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發表,已被閱讀 13,737 分類:喇叭
Spendor D7.2 落地喇叭 編輯部剛收到代理商送來的 Spendor D7.2,我就認下了它。這喇叭,我等待許久,終於有機會讓我近距離接觸,豈有放過之理。

約莫四、五年前,長年使用書架喇叭的我,起心動念想找一對落地喇叭。我當時設定的目標是:一萬美金上下的落地喇叭。從今日的 High End 角度來看,一萬美金算不得什麼。可是,我卻認為,這個價位的產品,在品質上往往達到了一定水準,在設計上也能很大比例地具備了原廠獨到的技術,可以算得上是各家的核心款式。只要悉心調整,一萬美金價位區間裡的喇叭,其實深具潛力。

藉職務之便,我聽了許多在這個射程範圍內落地喇叭。這些喇叭各有各的好,各有各迷人的地方,其間的取捨實在很難。我最終的選擇記於「聲自慢」一文,在此就不贅述。不過,有一對位於我清單前排的喇叭,當時沒機會聽到,殊是可惜,那就是 Spendor D9。

三個系列:A、D、Classic

Spendor 旗下共三個系列,最具品牌特色的莫過於 Classic 經典系列,其古典外觀與聲音特質,都貼近傳統上對「英國喇叭」的印象。而 A 系列和 D 系列,在外觀和聲音走向上則更朝現代美學觀點靠攏,窄面寬以及修長落地款的簡約設計,讓這兩個系列的 Spendor 喇叭,擺在絕大多數家庭中都不違和。A 系列售價可親、體積嬌小,旗下有書架款的 A1,和 A2、A4、A7 三款落地喇叭,都是 2 單體 2 音路低音反射式設計。D 系列則訴求進階的中階用戶,在技術應用與設計上更講究,喇叭體積也比較大。目前 D 系列進化到「.2」世代,原本旗下的書架喇叭 D1 尚未見蹤跡,僅見兩款落地喇叭,一是 2.5 音路的 D7.2,一是 3 音路的 D9.2。而我先前錯過的 D9,正是 D9.2 的前代機種。

可惜這次拿到的是 D7.2,當年那個未竟之願,只能算是償了一半。然就算僅償了一半的願,我也甘心。


箱體方正簡約,用深度換取容積

D7.2 方正但簡約的箱體,表面的貼皮處理做工精細,收邊細節都做得到位。Spendor 提供包括黑橡木、平光白、胡桃木、橡木與櫻桃木等五種外觀選擇。方正的箱體,面寬僅 19.2 公分,大概一個成年男人的巴掌大,箱體容積都靠深度換得,超過 30 公分的深度,讓 D7.2 雖然正面看去箱體嬌小,卻有著足以發出深沈低頻以及豐厚能量的容積。下方是一個表面平光處理的黑色底座,底部以腳釘墊起,當然,腳釘可以調整高度,確保喇叭的水平。


特別的雙通道低音反射孔

D7.2 的低音反射孔設計相當特別。Spendor 並沒有跟隨這幾年的流行,把低音反射孔安置在喇叭底部,而是在背面下方的位置,在類似條狀式開口的中央加上一個「分隔島」,隔出兩條氣流通道。原廠表示,此般設計可以加速氣流導通,並且減少氣流噪音。而它的喇叭端子,僅有一組,正位於這個反射孔開口的中央上方,且藏在裡面;若從側面看去,是看不到突出的喇叭端子的。


隱藏式喇叭端子優缺點各半

這個設計有好有壞,把喇叭端子藏起來,箱體外觀更簡潔;可是,實際使用上,要接Y插的時候就很麻煩。如果喇叭線比較硬一點,端子本身又不帶折角,很不好鎖線,你總會擔心折到線和端子。即便是接香蕉插,仍需要跪在地上然後把整個身子彎下去,讓臉幾乎貼在地上,才能看清楚端子,才好完成接線。這個設計,對於經常換線的用家來說,相當不方便。

