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06發表,已被閱讀 21,587 次 |
分類:電源排插 |
|
我不僅寫過好幾篇 Telos 的器材評論,我本身也是 Telos GNR 主動式接地機的用家,在經歷過這麼多次試聽,我本以為我對諸多 Telos 器材帶來的提升效果應該已經很習慣了,沒想到這次我還是被新推出的 QAC 主動式電源線嚇到了:聲音提升幅度簡直是劇烈!讓我不禁開始為眾多 Telos 愛用者與音響發燒友擔心,因為他們的荷包又要失血了…
前無古人的電源線
小林創立 Telos 之初,「起家」產品就是線材,在這成立十五周年之際,小林以一條「前無古人」的主動式電源線做為創業里程碑,格外具有紀念意義。QAC 是 Quantum Active Cable 的縮寫,當中集結了小林在業界十八年來對音響的所有認知與理解,也涵蓋 Telos 十五年的技術總結。QAC 運用了哪些技術呢?簡單地說,大致包括相位修正與降噪、舒曼波調音、元件順向性原則、導體絕對方向性、Quantum 稀土元素與遠紅外線物質調音、特殊焊錫配方、扭力起子固鎖螺絲…等,總編在上篇當中已多所提及,因此我在這裡僅擇要補充。
QAC 外觀上最大的特徵便是附在線上的黑盒子,這個盒子可不像一般發燒線用來提升附加價值的減振環這麼簡單而已,而是夾藏了主動式電路的「潘朵拉的盒子」,不過,小林倒是一點都不介意讓人知道裡頭裝了什麼,否則他就不會只蓋上兩片透明壓克力了。
串並聯更增主動模組的效益
黑盒子以鋁合金經 CNC 切削成型,內中包含兩個主動式模組:相位修正模組與舒曼波模組。相位修正模組主要就是 QNR 量子降噪機的濃縮精華版,它的原理是持續偵測並比對電源中相位失準的 60 Hz 頻率,並發出反向訊號,將電源耦合回平滑的 60 Hz 正弦波波形。QAC 處理電源的概念和一般電源處理器或淨化器相同,但不同的是,一般電源處理器是處理完再藉由電源線送過來,送的過程中可能又被汙染了或改變了,可是 QAC 是「在線」即時處理、即時修正,效果更直接。
此外,QAC 還運用了特別的接法,可加成提升相位修正的效果。如何特別的接法?QAC 內中有四股導線,其中三股分別是水、火、地,從公頭直接連到母頭,中間沒有切斷,第四股從母頭的「火」接入相位修正模組,再從模組另一端送回公頭,由於這樣的接法有串聯也有並聯,讓電路處於不斷循環的狀態,因此可以增強相位修正模組的效能。這個處理路徑比單台 QNR 更短,而且會不斷循環,因此即便模組只有小小一片,效果還是很顯著。小林告訴我說,他嘗試了許多接法,現在這個接法他覺得效果最好。
舒曼波模組是衍生自旗艦電源供應器 QRC 的研發成果,小林還將成果做成 V5.1 升級套件,讓過去已經購買 GNR、GNR Mini 和 QNR 的老用戶也能享受到 Telos 新技術帶來的提升。QAC 的舒曼波模組基本上只是取電而已,並不參與 QAC 的電路,它所產生的 8 Hz 極低頻會直接「烘烤」相位修正模組背面的電容,產生舒緩音質與音色的作用,是一種調音手法。
凡事講求開誠布公 資訊透明
QAC 電路板上的元件皆符合 Telos 的 V3.1 元件挑選原則,要求電阻和無極性電容都必須以單一方向安裝,對 V3.1 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踏上 Hi-End 的坦途 — Telos GNR V3.1 主動式接地機一文。既然元件的挑選與安插都要求順向了,導體又怎能例外。小林對導體順向排列貫徹得極為徹底,簡直到了嚴苛的地步,為此他特別和製線廠合作開發專屬製程,不僅抽細的過程有嚴格要求,絞繞成束的每根細線也要求方向一致,最後水、火、地與第四股導體也都有固定的方向,並非四股線都是同方向。製線如此嚴謹,不僅前無古人,恐怕也是後無來者!
