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發表,已被閱讀 9,709 分類:喇叭
極品試聽 Dali Kore 喇叭 多年來 Dali 一直屬於「負擔得起的 Hi End」品牌,在中高價位帶以下滿足廣大消費者和發燒友,不過去年發表的全新旗艦喇叭 Kore,身價比起原先的旗艦 Epicon 8 翻了好幾番,遠超過往「負擔得起」的水準,躋身高價 High End 之列。

不禁讓人猜想,Dali 是否試圖藉由推出超高價位產品,提醒大家他們也具備研發頂級產品的實力。以我多年來接觸過 Dali 各種等級喇叭的聆聽經驗,加上這次在極品試聽 Kore 的感受,我知道 Dali 一直都是同級中的佼佼者,實力不證自明。



40 年的技術累積

Dali 成立於 1983 年,今年剛好滿 40 年,據 Dali 表示,Kore 是他們 40 年來做過最好的喇叭。那麼 Kore 是突然蹦出來的嗎?當然不是。Kore 是 Dali 將過去 40 年來在設計和製造喇叭過程中得到的一切技術和經驗積攢起來,透過 Kore 呈現出來,而時間點恰巧是在 40 周年慶這個最適合的時刻。

事實上,Kore 的源起,要算是 Dali 在 2008 年便已構思的 Eminent ME9 喇叭,它是一款大型喇叭,具有漏斗狀的特殊外型,搭載 2 顆低音、2 顆中音及軟半球結合平面振膜的混合式高音,並以 MTM 方式對稱排列。Dali 在 2011 年已做出 Eminent ME9 的原型機,但當時始自 2008 年的金融危機仍持續動盪,讓 Dali 終究暫時擱置了這項計畫。


Eminent ME9 喇叭

Kore 參考了 Eminent ME9 的工業設計理念,並加入了更多想法與技術,還為 Kore 做了不少投資。例如 Dali 斥資購買了電腦控制的 5 軸 CNC 設備,以便進行更精密的加工;Dali 還買了噴漆機器人,不僅更合乎環保法規,也讓Kore 能夠擁有更高品質、更漂亮的外觀;Dali 甚至直接投資了一家歷史悠久的丹麥知名家具製造廠,Kore 漂亮的弧形音箱就是這家做的。除此之外,材料、元件的供應商都來自丹麥,確保供貨品質精良,交期可靠,而且溝通順暢。


8 項設計原則

基於聲學物理、電聲原理和製造,Dali 對於喇叭的設計和製造具有 8 項原則,也可以說是 8 個目標或條件,是 Dali 所有喇叭都必須達到和具備的。哪 8 個?我簡單條列如下:

1. 單獨組裝:每一對喇叭從組裝到測試,都由單一有經驗的高技術員工獨立完成;
2. 低損耗:即訊號輸入喇叭到播放出來,要讓損耗更低,從低音反射孔、錐盆、懸邊、彈波、音圈到磁路系統的設計,都要優先考慮低損耗;
3. 還原擬真的音場和音像;
4. 各單體發出的聲音到達聆聽位的時間要一致;
5. 擴散角度要寬廣,離軸頻響分布要平順;
6. 聲音的清晰度,即單體頻段接續要好,相位變化要低;
7. 音箱共振要低,因為高共振會損耗能量並帶來音染;
8. 對擴大機要友善,因此阻抗變化必須更線性,確保對擴大機是穩定的負載。

Kore 要達到的目標也不外乎這 8 項,接著我們就來細看 Dali 為它做了什麼。



Balanced Drive–雙音圈平衡驅動

先從單體開始,Kore 所用的所有單體,都是從頭開始設計、專門為其開發的全新單體,其中,7 吋的中音單體和 11.5 吋低音單體皆運用了 Dali 引以為傲的 Balanced Drive SMC 技術。Balanced Drive SMC 其實是將 Balanced Drive 和 SMC 兩項技術結合在一個單體裡頭,可分別處理兩個問題:音圈系統運動時的非線性狀況,及磁鐵系統的訊號損失。先來說 Balanced Drive–雙音圈平衡驅動。

雙音圈平衡驅動的概念早在 1970 年代就有人使用,由於專利保護和技術上的困難,概念雖好,卻很少人用,現在專利期已過,加上 Dali 運用電腦輔助設計加上先進的製造技術,Dali 成功做出雙音圈平衡驅動單體,並用在 Kore 上,其優點是可大幅降低失真,尤其是奇次諧波失真,並可減少動態壓縮。


