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5發表,已被閱讀 24,832 分類:訊源
Sony NW-WM1ZM2 金磚 2016 年 Sony 推出第一代金磚 NW-WM1Z,相隔五年,第二代金磚 NW-WM1ZM2 登場,從 4 吋觸控螢幕變成 5 吋,外觀看起來相同的工業設計,可是針對每一處設計細節重新審視,NW-WM1ZM2 不僅是第二代金磚,更刷新了對「最好」的想像,尤其是音場空間感的擴展,聽過就知道厲害。

圖左為 NW-WM1ZM2;圖右為 NW-WM1AM2。

晶片荒與塞港讓上市延期

當 Sony 告訴我們,新一代 NW-WM1ZM2 即將來台,想安排在上市之前嚐鮮試聽,滿心期待,可是因為全球供應鏈失調,加上塞港塞貨,上市計劃幾度延期,連宣傳用的樣品機都差一點趕不及,試聽的時間只能壓縮再壓縮,可是 NW-WM1ZM2 好玩的地方真的很多,聽過之後意猶未盡,真想有更多時間可以好好玩新金磚。

在實際看到 NW-WM1ZM2 之前,Sony 舉辦過幾次線上媒體發表會,與 Sony 研發工程師佐藤浩朗談設計理念,可是因為沒有機器可以玩,很多媒體都把注意力擺在晶片與規格上,偏偏這部分變化最少,尤其是 S-Master HX 數位放大引擎沒變,很多人對新一代金磚心裡都打上個大問號,相隔五年的時間,怎麼 S-Master HX 沒有升級,竟敢推出新一代產品?

Sony 研發工程師佐藤浩朗

魔鬼都藏在細節裡

這故事與上一代 Benz C-Class W205 世代有點類似,中期改款外觀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引擎也沒變,可是內部有超過兩百項以上的細節修改,新一代 NW-WM1ZM2 也是如此,雖然明顯的改變只有 4 吋螢幕放大為 5 吋,作業系統從換成 Android,可是內部細節的改善,那才叫做「魔鬼都藏在細節裡」!

金磚第一代採用無氧銅鍍金機殼,創造超高剛性的機殼,並具備絕佳屏蔽效果,可以隔絕外界噪訊,已經是極為豪華的材料,到了 NW-WM1ZM2,一樣是無氧銅鍍金,可是純度從原本的 99.96%,變成 99.99%,純度增加了 0.03%,但這麼一點點的進步,代表 Sony 挑戰最高技藝(state-of-the-art)的企圖心。



累積許許多多小地方的進步

有了 99.99% 純度的無氧銅鍍金機殼,NW-WM1ZM2 裡面裝了哪些東西?軟體容易講,就是 Android 11,而且是針對音樂播放優化的版本,把所有音樂播放與數位串流的功能,還有音樂資料庫的管理,交給 Android 處理,這樣大家都容易上手,畢竟 Android 用家相當多,操作起來最為直覺。

至於硬體的部分,這 NW-WM1ZM2 就是講究到家的 USB DAC 加耳機擴大機,封裝在 4N 無氧銅鍍金的奢華機殼裡。包含哪些東西?電源供應、放大線路、DAC 昇頻處理運算、校正時鐘等等,以基本架構來說,NW-WM1ZM2 變化不大,可是魔鬼都藏在細節裡,NW-WM1ZM2 可說把每一個部分都重新仔細審視,把許許多多小地方做到更好,就像 Sony 工程師佐藤浩朗說的,累積許多小改良,造就更好的進步,對於科技純粹主義者來說,簡直是自我的救贖,把已經做得很好的機器,推向更趨近完美的境界。



