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8發表,已被閱讀 10,644 分類:訊源
試聽 Thorens TD-101A 黑膠唱盤 想聽黑膠嗎?

想,但是黑膠唱盤好像都很貴,也不好調整,也怕換張唱片就把唱針弄斷,總之,想打退堂鼓的理由可多了,Thorens 新推出的 TD-101A 黑膠唱盤,可說是獻給黑膠新手的大禮,以上各種擔心,Thorens 都已經幫您設想周到,開箱、擺好、上電,放上 LP 唱片,按下 Start 鍵,TD-101A「自動」開嗓唱歌。

不用怕弄斷唱針的自動黑膠唱盤

沒錯,TD-101A 是一部「自動」黑膠唱盤,雖然現在市面上的黑膠唱盤,清一色都是純手動,可是像 TD-101A 這類自動黑膠唱盤,在 80 年代可是市場寵兒,怕把唱針弄斷的人,絕對少不了自動唱盤。

聽黑膠,不光是聽音樂,還是一種情懷,把黑膠唱片從封套裡拿出來,卸下內袋,把黑膠放到唱盤上面,移動唱臂,放下舉臂器,唱針接觸 LP 時,發出「滋」一聲接觸噪訊,音樂隨之響起。

如果這樣的文字,少了畫面的刺激,請去看「讓子彈飛」,在電影約莫 21 分鐘處,張麻子玩留聲機,跟小六說:「這單活幹完了,爹掙了錢,我送你去留洋。」唱片放的是莫札特豎笛協奏曲,小六問:「爹,這個穆紮,他是怎麼把這東西吹到這個裡邊的?」張麻子回答:「你去留完洋,你就什麼都知道了。」


數位時代的類比復興風潮

現在的主流聆聽方式,已經從實體 CD 轉向雲端數位串流,可是實體黑膠卻逆勢成長,純類比音樂載體持續復興之勢,也帶動了入門黑膠的新市場。但是,黑膠真的回來了嗎?

假如以 2021 RIAA 的統計報告來看,數位串流(包括訂閱、廣播與廣告點閱)佔 83%,數位音樂檔案下載佔 4%,實體唱片(包括 CD 與黑膠與其他)佔 11%,代表實體唱片的市場,已經退居少數,只剩美國音樂消費市場十分之一強的份額,非實體唱片早已佔據絕對主流。

可是如果看實體唱片的銷售比例,根據 Laminte的統計資料顯示,2022 年上半年黑膠唱片銷售數量佔 53%,打敗了 CD,延續 2021 年的盛況,若以 RIAA 的統計來看,2021 年黑膠銷售量超越 CD,這是 1991 年黑膠銷售量少於 CD 以來,年年敗退,至今首度重新打敗 CD,如果趨勢繼續持續,黑膠可能會成為未來實體音樂載體的主流。

即便如此,黑膠在整個唱片市場當中,總體銷售佔比約莫 5~6%,代表黑膠仍是少數族群,不過已經足夠支撐起黑膠唱盤的市場了!

為 Z 世代設計的黑膠唱盤

黑膠捲土重來,與 Z 世代(2000 年以後出生)很有關係,這群數位時代的原住民,網路與手機對他們而言,就像陽光空氣水那樣理所當然,但他們卻開始對類比黑膠感到有趣,只要自己喜歡的歌手推出黑膠唱片,就想收藏,甚至許多年輕黑膠買家,根本就沒有黑膠唱盤可以播放,先收藏比較重要,顯示新世代的黑膠族群正在崛起。像是最近迷上電吉他的小兒子,看到我有「Nirvana: MTV Unplugged in New York」,也不管自己房間沒有黑膠唱盤,就搶去掛在牆壁上當裝飾,Kurt Cobain 可是他的吉他英雄,LP 封面的 MTV 現場就是他的搖滾聖殿。

既然是為新一代黑膠入門者所設計的唱盤,TD-101A 必須要簡單好用,所以 Thorens 加上了全自動功能,只要按下 Start,唱盤開始轉動,唱臂自動舉臂,移動到唱片第一軌,下針播放。

記得,放好 LP 再來播放

請注意:用 TD-101A 播放唱片,假如要啟動,幾得先把黑膠唱片擺上去,不然唱針自動落下時,直接接觸羊毛氈,可能會損壞唱針,切記、切記、切記,放好 LP 之後才可以按下 Start。假如真的錯誤操作呢?只能花錢消災,換個 MM 唱針吧(應該不貴)。

