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2發表,已被閱讀 21,259 分類:線材
試聽 MPSOURCE 金龍電源線 Pro 版 MPSOURCE 是洪博濂先生自創,道道地地的台灣品牌,這次我拿到的 MPSOURCE 金龍電源線 Pro 版,不僅是 MPSOURCE 新的高階電源線,設計過程也有所不同,找來資深音響玩家李文章跨刀相助,融合李氏線的設計,加上 MPSOURCE 在製造上的專業,推出金龍線系列線材。

發燒友遇上專業音響線材廠家

李文章是台灣資深發燒友,多年來賞玩器材無數,了解音響線材的重要性,親身投入研究,開發出李氏線自用,也與同好共賞,而李文章與洪博濂則是在民間社團音響調音班認識,專業製作音響線材的廠家,與音響發燒友之間的交流激盪,合作打造金龍電源線 Pro 版,以 MPSOURCE 品牌銷售。

發燒友因為興趣,投入自做音響線材,在台灣愛玩的人不少,可不要以為這些發燒友是土法煉鋼,我看過好幾位厲害的玩家,從國外訂購特殊合金線,斥資百萬投入研究,玩得不亦樂乎,做出來的線材甚至足以與國際頂尖高價線材比拼,正所謂「高手在民間」。

可是為什麼這些玩家自做的線材,市場上的能見度相對不高?主要的原因是 DIY 手做,即便可以找到珍稀材料,或是航太應用等級的線材,但是「生產標準化」一直是難題,手工做出一條很棒的 DIY 線材,當然好玩又開心,可是想做出一百條相同的線,而且每一條線的音色表現都一致,那就是「製造」的難題。


理念相近開始合作

洪博濂說,他與李文章先生認識,聊起線材的設計,兩人有許多理念相同之處,譬如 MPSOURCE 強調的全正相位、循序走向與能量平衡,與李氏線的設計有諸多相似之處,但李文章先生還有自己的實驗心得,所以兩人才會合作開發金龍電源線。

既然稱之金龍電源線 Pro 版,代表還有其他版本,最早推出的是金龍電源線標準版,電源公母插是碳纖維材料,而我拿到的是金龍電源線 Pro 版,公、母插外部還加上熱縮套,而計畫中還有金龍電源線至尊版,本來打算在 2024 年八月 TAA 音響展公布,但時間來不及,所以目前只有金龍電源線標準版與 Pro 版。

李文章先生的李氏線,藉著調音班搭配過許多發燒器材,累積不少實戰經驗,在音響玩家的圈子裡,贏得不少好評,設計也更加圓熟,可是量產的問題,則要靠 MPSOURCE 來解決,用嚴謹的生產工序,達到產品性能一致。


19 股絞繞混合單結晶銅與單結晶銀

我問 MPSOURCE 洪博濂先生有關金龍電源線 Pro 版的設計結構,水、火、地總共 19 股細線徑的導體絞繞,而且水、火、地的比例都不同,與傳統設計很不一樣,而且,加工工序非常複雜,每一股線材都要經過三層加工,包括屏蔽、隔離與避振。

從外觀上,標準版與 Pro 版的差異,只有電源公母插看得出來,可是洪博濂說,內部細節有許多差異,以標準版來說,導體都是 OCC 單結晶銅,而 Pro 版則混入了 OCC 單結晶銀,內中的比例是秘密,此外,在加工程序上,金龍電源線 Pro 版鎖定導體的磅數,遠高於標準值,鎖定之後幾乎不可能拆卸,用極高的機械鎖定強度,取代銲錫固定,避免銲錫本身的音染。


為標準化重新設計制具與工法

我問洪博濂,之前 MPSOURCE 曾經推出黃色線身的仙藥電源線,印象中線身非常堅硬,可是我手上的金龍電源線 Pro 版,線身卻相對柔軟許多,難道是內中結構完全不同?洪博濂說,確實,像金龍電源線 Pro 版這麼粗壯的電源線,大概沒有人可以做到這麼柔軟的線身,兩者的結構完全不同。