訂做電容強化電源供應

音響迷都知道,好聲的源頭首先來自電源,第一代金磚就以採用 FT CAP 高分子電容,到了第二代 NW-WM1ZM2,使用新版的 FT CAP3,另外加上全新開發的大型固態高分子電容,可以提供瞬間大量電力輸出,避免在音樂動態瞬間拉大時輸出軟腳。有些人說電容並不是很貴的零件,可是如果想要「訂做」,價格肯定昂貴,因為特殊應用的規格,需要的數量並不大,想要訂做,單價絕對很高,要不是 Sony 家大業大,電容廠可能還不願意幫忙打樣設計,最後只做少少的數量,所以這些特殊訂做電容,著實得來不易。

有了強化版電容的電源供應,NW-WM1ZM2 還需要讓電流與訊號暢行無阻的線路板,這還沒講到 DAC 或耳擴,而是機板的製作細節,Sony 在基礎工程上做了兩項改良,一是使用全新開發的含金焊錫,二是選用低介電係數電路板,並在導通路徑上加厚銅箔,等於是幫電流與音訊打造暢行無阻的高速公路,為的就是純淨無染的音樂再生。



44.1 kHz 與 48 kHz 雙時鐘校正

好電源與用心製作的電路板,算是基礎工程,打好地基,要蓋高樓了!數位放大引擎 S-Master HX 維持不變,Sony 認為這是目前最好的數位放大線路了,靠基礎工程的改良,足以讓 S-Master HX 發揮得更好,可是還有進步空間,那就是數位線路與類比線路的隔離,所以 NW-WM1ZM2 內部採用 OFC 無氧銅研磨機殼隔間,把數位與類比線路隔離開來,兼顧接地與屏蔽,又是為了提升音樂背景寧靜度的小細節。



在 S-Master HX 放大音樂訊號之前,NW-WM1ZM2 要處理數位升頻與處理,而當中關鍵的時間校正時鐘,是降低時基差的關鍵,Sony 選擇雙時鐘設計,44.1 kHz 與 48 kHz 各有一個時鐘,不管您給哪一個規格的音樂檔案,NW-WM1ZM2 都會自動選擇「正確」的校正時鐘,讓數位升頻與處理的誤差值最低。您想,如果 24/176.4 與 24/192 都使用相同的時鐘,數位升頻演算的誤差會有多大,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 24/176.4 用 44.1 kHz 時鐘校正,24/192 用 48 kHz 校正,演算法的誤差才會低。


五大調音手段更合個人口味

好,複雜的來了,這是 NW-WM1ZM2 超級厲害的地方,也是身為至尊旗艦的驕傲,所有 Sony 最高階的技術全都集結在此!包括 DSEE Ultimate、DC 相位線性器、DSD 原音重現引擎、黑膠唱片處理器、這四項技術的內容,講起來非常複雜,想要一一細數,大概就是叫大家準備認真上技術課,我可不想把大家嚇跑。


但是,NW-WM1ZM2 的數位處理技術理論雖複雜,使用卻非常簡單,您可以想像就是多樣化的聲音調整模式,基本的音樂味道不變,可是可以讓音樂的水分多一點,感覺更多汁,或是讓中高頻尾韻更通透或更濃郁,甚至加上一點「黑膠味」。這就像吃鬼金棒的麻辣拉麵,想要加辣或加麻,程度可以微調,可是麻辣拉麵的基本味道不會變,但口味更合乎個人喜好。如果這樣還不夠玩,NW-WM1ZM2 還有終極調音手段,那就是十段數位 EQ 等化調整,自由自在玩出您喜歡的音樂模樣。


還有什麼技術沒講?LDAC,這是 Sony 獨家技術,傳輸頻寬比藍牙多 3 倍,不過這需要配合支援 LDAC 的耳機,如果您是 Sony 忠實粉絲,那就能享受到 LDAC 的好處,不過我寧可用有線耳機來玩 NW-WM1ZM2,畢竟這是追求極致的數位時代 Walkman 啊,現階段依然是有線勝過無線,更何況 NW-WM1ZM2 擁有強大的耳機驅動能力,當然要搭配有線耳機。

