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5發表,已被閱讀 45,524 分類:喇叭
System Audio SA505書架喇叭 來自丹麥,創立於1984年的System Audio(以下簡稱SA),以迥異於傳統的設計理念,為「小」喇叭重新定義,也為自己在競爭激烈的音響市場上,爭取到一塊別人不易瓜分的立足之地。

堅持小口徑單體

不過,SA所標榜的小,倒不是喇叭箱體一定要做得小,而是單體振膜的面積絕不能大,反之要利用小尺寸、小口徑單體暫態反應靈敏的特性,重現最真實的細節與音樂活生感。

SA所有單體包括振膜都自行設計,全部喇叭的中、低音單體只使用小口徑且質量極輕的振膜。
SA認為,單體振膜是所有音響器材環節中耗損訊號細節最多的部分,也就是失真最高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大尺寸振膜即便做得再薄、再輕,但相對於小尺寸振膜,它的重量還是偏高,反應就會不夠靈敏,因而容易犧牲掉一些極細微的音樂訊息,與快速的動態反應。所以SA堅信「越快越好」的道理,所有單體包括振膜都自行設計,全部喇叭的中、低音單體只使用小口徑且質量極輕的振膜,重量大約只有傳統紙盆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非紙盆不用

為何SA的紙質振膜要跟「傳統紙盆」比重量,而不跟新的化學合成物或金屬材質振膜做比較呢?因為SA崇尚天然材料,堅持使用紙質振膜。SA認為,只有混和了多種天然纖維的紙盆,才能表現出最豐富的音色。這樣的想法與目前許多Hi-End廠愛用陶瓷單體、三明治式振膜、化纖振膜…等大相逕庭。不要以為紙質振膜使用傳統材質,成本一定比較低,其實不然。

紙盆的製作過程較為繁複,而且需要更多的人工,不像化學或金屬材質振膜,壓一下就成形了,在人工成本水漲船高的今天,紙盆並不省錢。另一方面,好的紙盆會因音色要求而混入多種素材,像是棉、羊毛、絲、椰子樹纖維,甚至陶瓷粉末等,更增高了製作成本。

入手沈重的紮實音箱

SA505的低音反射管位在背面,口徑並不大。
光是上述兩點,就讓我對這次的主角SA505充滿了好奇與期待,一是由於我原本就對紙盆單體很有好感,它有種獨特韻味很難取代,二則因為SA既然對小口徑單體如此專精,做出來的小型書架喇叭想必有其過人之處。

SA505的外型也十分「傳統」,並不多花成本在什麼水滴流線造型或鋼琴烤漆上。這樣的作法我也蠻認同,因為如此價位的喇叭,老老實實地把音箱做好,我想才是最重要的吧!在SA505方正外觀下,拿在手上頗為沈重,音箱結構相當紮實,製作的細緻度也在水準之上。SA505的低音反射管位在背面,口徑並不大,依SA的設計理念,SA505應該還是很好擺放,這部份就留待試聽時再做測試。

掌握好聲關鍵-中頻

因著方便,我就直接在架設好現成器材的客廳中進行試聽,搭配的擴大機是Melody 1688II真空管前級與Densen B-310後級,訊源則是鐘神Impress CD II唱盤。先播放Acoustic Mania的「Talking Hands」專輯,這是由Antonio Forcione與Neil Stacey組成的吉他二重奏。這應該是一張採取近距離收音的唱片,因此即便透過小小的SA505,仍可以聽到很充實、很龐大的音像,不過不同的是,吉他音粒的密度與重量感很棒,撥弦充滿力道,即便快速彈奏仍能清楚地交代。片中Forcione彈的是尼龍弦琴,溫潤中顆粒仍顯得緊實,也具備良好的力量感。聽完「Talking Hands」,我發現SA505的中頻厚度真是棒,即便在這蠻大的空間中,吉他聲仍不顯虛弱,可見System Audio真懂得掌握好聲的關鍵啊!

低頻不拖泥帶水

接著我換一些編制較大的音樂,一些問題便開始浮現出來:音場的下半截消失了,而且聲音有點乾。我想了一下,大概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了。一個原因出在Densen B-310,這部後級對單體的控制力相當好,也就是低頻的尾巴收得很快,剛好SA505也是屬於反應快速的類型,配在一起時,尾韻便顯得不足。另一個原因則是空間太大,離牆又太遠(超過1.2米),低頻都被消化掉了。兩個因素相加,便導致聲音太乾,低頻不足,而「Talking Hands」是雙吉他演奏專輯,吉他本來就沒什麼低頻,而且又是尾韻較短的樂器,自然聽不出問題。

解決的辦法倒也容易,我把SA505搬到房間裡,並換成一台音色適合的綜合擴大機,問題立刻迎刃而解。此時離牆約30公分,不僅低頻回來了,而且溫厚飽滿,聲線清晰,尾韻更是恰到好處。