左邊的一般傳統單體,只有一個音圈,右邊則是 Dali 的雙音圈平衡驅動單體,有雙音圈、雙彈波、雙極片。

傳統單音圈設計,隨音量的提高,當音圈運動到極限,也就是極片磁力範圍的邊緣時,失真會提高。而雙音圈設計,則是一個音圈在前,另一個在後,極片也是依前一後,當一個音圈往磁場內側移動時,另一個音圈是往外側移動,可抵消方向性的非線性狀態(directional nonlinearity),此舉具有顯著降低失真的效果。另一方面,雙音圈可顯著降低功率壓縮的影響,因為音圈劇烈運動時會產生高熱,進而增加了電阻,造成功率壓縮,雙音圈可有效改善此情況。

拜 Balanced Drive 所賜,Kore 的低音單體不僅擁有高達前後 10mm 的位移衝程,在播出大動態和極低頻時,具有更低的奇次失真,且不會壓縮動態。Kore 的中音單體雖然不像低音單體需要這麼大的位移,但也享有低失真和低動態壓縮的好處,而且靈敏度極佳,非常容易驅動,讓聲音更準確。

SMC 軟磁性化合物

SMC 是 Soft Magnetic Compound 軟磁性化合物的縮寫,要了解SMC,要先了解磁滯現象(hysteresis),這是指當一個具有高導磁性的金屬,處在不斷改變方向和頻率的交流磁場中時,因為不斷地感磁和去磁,而造成磁通量跟著改變,以及因能量耗損而發熱的狀況。在喇叭單體中,極片就是磁性金屬,通常會用含鐵的金屬製作,因為才會有高導磁性,但無可避免的,也會衍生出磁滯效應,因而造成能量(訊號)耗損和發熱,並且磁通量隨著頻率改變而伴隨失真。聰明的 Dali 就用 SMC 軟磁性化合物製成極片,因為 SMC 具有高導磁率,可攜帶磁通量,但導電性極低,約是鐵的萬分之一,它磁滯後的耗損很低,產生的熱能也低,且磁通量不會因音圈交流頻率而改變,所以失真也低。SMC 是顆粒狀物質,可鑄模加工成形想要的形狀,所以製成極片也沒問題。

Dali 從 2012 年的 Epicon 系列便開始發展 SMC,目前已是 Gen-2 第二代,Kore 所用的就是第二代 SMC,導電性比第一代低了 2.5 倍,因此磁滯現象更低,損耗和失真也更低。

SMC 是顆粒狀物質,可鑄模加工成形想要的形狀,所以製成極片也沒問題。

兩顆低音單體各有獨立音箱

Kore 搭載 2 顆 11.5 吋 Balanced Drive SMC 低音單體,音圈口徑寬達 60.7 mm,可提供良好控制力。振膜材質為 Dali 慣用的木質纖維,再加蜂巢結構層組成的三明治式振膜,兼顧質輕和高剛性,並具有恰當的阻尼特性。兩顆低音單體分置上下兩側,各有獨立的音箱,並分別設置低音反射管連通外部。低音反射管為一體成形製成,以減低共振,入口和出口都設計成加大的弧形開口,確保氣流進出時更為順暢,不致產生亂流而造成氣流噪聲。特別的是,這兩顆低音單體的分頻點並不相同,上面的比下面的略低,可讓兩者之間產生一個相位差,藉此控制聲波的垂直擴散,使上方低音單體不致擴散至地板,而是朝向聆聽座位。



中音單體懸邊刻意做小

中頻在音樂重播上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因為人耳最敏感的頻段就是中頻,為此 Dali 為 Kore 設計了專用中音單體,而且這還是 Dali 頭一次這麼做,可以想見對 Kore 的重視程度。

Kore 的中音同樣為 Balanced Drive SMC 設計,振膜採用質輕堅固的木質纖維材質,搭配高剛性鈦合金音圈筒,並採用專門設計的懸邊,可最大限度減低非線性阻尼,從而提升靈敏度,並減少損耗。Kore 的中音單體不像低音要移動那麼大的衝程,因此採用相對較小的橡膠懸邊,如此一來,當懸邊和振膜反相運作時,所產生的不必要音壓可轉移到更高頻率,從而降低中音單體的整體失真。此外,較小的懸邊,質量更輕,運作起來更靈敏,音樂反應更快,而且效率更高。


這顆中音的振膜採用新開發的木質纖維配方,具有更好的質量和剛性比。表面經壓印具有複雜的浮雕結構,再經過手工塗層厚,振膜具有厚薄的變化,藉此可改變剛性與阻尼比的局部性,進而更細微且精準地控制振膜特性,達到預期的聲音表現。