箱體還有學問——動態阻尼技術

此外,原廠表示,他們的箱體用上自家的「動態阻尼技術」(Spendor Dyamic Damping Technology),其實就是透過箱體結構的強化,降低箱體共振,這樣一來,便可減少內部的吸音材使用,進而換取更大的容積餘裕,帶來更大的動態、更廣的頻寬,以及更透明的聲音。

D 系列專屬的 LPZ 高音

Spendor D7.2 使用一顆 22mm 的寬懸邊polyamid 軟半球高音,尺寸上比一般常見的 1 吋(25mm)高音為小。原廠表示,較小尺寸的高音有助於高頻響應的延伸性,較低頻段的部分,就交給中低音單體負責即可。他們把高音和中低音的分頻點設定在 3.2kHz,確實比較高一點。而在高音單體的前方,有一個金屬網罩,又或者說,在高音前面加了一個帶著透聲孔洞的金屬擋片。這不是為了保護高音單體不被戳傷(當然,還是有保護作用),這是有聲學目的的。原廠稱這個設計叫 LPZ,是為了平衡單體前方與背面腔室的氣壓,這樣可以讓單體運動更為線性。而在 LPZ 金屬網罩上的孔洞,則有助於控制高音的擴散角度。「 [LPZ 的設計] 可以帶來無比自然沒有壓力的聲音,讓人連續聽幾個小時的音樂,只覺享受卻不感疲憊。」原廠如此描述 LPZ 的功效。


自家開發製作的 EP77 招牌中音

與高音銜接的中低音單體,負責 3.2kHz 以下的頻段。這個型號為 EP77 的 180mm 中低音單體,與所有用於 Spendor 喇叭上的單體一樣,是原廠自家設計並製造的。EP77 中低音單體使用 Polymer 聚合物振膜,懸邊和彈波則都是特別訂製品,具有出色的耐熱與耐用度,材質本身的機械特特性穩定,讓單體運動時更為線性,應付大動態與低音量都沒問題。單體中央、錐盆底部,還有一個子彈型的相位錐,連於中央的音圈套筒,這也是 Spendor 喇叭的特色之一,在 D 系列上仍然保有。


Kevlar 複合材質低音作「.5 音路」

2.5 音路的 D7.2,在中音單體下方還有一顆 180mm 的低音。2.5 音路基本上可視為 2 音路,只是為了強化低音,而額外增加低音單體(可能不只一顆),針對特定頻率以下的低頻做補強,是為「.5音路」。原來的中低音單體並不做高通濾波,乃讓其自然衰減。所以,2 音路外加 .5 音路,就成了 2.5 音路。D7.2 上的低音單體,振膜是以 Kevlar 為基底的 Polymer 複合材料製成,背後採用鎂合金鑄造框架,高效率的磁力系統,電動能阻尼和散熱機制都經過優化。Spendor 追求的是更快速、更乾淨、更精準、動態更大的低音。


分音器用料有講究,力求聲音自然活生

喇叭在箱體、單體之外,另一個好聲音的重要因素就是分音器。Spendor 力求分音器能達到各單體間銜接線性,並務求發出靈活、動態大,並且自然的聲音。原廠指出,關鍵的用料就是其中那個高線性的金屬箔繞製的電感,失真低、頻寬足、相位準,是讓Spendor喇叭發出連貫且平衡的聲音。電容則是音響級製品,性能非常線性。這些分音器所使用的被動元件,都經過審慎的測量配對,務求精準。再加上接線均採用高品質的純銅鍍銀線,批覆的介電係數極低。這些種種因素,都讓 Spendor D7.2十分易於推動,搭配擴大機和喇叭線都容易,寬容度高。

