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D'Agostino 從 1980 年 Krell 發跡,高舉全平衡、大功率、大電流,其堅持開啟了美國 Hi End 音響的盛世,也讓 Dan D'Agostino 贏得 Hi End 音響宗師的名號,到了 2010 年 Dan D'Agostino 自立門戶時,則如脫韁野馬一般,大膽地實現他對音響設計的理念,第一款 Momuntum 後級就是震撼彈,精緻小巧的金屬機箱,卻猛爆地容納 8 歐姆 300 瓦輸出功率,更可怕的是,2 歐姆負載可達 1,200 瓦,光是一部後級就讓「Dan D'Agostino Master Audio」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而讓 Dan D'Agostino 站上 Hi End 頂峰的作品,則是 2018 年在慕尼黑音響展亮相的 Relentless 單聲道後級,這部驅動猛獸重量高達 258 公斤,機箱碩大無朋,8 歐姆附在輸出 1,500 瓦超大功率,阻抗減半倍增為 3,000 瓦,當阻抗降為 2 歐姆時,輸出高達 6,000 瓦,身價近三十萬美金,以後級擴大機來說, Relentless 的體積、重量、功率與價格,幾乎可說是前無古人,將 Hi End 音響工藝推到了嶄新的境界。
讓 Dan D'Agostino 站上 Hi End 頂峰的Relentless Epic 1600 Mono Amplifier。
Progression M550 還有一項重大設計改版,就是輸入級改為 DC 直接交連,原廠表示這讓低頻控制力更好,頻寬表現更佳。輸入級改為 DC 直接交連,應該是 Momentum HD 前級與 Momentum M400 後級的技術延伸,此外,Progression M550 的工作偏壓也拉得更高,雖然是 AB 類放大線路,可是拉高的工作偏壓,讓 Progression M550 在輸出功率 70 瓦之內,放大線路基本上是處於純 A 類工作狀態。
放大線路沿用的技術則是 Super Rail 電路,傳統放大線路當爭都有正負極輸出,這兩條就像相互平行的電路軌道,當音樂訊號在這兩條電路軌道之間擺盪時,會自然產生損耗,而 D'Agostino 設計的 Super Rail,施加更高的電壓,在輸出級之前就把電壓加大,提高音樂訊號的擺盪幅度,效果就像汽車引擎加入渦輪,可以讓音樂的動態更為開闊、失真率更低,並且對喇叭有更好的控制力。
Super Rail 知易行難
Super Rail 電路的概念,講起來好像很容易,做起來其實不簡單,Progression M550 使用了 48 個新型高頻寬功率晶體,這些功率晶體都必須嚴格配對,建構差動、平衡、直接教聯放大線路。為了達到更高的功率輸出,Progression M550 搭載了 2,000 VA 大型環形變壓器,並配置 100,000 微法拉濾波電容,提供放大線路源源不絕的電力供應。
我從 Gary Moore「Still Got the Blues」專輯聽起,第一軌「Moving On」猛力的爵士鼓催促電吉他的藍調搖滾迸出,音符顆粒飽滿又龐大,電吉他 Slide 裝飾音強烈又直接,馬上把聆聽情緒推到高點,不過我要聽的是抒情搖滾的「Still Got The Blues」,切換到第四軌,Gary Moore 的電吉他 Solo,Overdrive 的音色突出又強烈,底層襯著加上 Chorus 效果的電吉他分解和弦。
當 Gary Moore 唱起「Use to be so easy......」,電子合成器和弦墊底,這些錄音的層次,當然是錄音室疊加炮製的效果,可是 Progression M550 輕鬆地把音樂的層次鋪陳,每一項樂器的效果都聽得清清楚楚,電吉他 Solo 之時,不僅是音色真實又清晰,彈奏的表情更是讓人聽得入神,Solo 後段的電吉他音色變得尖銳,我猜後半段的 Solo,Gary Moore 把 Les Paul 電吉他切到琴橋端的拾音器,讓音色更為銳利,而到了最後收尾時,再切回琴頸端的拾音器,讓音色更暖更厚,營造音色的對比。
「Still Got the Blues」是我讀大學時練過團的曲子,以前用隨身聽卡帶反覆聆聽抓譜,根本是熟到不能再熟的音樂,可是用 Progression M550 配上 Alexx V,卻還能聽出未曾發現過的錄音細節,可見這套音響系統的錄音還原能力有多強。我重新再聽一次,更注意錄音的細節,電吉他和弦撥弦時,可能切到反相,造就寬闊的音場延展效果,並與 Solo 電吉他凝聚又龐大的音符形成對比,還有,Gary Moore 切換 Les Paul 電吉他的音色檔位,次數可能比我以前聽的時候更多,而 80 年代的搖滾樂,總是加上很重的壓縮,讓音樂更有彈跳感。音響迷人之處就在這裡,本以為已經很熟悉的錄音,在更新、更優秀的音響系統上,就是能聽出更多新鮮感。
