperor 器材的線路需要而分層或隔間,這是將建築的概念融入音響設計的結果。頂部則是共同的設計,有一塊厚實的鋁合金頂板,表面刷有髮絲紋,並印上大大的 German Physiks 字樣。因為下方的鋼板機箱是黑色塗裝,整個頂板彷彿懸浮在上方,這個工業設計實在很妙。機箱下方是特別車製的鋁合金圓柱形腳墊,底面加上毛氈,避免刮傷音響架檯面,也能提供一定的阻尼與摩擦力。
繼電器與電阻網路的音量控制
前面板當中有一個單色的顯示幕,告知當前所處的輸入檔位,以及音量格位。左右兩個旋鈕車工不俗,右邊是音量控制,左邊是輸入選擇。旋鈕轉動的手感相當好。轉動時的段落感清楚可辨,帶一點阻尼,手感相當好。因為是透過繼電器切換,轉動會有「喀噠聲」。螢幕窗下方還有三個實體按鍵,一個是接地選擇(看是否斷開訊號地與機箱地,以排除可能因地迴路造成的哼聲),一個是螢幕亮度選擇(可關閉螢幕),在一個則是待機開關。
雙單聲道、全平衡架構
從機器後方看過去,可明顯看出 Emperor 前級為左右聲道分離的雙單聲道架構。無論是輸入或輸出,均是左、右分離設置。內部則是全離散式線路,且採全平衡架構。輸入方面,3 組 RCA 單端輸入,加上 3 組 XLR 平衡輸入,可說是相當充足。輸出也是一次給全,RCA 和 XLR 各有 2 組,這對想要玩雙擴大機,需要兩組前級輸出的用家來說,可就方便了。
講究的供電設計,為好聲奠定基礎
為求輸出最乾淨的訊號,German Physiks 使用訂製的環形變壓器,可提供音訊線路穩定、充沛且乾淨的電源。為此,聲音放大線路及控制線路分別由不同的環形變壓器供電, 且為降低電磁的干擾,還設計了專門的屏蔽。前面提到 Emperor 面板上有一個待機開關,German Physiks 認為如果供電電路經過主電源開關,聲音容易劣化。因此,主電源開關僅供給待機線路,按下前面板的「On」後,才會開啟高電流繼電器,為全機線路供電。
講究的配件,體現出 High End 的態度
在配件方面,German Physiks 也很講究。紅外線遙控器本體為實心鋁合金車製,手感沉重扎實。除了可以控制前級、綜擴的音量、訊源輸入外,亦可搭配他們家未來要推出的訊源使用。使用手冊放置在一個訂製的皮革公文袋中,其上壓印有自家品牌;看這個操作,German Physiks 是真的懂精品市場啊!
讓人驚訝的聲音表現
論起聲音,German Physiks 這家以製造喇叭著稱的公司,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前級,真是太讓人驚訝了。我用三部後級與 Emeperor 前級搭配,分別是 Jeff Rowland 555、Linear Acoustic LA 200、EAR Yoshino 509 MK2,喇叭則是 Wilson Audio Alexia V。訊源方面,則全程以 Roon 播放音樂(Intel NUC 當作 Roon Server),DAC 使用 LAiV 紅透半邊天的 R2R 解碼器 Harmony DAC。
German Physiks Emperor 前級具有極好的透明度,聲底清澈乾淨,全頻段均以一種適度的暖白色調,明亮地展現出自然愉悅的調性。它能清楚展現音樂中細部的紋理,其清晰程度,就像是在音樂廳舞台燈光照射下,展演者的方方面面都毫無保留地被揭示出來。
它不僅有著高明的解析力,更賦予聲音穩重而肯定的力度與實存感。聲音總是具體的,而且凝聚力高,在力道展現上也不留任何教人挑剔的餘地。我最欣賞的是它的動態表現,它是 U-Audio 試聽室當下所有前級當中,動態表現最出色的一個。無論音樂是輕聲呢喃,抑或是穿雲裂石,它總能穩穩當當地把該說的給說出來,該表現的給表現出來。一旦聽見最輕聲處微弱的聲響,又感受到極強處盛大的震撼,音樂當中的戲劇性就此展開。