更粗的 Kimber Cable 配線

最後一項該提的細節,就是內部配線的升級,Sony 原本就找 Kimber Cable 訂做四芯絞線,這個勝利方程式不用改變,可是配線可以用得更好。工程師佐藤浩朗在專訪中僅輕描淡寫,說他偏好較粗的配線,反覆嘗試了多樣的配方,不斷嘗試錯誤,找出最佳配線,這當中不曉得花了多少時間,反覆試聽,從細微的差異當中,找出最佳配方。

關於 NW-WM1ZM2 的技術進化細節,大致講到這裡,這是音響工程師不斷追求技術進步的救贖,從已經非常厲害的金磚裡面,雞蛋裡挑骨頭,反覆找出可以進步的細節,不光是材料的進步,還包括線路的優化,把已經非常棒的金磚,變成超級棒的金磚。


適合 100 dB/mW 靈敏度且阻抗 100 歐姆以下耳機

作為攜帶式 Walkman,NW-WM1ZM2 以 3.5 mm 端子輸出 60mW(16 歐姆),4.4 mm 端子輸出 250 mW(16 歐姆),建議耳機阻抗在 100 歐姆以下,靈敏度 100 dB/mW 最適合,這是為了兼顧攜帶方便與電池續航力的技術目標設定,所以沒有讓 NW-WM1ZM2 達到驅動力無限,假如您偏好高阻抗耳機,那麼可以選擇 DMP-Z1 或 TA-ZH1ES,使用桌上型耳擴,以更大的供電駕馭難驅動的高阻抗耳機。

如果這麼講 NW-WM1ZM2 的功率輸出,還是不太清楚如何搭配耳機,可以講的更簡單一點,NW-WM1ZM2 適用所有 Sony 耳機,而金磚既然是旗艦等級 DAP,耳罩式耳機旗艦 MDR-Z1R 當然是不二之選,但如果您想帶著 NW-WM1ZM2 趴趴走,耳罩式耳機相對不方便,那就選 IER-Z1R,假如您想要更好的耳道式耳機,沒問題,找 Sony 買專門為 NW-WM1ZM2 調音的 Just Ear 訂做耳機,好上加好。



音場空間感太棒了

試聽時搭配耳罩式的 MDR-Z1R,道地的 Signature Series 組合,即便沒有第一代金磚比對,也可感受到 NW-WM1ZM2 在音場空間感的進步,而且聆聽環境越安靜,越能感受到 NW-WM1ZM2 在音場與音質的美聲。我在辦公室聽的時候,只覺得 NW-WM1ZM2「好像」比上一代好一點點,可是當我把器材帶回家,夜半時分獨享時,這才驚覺 NW-WM1ZM2 進步很多,把耳機很難表現的音場空間感做到極致,甚至當我把 NW-WM1ZM2 當作 USB DAC 使用時,音樂一出來,我還以為沒有設定好,是電腦喇叭在發聲,拿下耳機才發現設定正確,只是 NW-WM1ZM2 的空間感太好,讓我誤以為聲音從喇叭出來。

像是聽盧廣仲的「勵志論」,NW-WM1ZM2 與 MDR-Z1R 把錄音的空間感,拉得很開,這一方面是器材好,另一方面是 Dolby Atmos 的效果,不光是把空間感拉開,同時把多樣化的聲音定位效果,熱鬧地呈現,像是副歌的和聲,在音場左右浮現,夾住中央的盧廣仲,電吉他的 Funky 聲響妝點其間,中央略微偏左,還有飄來飄去的電音效果,這都需要聆聽空間感夠好,才能聽出錄音細部做了多少變化,假如您聽「勵志論」,覺得聲音都收在中間,聽不到樂團細節裝飾熱鬧地在虛擬音場當中跑來跑去,代表空間營造的效果不夠好。