如同低音單體,Kore 的中音單體也具有獨立音箱,而且做成像是一個往後變窄的導管,如同傳輸線,可逐漸吸收振膜背後的聲波,讓背波不會往前擴散。傳輸線末端維持開放狀態,讓空氣能夠自由進出,而不致讓內部空氣形成壓力而影響振膜的振動,甚至造成共振。除此之外,中音單體還搭載了所謂的法拉第環,可將 475Hz 以上頻率的三次諧波失真降低約 20dB。



軟半球單體口徑增加為 35mm,下潛更好

從 1990 年的 Dali 700,Dali 便開始採用軟半球單體結合平面振膜的混合式高音單體,而成為 Dali 的標誌,Kore 自然也不例外,不過 Kore 用的是專為其開發的全新 EVO-K 高音,軟半球單體口徑增加為 35mm,比一般振膜大了 10mm,可藉此增加一倍的發聲面積,下潛能力更好,可讓分頻點設在 2.1kHz,如此一來諧振點更遠離高通濾波頻率,更有利於分音器的設計。此外,35mm 單體的音圈更大,散熱效能更好,因此無須磁液冷卻。為了進一步降低半球高音的共振頻率,同時還能吸收和消散振膜後方的聲波輻射,單體背後還配備了一個帶有散熱鰭片的子彈形後殼,有助於散熱,並可大幅減少功率壓縮。

EVO-K 的絲帶高音也經過改進,不僅運用了更好的釹鐵硼磁鐵系統,並重新設計了導波器及後方的散熱器,不僅提升了擴散,有助於和 35mm 半球高音有更好的融合,而且效率提升了 8dB,同時減少了失真和動態壓縮。


音箱設計處處講究

音箱的設計與製作也是 Kore 的一大亮點,不僅外型漂亮,作工質感絕佳,內部則盡量做到降低諧振,有助於讓音質更純淨。Kore 音箱的弧形背面為單一板材,是由厚度 28mm 的樺木夾板加 4mm 木質複合板直接加壓彎曲成型,這樣的結構對於抑制諧振很有效果。弧形背板結合到前方的 30mm 樺木夾板,內部還有板材作為支撐,可加強結構強度,並同時劃分內部空間,形成各自獨立的箱室。

Kore 的單體並不是直接鎖在木頭音箱上,這樣子振動容易傳遞,而是鎖在其他材質的障板,再和箱體結合。中音和高音的障板採用鑄鋁一體成形,並透過矽膠材質阻尼物固定於音箱。矽膠阻尼物可降低共振頻率,但不會完全抑制掉,可保持聲音的活性。低音單體則是固定在鑄造的樹脂複合材質障板上,再將障板以螺栓鎖至音箱,樹脂複合材質中還含有礦物成分,並具有複雜的結構,可提升剛性,藉此減低共振。



Kore 對於底座也極度講究,不是直接鎖幾支鐵架而已,而是用樹脂複合材料鑄成精密形狀的底座,然後才從底下鎖上鋼架,底座內部具有複雜結構,重達 34 公斤,為 148 公斤喇叭提供穩固的支撐,並避免產生諧振,低音的分音器還可密封於內,避免低音單體和電感之間的干擾。

Kore 的分音器也十分特別,使用了全球首創的 SMC-Kore 電感。SMC-Kore 電感基於 SMC Gen-2 鐵芯繞製,和一般空心電感相比,SMC-Kore 電感具有更低的直流電阻,而且更不易受到電感之間串擾的影響,因此相互間可以靠得更近,讓訊號路徑縮短。喇叭端子為 Dali 自行設計訂製,具有大型螺帽和自鎖機制,使用 Y 插或裸線都能輕鬆夾緊,用香蕉插則可透過自鎖機制將香蕉插鎖緊,確保緊密接觸。



輪子便於移動,且容易拆卸

試聽過程在極品音響最大的聆聽室進行,當天搭配全套 Burmester 器材,包括 111 一體式播放機、088 前級,及兩部 911 MK3 後級,911 MK3 本身是立體聲機種,可橋接成單聲道,功率由 350 瓦 / 4Ω 驟升為 770 瓦 / 4Ω,應足夠應付Kore 的需要了。

正式開始試聽前,極品的工作人員告訴我說,Kore 設計得很棒,連輪子都有,擺位可以隨我調。沒錯,重達 148 公斤的喇叭,輪子是必要的,不然搬動或調擺位可會累死人,重點是,Kore 的輪子很容易拆卸,移到定點後,只要把隨附的角錐往下轉,撐起喇叭,就能把輪子拆下。不得不說這設計實在太貼心,光是這點就可以加 10 分!



