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成立的 Lumin,歷經數年,終於提出了包括內建 DAC 的串流播放器,與僅有數位輸出的串流轉盤,以及後級擴大機在內的完整產品線。值此同時,他們的主力產品串流播放器和串流轉盤也差不多進入該換代的時候了。以串流轉盤為例,前個世代是「U1」,從最高級數下來,有 U1X、U1 和 U1 Mini。現在,串流轉盤則換成 U2 和 U2 Mini 當家。
推出時間較早的 U2 Mini,早在一年前就送來過編輯部,林治宇認為它雖然是 Lumin 旗下的入門轉盤,但功能強大,不僅可以重取樣,還有 LEEDH Processing 無損數位音控,便利性與應用彈性高,實為優質的轉盤選擇。
我們再把焦點拉回 U2 的硬體設計。作為純數位轉盤的 U2,必須透過數位輸出給 DAC。它搭載了包括 RCA、BNC、AES/EBU、光纖各一組數位輸出,還有一組專用以數位輸出給 DAC 的 USB type A 端子。Lumin 表示,這組 USB 內部為直接交連設計,可確保在最低噪音水準下輸出。至於另兩組 USB type A ,則供連接外部儲存裝置。U2 沒有內建硬碟,不能內存音樂,若不是播放線上串流平台的音樂,就是播放本地 NAS 或外接硬碟所儲存的檔案。此外,為求理想的數位播放,U2 內部也有四組低相位噪聲的振盪器,可提供精準的時脈。
Lumin U2 支援 Tidal Connect、Spotify Connect 等服務,使用很方便
Lumin 的 App 把功能都圖像化,盡可能都顯示出來,減少邏輯分層
內建高品質線性電源
第二,U2 也是 Lumin 首度嘗試將精心打造的線性電源供應,整合到機箱裡面,而無需外接電源。前世代的 U1 用的是線性電源,且與自家旗艦串流機所使用的電源供應同級,卻必須外接電源。雖然這是把干擾降到最低的做法,用家還要找地方擺外部電源,使用上總有一點不方便。入門級的 U2 Mini 採用內建電源,卻是交換式電源。U2 的線性電源則重新設計,搭載大型環型變壓器,以及超低噪音的整流與線性穩壓線路。音響器材的電源供應非常重要,串流播放器也不例外。Lumin 很懂得製作串流器材的訣竅。
系統盡量求單純
試聽地點就在 U-Audio 的試聽室,搭配的 DAC 是 Lampizator Atlantic 3 TRP DAC,這台真空管 DAC 聲音豐潤,解析利好卻又全無毛躁感,又帶著漂亮的光澤,與 Lumin U2 搭配起來,可說是相得益彰。擴大機方面則選用 Linear Acoustic LA 200 立體聲後級,讓 DAC 直入後級,喇叭則是 Wilson Audio Alexia 2。一方面 Atlantic 3 TRP 內建以微處理器控制的電阻陣列音控,加上高輸出設計,本身就可以視為是一台足能取代前級的 DAC;二方面 Lumin U2 內建前文特別提出介紹的 LEEDH Processing,這其實也是 Lumin 原廠所建議的簡約系統配置。他們自家就有一台 160W 的純後級擴大機 Lumin AMP,可用作立體聲、雙單聲道和橋接單聲道等三種用途。本就鼓勵用家以 Lumin 的串流播放器直入後級使用,現在有了無損於音質的 LEEDH Processing,更有理由大方推介這樣的組合方式。我手邊沒有 Lumin AMP 可供搭配,但 Linear Acoustic LA 200 的聲音表現與放大性能同樣不俗,剛好供我領教「LEEDH Processing in Lumin」。 為求比對 LEEDH Processing 的效果,我還另備一台 Linear Acoustic LA V5 前級,結果如何,容後再述。
音場開闊、畫面透明、層次分明、質感出眾
概略言之,Lumin U2 的音場開闊,畫面透明。質地滑順之餘還有光澤,聲音不僅因為順耳而討喜,更因為帶有高級感、精緻感而討喜。它可以構築出一個清晰的舞台,舞台上的發聲體不僅分離度好,而且前後分層清楚,音樂的維度塑造能力很好。固然在聲音方面,後段的 DAC、擴大機與喇叭也都有影響,可是,若直接對比以 Macbook Air 直出 USB 訊號的效果,Lumin U2 雕琢並描繪聲音的能力,以及從它所出之聲音的質感精進,就彰顯出來了。
要有本事才快得起來
先說音場表現,熱鬧的管弦樂一放,清楚不亂、井然有序的層次,讓人一聽就有感覺。以 Mikhail Pletnev 指揮俄羅斯國家管絃樂團,所演出的葛令卡「路斯蘭與呂德米拉」序曲為例。音樂以急板進行,走得輕快且充滿熱情。這是一個標準的「英雄救美」的故事,還加上一點三角戀的橋段,增添故事變化。Pletnev 指揮下的樂曲行進速度飛快,完全不給人喘息的機會。Lumin U2 有條不紊地展開這序曲,任憑樂團如何風馳電掣地狂飆,U2 也自有其一番爬梳細節的本領。弦樂飛馳的演奏,像是電繡機台來來回回刺出色彩和圖樣。中低音域的提琴的歌詠,音色溫暖質地豐厚。音樂驟停之下,點綴的音符和短句,正在醞釀下一波的熱情重燃。音樂在動與靜之間,拉開了聲響的動態;又在狂暴疾走與短暫休憩之間,擴大了音樂情緒的幅度。
能以展現雄壯氣魄,亦長於描繪精緻細節
播放霍爾斯特「行星組曲」裡的「木星」時,Lumin U2 仍舊展顯一派氣定神閒的姿態。這首曲子時而氣勢恢宏,時而可愛小巧,時而莊嚴盛大,時而又歡樂熱鬧。充滿慶典風格的第一主題,由銅管的歌唱,帶出充滿節慶的歡樂氣氛。聽這裡的銅管質地,直接而鮮明,金燦燦的音色,充分襯托出這第一主題的節慶興味。牧歌般的第二主題,弦樂以其柔韌交織著銅管的強悍,兩種截然不同的質感和性格,讓這段牧歌主題展現出源源活力,且主題結尾處的加速,更是動力十足。第三主題莊嚴肅穆,樂音雄渾,聽此處的聲音織度。步入第四主題前,音樂登時安靜一陣,木管吹奏出零星的短句,這又是情緒的醞釀,好接上第四主題慶典樂段,把樂曲帶往歡樂與狂喜的高點。四段主題性格各異,需要展現的質感和音色亦各不相同。Lumin U2 的聲音乾淨,卻依然有厚度;它的光澤漂亮,卻一點不嫌刮耳;它能展現雄壯的氣魄,卻也同樣長於描繪精緻的細節。
插曲:音響用串流轉盤和電腦比真的有差嗎?