有熱度的聲音

這樣的聲音走向聽爵士在適合不過,於是我拿出McCoy Tyner Quartet在Chesky的錄音「New York Reunion」。當中的樂手可都是大咖,包括薩克斯風手Joe Henderson與貝斯手Ron Carter。薩克斯風在SA505的播放下,具備比銅管該有的密度更好的表現,而且略帶濃郁的音色走向,讓SA505沒有小喇叭常見的生硬感。Double Bass撥奏有Q度,更有厚度,速度感則讓低頻濃而不糊。

播放第3軌「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SA505以它自己的方式說明什麼是熱烈與激昂。SA505的聲音並不刺激,也不華麗,甚至高頻還有一點點暗,但它以飽滿的音像與豐富的音色表現,讓聽者感受到4位樂手已完全投入在忘我的演奏中,有種熱立即將引爆的爽度,而更棒的是,聽久也不覺耳朵疲累。

深刻描繪音色質地

接著沈澱一下心情,換上阿勞演奏的蕭邦敘事曲。通透並不是SA505的強項,因此播放這張錄音水準還可以的唱片,並不會出現晶瑩剔透的鋼琴音粒,但這並不代表SA505播鋼琴就不好聽。相反的,SA505的鋼琴很直接,很均衡,低頻很有重量感,琴體內共鳴的尾韻也在水準之上,所以我聽到的是正確、自然的鋼琴。值得一提的,不論是激昂還是感傷的音樂,透過SA505,我似乎很容易便受到感染,雖然這很抽象,但感受確實如此。

弦樂四重奏也是我常測試的項目,挑選的唱片是Quatour Ebéne演奏法國作曲家作品。一般來說,多數小喇叭的設計會盡量發揮其中高頻的優勢,做出亮麗光彩的聲音走向,但這樣的走向常失之均衡,導致聆聽弦樂四重奏變成折磨。不過,SA505並沒有這樣的問題。SA505在適當的空間裡,弦樂聲線顯得飽滿,厚度出色,均衡度堪稱如此小型的喇叭中的佼佼者。音色方面,SA505並雖無油亮光滑的甜美線條,但略為黏滯的特質,充分描繪出琴弓擦弦的豐富紋理。這樣的音色聽起法國印象派作品就有意思了,因為印象派音樂原本就是以音色變幻為旨趣,SA505雖不華麗,卻很能凸顯質地與音色。

獨到聲音品味

經由這次試聽,我充分地瞭解到System Audio是一家很能掌握住好聽元素的公司,他們的確清楚什麼樣的聲音才是真的好聽,而不隨波逐流,即便是低價位帶的入門產品,System Audio更懂得凸顯當中的一兩項特質,讓器材變得好聽,而SA505正是這樣的東西。它讓你花費不多,收穫卻不少,除了能買到丹麥原廠生產的喇叭,聽到富有音樂性的聲音,更重要的是,你已擁有了System Audio對於聲音的獨到品味。

System Audio SA505器材規格

型式:2單體2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喇叭
使用單體:1吋軟半球高音單體×1,5又1/4吋中音單體×1
頻率響應:50Hz-35kHz(±3dB)
靈敏度:88dB
平均阻抗:8Ω
分頻點:3kHz(4階分音)
建議擴大機功率:25-90瓦
尺寸:280×150×207mm(高×寬×深)
重量:4.4公斤
參考售價:29,500元
進口總代理:巨禮
電話:(02)2833-6789
網址:www.cheerymusic.com

廣告
[新聞] 2009高雄國際音響展前報導-Naim Nait XS全台首度發表
Nait XS將在本次高雄音響展中做全台首度發表,因此南部音響迷有機會比北台灣更早聽到這部實用又美聲的Naim最新力作。Nait XS屬於Nait系列,建議售價99,000元,其等級落在最高級的Supernait與入門的Nait 5i之間,剛好可以填補這兩部器材之間蠻大的落差。《 全文

[新聞] 短小精悍-System Audio SA705喇叭
什麼?15公分寬,28公分高,應該只能算是迷你喇叭吧?也對,這款精巧袖珍的System Audio SA705書架喇叭體積的確迷你,但可不能因此而小看它,因為來自丹麥的System Audio正是以小尺寸為其設計哲學,強調反應靈敏的小尺寸單體,才是重現...《 全文

[專題報導] 音樂性、整合性加高品質-System Audio產品哲學三要素
丹麥System Audio自認為是一家想法「與眾不同」的公司,他們強調自家產品走「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看起來似乎和時下流行的「系統家具」有些類似。究竟SA所謂的系統設計包含哪些東西,SA整理其產品哲學的三大要素,分別是...《 全文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試聽 BLUESOUND NODE ICON
沒錯,標題真的是「999 美金的旗艦串流播放機」,當我拿到加拿大 BLUESOUND 在 2024 年底最新推出的 NODE ICON,才開箱牛刀小試一下,直覺這可能是同價位的殺手級產品,要搶當 C/P 值冠軍...《 全文

2025 高雄音響展紀念 CD
2025 年高雄音響圓山 Hi End 音響大展,即將在 4 月 10 日(四)~ 4 月 13 日(日)舉辦,依照慣例,主辦單位會精心準備紀念 CD,作為購票看展的「伴手禮」,同時為音響展催票。... 《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