聲音自然並中性,明亮而溫暖

說完Spendor D7.2的「道理」,我們來看這道理,究竟有沒有道理。試聽都在 U-Audio 的試聽室進行,先後以二部不同價位的擴大機輪番驅動 D7.2,包括 Linear Acoustic LA V-120 與 Accuphase E-5000。訊源亦有兩組,聽 CD 用的是 YBA CDT450 配 Merging NADAC,聽串流用的是 Telos EMP 配 NuPrime DAC-10。

Spendor D7.2 的聲音乾淨、中性、自然,沒有明顯的染色,亦不感覺有什麼偏頗。音色上稍稍帶著幾許溫暖而令人愉悅的明亮感,這種約略的明亮讓聽音樂有更多鮮活的樂趣。中頻段的細節訊息充足卻不過量,雖然 D7.2 帶著一些亮的色調,聲音卻沒有刮耳毛躁感,反倒從中頻一路向上都保有滑順的質地。中頻並不過分飽滿濃郁,僅僅保留一點溫暖,帶出綿密細緻的音質,表現在人聲和自然樂器演奏時,那種自然的、開放的、像真的聽感,相當迷人。而這中頻的密度與更細緻的質感,我認為正是 D 系列與 A 系列的重大分水嶺。


竟同時兼取柔順與明亮,讓小提琴飆高也不吵

聽 Anne-Sophie Mutter 演奏的「Across the Stars」專輯,這張錄音開啟了她與 John Williams 的合作之路,專輯裡的曲目均是 John Wiilams 特地為小提琴改編的,透過獨奏樂器來演奏主題,讓音樂主題更被凸顯,音樂的敘事性也更強。在電影「藝伎回憶錄」的「Sayuri’s Theme」當中,John Williams 以東方式的腔調,揉合了西方式的和聲,展現出女主角的堅韌與柔美的兩種特質。小提琴聲線清楚,邊緣全無銳利和毛躁,在高音處的轉折也能保有溫柔和滑順。不過,厲害就在於它一面保有這樣的柔軟、柔順的質地,卻又不減小提琴的光澤。把音色調暗一點,小提琴就不衝了,可是,這手法太粗糙了,Spendor 竟讓柔順與明亮兼備,這就不簡單了是吧?至於電影「德古拉」當中「Night Journey」的配樂,開頭的前奏即帶著神秘和驚悚的氣氛,在低音弦樂圓滑地奏出從主題中擷取的五個音符短小動機,展現出 D7.2 的低音實力。它的低音不是豐厚壯碩的類型,作為高度不及 1 米的小落地,D7.2 的低音帶著節制的態度,深沉卻乾淨。樂曲發展到中段的高潮,拔起的獨奏小提琴帶領樂團衝上巔峰,樂團隨即發出強力的齊奏,樂團小提琴持續的強奏,帶來充滿穿透力的聲響,卻仍然保持不刺耳的親近感。

或許由於 LPZ 高音的擴散性使然,D7.2 的聲音開放,在正面朝前或微幅內傾的設定下,即可展開一個開闊且有深度的舞台,而且聲音寬鬆之餘仍能清楚陳明舞台的諸般訊息。我在聆聽 D7.2 時,傾向這樣的擺位,讓音樂聽起來更輕鬆自然。這在表現古典音樂這樣的自然樂器演奏時,尤其受用。


聲音通透多彩,鋼琴氣韻迷人

除了前面舉例的「Across the Stars」專輯外,更標準的樂團編制樂曲如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我選播的是個人深愛的 Alfred Brendel 擔任鋼琴獨奏,Simon Rattle 指揮維也納愛樂的版本。Spendor D7.2 在表現鋼琴琴音時,呈現一種通透的、明亮的、多彩的與鮮活的氣韻,更添音樂的豐富性。無論是第一樂章中那些行雲流水般的彈奏(特別是那些琶音),或如第二樂章裡那深刻內省的嚴肅音符,抑或是輪旋曲樂章裡的奔放自由,那些琴音的體質都是爽朗且乾淨的。Spendor 在 D7.2 上做的,是一種面向現代的聲音取向,如果你渴望加一點濃郁,可以用這種特質的擴大機來調配。就好像我聽著這貝多芬四號,不禁就想著,要是手上有一台 Naim 的 SuperNAIT 3 或 NAIT XS 3 就好了。喇叭清澈,前端才有可調的,喇叭要是太濃郁,前面要拉回來就難了。