接上 Macbook Air 試試看,以 Roon 的「system out 系統直出」比對,Lumin U2 在齊奏強奏處更有條理,收放自如,在管樂奏出高音時的聲線更清晰圓潤,色彩卻又更鮮活豔麗。不僅高音質感更好,低音域的穩定度和沉潛度也更好。你道:播放的不是檔案嗎?不是都是串流嗎?本質不都是電腦嗎?怎麼會有差呢?還真的有差,且你一定察覺得出—有差。
以 Rick Stotijn 拉奏低音提琴,搭配 Camerata RCO 演出的韋瓦第的雙大提琴協奏曲,這裡則把雙大提琴改成兩把低音提琴,音樂的厚度更飽滿,下盤更穩重。那個年代的協奏曲跟後來獨奏樂器對抗管弦樂團的型式不同,弦樂團更多扮演著協奏的、襯托的、呼應的角色。聽這曲子裡第一和第三兩個快板樂章,真是過癮極了。低音提琴聲音不僅低沉,而且厚實飽滿,兩把低音提琴加起來,更是渾厚,更是有勁。不過,到底這是巴洛克曲目,其聲音精緻感可不能少。精緻怎麼來的,一面是細緻的質地,一面就是光澤和色彩。Lumin U2 的聲音固然保有自家溫潤的底蘊,配上 Lampizator Atlantic 3 TRP 的解碼,更解出了音樂裡的鮮活色澤。我很喜歡 U2 表現的低音提琴,那個琴音既厚實,又有力道,在推拉之間,在快慢之間,創造出多少推動音樂向前的旋律。別以為低音提琴都得慢慢拉,或者像爵士樂那樣用撥奏的。這曲子、這演奏、這錄音,夠精彩的咯!
中音域透明、鮮活、流暢、有解析
U2 也在播放人聲時,證明自己的中頻有多透明、鮮活,解析有多好,質地有多圓潤。以 Sara Bareilles 的「Brave Enough: Live at the Variety Playhouse」專輯為例,這張現場演出錄音,活生感和熱絡的現場氣氛,絕對是一大賣點。而其人聲富有解析,力度變化層次清楚,加之以飽滿的電鋼琴伴奏。人聲配電鋼琴,看似簡單,音樂卻蘊含許多起伏,細細聽來並不簡單。以「Manhattan」一曲為例,電鋼琴琴音圓潤飽滿,和弦有重量也有厚度。琴音還覆有一層好似月暈似的尾韻,聽來格外迷人。Sara Bareilles 的歌聲也是飽滿立體,發聲咬字的細節清晰,好似每個唇齒口型的變化、動作都看得清。顱腔共鳴的運用,以及喉韻的震顫感,都能一一察覺。賣力唱到高處時,穿透力十足的歌聲襲來,富有十足的感染力。低聲輕語時,雖然輕柔,卻因為背景夠黑,畫面與形象還是浮凸立體的。至於「Brave」一曲,歌曲節奏更快也更鮮明,帶有一點點搖滾氣質。主歌部的快節奏,咬字清楚,音節重音連貫出歌曲的韻律,渾然天成。我用其他的播放器或轉盤聽難道就沒有了嗎?當然還有,就算我用電腦喇叭直播也有。可是,你不會見得會聽到這麼清晰、這麼活生、這麼鮮明、這麼流暢、這麼俐落、這麼起伏的歌唱。轉盤有沒有差別?當然有差別。
講了這麼多,都是優點。有沒有缺點?還是有的。但是不是真的是缺點,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我很不欣賞 Lumin 機箱延伸出來的上蓋,這是 Lumin 多年來的經典設計。但在使用上很不方便,插接線材總會卡到手。這是我認為 Lumin 器材上最留之無用的設計。除此之外,Lumin U2 真的沒什麼可挑的。
投、打、守俱優的三拍子球員,實不可多得
Lumin 的器材多半體積不大,扁扁的機身秀氣好看,但對於認為器材不重不威的老燒友們,看到這樣的機子難免起疑:聲音會不會不夠威啊?不會,一點都不會。我一路說下來,要告訴你的,就是 U2 要速度有速度,要力道有力道,要高音有高音,要低音有低音,要場面有場面,有層次有層次,要解析有解析,要平衡也毫無疑問地夠平衡。它就像是一個跑、打、守俱優的三拍子棒球員,場上有領導氣質,場下有明星魅力。像這樣一部兼具好看、好聽、好用、好搭等諸多優點的串流轉盤,售價又落在可負擔的級距內,實在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