聽 Dolby Atmos 音樂更有感

夜半時分獨享 NW-WM1ZM2 與 MDR-Z1R,貪心地找 Dolby Atoms 錄音來聽,像是 Ed Sheeran 的「Shape of You」,開頭的卡林巴琴敲打著和弦,木吉他刷出節奏,把音場空間感塑造出來,中央浮現著 Ed Sheeran 的歌聲,他自己的和聲則在左右同時出現,副歌的和聲則與歌聲疊加在一起,凝聚在中央,電子鼓出現時,音場跟著熱鬧起來。NW-WM1ZM2 與 MDR-Z1R 的音色滑順又自然,聽起來相當舒服,中高頻自然的延伸,光澤柔順,低頻段的力度很好,整體的音色帶著柔軟的調性,即便開大音量聆聽,也不覺得有壓力。

NW-WM1ZM2 在音質部分的進步,可能不比較不覺得明顯差異,畢竟是最高階的 Signature 系列,都是旗艦等級產品,當然要夠好,而且,NW-WM1ZM2 可以調整 DSEE Ultimate、DC 相位線性器、DSD 原音重現引擎與黑膠唱片處理器,再加上十段等化,音質與音色的細部微調,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所以很難說新一代 NW-WM1ZM2 有大幅提升,可是在虛擬音場空間感的塑造,可說是明顯的進步,所以,當我在準備 Sony VIP 體驗會時,刻意準備表現音場的四段音樂,畢竟 NW-WM1ZM2 讓我最驚艷的就是空間感的擴展,當然要從音場著手。

針對空間感找音樂考驗

在 Sony Store 的體驗會上,我準備了四段音樂,先讓「Million Dollar Baby」電影原聲帶上場,聽「Blue Morgan」與「It's Nice Viewing」,從鋼弦吉他獨奏開始,NW-WM1ZM2 呈現出乾淨又凝聚的鋼弦吉他彈奏細節,同時有著吉他獨白的空間感,到了「It's Nice View」,變成鋼琴獨白,可以聽見鋼琴迴音踏板的效果,讓聲響自然地擴散,而弦樂群加入之後,整個音場向外擴散開來,在 NW-WM1ZM2 上面,不僅音場空間感漂亮,音色也相當柔美。

第二首音樂我選 Katja Werker 的「Contact Myself 2.0」專輯,聽第一軌「Yes」,這是 Katja Werker 在德國老虎魚錄音室的現場收音,雖是錄音室作品,但刻意採用同步現場錄音,模擬錄音室音樂會的樣貌,展現樂手的實力,也讓唱片聽起來更流暢自然、更有現場感。NW-WM1ZM2 準確地把錄音室現場的樣貌重現,第一把吉他從中央偏左浮現,Katja Werker 開唱之後,另一把吉他在音場右方出現,中央凝聚著 Katja Werker 的歌聲,NW-WM1ZM2 與 MDR-Z1R 的音色帶著溫暖的色調,吉他細節豐富,同時有著漂亮的共鳴,聽感相當舒服。


加上黑膠味真有趣

第三段音樂我選馬友友、Edgar Meyer 與 Chris Thile 合作的「Bach Trio」,不光是三重奏的器樂定位清晰,更因為這張唱片在鄉間穀倉錄音,音場向上延伸的空間感相當漂亮,而這種向上延伸的錄音空間感,剛好是耳機系統最難表現者,NW-WM1ZM2 與 MDR-Z1R 輕騎過關,如果不是 MDR-Z1R 耳機佩戴在耳朵上有實體的觸感,真會以為耳機消失了,向外擴展的音場,還有三項樂器的清晰定位,即便齊奏時也能有條不紊地呈現。

最後一張唱片選「Cooking With Mile Davis」,聽輕鬆搖擺的爵士樂,我選經典標準曲「My Funny Valentine」,錄音年代較早,可是 NW-WM1ZM2 與 MDR-Z1R 雕琢出濃郁又溫暖的音色,錄音聽起來不顯老味,而我刻意開啟黑膠唱片處理器,增添一分錄音的年代感,音色更濃郁有味。這樣玩是不是加上了音染?當然是,可是這是愉悅的染色,為聆聽增加一分樂趣,而多樣化的數位處理調音功能,就是 NW-WM1ZM2 玩起來趣味十足的特色,怎麼能不玩它呢!


