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發表,已被閱讀 9,831 分類:配件
試聽 CAD Ground Controls GC3.1 接地盒 看到 CAD Ground Contorls GC3.1,腦海裡浮現的卻是電影「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的畫面,女主角彈吉他唱著「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鼓舞男主角搭上直昇機,出發冒險,不過,這部 GC3.1 與塔台控制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音響專用的接地盒。

知名評論員聽過就回不去了

講起音響系統的接地,就像是講音響消磁、消除靜電,都是有科學基礎的論述,但是各家做法不同,當我收到 GC3.1,試聽之前其實有些擔心,假如 GC3.1 接上去,沒什麼效果,是不是該退回去給代理商?但是,如果 GC3.1 很有效,是不是會見獵心喜,想把它納入參考系統?

會這麼想不是沒有理由,因為美國資深音響評論員 Michael Fremer,聽過 Ground Controls 之後,就付錢買單了,而且評論寫著:「回不去了!」所以,我也擔心自己聽過就回不去了。


美國人到英國創立 CAD

關於 CAD 這家公司,全名叫做 Computer Audio Design,縮寫就是 CAD,創辦人兼設計工程師 Scott Berry,是一位住在英國的美國人,是的,CAD 是一家英國公司,GC3.1 機器背後清楚寫著「Handmade in  England」。

Scott Berry 讀的是電機工程,畢業之後在美國工作,任職於 Tektronix 與 Xerox,累積數位設計的知識與 Know-How,而聽音樂、玩音響是他的興趣,也投入許多心力研究「用電腦聽音樂」的課題,到了 2011 年,他決定成立 CAD,目的在於提供最好的電腦音樂解決方案,而他們家推出的 CAT(Computer As Transportor)確實也成為音響市場上出名的產品。

做電腦數位訊源的 CAD,怎麼會跑來做接地盒?其實,他們在 CAT、1543 MKII DAC 與 USB 線的設計,就已經注意到接地的問題,所以,一系列 Ground Controls 接地盒,只是設計思維的延伸。



消除音響系統中的高頻噪訊

什麼設計思維?就是消除音響系統當中的高頻噪訊。CAT 認為,許多數位音樂重播不好聽,就是這些高頻噪訊在背後作祟。

GC3.1 怎麼消除音響系統中的高頻噪訊?接地!把電器回路上不必要的高頻噪訊,引導到 GC3.1,利用內部的填充物質充當地,把高頻噪訊轉化為熱能消失。

主要針對 1 MHz~10 MHz 超高頻

道理講完了,問題還是存在?難道機器本身沒有接地嗎?音響器材不能從本身電源線的第三隻腳(地),把機器內部的噪訊引導入地嗎?我認為音響器材本身的接地,依然有效,可是 GC3.1 把噪訊處理的範圍,設定在 1 MHz~10 GHz,這一點就顯得與眾不同了。

寫 1 MHz~10 GHz,是 CAD 官網上的資料,可是當我研究 CAD 的官網,以及多家有關 Ground Controls 的評論時,有的寫 500 Hz~?? GHz,有的寫 700 kHz~10 GHz,讓我讀得眼花撩亂,搞不清楚究竟哪一個數據才是正確的,但是,不管是從 500 kHz、700 kHz 或者是 1 MHz 開始,延伸至 10 GHz,解讀的關鍵都一樣:高頻噪訊接地處理的起始頻率,遠遠高於人耳所能聆聽的 20 kHz。


針對類比與數位訊號接地設計

這也是 GC3.1 設計立論所在,CAD 認為,在音響器材內部,同時存在五種電壓,包括 DC+/-、AC、AC 訊號與數位訊號,音響器材的接地,幾乎都是針對供電接地,很少有人處理訊號接地,因此 AC 訊號與數位訊號會受到高頻噪訊的干擾,導致衰聲。

Ground Controls 系列產品,在 2016 年慕尼黑音響展登場,當時引來不少討論,論點非常兩極,相信者認為救世主來了,而不相信者認為又是騙錢的玩意兒,但是這幾年 Ground Controls 累積的音響評論越來越多,幾乎都是好評,還有幾位重量級的音響評論員買單留下自用,並且進化到 「.1 」的新世代產品,顯然 Ground Controls 已經通過市場的審核,是成熟有效的音響配件。

機箱重量超過預期

我沒辦法將 GC3.1 拆開,一探究竟,可是從其意料之外的重量(15 公斤)來猜想,可能內部有礦石類的材料,充當大地。全系列 Ground Controls 總共三部器材,分別是 GC1.1、GC3.1 與 GC-R,差別在於接地端子數量與接地盒重量,GC1.1 兩組,GC3.1 六組,旗艦 GC-R 有八組,至於重量,GC1.1 是 4.65 公斤,GC3.1 為 15 公斤,到了 GC-R 暴增為 50 公斤,顯然接地的效果與接地盒的質量有關。