QAC 外層披覆含有 11 種稀土元素與遠紅外線物質,可增進導體傳輸效能,達到提升聲音表現與調音的目的。此技術源自 Telos 的 Quantum 調音貼片,原本共有紅、藍、黑三種貼片,成分、配方不同,調音效果與用法也不一樣,小林從中研製出 QAC 的專屬配方,直接融入披覆當中,讓整束導體從頭到尾都均勻地暴露於 Quantum 元素的效用之下,比起貼片只能從單點作用,功效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QAC 的公、母頭採用Wattgate 訂製品,上面的螺絲一律使用誤差極低的電子扭力起子固鎖。這樣有什麼差別?水、火、地三個金屬夾用相同的扭力鎖緊,導線的受力相同,阻抗就會一致,傳導也會相同,聲音聽起來就會更流暢。此外,固鎖的扭力也必須經過多次嘗試才能找出最適合的磅數,必須靠長時間反覆試聽才能決定。
Telos 凡事講求開誠布公,資訊透明,所有的原理與設計都講給消費者知道,蓋板還刻意做成透明的,電路不怕你看,因為小林講的是科學,不是玄學,他希望消費者對於 Telos 產品的設計、技術、效用不用懷疑,要考慮的只有喜不喜歡而已。
聲音的明確性大幅提升
看完前面講到的技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所熟知的發燒線材設計原則在 QAC 身上全不管用。所有發燒線設計講求的不外乎導體純度、導體種類、結構特殊性、屏蔽是否嚴密、避震方式、阻抗容抗、插頭材質…等,好像這些東西用得越多、越特殊、越珍貴,線材就越好,但 QAC 的著眼點大不相同。QAC 只用了 OFC 無氧銅,搭配最單純的結構,也沒什麼特殊屏蔽與避震,阻抗容抗也很正常,公母頭就是音響級純銅插頭,由此可見,QAC 和其他發燒電源線的差別除了主動式電路與一些 Telos 獨門絕活外,其餘部分也大不相同,可說是顛覆了許多既有的線材設計原則。那聲音到底如何呢?簡單地說,就是令人驚艷!
試聽過程在我家進行,搭配的器材包括 Windows 電腦訊源、Audiobyte 黑龍 DAC、NuPrime EVO One 後級、EC 4.8 前級與 Aurum Cantus Grand Harmony 喇叭。
這次小林一共提供兩條 QAC 讓我們試聽,我先只用一條,接在前級。首先播放「The Dali CD, Volume 4」測試片第3軌,北歐女歌手 Eivør 的《Min Módir》,這首歌是測試音響的好素材,因為配器不會太複雜,聲音頻段涵蓋範圍廣,有足夠的規模感,包含的訊息也多。透過 QAC 的播放,我輕易地感受到,包括低頻與極低頻的層次、軌跡,以及演唱者唇齒音與氣音、空間迴響、空氣感、背景黑度...等,都明顯提升了,此外,所有的聲線也變得更為清晰,像是低頻的線條與輪廓、歌聲的凝聚性、音像厚實度與實體感...等,也都大幅提升了。簡單地講,就是聲音的明確性大增,一個個的形體感變得非常精確,一絲不苟,相較之下原先的聲音是鬆散的,缺乏凝聚力。更重要的是,一切都變得更清晰了,這首歌反而聽起來更不躁、更不利、更不吵,更順暢了!而且音色通透感,聲底乾淨度也提升了,像是把眼鏡擦乾淨的感覺。
接著播放「Apollo」,是以一把大提琴與一把吉他合奏一些古典名曲的發燒片。透過 QAC 聆聽,此時聲線更具體,質地更純淨,更接近就在面前拉琴的感覺,擬真度真是好!我還感覺到 QAC 讓大提琴的形體比之前小了一點,更精煉,密度更好,聲線變化也比以前更清晰、更豐富。不僅如此,大提琴音色變得更乾淨晶潤,而且共鳴感更豐富,讓音色更顯甜潤,實在是太美了!更棒的是,大提琴音色更見甜美之際,線條的柔順性與緻密感也更好,而且質地柔中帶韌,力度更顯鮮明。
強弱起伏更鮮明
這個時候,我已經非常清楚 QAC 是什麼樣的電源線了,它就是把什麼都變乾淨清楚了,聲音更凝聚、有力了,強弱起伏更鮮明了,音色更甜潤了,質地卻又不會變得更硬更緊,聽起來還是一樣輕鬆。像是「The Dali CD, Volume 5」第1軌丹麥女歌者 Hush 唱的《Up to the Mountain》,吉他一出來,我就發現吉他的形體比以前小一點,定位與形體更清晰,歌聲的起伏感更鮮明,強弱對比也明顯更好。第2軌丹麥男歌者 Erann DD 的《Sugar Man》,歌聲起伏如同上一首,更鮮明,強弱變化的階調更多,且人聲與樂器的分離度更好,聲音的畫面感更強烈。這時我忍不住趕快把第二條 QAC 也拿出來,插到黑龍上,再聽《Sugar Man》,此時起伏與對比的鮮明度又再提升一個檔次,而且強弱變化非常線性,聲音非常流暢,此外分離度又再更上層樓,且因聲音細節更豐富,訊息更充足,整個音場的綿密感也更好了。不僅如此,力量的輸出更明快、直接,階調又豐富,因此音樂聽起來更為順暢。