目前聽過音場表現最好的 DAP

我知道,NW-WM1ZM2 不便宜,可是對比許多高檔 DAC,NW-WM1ZM2 並不算貴,而且您可以把 NW-WM1ZM2 隨身帶著用,這是數位時代的 Walkman,而且其 USB DAC 功能,足以與家用 DAC 平起平坐,回家也能接在音響系統上玩,一機雙享受,用這個角度想,NW-WM1ZM2 如果可以取代您現有的 DAC,升級到 Signature 等級,這樣想就不貴了,而對於講究音場表現的愛樂者來說,NW-WM1ZM2 非聽不可,這是我目前聽過 DAP 當中,音場表現最好者,絕對值得一聽。





器材規格

Sony NW-WM1ZM2
記憶體容量:256 GB
擴充方式:microSD/microSDHC/microSDXC
輸出頻率:20 Hz ~ 40 kHz
聲音設置:直接音源(Direct)、10 段音頻調節技術、DSEE Ultimate、DC 相位線性器、動態等化器、黑膠唱片處理器
電源供應:內建可充電鋰電池/USB 電源
螢幕尺寸,解析度:5 吋,HD(1,280 x 4720 px),LED 背光 TFT 全彩觸控螢幕
USB:高速 USB(兼容 USB2.0)
耳機插孔:3.5 mm 立體聲迷你插孔、4.4 mm 平衡標準插孔
藍牙:藍牙 5.0 版
USB 充電時間:4.5 小時
支援樂格式:MP3、WMA、FLAC、Linear PCM AAC、HE-AAC、Apple Lossless、AIFF、DSD 11.2 MHz、MQA
參考售價:92,990 元

台灣索尼
電話:4499111(行動電話請撥:02-4499111)
網址:https://store.sony.com.tw/

廣告
[試聽報告] 堪稱 Walkman 的新標準-試聽 Sony NW-ZX707 數位隨身聽
Sony 最高階的數位隨身聽 Walkman 是哪一部?當然是金磚 NW-WM1ZM2,再來就是次旗艦黑磚 NW-WM1AM2,而我這次試聽的 NW-ZX707 Walkman,是 2023 年最新作品,工業設計結合了黑金雙色調,其功能與音質的有感進化,可說足以媲美...《 全文

[新聞] 輕巧設計實現立體環繞音效-Sony HT-A5000 / A3000單件式環繞家庭劇院
Sony 最新 HT- A3000 及 HT-A5000 單件式環繞家庭劇院已正式在台上市,HT-A3000 搭載 3.1 聲道輸出,具備中置喇叭可呈現清晰對話,以及雙低音單體讓低頻更為澎湃;HT-A5000 則支援 Hi-Res 高解析音質,並配備了向上發聲單體和波束高音...《 全文

[新聞] 居家影音最高享受-2022 Sony BRAVIA XR 系列全面啟動電影遊戲新視界
Sony 2022 年最新 BRAVIA XR 系列電視已於 5 月底發表,並在陸續上市中,因疫情之故,遲至昨天才舉辦媒體體驗會,會中主打旗艦 MASTER 系列的 8K Mini LED Z9K 和 4K QD-OLED A95K,另外還有 4K A90K、4K Mini LED X95K、4K LED...《 全文

[新聞] 獨家認知智慧處理器 XR 超越傳統AI再進化-Sony 發表全新 BRAVIA XR 系列電視
[新聞] 萬元以下享受劇院級環繞音效-Sony HT-S400單件式環繞家庭劇院
[新聞] 隨擺隨享包覆音效-Sony HT-A9 環繞音效家庭劇院
[新聞] 全球首創認知智慧電視-Sony 發表最新 Bravia XR 系列電視
[試聽報告] 女王肯定會愛的家庭劇院-Sony HT-A9 無線多聲道系統
[試聽報告] 串連你的線上與線下世界-Sony Linkbuds WF-L900真無線耳機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