其實,我所整理與 Ground Controls 的接地理論與噪訊處理頻寬範圍,都是紙上談兵,諸多設計接地盒的音響廠家,關於理論的講法相當一致,但是處理的方法很不一樣,像是台灣 Telos,做的就是主動式接地,這些年在國際市場上賣得很好,而 GC3.1 則是被動式接地,但是與其他接地盒比較起來,GC3.1 的份量相對較重,而接地所需,當然是靠質量模擬大地,所以光是搬動 GC3.1 時,就覺得 CAD 的接地做得很有道理。

從機器的負極接地

怎麼讓音響器材連接 GC3.1,CAD 提供六種端子,分別是 RCA、XLR、4 mm 香蕉插、4 mm Y 插、BNC 與 USB,我手上拿到三款,包括 RCA、4 mm 香蕉插與 USB,這些端子的另一側,都是 4mm 香蕉插,直接連到 GC3.1 背後的六組香蕉插座,就完成接地了,至於與機器連接的端子,都是接負極,除了後級不建議使用之外,其他器材都可以接到 GC3.1。

重點要先看清楚:後級不建議搭配使用,這不是效果的問題,而是可能會損壞機器,切記、切記。



數位訊源效果最明顯

在 U-Audio 試聽 GC3.1,我搭配的器材包括 Linn LP-12 Klimax、Macbook Pro 13(USB)、Monn HA230 DAC、Naim NSS 333 串流播放器(USB)與 EAR 868P 前級,輪流搭配連接 GC3.1,原廠建議不要連接後級,所以 EAR 509 MK II 後級當然不接,喇叭使用 Wilson Audio Alexia 2,

試聽的順序,我先從單一器材接地開始,Macbook Pro 一組 USB 輸出連接到 Moon HA230 DAC,從 Macbook Pro 的另一組 USB 輸出,連接到 GC3.1 做接地,然後換 LP-12 Klimax 的接地,用 4.4 mm 端子連接 GC3.1,再換上 868P 前級,請注意,我都是用一部機器連接 GC3.1,等於把 GC3.1 當作 GC1.1 在用。

數位、黑膠、前級輪番登場,見真章了,GC3.1 有效!我選了三首曲子,同時有數位音樂檔案與黑膠,分別是「Dave's True Story」,聽「Marisa」,再來是慕特與約翰威廉士合作的「Across the Stars」,聽「Rey's Theme」,最後是杜普蕾與巴倫波因合作的「海頓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聽第一樂章快板。


寧靜、開闊、自然流暢

GC3.1 的效果在哪裡?音樂背景更安靜、音場高、寬、深擴展,且音像凝聚力提高,讓音樂的對比更好,但是音色更顯流暢自然,全部都是往好的方向走,但是三者的效果略有差異,Macbook Pro 的效果提升最好,其次是 LP-12 Klimax,再來才是 868P 前級。

為什麼三種器材的效果有差?我不知道,只能推測誰的高頻噪訊最多,Macbook Pro 是電腦,工作時脈高,所以 GHz 等級的數位高頻噪訊,肯定比黑膠或前級要多,所以 GC3.1 的接地效果更為明顯,所以加上 GC3.1,用在數位器材的投資報酬率,感覺比類比器材高。

音樂活生感的提升有感

譬如聽「Dave's True Story」,「Marisa」從電吉他分解和弦開始,加上 GC3.1 之後,吉他的音像更為浮凸,右手指尖撥弦的動作更為細膩,電貝斯在底層的躍動變化,與主唱 Kelly Flint 甜美的嗓音相互呼應,我並不認為 GC3.1 美化的音色,或是改變了音色,但是音場的空間感,以及音像的凝聚力提升不少,而且讓聽音樂的氣氛更濃郁,聲音的線條感更顯流暢,音樂活生感更好。

我知道,以上都是形容詞,很難說清楚 GC3.1 究竟提升了多少,但是我想說,GC3.1 確實有效,而不是國王的新衣。

小提琴尾韻像是精心打磨過

又像是「Across The Stars」,「Rey's Theme」從小提琴獨奏開場,琴音凝聚在中央,反覆的樂句引來弦樂群、低音大提琴與打擊樂的應和,進入第一主題,由於是跨界古典,錄音的低頻部分略有加料,加上了 GC3.1,更為寧靜的音樂背景,彷彿讓器月的純度跟著提高,小提琴揚起的泛音光澤更明亮,但這樣的明亮感卻帶著柔和感,彷彿高頻的尾韻經過了打磨一番,流暢感更好。