TD-101A 由代理商志仁大、小顏老闆親自送來編輯部,大顏老闆(爸爸)說,Thorens 告知 TD-101A 是自動唱盤,原本不打算引進,因為之前曾經有一批自動唱盤,每台都壞,入門盤修理也不划算,對客人很不好意思,從此不再碰觸自動唱盤,可是 Thorens 說 TD-101A 沒問題,不會壞,直接送來樣品機,玩過之後覺得應該沒問題,於是下單引進。



為什麼之前的 Thorens 自動黑膠唱盤幾乎每台都會故障?並不是 Thorens 的製造品質有問題,而是操作上容易出錯,因為全自動舉臂、旋轉、落針,有時候用家想要跳下一首歌,就「手動」去舉起唱臂,把唱頭向內移動,這時自動唱臂的機械裝置,依然連動著,而使用者一旦手動,就會造成機械功能損壞,想修,整組自動裝置要換掉,問題是,零件要錢,更換也要工錢,算一算差不多半台自動唱盤的價錢,乾脆換新的還比較划算,而且換成全手動盤,以後就不會遇到故障的問題。

那麼新推出的 TD 101 A,為什麼不會有以前手動就弄壞的問題?因為 Thorens 重新設計過,自動播放時,馬達與機械裝置連動,但是一但開始播放,就會放開連動,萬一中途想要換歌,舉臂移動不會影響機械裝置,意思就是說,TD 101 A 只有「自動啟動播放」與「自動回歸原位」時,機械馬達才會與唱臂一起作動,在播放之時,您可以自由舉臂換軌,不會損壞自動播放功能。


比一般入門唱盤更有份量

作為入門黑膠唱盤,TD 101 A 比起萬元以下的入門盤,可說份量重得多。現在最便宜的黑膠唱盤,大概是 Audio Technica 與 Onkyo,幾千元就買得到,可是這個等級的黑膠唱盤,只能說是玩具盤,聲音單薄,如果真的想登堂入室,只少要到 TD 101 A 這個等級,加碼到這個價格,您得到鋁合金唱臂,而非廉價塑膠唱臂,而且是皮帶驅動唱盤,加上鋁鑄造承盤,還有相對夠重的質量(唱盤重 5.4 公斤),賦予類比音色夠份量的厚度。

其實,Thorens 在入門等級還有 TD 202,與 TD 101 A 相同,都內建 MM 唱頭放大,不需要額外添購,而且有 USB 輸出,可以把黑膠類比訊號錄製為數位音樂檔案,可是為什麼價位差不多,還要推出 TD 101 A?答案很簡單,就是「自動唱盤」功能,用車子來比喻,TD 101 A 就是自動排檔,而 TD 202 就是手排車。以「玩」黑膠的角度來說,全手動的 TD 202 可能比較合適,多了抗滑可以調整,但是如果比操作簡單,TD 101 A 更好上手,拆箱開機,馬上就能唱,還會自動播放、停止,至於聲音表現,我只能說,用這個價錢入手的黑膠唱盤,TD 101 A 的聲音夠好了,絕對遠勝萬元以下的玩具盤。


雖然是自動唱盤,可是 TD 101 A 並沒有像上個世紀流行的自動唱盤,具備自動選曲功能,只能自動播放、自動停止,早年可以自動選曲的自動黑膠唱盤,唱臂配置了光學偵測裝置,可以找尋黑膠分軌的空白處,自動選曲播放,但是要復刻這項功能,TD 101 A 恐怕就不能維持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了,所以,TD 101 A 只有簡單的自動播放、停止功能,而這也代表您可以在睡前聽自己喜愛的黑膠,入睡之後,TD 101 A 會自動舉臂歸位,自動進入待機狀態,不用擔心睡著了,唱片在最內圈空轉一整晚,起床之後連鑽石針尖都磨不見了。

聽爵士與搖滾真棒

試聽 TD 101 A 時,我選擇了「幾乎不可能」的搭配,用 EAR 868P 前級與 509 MK II 單聲道後級,喇叭是 Wilson Audio Alexia 2,用這個等級的擴大機與喇叭來聽 TD 101 A 自動黑膠唱盤,完全是不對稱的搭配,可是這 TD 101 A 雖然平價,聲音表現卻是意外的好,尤其是聽爵士與搖滾,真是對味。