洪博濂說,為了讓金龍電源線 Pro 版做到標準化,唯一的辦法就是上機器絞繞,可是為此必須開發許多專用的制具,而且為了方向性一致,增加許多工序,製造難度很高,過程中幾度想要放棄,還好,關關難過關關過,一步步做出金龍電源線標準版與 Pro 版。


全正相位要靠「聽」來檢驗

其實,光看金龍電源線用上 19 股導體,而 Pro 版還要混用 OCC 銅線與 OCC 銀線,水、火、地各自的用料比例,以及絞繞方法,光是把這些變數抓出來排列組合,不管是設計或製造,都是難題,還要做到「全正相位」,做一條金龍電源線 Pro 版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啊?

不相信?光講「全正相位」,線材的方向性不是簡單靠機器測量,最終要一條一條「聽」出來,用特定的自然發聲樂器錄音,鑑別線材的方向性,這可是別人學不來的招數。這點很像頂尖造琴廠家,挑選木材的時候強調「tone wood」,同樣的木料板材,製琴師要用手指輕輕敲打,聽木頭的音色,找尋最合適製作樂器的木板部位,塑造音色的關鍵,就從嚴選用料開始。

至於金龍電源線 Pro 版出乎意料的柔軟線身,我想也是考驗 MPSOURCE 製造技術的重點之一,雖然我不知道線身軟或硬,對聲音有什麼影響,但是較柔軟的電源線,比較方便在機器背後走線,倒是使用上的好處。


展現「一家之言」的音色個性

在 U-Audio 試聽時,我搭配了兩套前後級,一是晶體的 Linear Acoustic LAV-5 前級與 LA-200 後級,金龍電源線 Pro 版主要餵給 LA-200 後級;另一套是真空管的 EAR 834P 前級與 509 MK II 後級,金龍電源線 Pro 版用在 834P 前級上面。喇叭則是搭配 Monitor Audio Gold 300 6G 與 Wilson Audio Alexia 2。

金龍電源線 Pro 版身形粗壯,但線身維持著適當的柔軟度,走線不難,尺寸較大的公母插,讓人對其強固性有著安心感,不管是搭配大功率晶體後級,或是真空管前級,金龍電源線 Pro 版都展現出「一家之言」的音色個性,我想說,這不是一條清清如水,走中性路線的電源線,而是很有音色主張的電源線,最重要的音色走向就是「厚聲」。

厚聲,必須兼顧通透自然

只有「厚聲」嗎?這類線材不少啊?抱歉,只有「厚聲」不夠,厚聲底造就樂器形體的飽滿豐潤,但是如果收不起形體,那就只是虛胖,金龍電源線 Pro 版在「厚聲底」之外,向高低兩端的延伸自然開闊,細節相當豐富,形塑出寬大通透的 3D 音場。

請注意,要音場開闊,頻寬通透,又要有厚聲底,這三件事情經常顧此失彼,但是音響迷是貪心的,有厚聲,人聲才有肉感,弦樂更顯飽滿,可是又要線條刻畫清晰,又要音場深遠寬大,同時拉出空間高度,要三者兼顧,又要維持均衡感,很難,很難,可是金龍電源線 Pro 版做到了。

弦樂共鳴厚實又有水份

剛讓金龍電源線 Pro 版上機開嗓,用 LA-200 後級推 Alexia 2,第一個感覺是「厚」,然後才注意到中高頻的延伸,滑順自然,中高頻的水分很足,聽帕爾曼與阿胥肯納吉合作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第一樂章由小提琴開場,雙弦拉奏的強音,銜接浪漫的旋律,金龍電源線 Pro 版呈現漂亮的凝聚力,把小提琴收在音場中央,隨後鋼琴和弦強奏登場,鋼琴寬大的形體撐開了音場,小提琴奏鳴曲的場景浮現,小提琴在中央稍微偏右,鋼琴則用寬大的形體伴隨著。