動態寬廣,層次分明,下盤穩固,細聲可聞
以 Reference Recording 的「Tutti!」示範片為例。第一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歌劇「雪娘」當中的「不倒翁之舞」,豐富的配器讓人眼花撩亂,特別摻入了繽紛的打擊樂,銅鈸一敲,金光燦燦的細碎聲響飄揚而起,熱鬧非凡。這音樂難就難在動態,每每在輕聲醞釀之後,迸發出爆炸般的能量。配上那絢麗的打擊樂,真是過癮極了。滾動的低音弦樂,賦予飛馳進行的樂曲穩定的下盤。Emperor 前級雖然透明度高、解析力好,但它的低頻也不容小覷,那個豐潤飽滿又有彈性的低音,當低音弦樂一滾動,音樂的生命力就此展開。
再以當中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的第二樂章片段為例。這段詼諧曲也在考驗動態,而且細節更多。那些弦樂的撥奏,應答之聲此起彼落。撥奏之後,就是弦樂偕同銅管的的強奏,看似不斷重複的短樂句,重複重複再重複,帶來一種迴圈般的虛無意境。隨後,聽,木管的獨奏。再聽,定音鼓的輕敲。注意,接著又是詼諧主題的覆述。弱,強,再弱,再強。布魯克納在這裡透過強弱變化,以及合奏與和聲的組合變化,再加上樂句的反覆與堆疊,創造出了一個廣袤的宇宙。比起熱鬧的「不倒翁之舞」,這曲子更傳達出哲學的深思。就藏在音樂的起伏、交融與遞嬗之間。
聽這個琴音的光澤感,美啊
Radu Lupu 與 Andre Previn 合作演出的舒曼鋼琴協奏曲,開頭的強奏有力地衝出來,接著就是鋼琴的一段下行,引出由木管吹奏的第一主題,鋼琴繼而跟上。在那一聲開場的強奏後,舒曼的筆觸盡是抒情,盡是浪漫。聽這裡的琴音,凝聚且扎實,於此之外還帶著幾分圓潤感。配 EAR 509 管機聽,這份感覺尤其明顯;配 Jeff Rowland 時,則顯出一派活生輕鬆又高貴的質感。我很喜歡它所賦予聲音的光澤感,光澤的表達是一種學問,或者說是一種藝術氣質的表現。對演奏者來說,如何透過樂音的光澤感來傳遞樂思及美感,需要揣摩和歷練。對重播錄音的音響設備來說,設計者和使用者如何看待並處理聲音的光澤感,也說出了他們的美學觀點。German Physiks Emperor 前級外型厚重扎實,形如重甲坦克,是的,它的聲音有力、果敢、銳利、明快、有重量,但是,它也有著一分精緻,一分貴氣,就表現在它拿捏聲音的密度、所勾勒的線條,以及光澤呈現的比重上。
極佳的平衡,讓人見林也見樹
再以「Dvorak in Prague」這張音樂會現場錄音專輯,說明 Emperor 前級如何表現音樂的大場面,又如何傳達小細節。開頭第一曲是德弗札克膾炙人口的「狂歡節序曲」,樂曲一開頭,樂團就以 ff 的極強力度合奏,並配上打擊樂熱鬧開場。聽這段熱情洋溢自由奔放的主題,小澤征爾指揮下的波士頓交響樂團,在快速流轉的狂歡節場景下,維持了出色的平衡。Emperor 前級也以明亮清澈的音色,展現了高度透視的聲音,人彷彿能一眼望穿舞台。第一主題揭示後,一段低音弦樂的插曲,樂音的質感相當直接鮮活。這台前級在表現音質與細節上,有著很好的平衡感。這怎麼說?有的器材會強調質地的飽滿、扎實、厚度,因而犧牲一點細微的資訊表達;有的器材則偏向揭露所有細節,卻換來較薄的聲底。Emperor 前級在這兩方面抓出一個極好的平衡。它既保有聲音的實存與重量感,又不損及細節與質地的重現。不僅低音弦樂能證實這些,在呈示部結束,進入發展部的一段雙簧管與長笛吹奏的插曲,也是明證。
