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發表,已被閱讀 12,032 分類:喇叭
試聽 Mission 770 書架喇叭 Modern Vintage 是什麼意思?如果套用明式家具的說法,應該叫做「古件新作」,英國 Misson 新推出的 Mission 770 喇叭,就是古意盎然的 Modern Vintage。

Misson 史上最暢銷的喇叭

1978 年上市的 Mission 770,可說是 Mission 史上最暢銷的喇叭,沒有之一,而是唯一。當年的 Mission 在英國還是年輕的公司,創辦人 Farad Azima 於 1972 年畢業於英國李德大學(Leeds University),1976 年便創辦 Mission,真是英雄出少年,Mission 在 1978 年推出 Mission 770,成為當時市場上最暢銷的平價喇叭之一,奠定了 Mission 的基業,此後 Azima 還創辦了 Cyrus 與 NXT,成就一代音響王國霸業。

當年協助 Farad Azima 創業的夥伴,還包括他的弟弟 Henry Azima,Mission 770 是兩人共同研發的成果,因為市場追捧,所以 Mission 770 後來陸續推出第二代與第三代產品,此後由 780 Argonaut、770 Freedom 與 Leading Edge 接手,而 Mission 770 與現代 Mission 喇叭最大的差異,就是高音的位置,仍是傳統的高音在上、中低音在下,而現在 Mission 喇叭則是以中低音在上、高音在下的倒相排列為主。

身為 Mission 史上最暢銷的喇叭,是 Mission 770 復刻的主要原因,而另一個復刻的原因,則與現任研發長 Peter Comeau 有關,1978 年 Mission 770 上市時,Peter Comeau 是 Hi-Fi Answer 雜誌的年輕評論員,而當年 Mission 770 所帶來的市場震撼,讓 Peter Comeau 興起創業之意,於是在 1979 年與朋友一起創辦 Heybrook 喇叭,所以復刻 Mission 770,不僅是懷舊,更是 Peter Comeau 當年從音響媒體投身音響產業的雄心壯志。


回歸 PP 振膜創新的時代

Mission 770 加入了什麼新技術,讓這款喇叭成為市場寵兒?答案是聚丙烯塑料(Polypropylene)PP 振膜。什麼!就這麼簡單嗎?當年仍是紙盆振膜當道,想要硬度更高者選金屬振膜,而 PP 塑料振膜在那時候可是新穎的材料,一般人覺得質地柔軟的 PP,怎麼可以拿來做喇叭振膜?而工程師的天職,就是要克服困難,尋找各種不同配方,用來製作單體振膜,雖然現在看起來很平常的 PP 振膜,在那個年代可說是最新科技,迅速席捲喇叭設計潮流。

復刻版的 Mission 770,與當年的作品比較,外觀上只有一個明顯的差異,就是中低音 PP 振膜單體,原版的 Mission 770,PP 振膜呈現半透明狀乳白色,而復刻版的中低音單體振膜則是白色,顯示中低音單體經過重新設計選料;另一個明顯差異則是腳架,復刻版的 Mission 770,腳架比較像是古典 BBC 喇叭的方正鐵架鏤空設計,而原版則是中央厚片支架。除此之外,在外觀上很難看出差別,連白色喇叭前障板上面斗大的 Mission 770 字樣,都長得一模一樣,展現 Modern Vintage 的典雅風格。


(圖片取自Mission原廠)

所有單體全部重新設計

Mission 770 喇叭的設計簡單明暸:1.25 吋絲質軟半球高音,搭配 8 吋中低音單體,低音反射孔在面板前方發射,是經典的點音源設計,不過新的 Mission 770,只有外觀向經典致敬,所有單體都重新設計,使用現代性能更好的材料,將音響性能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圖片取自Mission原廠)

譬如 1.25 吋的絲質軟半球高音,支撐振膜的部分採用超細纖維編織,有效降低質量,提升高音單體的頻寬,8 吋中低音單體的 PP 塑料,表面加上礦物塗層,強化剛性,搭配更強的磁力系統,讓新的 Mission 770 具備更好的效率與功率承受能力,讓喇叭好推同時,也不怕擴大機用力操駕。

(圖片取自Mission原廠)

看不到的進化,還包括低音反射孔的調校,讓 Mission 770 的低頻延伸可以往下拉,原廠標示規格為 43 Hz~20 kHz,以這個尺寸的書架喇叭來說,已經是不錯的表現,而在 -6 dB 的測量,則可以拉到 30 Hz 以下的低頻延伸,這已經不輸給更大尺寸的落地喇叭了。