比起「春」,「克羅采」的音樂張力更強,這第一樂章可不是聽輕鬆的,貝多芬讓兩件樂器處於對等的地位,小提琴與鋼琴不僅是合奏,還必須彼此搶奪主導地位,音樂的織體比起「春」更加厚重,小提琴與鋼琴的強弱對比很大,金龍電源線 Pro 版把年輕的帕爾曼與阿胥肯納吉,唱得鮮活了,我刻意加大音量,彷彿近距離聽音樂會。


把音樂家的年輕氣息帶了出來

金龍電源線 Pro 版把強弱之間的對比,帶出年輕音樂家的活力,即便是老 Decca,年輕就是猛啊,兩位音樂家都健在,但現在要他們如此活力十足、熱情洋溢地演奏,恐怕力有未殆?如果把錄音拿給兩位音樂家聽,可能也要感嘆:「年輕真好!」

鋼琴與小提琴互不相讓,爭著當主角,直到旋律和緩下來,緊張的氣氛才得以舒展,然後重新回到緊張的對立,小提琴撥弦對抗鋼琴的和弦,然後立刻回到拉奏的主旋律,在緊張與舒緩之間,反覆挑動聆聽者的情緒,而金龍電源線 Pro 版把音樂當中的強弱對比,用生動的表情重現。

我說生動的表情,代表金龍電源線 Pro 版已經超越頻率響應或音色的討論,而是到了讓人可以放心聽音樂的層次,即便厚聲,金龍電源線 Pro 版依然具備均衡的頻段分佈,而且不會因為厚聲而壓抑高頻,小提琴有著漂亮的擦弦質感,力度變化更是吸引人專注聆聽,在「克羅采」的鬆弛與緊繃之間,感受貝多芬在樂譜上的精心營造。

鋼琴的密度、厚度與重量感均衡

厚聲底營造出的綿密流暢感,可能是金龍電源線 Pro 版最迷人之處,我想舉日本鋼琴家辻井伸行在范克萊邦鋼琴大賽的現場錄音,這是冠軍得主的獎品,由Harmonia Mundi 發行比賽現場錄音專輯,聽「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慢板,弦樂輕柔的旋律,聲部一層層堆疊,那是年輕蕭邦的浪漫,金龍電源線 Pro 版帶出一片片的弦樂,灑滿一室,撐開錄音的空間感,迎接凝聚在音場中央的鋼琴。

這是比賽現場錄音,辻井伸行的鋼琴凝聚出猶疑不決的蕭邦,帶出主題的浪漫情懷,等到主題的反覆,翻揚八度,鋼琴的音符晶晶亮亮,彷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用金龍電源線 Pro 版來聽,鋼琴的密度、厚度與力度,呈現出漂亮的均衡感,是啊,這是在聽音樂,不是在比音響,如果您覺得聽音響總是少了點自在,少了點舒暢感,試試金龍電源線 Pro 版,音色很美的。


發燒錄音效果好又有舒服聽感

來張發燒的錄音,聽 Katja Werker 在老虎魚發行的「Contact Myself 2.0」,這是錄音室現場錄音,而不是多軌錄音,意圖呈現最接近現場的樣貌,金龍電源線 Pro 版描繪出生動的音場,兩把吉他,一左一右,鋼弦吉他的光澤清脆明亮,背後有低音貝斯壓陣,Katja Werker 的嗓音凝聚在中央。

如果是刻意強調高頻的線材,聽這張唱片很容易讓唇齒音飆過頭,可是金龍電源線 Pro 版有著優秀的均衡感,中高頻明亮卻不刺激,聽感很舒服,發燒錄音稍微多加一點料,聽得出來,但這讓錄音場面更豐富。