最後是「海頓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這次的單機比試,卻是 LP-12 Klimax 勝出,搭配 GC3.1 的效果最好,我推測是因為類比轉數位之後,將老錄音的底噪消去,反而音樂聽起來比較沒有活力,倒不完全是 GC3.1 帶來的差異。用 LP-12 Klimax 搭配 GC3.1,音樂的活生感更為強烈,進入大提琴獨奏的樂段,幾乎可以想像杜普蕾在舞台上,用誇張的大動作搖擺拉奏,左手指尖敲打琴頸的細微聲響,更強化了錄音的鮮活樣貌,進入齊奏時,弦樂群大片的音群,更有活力,大提琴獨奏再出現時,呈現強與弱的對比,加上了 GC3.1,感覺音樂家演奏的神情更為賣力。

全部接上去感覺邊際效益遞減

最後,我將手上的三條接地線,同時接在 Klimax、868P 與 Macbook Pro 上面,您可以看得出來,我依然只能擇二使用,所以,假如您想玩 GC3.1,但是覺得價格有點貴,不妨從 GC1.1 開始玩,只有兩組接地,看起來不太夠用,但是因為不用接後級,所以一部 GC1.1 也行,假如真的不夠用,再來玩 GC3.1。

兩部器材連接 GC3.1 有差嗎?有,但是同時感覺邊際效益遞減,似乎沒有單一部器材接地的差異那麼大,所以我才會說,如果想玩 Ground Controls,可以從GC1.1 開始玩,真的不夠用,多加一部 GC 1.1 也可以,萬一真的需要 4 組以上,再來考慮 GC3.1。


無法無中生有,只能錦上添花

最後,我必須要提醒音響迷,Ground Controls 絕對是「進階」的玩具,您必須從基本功把馬步紮好,再來考慮音響接地的問題,因為假如您的喇叭性能不好,擴大機控制力不足,數位訊源音色不夠好,這些都能靠 Ground Controls 解決問題,GC3.1 是「錦上添花」的接地降噪器材,無法「無中生有」,您必須先把自己的音響系統,調整到足以發揮既有實力的程度,搞定音場、定位,當您認為已經玩到相當好的程度,這時候再來考慮 GC3.1,為音響系統加分。

至於我最後有沒有把 GC3.1 留下來,答案是沒有,並不是 GC3.1 不夠好,而是編輯部最近要努力存錢,準備升級喇叭,可能要花費不少,擠壓了預算,所以沒有把 GC3.1 留下來,不過,等換了喇叭,如果還有預算,我會再把 GC3.1 借回來,與編輯部同仁一起試聽,再來決定要不要納入 GC3.1。

再次強調,GC3.1 的功能是掃除不必要的高頻噪訊,優化供電與訊號迴路,它是錦上添花的幫手,如果您已經玩透了器材,還想找升級空間,可以試試 Ground Controls,它的效果可能是您預想不到的好。

器材規格

CAD Ground Control GC3.1
型式:被動式接地盒
接地端子:6 組
尺寸:458 × 89 × 356 mm(W×H×D)
重量:16 kg
售價:請洽代理商

藝聲音響
電話:02-2391-7999
地址: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71號
網址:http://www.soundart.com.tw/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soundart.taiwan/

廣告
[新聞] R-2R ladder 架構-CAD 1543 MKII DAC
CAD 的全名是 Computer Audio Design,成立於 2011 年,多年來持續致力於開發最佳音質的電腦訊源,旗下主要產品除了型號為 CAT 的電腦伺服轉盤外,另一個就是這台專為 CAT 而設計的 1543 MKII DAC。為何說「專為」CAT 設計?因為 1543 MKII...《 全文

[新聞] 將有害高頻噪訊引導入地-CAD Ground Controls GC1.1 接地盒
2011 年創立的 CAD,全名是 Computer Audio Design,由工程師 Scott Berry 創立,可以想見主力音響產品是以電腦為基礎的數位串流播放器,但是這兩年他們家青出於藍,更加出名的產品,卻是稱為Cround Controls 的接地盒,這款 GC1.1 是較為平價...《 全文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統領試聽 Elac Vela BS404 組合
到了年終歲末,音響店家總想推一些特惠組合,提振買氣,這次來到台北中華路的統領音響,推的是 Elac Vela BS404 喇叭與 Linear Acoustic LAV-60 II,兩件組合原價 293,000 元,現在搭售特價 218,000 元... 《 全文

Moon 891 串流前級 / 861 後級進駐巨禮音響
Moon 去年隆重發表了最新旗艦 North Collection 系列,當中分為 6 系列、7 系列和 8系列三個等級,目前最高階的 8 系列已進駐台北巨禮音響,並受到巨禮音響的最高規格對待,如果你想體驗 Moon 四十年來集大...《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