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聽的 Zen Blue,與 Go-Blu 一樣,都是無線藍牙 DAC,差別在於 Go-Blu 採電池供電,可隨身攜帶,而 Zen Blue 要插電,雖然機器也不大,但是不能隨身帶著聽,可是較大的尺寸,賦予 Zen Blue 更強大的網路支援功能,舉凡 DLNA、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 與 Airplay,Zen Blue 通吃。
不只如此,最近 Youtube 一直強推 Premium,搭配Youtube Music 一起推銷,只要下載 Stream-iFi App,就可以操作 Youtube Music,外加 QQ Music,另外 Zen Blue 也是 Roon Ready,透過Roon 整合線上與區域網路音樂資料庫。
可以這麼說,繆思客選擇 Penaudio Alba Lumi,決定了這套組合的聲音走向,很有歐洲味,音色柔順自然。Penaudio 的喇叭多半是瘦瘦高高的設計,單體尺寸不會太大,維持窄面板,靠拉深的音箱增加容積,可是 Alba Lumin 不同,搭配了 220 mm 大尺寸中低音單體,加上 25 mm 絲質軟半球高音,所以面板比印象中的 Penaudio 要寬,而且喇叭箱體採用向後傾斜的梯形設計,而不是傳統的方正造型。
(圖片取自 Penaudio 原廠)
Alba 是 Penaudio 的長青型號,從 2000 年發表,Alba Lumi 是最新世代,簡單的兩音路落地喇叭,箱體使用樺木夾板,所以正面看得到細密緊緻的木紋,Penaudio 一直都用挪威 Seas 的單體,Alba Lumi 也不例外,原廠標示頻率響應為 29 Hz~25 kHz,規格很好。
結論先說:如果您想簡單享受好聲音,這套 Penaudio+Moon+iFi 很優,Alba Lumi 的音色很柔、很細緻,中低頻段飽滿豐潤,而 Moon 250i Neo 則有著通透的聲底,同時充分發揮 Alba Lumi 大尺寸中低音的優點,給您反應很快的強勁低頻,至於 Zen Blue 藍牙數位串流播放器,則是功能齊全,而且是同價位帶的優等生,三者合起來的聲音表現,就是不找麻煩的柔順音色,但是假如您想狂飆一下,Moon 205i Neo 推起 Alba Lumi 的音壓,絕對足以引來鄰居抗議的。
有趣的是,Penaudio 原廠說 Alba Lumi 是為了管機而生,建議搭配真空管擴大機,可是用晶體放大的 250i Neo,感覺中低頻段更有勁,試聽的過程中,我其實有拿管機推過,音色更柔一點,可是中低頻的速度感,250i Neo 更加明快,勁道更好。
音色相當美
此外,Alba Lumi 喇叭的擴散性很好,喇叭擺位不挑惕,我在 U-Audio 聽的時候,沒有刻意 Toe-in,就能形塑寬鬆自然的 3D 音場,而且中高頻的絲滑柔順,帶著溫潤的高貴感,這種聲音的氣質與音樂感染力,是相當美的音色。
咦?說音色美,那就是不真了?不要挑語病,所有的錄音都經過處理,就算是相對比較難動手腳的古典音樂,還是會用多麥克風收音,然後堆疊出音樂廳空間感,還可以調整空間感的大小,更不要說流行與搖滾樂,多軌錄音每一處都要處理過,才能呈現音樂豐富的內涵,而我會說 Alba Lumi 的音色很美,講的是喇叭溫暖柔順的質地,以飽滿的中低頻撐起絲滑綿密的高頻延伸,讓音樂聽起來有血有肉。
電貝斯的線條流暢清晰
先來個輕鬆的,聽 Ed Sheeran 唱「Thinking Out Loud」,電吉他小聲的獨奏開場,Ed Sheeran 的歌聲凝聚在音場中央,Alba Lumi 唱得飽滿又通透,等爵士鼓與電貝斯加進來,250i Neo 把電貝斯的線條抓得很牢,歌聲背後還有電吉他與鋼琴的裝飾。