在 Klid「寂靜的森林」一曲中,大提琴悠悠傾訴的樂音,濃郁的腔調正是馬友友的演奏。濃重的鼻音,帶著粘膩的琴音,音符與音符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旋律的流動更是圓滑。馬友友這般情感豐沛的演奏,強化了樂曲的冥想氣質,把寂靜幽遠的森林裡,那股神秘的、多情的,又充滿想像的氛圍給音像化了。
次女高音 Frederica von Stade 也在這場音樂會中獻唱。「月兒聽我說」這首詠嘆調,出自歌劇「露莎卡」,水仙露莎卡當月傾訴自己對王子的情意。導奏的豎琴,以分解和弦描繪月色下的湖光,樂團以弦樂為主,緩緩輕輕地伴奏著,引導出露莎卡的歌唱。這本是女高音的詠嘆調,von Stade 卻是次女高音,此處聽來,歌聲甜美之餘,稍低且稍厚一點的嗓音,也讓音樂更蒙上了淡淡的憂傷,也更強化了故事的悲劇色彩。此處在唱及高音,力量傾吐之時,可聽到加疊上了空間殘響的聲音。Emperor 前級搭配 Jeff Rowland 555 時,這段聲音聽起來尤其明顯。這段「堂音」效果,就出現在這裡,後面再唱到高音時,便不見這樣明顯的殘響。這是後製時加上的 reverb 嗎?姑且不討論錄音,因為我也無從證實。但這說出了 German Physiks Emperor 前級的聲音鑑別力確實足夠。
低音沉得下去,而且理路清楚
我想用 Rick Stotijn 的「Doppio espressivo」專輯為例。這張專輯裡收錄了波特西尼的低音提琴樂曲,也有其他原本為大提琴寫的曲子,被 Stotijn 改成低音提琴演奏的版本。低音提琴的音域固然低,但他也是有中音和高音的,演奏全音域的樂曲時難度更高。以改編韋瓦第的雙大琴協奏曲為例,改成低音提琴後,更飽滿、豐潤的琴音,能以奏出更深沉且厚重的弦聲。但聽這琴音的質地和光澤,那可真是美啊!Emperor 前級以毫不遮藏、清晰明快的手法,促使可重現全音域的 Alexia V 唱出開朗又歡愉的巴洛克協奏曲。特別是第三樂章快板,那快速奔馳、色彩紛陳的音樂,走得快,卻層次分明清楚,不躁不亂。
至於波特西尼的幻想曲小品以及哀歌,本身就是低音提琴手的波特西尼,一直是古典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低音提琴樂曲作曲家。聽這裡的低音提琴,以一種豐厚沉穩的腔調演奏著兩首分別代表歡愉和哀傷的樂曲。琴音的質感不在話下,那頓沉而下的低音也始終保有紋理,讓演奏聽來不僅活生,更有種宛若現場的親近感;在「哀歌」一曲當中,尤可證實我之所言不虛。Emperor 前級不僅賦予高音明亮的光澤,提供中頻適切的解析,更有著豐潤且理路清楚的低頻。
解析出複雜的諧波
聽單一樂器時,質感尤其容易凸顯出來,吉他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尤其是空心木吉他。空心吉他靠撥弦發聲,琴弦的振動透過琴身的音箱共鳴,音箱的面板、背板、側板,其中還有控制諧振用的立木。琴音的組成,不僅有音箱的共鳴,更有疊加的諧波,自然能營造豐富的音色。以 Pat Metheny 的「One Quiet Night」為例,這張錄音錄得飽滿溫暖,特別是低音的厚度。中高音在清澈之餘,還有著溫厚質感。具有彈性的音符,疊著在下襯底的低音聲部,更顯出層次來。
細節豐富且不過激,展現強勁力道,提供臨場真實感