TD 101 A 的好,來自豐厚的中頻力道,平價黑膠唱盤的通病,就是聲音單薄,而 TD 101 A 的馬步夠穩,下盤夠厚,像是聽 「Saturday Night In San Francisco」,三大吉他手 Al Di Meola、Paco De Lucia 與 John Mclaughlin,在 1980 年 12 月 6 日的現場錄音,這是繼「Friday Night In San Francisco」之後,相隔四十年重出江湖的錄音,TD 101 A 把吉他爽脆的撥彈,重現飽滿的顆粒感,三位吉他手在舞台上的相對位置清晰,我知道,搭配的 EAR 與 Wilson Audio 器材太好了,讓我覺得 TD 101 A 有超值的音質音色,但是用 MM 唱頭來聽「Saturday Night In San Francisco」,真是爽快。

老國語流行的味道濃郁

換一張國語流行,聽「1984~1989 李宗盛作品集」,B 面「我的未來、我的家、我的妻」,拿 MM 唱頭聽,可能比 MC 還要有意思,中頻段濃郁的厚度,呈現 80 年代流行的音色,重現時代的氣氛。

當我聽李宗盛唱著:「有時候覺得自己,比王安還要努力,卻依然要擔心,要否能夠償還銀行的利息?」心想,現在的年輕人會對歌詞產生共鳴嗎?王安電腦早就是歷史名詞,年輕一輩誰知道王安?而擔心能否償還銀行的利息,講的是利率超過十趴的年代,現在升息都還不到 5%,股市就跌跌不休。

我用 TD 101 A 回味著 80 年代的音樂,不光聽黑膠唱片懷舊,更像是搭著時光機,遙想高利率、高通膨之時,卻是台灣經濟活力最旺盛的時代,也是台灣音樂創作最豐收的季節。

不過,聽李宗盛的時候,注意到 TD 101 A 自動播放的小問題,就是第一軌落針時,通常會稍微過頭,直接就開始唱歌了,我想 TD 101 A 應該是機械控制唱臂移動的距離,所以會落針點固定,可是唱片前面的留白寬度不一,所以 TD 101 A 會直接開唱,有時漏掉開始的幾個音,假如您真的很在意,手動操作即可。

MM 唱頭中頻溫暖度甚佳

好一段時間沒有聽 MM 唱頭,TD 101 A 勾起我對 MM 溫暖中頻的懷念,聽 Bill Evans「Waltz For Debby」專輯,「My Follish Heart」有著寬闊的現場錄音場景,MC 唱頭當然細節更多、音場更開闊通透,可是 TD 101 A 配備的 Audio Technica 3600 MM 唱頭,中頻段的溫暖色調,聽爵士樂很有牛筋味,低音大提琴的撥奏厚度夠好,鋼琴的音色濃郁渾圓,或許爵士鼓股刷輕拂的細緻度沒那麼漂亮飄逸,可是絕世小酒館錄音的濃烈氣氛,若再配上一杯上等的 Single Malt,聆聽室也能當小酒館。

換個口味,聽「Crossroads Revisited」,這是 Eric Clapton 舉辦多年的 Crossroads 音樂祭,邀請他的樂壇好朋友共襄盛舉,為他成立的戒毒中心募款,從 1999 年至今舉辦過六場,不僅有熱鬧的現場藍調音樂會,還邀請參與的大咖貢獻自己的樂器義賣,而我手上的「Crossroads Revisited」,則是納入多年來的現場錄音精華,集結成 6 LP 大盒裝,而且是首發黑膠,當我在圓山音響展 38 度 C 的展場上看到,立刻搶了下來。

藍調搖滾多些草根味

「Crossroads Revisited」的錄音並不算發燒,甚至有點粗糙,可是這顯藍調的草根性,更是對味,要是錄音精雕細琢,就聽不到 Fender 單線圈電吉他的噪訊,相對少了錄音的現場感,而用 TD 101 A 來聽,我想說只要中頻對了,什麼都對了,加上 Alexia 2 有充沛的低頻能量,讓 TD 101 A 聽起來架勢十足,根本就是超值演出。