經典的「諧振控制音箱」

Mission 770 問世的時代,是 BBC 監聽喇叭盛行的年代,當時流行薄板設計,像是 Harbeth、Rogers 與 Spendor,都採用類似的設計,而其設計巧妙之處,在於各家補強橫樑不同,還有內部阻尼物多寡不同,新的 Mission 770 也是如此,稱為「諧振控制音箱」(Resonance Controlled Cabinet)。

在 Mission 770 的官網介紹中,大方地以 3D 工程設計圖,展現全新的設計內涵,包括諧振控制音箱的內部阻尼,不過有一樣東西從 3D 圖中看不出來,那就是前障板的材料,採用三明治結構,以雙層 MDF 板中間夾塑合板,利用兩種板材軟硬不同,以及密度不同,藉以控制諧振,引導到人耳聽不到的頻率範圍。

(圖片取自Mission原廠)

設計最終的關卡,就是實際聆聽驗收,Mission 770 由總工程師 Peter Comeau 親自操刀,建構超過 170 組模擬組合,包括分音器零件搭配不同的 PP 電容與空心電感,反覆測量、反覆試聽,光是聆聽調校就超過 1,000 小時以上。這是喇叭設計最困難的地方,雖然電腦輔助設計可以大幅縮短研發時間,可是最終的零件選擇,依然仰賴大量試聽比對,這也考驗設計者的聽力,在儀器測量與實際聽感之間,反覆比對選擇,賦予喇叭最終的聲音性格。

百分之百英國設計、英國製造

Mission 770 同時宣宣告 Mission 的「新英國製造」時代開始,原本在 Huntington 的工廠,主要負責喇叭設計,但為了重回英國製造,斥資擴廠,增建了 9,000 平方英尺,工廠總面積達到 25,000 平方英尺,包括研發實驗室、辦公室與工廠,還有一間無響室,而 Mission 770 就是宣告回歸英國製造的新產品。

未來 Mission 會全部回到英國生產嗎?我想不會,因為 25,000 平方英尺的廠房,換算為坪數,約莫七百坪,如果要應付國際市場的需求,這個廠房可能規模還不夠大,所以我認為 Mission 未來仍是把 Huntington 工廠當作研發中心,大量生產的型號仍維持中國製造,而利基型產品,或是品牌指標性產品,則回歸英國製造,這樣可以維持 Mission 的價格競爭力,同時提升品牌形象,對有產地情結的消費者來說,就可以用較高的價格買英國設計、英國生產的 Mission。


效率偏低的復古味

試聽 Mission 770 的過程,我搭配了兩套擴大機,一是 Linear Acoustic LA-V 120 綜合擴大機,一是全套 EAR 真空管機,包括 868P 前級與 509 MKII 後級。晶體放大的 LA-V 120,推力很足很飽,讓 Mission 770 的中低頻展現渾厚的勁道,講究音響性能表現,LA-V 120 是好選擇,可是 Mission 770 標榜 Modern Vintage,真空管的搭配更有味道,我最後選擇以 868P 與 509 MK II 聆聽定稿。


剛開嗓的 Mission 770,第一個感覺是效率偏低,不管是 LA-V 120,或是 868P,都要比平常聆聽音量再多推一點上去,才會得到預期的音壓,86 dB 的效率,雖然不算特別低,至少比老 3/5a 的 83 dB 要好得多,可是 Mission 770 仍需要適當的功率驅動,不然可能會覺得喇叭不太夠力,搭配的兩套擴大機,功率約在 100~120 瓦,推 Mission 770 沒問題,原廠建議搭配擴大機功率為 25~150 瓦,我覺得可能至少要 50 瓦以上,才能讓 Mission 770 盡情發揮,25 瓦有可能點勉強。

試聽的第二印象就是圓潤的復古味道,老英國喇叭的魅力在哪裡?帶著濃郁感的中頻,Mission 770 的中頻就是有這種味道,可是它不會像老英國喇叭那樣,濃得過了頭,而是適度地向兩端延伸,帶出既濃郁、又通透的現代感,中頻段的厚度,並沒有掩蓋音樂細節,而是呈現滑順綿密的音樂表情,展現 Mission 770 既復古、又現代的音色個性。

像是聽帕爾曼與阿格麗希合作的「舒曼、巴哈與布拉姆斯作品集」,其中舒曼的 A 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帶有濃郁的浪漫情懷,第一樂章由小提琴領奏,纏綿悱惻的旋律,由鋼琴反覆,接著是小提琴與鋼琴彼此交織呼應,鋼琴帶出不安的節奏,小提琴則在鋼琴催促下,越顯激昂,在 Mission 770 上面,兩件樂器的形體有足夠的厚度,呈現適當的溫暖色調,Mission 770 的鋼琴寬闊厚實,小提琴凝聚有神,尾韻帶著圓潤綿密,是很討喜耐聽的音色。