Ed Sheeran 是很有舞台魅力的年輕歌手,「Thinking Out Loud」開場的和弦很簡單,就是四個和弦不斷反覆,可是音樂之所以聽起來那麼豐富,主要靠電貝斯串起簡單的和弦進行,250i Neo 把 Alba Lumi 的中低頻控制得很好,不是量感取勝,而是線條清晰,帶有適當的豐潤感,而且,搭配 Alba Lumi 時,感覺比我以前聽過的 Moon 擴大機,聲底感覺更溫暖、更飽滿,我想應該是 Alba Lumi 主導了整套組合的音色走向。
至於 Zen Blue,假如您偏好使用藍牙傳輸,那肯定是好選擇,我之所以會成為 iFi 用家,就是其藍牙傳輸效果,比起別人更好,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很多人都用高通的晶片,偏偏 iFi 的藍牙傳輸效果就是比別人好,只有小輸網路線傳輸。
Alba Lumi 唱起張懸,那可是鄰家女孩唱歌的清新樣貌,錄音把歌聲收在正中央,吉他略為偏左,爵士鼓稍微偏右,營造出稍小的舞台感,氣氛就像是張懸早年在女巫店唱歌的模樣,喔,假如您還想聽,現在聽不到張懸,要改聽安溥(同一個人)。
連樂器的高度都惟妙惟肖
Alba Lumi 絲滑柔順的中高頻,聽室內樂也很棒,像是大衛.歐伊史特拉夫與歐柏林合作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春」,第一樂章從小提琴拉奏主題,鋼琴分解和弦鋪底,然後鋼琴接手主題,小提琴分解和弦呼應,小提琴奏鳴曲到了貝多芬手上,可不是讓鋼琴當小提琴的伴奏,而是兩件樂器分庭抗禮,相互較勁,Alba Lumi 呈現清晰的舞台感,鋼琴居中偏右,小提琴居中偏左,而且更迷人之處,在於錄音的高度,小提琴站著拉,稍微高一點,鋼琴坐著彈,聲音比較凝聚在中央稍低的位置。
聽音樂真的要聽這麼細嗎?未必,但是假如音響系統能夠重現錄音細部惟妙惟肖的樣貌,不也是美事一樁,通常,要能夠展現樂器形體高度的細節差異,喇叭不能太矮,可是 Alba Lumi 卻能做到,我想應該是喇叭前障板的傾斜角度,巧妙地取得時間相位補償,展現精緻的樂器形體與相對高度。
Alba Lumi 把三件樂器,拉出清晰的舞台感,鋼琴居中,大提琴在右,小提琴在左,當樂器各自發揮時,可以清楚辨認相對位置,等到音樂激烈猛爆之時,三者音色的交織,呈現強烈的音樂情緒,陡然增強的音樂張力,可以感受到音樂家奮力演奏的表情,在發展部相互衝撞激盪,等到再現部回來,彷彿音樂家都舒緩了肌肉,換上柔美甜蜜的音色。當然,聽布拉姆斯可沒那麼輕鬆,舒緩之後,又是濃烈厚重的音樂交織,最後,在樂章結束前,才用溫柔的音符,撫慰聆聽者的心靈。
交響曲展現有深度的音場層次
最後的試煉,輪交響曲登場,聽「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聽昂首闊步的第四樂章,弦樂用音符越來越密的佈局,鋪陳緊張氣氛,迎接銅管群光輝燦爛的主題,我聽的是馬捷爾指揮維也納愛樂的 DG 版,串流平台是 Apple Music,假如您聽同樣的版本,在自家系統上會感覺銅管有點刺、有點吵,很想把音量關小,那麼請來聽聽 Alba Lumi 的表現。
不要小看 Alba Lumi 不算高的身形,撐起音場高度的能力卻很好,即便沒有 Toe-in,喇叭也能自然地消失在聆聽空間當中,刻劃出寬闊自然的舞台空間,銅管群在音場深處竄出,木管在中央後方,與弦樂群相互呼應,馬捷爾充分發揮維也納愛樂的優勢,弦樂群光澤溫潤,銅管厚度與輝度都很好,即便在發展部激烈之處,奮力強奏依然有著滑順的音色,尤其到了尾奏,銅管從深處竄起,音量較小,等定音鼓催促,樂團齊奏強奏,掀起波瀾壯闊的氣勢,Alba Lumi 沒在怕,硬是把強度陡然拉升,最後在樂團長音中悠然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