Progression M550 推起 Alexx V,音場寬鬆自在,輕鬆建構出 3D 立體樣貌,樂器的音符顆粒則凝聚有神,刻畫清晰,聽細川綾子的「Whisper of Love」,「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是經典的爵士標準曲,日本三盲鼠喜歡用超近收音,營造出龐大的音像,Progression M550 把低音大提琴的牛筋,帶出龐大彈跳的顆粒感,爵士鼓刷輕拂的細碎聲響,飄浮在空氣當中,細川綾子甜美的嗓音凝聚在音場中央,與鋼琴的相互輝映,到了副歌時,細川綾子的歌聲加上了略微誇張的回音效果,增添了空靈感,很快又收斂下來,歌聲又拉近了距離,中間長笛的 Solo 是很特別的爵士樂配器,吹奏時的細微氣音,伴隨著 Solo 起伏而變化,增添了聆聽的真實感,而且聽感非常輕鬆自在。
來點份量重些的音樂,聽 Miles Davis 經典「Kind of Blue」,加大音量,可以聽見類比母帶底噪的聲響,「So What」由低音大提琴撥奏開始,鋼琴簡單的和弦應和,類比母帶轉錄數位的氣氛濃厚,Progression M550 讓 Alexx V 撐開寬大深邃的音場,爵士鼓加入之後,低音大提琴撥奏分解和弦,銅管群和聲應對, Miles Davis 的小號居中,音色較亮,右邊是 Cannonball Adderley 吹奏的高音薩克斯風,音色較厚、也沒小號那麼亮,而右邊 John Coltrane 吹揍的中音薩克斯風,音色就明顯較暗,音像較大,音色更厚。
主奏由 Miles Davis 的小號領銜,開大音量的 Progression M550,撐起飽滿的音符,在寬鬆開闊的音場中,讓爵士搖擺的氣氛,呈現寬鬆又凝聚的擬真音畫,我閉上眼睛,享受著音樂,只耳朵仔細聆聽,略微靠右方的爵士鼓,與中央的低音大提琴鋪在底層,但爵士鼓敲打撓拔的清脆聲響,強化了「So What」明亮的色彩,鋼琴在左邊伴奏著,讓 Miles Davis 的小號、Canonball Adderley 的高音薩克斯風與 John Coltrane 的中音薩克斯風,在開闊的音場中各自發揮,而我腦海裡浮現的則是當年錄音的場景,這 Progression M550 刻畫錄音現場的還原能力,真是強大啊!
考一下低頻,聽 Marcus Miller「Free」專輯,「Blast」由電貝斯細碎的聲響開場,快速的右手撥奏,音量由小而大,但撥奏顆粒分明,電子鼓進來之後,低頻的份量猛爆了起來,電貝斯拍奏的低沉聲響,對比右手勾弦的高把位旋律,Marcus Miller 的 手上功夫可真厲害,而 Progression M550 把猛爆的低頻,與快速的電貝斯撥奏,層次分明地展現,下盤低頻推出來的空氣感,撲面而來,氣勢又猛又飽滿,這種喇叭推動空氣的聲勢,若不是擴大機控制力夠好,還沒推出空氣感,可能就已經軟腳了,但是 Progression M550 的錶頭只是輕輕晃了晃,告訴我後級穩得很,可以放膽操,還有餘力。
還要考試嗎?祭出 Robert Shaw 指揮亞特蘭大交響樂團的「卡爾奧福:布蘭詩歌」,開場的「O Furtuna」就是大考驗,定音鼓猛力捶打,合唱團強奏唱出恢宏氣魄,鐃鈸催高聲勢,感嘆命運無常,倏然落入弱奏,合唱團輕聲吟唱,樂團小聲呼應,大鼓猛力敲打,合唱團跟著加大音量,隨著大鼓催促,合唱團逐漸增強氣勢,大鼓的力道強弱,左右著樂團的聲勢強弱,最後銅管群加入,音樂衝向最高點。Progression M550 厲害在哪裡?不僅動態龐大,而且力度變化非常清楚,當然,這也是因為 Alexx V 不怕劇烈操駕,大鼓猛爆的敲打,不僅顆粒龐大,連鼓皮震動的樣貌,都在細微的尾韻中呈現,大鼓不是一打就消散,而是有尾巴顫動著,而合唱團則用更大的氣勢,唱出命運的壓迫。
[專題報導] 體積最小的超級純 A 類後級-Dan D'Agostino 總裁發表 M400 MXV 美國 Dan D'Agostino 總裁 Bill McKiegan 這次訪台,重頭戲就是發表 M400 MXV 單聲道後級,話說 2011 年 Dan D'Agostino 成立,第一款音響器材就是 M300,可說是 Dan D'Agostino 的「起家機」,此後在 2015 年進化為 M400,功率增加 100 瓦...《 全文 》
[新聞] 樹立同級喇叭的新標準-Wilson Audio Alexia V 華麗登場 美國 Wilson Audio 最暢銷的喇叭款式之一 Alexia 2,推出五年時間以來,其間有 Chronosonic XVX、Alexx V 與 Sasha DAW 三款喇叭上市,因此 Wilson Audio 將這幾年累積的創新技術,應用在 Alexia 2 上面,推出嶄新的 Alexia V。...《 全文 》
[試聽報告] 刷新對「參考級」的想像-試聽 Wilson Audio Alexx V 聽 Alexx V 一個下午,過癮了嗎?很過癮,但卻掩蓋不住以後聽不到 Alexx V 的失落感,音樂聽完一輪,湊近 Alexx V 仔細端詳,WilsonGloss 特殊烤漆在燈光下,透出細緻的光澤層次,做工真漂亮,音樂重播的能力刷新了我對「參考級」的想像...《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