喇叭擺位很容易

聽帕爾曼與阿格麗希,同時也展現了 Mission 770 容易擺位的特性,我約莫讓喇叭拉開 2 公尺距離,聆聽位置在喇叭前方兩公尺處中央,Mission 770 很輕鬆地呈現自然寬闊的音場,假如適度調整 Toe-in 角度,可以讓樂器形體的刻畫更清晰,但如果沒有 Toe-in,整體的音場寬闊度會更好,我最後選擇不 Toe-in,展現 Mission 770 寬鬆自在的面貌。

室內樂是 Mission 770 的強項,那種有點濃、又不會太濃的英國味,像是聽樫本大進與列夫席茲合作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聽樂迷耳熟能詳的「春」,直接到第四樂章舒緩的輪旋曲,列夫席茲的鋼琴領唱,樫本大進的小提琴隨後跟上,兩位音樂家的速度走得優閒,讓音樂添了一分明亮感,Mission 770 呈現出稍微濃郁的寬鬆感,不過適度的空間感呈現,點出這是現代錄音的樣貌,到了音樂中段激昂之處,小提琴與鋼琴互別苗頭,Mission 770 也能呈現適當的張力,等輪旋曲主題回歸之後,釋放舒緩的音樂情感,如果您重視音樂性,更勝過音響性,Mission 770 肯定是您的菜。

大概只有電音不適合它

唉,一不小心,又提到音樂性與音響性了,偏偏這兩個詞的定義甚是模糊,我換個比喻,Mission 770 比較像是個性柔順的高級房車,輕鬆兜風很是舒服,可是如果想要重踩油門,還是可以猛爆,但是依舊不脫柔順的個性,如果您愛的是動次動次的電音,Mission 770 恐怕不是您的菜,它的低頻少了點狠勁,可是如果您喜歡滑順優雅的音色,帶著寬鬆柔軟面貌的 Mission 770 就很有吸引力了。

我可不是說 Mission 770 只能聽室內樂或古典樂,而是專攻火爆低頻的電音,並不是 Mission 770 的強項,可是其他音樂都難不倒它。

音場畫面感十足

我想舉 Tommy Emmanuel 與 Jason Isbell 合作的「Deep River Blues」,Tommy Emmanuel 精彩的木吉他指彈,開場就是濃郁的藍調味,在木吉他背後有貝斯襯底,Mission 770 的下盤穩妥妥地,讓低頻的顆粒飽滿圓潤,襯托 Tommy 明亮的鋼弦吉他,清楚的音場定位,開嗓的 Jason Isbell 中間偏右,Tommy Emmnauel 則是偏左,Mission 770 輕鬆呈現出音場的畫面感,最後一段兩個人合唱時,一左一右的清晰樣貌,帶著寬鬆的氣氛,這樣聽鄉村音樂真是愜意啊。

雖然我說 Mission 770 有著復古的英國味,可是在細節的表現上,則是帶有現代喇叭的解析力,像是聽 Eva Cassidy「Live At Blues Alley」,翻唱的「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現場錄音,Mission 770 可不是只有柔順的一面,還能帶出清晰的現場感,前奏吉他獨奏,背景有小酒館杯盤碰撞的細碎聲響,呈現現場錄音的氣氛。

Eva Cassidy 的嗓音清亮又有魅力,Mission 770 讓歌聲尾韻多了一分厚度與綿密感,甜潤的中高頻很美,等樂團加入之後,電貝斯的音符顆粒浮現,Mission 770 湧現低頻的鼓脹感,仔細聽電貝斯,真的是把節奏帶活了,Mission 770 清晰的低頻聲線,讓「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的現場氣氛更濃郁了。

雙鋼琴協奏曲的微妙音場形塑能力

我最後要講 Mission 770 的音場描繪能力,拿魯普與普萊亞合作的「莫札特雙鋼琴協奏曲 K.365」,聽第三樂章的快板,弦樂群開場的主題是明亮的莫札特,管樂群加入之後撐開音樂的規模感,然後由鋼琴接手,注意,這是雙鋼琴協奏曲,所以鋼琴的位置會在音場左右之間飄移,這是我考驗音場定位的重要曲目,如果兩部鋼琴聽起來都在正中央,少了左右互飆的樣貌,那就不像雙鋼琴協奏曲了,而且,這兩部鋼琴音色不同,一部比較明亮,另一部比較厚實,在音場左右交織的樣貌,甚為有趣,如果喇叭不能展現兩部鋼琴錄音的微妙之處,聆聽樂趣就會大打折扣。