聽藝術歌曲既真又美

最後,我想用巴托莉「Live In Italy」做收尾,金龍電源線 Pro 版聽人聲,真的很美,這張 1998 年的現場錄音,可說是巴托莉嗓音巔峰之時的作品,錄音既真又美,真實之處在於錄音現場空間的描繪,美感則來自巴托莉詮釋藝術歌曲的能力。

聽韓德爾的「Lascia la Spina」,古樂器略微纖細的質地,伴隨著大鍵琴的頑固低音,為女高音做好準備,金龍電源線 Pro 版帶出漂亮的舞台感,巴托莉的歌聲氣聚凝神,與纖細的大鍵琴互為對比,烘托著女高音的聲線,金龍電源線 Pro 版漂亮之處在於歌聲的收尾,換器之間的細微變化,帶出女高音細膩的音樂詮釋,唱到中段激烈之處,歌聲氣氛緊張了些,金龍電源線 Pro 版帶出適當的張力,再回到舒緩的旋律,花腔唱得精彩,用金龍電源線 Pro 版來聽,更精彩。


厚聲營造出聆聽愉悅感

聽金龍電源線 Pro 版的過程相當愉悅,對於想要強化音響性,補低頻,拉高音的人來說,金龍電源線 Pro 版不一定合適,這是一款走均衡路線的電源線,聲底夠厚,可以唱出飽滿的歌聲肉感,同時兼顧聲線的流暢性,音場描繪能力也很強,假如您覺得自己的音響系統,總是少了點輕鬆感,總是少了點厚度,金龍電源線 Pro 版相當值得嘗試,它用厚聲營造出聆聽愉悅感,能這樣享受音樂,值了。


器材規格

MPSOURCE 金龍電源線 Pro 版
型式:電源線
導體:19 股,OCC 單結晶銅、單結晶銀
外徑:17mm
長度:1.5m / 2m / 3m
建議售價:$66,000/1.5M

總代理:奇威勝
電話:(02)23365321
網址:www.mps96.com

廣告
[試聽報告] 為串流增一分圓融和諧的類比美感-MPSource 盤古網路線
奇威勝的 MPSource 是他們的高階品牌,相較於控制成本以維持可親售價的 MPS,MPSource 對質感的追求更高。2024 年是對奇威勝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他們首度參展慕尼黑音響展,讓國際看到台灣人的...《 全文

[新聞] 擁有旗艦八成實力的親民之作-奇威勝 MPS E-3web 網路線
奇威勝在年初,於自家高階品牌 MPSource 旗下,推出高階網路線「盤古」,一推出就獲得眾多好評。可是,盤古終究是高階線材,對一般的小資族而言,礙於預算緣故,盤古再好,也只能望線興嘆。...《 全文

[專題報導] 數十年功力的傳承-MPSOURCE 金龍電源線 Pro 版發表會
在入門至中階市場獲得不錯的成績,今年為求突破,和資深音響玩家李文章先生合作推出 MPSOURCE 金龍電源線 Pro 版,聲音更有顯著提升,據說已經比拚過幾條歐美極高價線材,表現並不落於後...《 全文

[試聽報告] 線材的重量,在於它的聲音-MPS E-330MK2SP喇叭線
[試聽報告] 放毒!不著痕跡!-MPSOURCE Poison電源線
[試聽報告] 渾然天成的音樂重播-MPSource 天籟 MK2 喇叭線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Cambridge EXN100 串流播放器
很久沒有接觸 Cambridge 的產品。音響展的驚鴻一撇,其實沒辦法留下什麼深刻印象,更別提深入認識。這次與他們中階的 EX 系列邂逅,玩了兩個月 EXN100,在公司寫評論用它當訊源還不夠,為了完成這篇...《 全文

Marantz Link 10n 串流 DAC 前級
Marantz 的旗艦 10 系列再添生力軍。原本 10 系列有 Model 10 綜合擴大機和 SACD 10 唱盤,Model 10 是純類比擴大機,SACD 10 是帶有 DAC 功能的 SACD / CD 唱盤,也就是說,兩者都不具備串流功...《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