低頻精準快速

Burmester 可以播 CD,所以當天的試聽便以 CD 為主,首先播放爵士女歌手珍夢海的「Taking a Chance on Love」專輯,第 1 軌《Honeysuckle Rose》是一首輕快活潑的歌曲,以指撥 Double Bass 為前奏,然後加入鋼琴和爵士鼓伴奏,中間還有一段 Double Bass 主奏的間奏,所以 Double Bass 在這首歌裡扮演了重要角色,要是低頻拖泥帶水或是有那麼一點遲滯,這首歌的輕快感便會大打折扣。透過 Kore 的播出,低頻的質地非常乾淨,把 Double Bass 撥奏的音色和紋理表達得一清二楚,而且顆粒輪廓十分明確,速度優異,富於彈跳感,但不會收得太快,有適當的尾巴,又很彈Q,所以絲毫不覺得急促或趕,是我喜歡的低頻。低頻量感部分,飽滿有肉,量感豐富,但絕不過度,仍屬精準控制的類型。


Kore 可以播出很大的音場,但形體規模仍十分恰當,不同樂器的比例也清楚且合理,簡單地講就是準確。它的音色質地是稍微偏溫暖的,兼顧非常乾淨、透明的聲底,水分豐富,絕對不會有乾或澀的感覺,就是 Dali 以往給人的那種好聽,很容易聽。播放第 2 軌抒情曲《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當中用弦樂作為主要伴奏,透過 Kore 可以感受到弦樂在清楚、豐富的層次中,也有理想的綿密感,可見厚度優異。弦樂線條非常清楚,我覺得可以再柔和、再軟綿一點,所以就把 toe-in 調平了,喇叭完全往前,質地變得柔軟一些,聽起來好舒服。這時回頭聽第 1 軌,雖然貝斯的形體感稍微模糊了一些,但仍舊彈 Q 有勁,Kore 的低頻真好!

爽感跟著爆發

Kore 低頻的好還不只此。又如播放爵士樂團 Chick Corea Akoustik Band 的同名專輯,當中採用三重奏編制,包括鋼琴、Double Bass 和鼓,專輯中有多首節奏飛快的樂曲,藉此可以發現 Kore 的速度感非常好,鼓點清楚、快捷,收尾夠短促,而且形體完整,讓大鼓可以清楚地往下沉。我不由自主把音量不斷開大,用巨大的音壓聆聽,只覺得動態猛爆,猶如爆竹併發,我的爽感也跟著爆發,音樂極度鮮活,卻不覺壓力,因為整體仍維持極佳平衡和嚴謹的秩序,令人驚嘆,不愧是一流喇叭廠 40 年技術的結晶。


第 4 軌《Sophisticated Lady》是一首慢曲,音樂中留白的部分較多,可以聽到鋼琴清楚的延音,以及空間中清楚的殘響,把空間感交代得很棒,展現優異的細節呈現力。音樂前段只有鋼琴用高音鍵以輕柔的音量獨奏,中段之後貝斯和鼓加進來,音樂才變得盛大起來,此時我清楚感受到聲音的規模感有著明顯差別,當一加入貝斯和鼓,音場下盤就像是長出來,規模一下子變巨大了,由此可見 Kore 體型龐大,卻也十分敏銳,不輸中小型喇叭,而且非常準確,可明確呈現錄音的內容和變化。

充實飽滿的低頻又兼顧潔淨清爽

接著播放 Accustic Arts 的測試片「Uncompressed World Vol. III」,這是一張非常好聽的男聲合輯唱片,曲風以流行和爵士為主,佐以精緻的編曲和演奏,搭配講究但不刻意的優質錄音,不論是純粹聆賞或鑑別音響系統都很適合。透過 Kore,這應該是我聽過這張 CD 最好聽的一次,音場規模感大,人聲和每件樂器的形體比例都很恰當,簡單地講就是很自然,不誇張,又具有正確且寫實的音色,聲音很有人味。音樂的結構交代得一清二楚,條理明晰,因此在獲得龐大音壓與充實飽滿的低頻的同時,聲音是很潔淨清爽的,沒有過度的部分。Kore 高品質的低頻為這張 CD 帶來好聽的保證,低頻乾淨、清楚、厚實、快慢自如、層次豐富,中頻和高頻則有絕佳厚度,質地中有很棒的暖度,實在太好聽了!