於是我再回頭去聽「Apollo」,兩條 QAC 加持,這時吉他形體又更小了一點,兩件樂器的分離度更好,更為具象,且音色的甜美感又再提升,簡直美極了。以前寫別的電源線要不斷插上又拔下,換來換去,經過好幾次A / B 比對才能精確地辨認出差別,但聽 QAC 的過程中完全不需 A / B 比對,兩條線插上去後就沒拔下來,一路試聽到完。
這就是聆聽高級音響的樂趣
接著聽鋼琴,我選了布蘭德爾演奏舒伯特鋼琴奏鳴曲 D.960 的第二樂章,當下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具象、具象、具象,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鋼琴的形體感非常具體,聲音極為凝聚,但規模感仍是大的,音場是開放的。以前聽起來都是平面化的,鬆散的。此外,聲音背景十分寂靜,弱音時,低頻亦充滿沉著感,讓音樂穩定向前,非常微弱的訊息也都交代得清楚,如現場一般。鋼琴顆粒有很好的厚度,一顆顆飽滿有肉,水分亦十分豐富。D.960 第二樂章長度有 9 分 23 秒,但我一點都不覺得冗長,細細將它聽完,好生滿足,由於這兩條 QAC,我覺得我整套音響系統的價值加倍了,我想,這就是聆聽高級音響的樂趣。
聆聽貝拉方提眾所周知的「Sings The Blues」專輯,QAC 又讓我獲得與眾不同的感受。我的系統像是用了很高級的真空管前、後級,不論是音像實體感、音場縱深、不同樂器的分離度,或是音色的透明度、水分、晶潤感、厚度、寫實感,都有更上層樓的表現,而且貝斯顆粒不僅清晰,質地又 Q 又有彈性,延伸也非常輕鬆,聽感極為自然。那種感受就好像這兩條 QAC 是無形的,它讓系統獲得直接有效的提升,卻不改變系統原有的走向。我的意思是說,QAC 並無明顯的個性走向,但音色變得好好聽。
接著我用 Tidal 播了 Miles Davis 的「Round About Midnight」,這是個 mono 錄音,是我很喜歡的曲子,每當我的系統有所調整,或是換了、加了什麼東西,就會聽這首做為驗證。一放出來就知道不一樣了,聲音很溫暖,很圓融,卻不失極佳的解析、輪廓與具體感,真沒想到原來 mono 錄音也是可以有很好的分離度。
接著又聽了一些鋼琴,音粒更為飽滿,一顆顆都是鼓脹脹的,然後又聽了一些有鼓聲的音樂,低頻結實、彈 Q、有勁,彷彿擴大機更有力,控制力更好了,但我知道不是,而是 QAC 讓形體感更好,細節更多,因此密度更好了。那天就從晚上七八點開始聽,一路聽到凌晨一點,當中都沒間斷,因為根本不想停下來。
建構在科學、技術與美學上
這樣的好聽,是建構在科學、技術與美學之上,藉由面面俱到的設計與對電源獨到的見解,建構出足以向數倍其身價電源線挑戰的 QAC。它不僅讓聲音越往精確、精準的方向走,每個音更確定,不同音之間的關係交代得更明確,而且帶有一些美化的成分。但這樣的美化不是藉由導體成分,不是透過線材結構,不是改變了阻抗或容抗,也不是來自插頭材質或配方,更不是避震效果,而是用舒曼波「舒肥」一下,用非接觸的方式帶進好聽的音色,好像加了蜜的感覺,讓音色中帶有一絲濃郁的色彩,因為是非接觸,當然不會有副作用。也因此,它不太會改變系統原先的厚薄,而是帶來更豐富的層次,更清楚的形體,與精準的聚焦。不論是音場派還是音色派的發燒友,QAC 都能滿足其需要。
唯一遺憾的是,我必須將這兩條 QAC 從我的系統拔下來,帶回公司,因為我要讓 U-Audio 其他編輯也體驗一下這條「前無古人」的電源線。我恐怕得好幾天不開音響,才能慢慢忘懷 QAC 的好處。他們的試聽評論將會放在這篇評測的最後一個部分,大家也等著瞧瞧 QAC 在不同系統下又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吧!
產品資訊
Telos QAC 主動式電源線 建議售價:98,000 元 代理商:笙凱 電話:02-8626-0773 網址: www.telos-audio.com.t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