而 Spendor D7.2 雖然聲音比較清爽,表現起樂團的氣勢仍有可觀。無論是第二樂章那沉重又強烈的弦樂齊奏,或者是第三樂章那活潑的、急駛的演奏,它都能展現出相應的能量感,不教音樂變得單薄。特別是在第二樂章,聽過前面那濃厚強烈的弦樂提問之後,再聽到樂章將盡處的靜謐安詳,其間音樂的表情變化,實在迷人。而在第三樂章裡那些華彩般的演奏,那層次聽來清清楚楚,音樂的組織與紋理都得無隱地被一一揭示,Spendor D7.2 的透明度,真好。


豐富的訊息量,輕鬆帶出畫面感

誠如前文所提,Spendor D7.2 自然開放的氣質,在表現自然樂器和人聲演唱時,尤其能顯得其妙處。以「Blue Coast Collection: the E.S.E. Sessions」為例,當中歌手的歌聲不僅凝聚成形,有著鮮明的音像感,豐富的訊息量,更輕鬆帶出了畫面感。歌手的聲嗓特質也表露無遺,不管是 Keith Greeninger 那略帶沙啞的鄉村腔,還是 Jane Selky 的甜美腔調,再或是 Jose Manuel Blanco 滄桑的西語演唱。Spendor D7.2 都是以清晰而明亮的畫面,把那些歌手帶到眼前。聲腔,不僅是歌手那一個人的標誌,也是音樂詮釋和表現的手法。能把錄音中各種聲腔的變化說清楚,對音響系統來說是很重要的事,能做多少,所能帶來的音樂感動就有多少。聽 Jose Manuel Blanco 在「Lilianna」結尾處的那個喉頭顫動,那真是把愛情說得透了。

至於專輯裡多的是 acoustic guitar,各把吉他的聲音特質也都不一樣,D7.2 說吉他也是說得一把罩,那些琴箱共鳴、左手指腹擦過琴弦的聲響、琴弦用力撥動後的振動感等,無不清楚。於此,你也會感到 D7.2 的速度反應。速度快,吉他聽起來就會鏗鏘有力;它,就是這個味。而這張專輯最末所收錄的短曲,是低音提琴的拉奏,Spendor D7.2 以一種爽朗的、解析的手法,表現這把巨大的低音提琴。聲音不是一味地往下鑽,而是提供多而又多的訊息,讓粗礪的聲響,透過振動和摩擦清楚地表現出來。


鼓聲強而有力,爽脆帶勁——聽搖滾也處處精彩

看起來,Spendor D7.2 斯斯文文的,然而,放起搖滾樂,它還是處處精彩。例如,放起 Guns N’ Roses 的「Don’t Cry」,開頭以吉他 riff 作導奏,爾後加入貝斯的支撐和低聲哼吟,鋪陳得差不多了,鼓聲就跟著進來,在鼓聲的提示下,主唱 Axl Rose 歌聲響起,說起這個愛到深處全是淚的故事。這短短的開頭,一聽,就知道對了。D7.2 的層次清楚,聲線獨立,而明朗亮麗的音色,更把色彩豐富的電吉他表現得讓人激賞。電吉他與人聲主導著歌曲的發展,但是電貝斯的支撐是和聲豐厚的根源,再配上鼓組所鋪墊的節奏並所強化的情緒,歌曲張力就此展開。鼓聲強而且有力,在 D7.2 上聽見的 snare 套鼓爽脆帶勁,聽起來相當過癮。而在「November Rain」裡,鋼琴的序奏,為這首抒情搖滾經典添加了幾許古典氣質。漫長的序奏,在鋼琴、鼓聲、電吉他、合成器相繼堆加下,凝結出的情緒濃烈而抑鬱。D7.2 讓這歌曲聽起來既多彩又富活力,那吐放的情緒更是激烈。誰道英國喇叭就一定得是紳士?就算是紳士,就不能褪下外套、扯開衣襟狂放一下嗎?