若聽 Betrand Renaudin 和 Olivier Cahours 合作的「Douo」專輯,Olivier Cahours 的琴音爽朗鮮活,與前一張 Pat Metheny 的調性大不相同。此處的吉他彈奏富有力道,琴弦一扣,音符彈射而出,細察之,可見得當中手指與琴弦觸碰的細微聲響,此外,還有鼓手 Renaudin 在旁的輕敲伴奏。我不只一次強調 Emperor 前級的資訊量豐富,同樣地,我還要強調:它給資訊的手法是很「得體」的,不慍不火,恰到好處,細節豐富清楚,又不顯得毛躁過激。
這張專輯既有器樂質感可賞鑑,又有力道強勁出聲快速的聲響,並有著對比巨大的強弱動態變化。竄出的吉他高音沖天而起,銅鈸敲響時的散落的金屬聲響,配上俐落敏捷層次有致的鼓聲,那真是越聽越過癮。不管是用力刷、扣吉他,或者強勁擊敲筒鼓,總能提供富有真實感、臨場感的衝擊性。我前文曾將 German Physiks Emperor 前級比作德國二戰時的虎式坦克,就因為它夠大台、夠份量、夠強悍。可是,聽過之後,我才發現,Emperor 對音樂的洞悉力,以及敏捷的速度感,放起音樂更像是豹式坦克。
抽絲剝繭,察覺紋理和層次
聽比利時女歌手 Melanie de Biasio 的「No Deal」專輯,音樂融合了爵士、靈魂與藍調的風格,帶一點迷濛,好似囈語的鋪陳,悉心聆聽,這專輯裡藏著許多魔鬼。同名歌曲「No Deal」中,拾取了許多 Melanie 歌唱的氣音和唇齒音細節,咬字與唱腔的轉換,都聽得清清楚楚。伴奏亦以富有紋理的姿態,拉出與主唱之間的層次關聯。我很喜歡這張專輯裡多處鋪陳的電子低音,聲音雖然輕而微弱,卻是清楚的。在「With All My Love」一曲裡,唇齒音沒有那樣突出,聲音錄的比較厚一點,聲音就更顯出韻味了。這曲子的伴奏,鼓手不斷撩撥著銅鈸,營造出許多細碎的金屬聲響。合成器的電子音效,配合電鋼琴冷冽的音符,加上鼓手的騷動,歌曲後半的三重奏真是精彩。聽那個電子低頻的聲線配上微小的節奏與顫動,Emperor 前級把這些音樂裡的資訊完整地呈現出來。
堪與任何頂尖前級相提並論
過去我們都稱 German Physiks 是一家喇叭公司,現在可不能這樣說了。雖然我只聽了他們的 Emperor 前級,但我似乎已然可以想像他們在後級上、在綜擴上達到的成就 —— 到底說來,前級是最難做的。
以當前的潮流來看,前級似乎都該不只是類比前級,還該加一點什麼才賣得動,例如 DAC、唱頭放大、耳擴輸出、甚至串流功能。可是,German Physiks 不讓 Emperor 前級納入太多額外的功能,專專讓它扮演一台 line stage 的高電平前級的角色。專心做一件事,並把這件事做好,這往往是成功的獨到心法。German Physiks 多半也是這樣看,就是要 Emperor 前級,好好把一台前級該做的做好,且做到最好。我認為,它做到了。作為一台定價將近百萬台幣的純高電平前級,它並不便宜。可是,當你聽見它的表現,就會覺得:就算市面上還有比它更貴的前級,Emperor 與其中任何之一相比,也毫不遜色。
器材規格
German Physiks Emperor 前級 型式:全平衡立體聲前級 輸入端子:XLR x 3;RCA x 3 輸出端子:XLR x 2 ; RCA x 2 輸入阻抗:10 pF 15 kOhm 輸出阻抗:5 Ohm 動態範圍: 140 dB 頻率響應:0.5 Hz ~ 95 kHz(-3dB) 總諧波失真:<0.001% @ 2kHz output (22Hz - 22kHz) 訊噪比:-103 dB(XLR)、-104 dB(RCA) 尺寸:474 x 160 x 474 mm (WxHxD) 重量:33 公斤 參考售價:95萬元 進口總代理:全茂 電話:04-2234-181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