Mission 770 的表現如何?兩部鋼琴的形體位置以及音色變化,深具聆聽樂趣,這兩部鋼琴不是左右分得很開的,而是凝聚在音場中央,呈現微妙的左右分立,此外,可能我搭配的是 509 MK II,鋼琴溫潤又濃郁的音色,很是迷人,兩部鋼琴或是彼此反覆,或是彼此交織對位,Mission 770 呈現出和諧又舒服的音樂樣貌,很能讓人放鬆沈浸在音樂當中。

正宗 80 年代 Modern Vintage

Mission 770 的訴求重點很清楚,就是「古件新作」,重現 80 年代英國喇叭的樣貌,但加上新穎的材料科技,在既有的溫暖音色上,增添豐富的音樂細節,同時拉大頻寬,讓音場更顯寬闊通透,除了聽電子音樂之外,Mission 770 可說是聽什麼、像什麼,而且溫暖優雅的音色姿態,不僅讓您回味 80 年代的風貌,更能坐擁豐富音樂細節,假如您沒能趕上 Mission 在 80 年代橫掃音響市場的風潮,用 Mission 770 來回味,絕對是正宗 Modern Vintage。

(圖片取自Mission原廠)

(圖片取自Mission原廠)

器材規格

Mission 770
型式:2 單體 2 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喇叭
使用單體:1.25 吋軟半球高音 × 1,6.5 吋 PP 振膜中低音 × 1
頻率響應:42 Hz - 20 kHz
建議擴大機功率:25 – 150 瓦
效率:86 dB
阻抗:8 歐姆
分頻點:3.0 kHz
尺寸:510 × 260 × 270 mm(高×寬×深)
重量:12.8 kg
建議售價:168,000元(不含腳架)
專用腳架:12,000元
代理銷售:享映
電話:04-2378-2211
網址:https://www.soundfield.com.tw/

廣告
[試聽報告] 回家聽音樂去!-沐耳音響 Leak Stereo 230 試聽記
我來這裡聽什麼?Leak Stereo 230 是也。英國老牌 Leak,在消聲匿跡半世紀後浴火重生,首波主打的 Stereo 130 綜擴和 CDT CD 轉盤,我聽過,我用過,也寫過評論。IAG 集團把 Leak 的古典氣息、復古況味,把那個封存在爸媽腦海底部,年輕時對音響...《 全文

[新聞] 就算入門也不妥協-Mission LX MK2 系列喇叭
Mission 在 1996 年推出的 LX 系列,曾經大放光彩,獲得市場和媒體多方好評,英國 What Hi-Fi 連連給出五星推薦。如今,Mission 推出 MK2 新版本,延續前一代的風采,繼續在入門級價位區代表 Mission 衝鋒陷陣。...《 全文

[新聞] 外型時尚簡練-Mission LX-Sub MKII 主動式超低音喇叭
針對全新上市的 LX MKII 系列喇叭,Mission 也推出了相對應的 LX-Sub MKII 主動式超低音喇叭,以求在性能和外型上都能完美搭配,提供給使用者更豐富的劇院體驗。LX-Sub MKII 搭載一顆特殊的「無壓」(No-Presses)紙盆振膜,口徑為 10 吋...《 全文

[新聞] 向經典致敬的45週年獻禮-Mission 778X綜合擴大機
[新聞] 濃濃人文氣,功能數不完-Leak Stereo 230綜合擴大機
[試聽報告] 大單體的魅力無法擋-Mission MS-450 主動式超低音喇叭
[新聞] 45 年技術累積-Mission 700 書架喇叭
[新聞] 搭載 15 吋大口徑單體-Mission MS-450 Sub 主動式超低音喇叭
[新聞] 經典不滅 重出江湖-Mission 770 書架喇叭
[試聽報告] 當前 C/P 值最高的數位無線主動喇叭-試聽 Mission LX Connect 無線系統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三星旗下 Harman 宣布收購 Roon
三星旗下 Harman 集團宣布收購 Roon,從車用電子和音響設備產業跨足音樂串流整合服務。以車用電子和消費性電子解決方案為主的 Harman(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集團在 2016 年被三星收購,旗下並擁有多個著名音響...《 全文

穎凱國際取得 ADAM 代理權
喜歡專業監聽喇叭的朋友對德國 ADAM 應該不陌生,ADAM 以監聽喇叭起家,再跨足家用領域,以精準、中性的風格風靡了不少音響迷和愛樂者,現在,ADAM 由穎凱國際取得代理權並引進國內,將繼續以監聽風貌滿足大家的聆聽需求。...《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