聲音毫無機械性的成分

又如鋼琴家陳必先 2019 年的獨奏會錄音,收錄在 2020 年高雄音響展紀念 CD 中,透過 Kore 的播放,清晰、精準且帶有人文氣息的聲音,毫無機械性的成分,音色真實又美,帶有一點點肉感,加上很好棒的晶潤感(應該是來自 Burmester),一切都很恰到好處。鋼琴顆粒的密度很棒,又很輕鬆,低音鍵一落下,下盤規模就很自然地擴張出來,綿密又清澈,大喇叭的好,莫過於如此。播到第 2 軌的慢曲,可以清楚聽到樂句之間有很自然的延音和殘響,如同音樂廳的現場感,即便我坐的位子離 Kore 頗遠,很弱的樂段仍能清楚聽到,喇叭之靈敏,可見一斑。


最後以交響樂收尾,我選的是布列茲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奏馬勒第五號交響曲,Kore 讓我聽到一些以前沒聽到的聲音,而且音樂慢的地方好像變得更慢,快的地方更快,快慢之間的落差更大了。為何會有這樣的感覺呢?或許是因為 Kore 的全頻段的細節都非常豐富,解析力極強,讓音樂更為流暢、綿密,加上動態對比拉得很開,強弱之間的層次階調又豐富,整體起伏更顯巨大,所以感受上弱的地方更幽微,慢的地方更慢了,尤其是第四樂章,幾乎讓人感動落淚。這樣的馬勒只有更激昂、更悲壯、更有感染力,聽完仍令我低迴不已。


各方面都無須妥協

和 Kore 相處的時間比實際更快,雖然捨不得,但試聽完了還是得離開。不愧是累積 40 年技術和經驗的智慧結晶,當中沒有僥倖,沒有秘技,更沒有玄學,而是扎扎實實的不斷研發和實證,造就出製作頂尖喇叭的真正實力。這是一款在各方面都無須妥協,能靜能動,宜小宜大,各種音樂都能讓你獲得最大滿足,值得推薦。



器材規格

Dali Kore
型式:5 單體 4 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單體:10 × 55 mm 絲帶超高音 × 1,35mm 軟半球高音 × 1,7 吋 Balanced Drive SMC 中音 × 1,11.5 吋 Balanced Drive SMC 低音 × 2
頻率響應:26Hz – 34kHz
效率:88dB
平均阻抗:4 歐姆(最低 3.2 歐姆)
建議擴大機功率:50–1,000 瓦
最大音壓:118dB
分頻點:390 / 2,100 / 12,000 Hz
尺寸:1,675 × 448 × 593 mm(W×H×D)
重量:148 kg
建議售價:4,990,000元
進口總代理:極品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57號2F-1
電話:+886-2-2792-9778
網址: www.topaudio.tw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paudio.inc.tw


廣告
[專題報導] 融合四十年喇叭技術大成-Dali Epikore 11 產品發表會
今年(2023)TAA 圓山音響展時,亞太區營運總監 Gilles Brun 才親自來台,為自家旗艦 Kore 站台,年底再度來台,發表全新 Epikore 11,同時帶來新朋友 Raj TB,他是 Dali 區域銷售經理,而且會講流利的中文,與 Gilles 聯手解說 Epikore 11。《 全文

[新聞] 處處可見 Kore 的身影-Dali Epikore 11落地喇叭
Dali 累積 40 年技術和經驗研發的旗艦喇叭 Kore,是 Dali 有史以來做過最好的喇叭,不過 Kore 的價位不是尋常人能負擔,體積也非一般家庭能容納,為此 Dali 推出全新 Epikore 系列,用上了 Kore 的精華技術,體積則縮小至正常尺寸,讓多數人都有機會...《 全文

[專題報導] 敬請期待 Epikore 登場-專訪 Dali 亞太區營運總監
丹麥 Dali 亞太區總監 Gilles Brun,採訪認識了十幾年,老朋友見面,開場根本不聊音響,而是閒話家常,畢竟 Covid-19 讓大家相隔至少四年未見(從 2019 慕尼黑音響展算起),相互關心一下也是人之常情。言歸正傳,Gilles 這次要帶來 Dali 什麼新消息?...《 全文

[新聞] 12吋鋁振膜低音-Dali SUB E-12 F 超低音
[專題報導] 暢談新旗艦與無線喇叭趨勢-專訪 Dali 亞太區總監 Gilles Brun
[新聞] 顛峰之作!-Dali Kore 旗艦喇叭
[新聞] 高階 Hybrid Tweeter 技術下放-Dali Opticon MK2 系列喇叭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