一則以幸,一則以憾

聽完 Spendor D7.2,我心中開始矛盾,一則以幸,還好我當時沒聽到 D9,不然我最後要選買喇叭可就難辦了;一則以憾,可惜我到現在才聽到 Spendor 的 D-Line,這種放起各種音樂都有模有樣的好喇叭,相見恨晚啊!


器材規格

型式:3單體2.5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單體:22mm LPZ軟半球高音 x1、180mm EP77 中音 x1 、180 mm Kevlar低音 x1
頻率響應:29Hz~25kHz
靈敏度:90dB
阻抗:8 ohms
分頻點:900Hz、3.2kHz
建議擴大機功率:25~200W
最大承受功率:200W
尺寸:980 x 192 x 333 mm(HxWxD)
重量:21.2 kg
售價:226,000元
進口總代理:瑩聲
電話:02-2805-3569
網址:http://www.jadex.com.tw/

廣告
[試聽報告] 聽五十年依舊是英國經典-北門試聽 Spendor Classic 100
看到 Spendor Classic 100,很多人會聯想到 G1000,但如果您想到的是最早的 BC1,就顯示您的發燒資歷很深,這次來北門音響聽 Classic 100,經典的 BBC 監聽喇叭樣貌,依然是濃郁溫潤的英國聲,搭配德國AVM CS 8.3 All-in-one 系統,以及日本...《 全文

[專題報導] 傳統與現代兼顧的 Spendor-專訪 Spendor 事業發展經理
上一次見到 Spendor 事業發展經理韓富強(Danny Hon),已經是 2019 年的事了,雖然他在香港,理當可以經常造訪台灣,可是 Covid-19 讓旅遊變得困難,所以直到 2023 年才在高雄音響展上出現。採訪一開始當然要問 Spendor的新產品,Danny 說...《 全文

[新聞] 因應全球原物料價格變動-瑩聲音響部分代理品牌價格調漲通知
茲因俄烏戰爭,全球因能源、原物料及貴金屬短缺之故,國外原廠紛紛大幅調漲出口價格,且調漲幅度已遠超過本公司所能吸收之範圍,因此本公司不得不將於 2023 年 3 月 1 日起,調漲本公司旗下代理之 AVM、Cyrus、Koetsu 全系列產品之建議售價...《 全文

[新聞] 全新參考等級供電-In-Akustik AC-4500 電源濾波器
[試聽報告] 秀肌肉的英倫紳士-北門試聽 Spendor Classic 200
[新聞] 補上多聲道的關鍵-Spendor A1C 中央聲道
[新聞] 鈦金屬前障板-Spendor Classic 100 Ti 書架式喇叭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三星旗下 Harman 宣布收購 Roon
三星旗下 Harman 集團宣布收購 Roon,從車用電子和音響設備產業跨足音樂串流整合服務。以車用電子和消費性電子解決方案為主的 Harman(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集團在 2016 年被三星收購,旗下並擁有多個著名音響...《 全文

穎凱國際取得 ADAM 代理權
喜歡專業監聽喇叭的朋友對德國 ADAM 應該不陌生,ADAM 以監聽喇叭起家,再跨足家用領域,以精準、中性的風格風靡了不少音響迷和愛樂者,現在,ADAM 由穎凱國際取得代理權並引進國內,將繼續以監聽風貌滿足大家的聆聽需求。...《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