聽「Sweet Home Chicago」,五位大咖同台,Eric Clapton、Robert Cray、Buddy Guy、Hubert Sumlin 與 Jimmy Vanghan,沒有畫面,只有音樂,可是從電吉他的音色,還有彈奏的手法,不難猜想究竟是誰在 Solo,如果五把電吉他太難猜了,聽「Rock Me Baby」,絕對不難,因為多了 B. B. King,他的 Gibson Lucille 電吉他音色,又濃又暖,一聽就知道是 B. B. King,TD 101 A 略微濃郁的音色,讓 B. B. King 的電吉他聽起來更有味道。

最後,我要提一下 TD 101 A 內建的唱頭放大,效果其實不差,增益也夠,可是東西最怕比,當我用 868P 內建的唱頭放大來聽,馬上把 TD 101 A 給比下去了,所以,我說 TD 101 A 相當超值的類比音色,講的是唱盤本身,不過內建的 MM 唱頭放大,只能說是方便的功能選項,假如要發揮 TD 101 A 的潛力,外加優質唱頭放大器,恐不可免。

進入黑膠很好的起點

用 EAR 與 Wilson Audio 來試聽 TD 101 A,其實有點過分,可是用夢幻組合來聽入門黑膠,更顯 TD 101 A 超值之處,如果您正考慮想開始聽黑膠,不想花大錢,只想輕鬆聽,TD 101 A 自動黑膠唱盤會是很好的起點。







器材規格

Thorens TD 101 A
型式:全自動黑膠唱盤
驅動方式:皮帶驅動
馬達:電子控制直流馬達
轉速:33 1/3 RPM、45 RPM
唱臂:鋁合金唱臂
唱頭:Audio Technica AT 3600
唱頭放大:內建 MM 唱放
尺寸:420 x 135 x 360 mm (W x H x D)
重量:5.4 kg
參考售價:27,000元
進口總代理:志仁
電話:02-7705-9789
網址:http://www.sbaudio.com.tw/

廣告
[試聽報告] 不麻煩的純類比音樂活力-試聽 Thorens TD 403 DD 直驅唱盤
聽 Thorens TD 403 DD,直驅盤的音樂活力,展現了純類比的風貌,而且,直驅盤一點也不麻煩,如果是皮帶驅動盤,每隔幾年皮帶就會老化,雖然更換過零件就能回春,可是畢竟多了件保養的麻煩事,而直驅盤完全不需要額外保養,DC 馬達的壽命很長...《 全文

[新聞] 導入半導體主動隔振技術-Thorens New Reference 黑膠唱盤
玩黑膠的人都知道,振動是黑膠播放的大敵,任何振動都會對唱針拾取唱片溝槽訊號造成影響,所以黑膠唱盤要不是靠重量抑制振動,就是用彈簧軟性避振,簡單區分為硬盤與軟盤,可是百年老店的 Thorens,重新打造超級黑膠唱盤 New Reference 時...《 全文

[試聽報告] 暢享黑膠的不悔之選-Thorens TD 1500 黑膠唱盤
雖是向 TD 150 致敬的作品,TD 1500 在性能表現上,可說是現代唱盤的優選,好調又好用,原廠配置的 TP 150 唱臂,與唱盤搭配得相當好,可更換唱頭蓋的設計,讓人愛不釋手,假如您不想從入門盤、進階盤一部部換過去,直接想一步到位,...《 全文

[新聞] 入門黑膠平價優選-Thorens TD 101 A 黑膠唱盤
[新聞] 入門直驅黑膠進階款-Thorens TD 403 DD 黑膠唱盤
[試聽報告] 等候知音,展現軟盤絕代風華-Thorens TD1601 黑膠唱盤試聽記
[新聞] 經典不滅的皮帶驅動軟盤-Thorens TD 1500 黑膠唱盤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三星旗下 Harman 宣布收購 Roon
三星旗下 Harman 集團宣布收購 Roon,從車用電子和音響設備產業跨足音樂串流整合服務。以車用電子和消費性電子解決方案為主的 Harman(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集團在 2016 年被三星收購,旗下並擁有多個著名音響...《 全文

穎凱國際取得 ADAM 代理權
喜歡專業監聽喇叭的朋友對德國 ADAM 應該不陌生,ADAM 以監聽喇叭起家,再跨足家用領域,以精準、中性的風格風靡了不少音響迷和愛樂者,現在,ADAM 由穎凱國際取得代理權並引進國內,將繼續以監聽風貌滿足大家的聆聽需求。...《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