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30發表,已被閱讀 20,425 次 |
分類:綜合擴大機 |
|
一部輸出僅有12瓦功率的單端真空管綜合擴大機,竟然長賣三十年,還限量版推出了三十週年紀念,沒錯,英國Audion的Sterling就是這麼一部傳奇銘機,現在,這部機器出現在我家。
擴大機出了意外
話說自從Wilson Audio Alexia 2喇叭搬到編輯部之後,家裡就只剩下Chartwell LS 3/5,反正剛好房子裝修,到處亂糟糟的,配著原本的系統將就著聽也好。哪知裝修完成後最後做細部清潔,我沒先講音響周圍不要動,師傅就好心地幫我大大整理一番,等我回家看到音響搬動過的痕跡,灰塵都擦拭乾淨了,直覺不妙。
果然,因為我的器材從不關機,連NuForce Reference 18後級也是如此,但是整理清潔的師傅沒注意,就怕拆卸線材的時候,一不小心短路了,放張CD來聽,其中一個聲道不唱歌了,只好送修。
Audion 300B好像是不錯的搭配
怎麼辦?沒有後級,LS 3/5就不能唱歌了。當我在聯絡NuForce送修時,心裡面盤算著,究竟要找什麼擴大機來配?用大功率後級搭配LS 3/5,已經好幾年的時間,可是LS 3/5經典的玩法,其實是反其道而行,用低效率喇叭搭配單端小功率真空管機。想起在11月時,去了趟台南尚音,聽Audion Silver Night 300B SE(也是長青經典)搭配Tannoy Cheviot,感覺拿它與LS 3/5搭配應該不錯。
自我感覺良好,未必是正確答案,心中有疑問就該找專家。詢問台灣代理商方舟,在他們的經驗當中,哪一部Audion擴大機搭配LS 3/5最好聲?結果答案竟是Sterling,而不是Silver Night,於是借了一部回來。方舟送來編輯部的是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綜合擴大機,而我看了Audion的官網,原來Sterling可說是一個真空管架構平台,變化多端,而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只是其中一個變化。
代理商推薦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
怎麼說Sterling是個「平台」,而不是單機?Sterling採共用機箱,變化之處在各種端子與音量開關位置,所以Sterling有Anniversary EL34與Anniversary KT88,這兩部綜擴音量都在面板左方,搭配5個搖頭開關切換輸入檔位。
另外有MK1 pcb EL34、Anniversary KT88與Anniversary KT88 PSE(或PP)三款後級,音量都在面板中央,因為是純後級,所以沒有切換檔位的搖頭開關,從外觀上很好辨認,只要沒有搖頭開關者,就是帶音量控制的後級,有搖頭開關者就是綜合擴大機。
共用機箱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Audion並不是大型工廠,而是比較接近真空管作坊,多年來一直維持樸素的外觀,偶爾在金屬部件鍍金,已經算是豪華版,而共用機箱的策略,讓Audion可以訂購相同規格的機箱,訂購量大就能降低成本,維持合理的售價。
一部定價十多萬的真空管綜合擴大機,還是正宗英國製,現在已經是稀有動物了,而Audion共用機箱的策略,並不只限於Sterling,絕大部分Audion的真空管擴大機,都採用相同尺寸的機箱,差異只有後方輸出變壓器的保護罩,藉此壓低機箱的成本。所以,看到Audion機器幾乎都長一個樣,只有真空管數量不同,還有音量旋鈕與搖頭切換開關不同,其實那是Audion省成本的秘方,而且他們也把省下來的成本,用有誠意的定價,回饋給音響迷。
Sterling是五級管的設計平台
同樣是單端放大,Sterling與Silver Night最大的不同,是Sterling採用五極管,而Silver Night則是三級管,所以兩者是不同的工作平台,而Sterling的真空管放大線路,採用超線性放大,可以獲得較高的功率輸出線性。不過線路只是基礎,就好像現在大部分的汽車引擎,都採用渦輪增壓,取得更高能源使用效率,但賓士與BMW的渦輪引擎,輸出表現絕對不同。真空管機的超線性放大,只是不同放大線路的其中一種,聲音如何,還是要看製作工藝水準。
但是這麼多功率管版本的Sterling,裝在相同的機箱裡面,功率管有沒有可能互換呢?要是EL 34能直接換6550、KT 88、KT 120,甚至KT 150,那不是好玩到極點的夢幻真空管機?趕緊打電話問方舟,可不可以這樣玩?答案是不行!因為功率管特性不同,輸出變壓器也不同,內部元件數值也不同,所以不可以互換。唉,我早該想通不可能,連真空管座都不同,怎麼可能亂換功率管來玩大亂鬥!但是方舟跟我說,Audion目前可以更換真空管的擴大機,只有2A3與300B,但是換管同時要換保險絲,不是簡單換功率管就可以。
手工搭棚加上自家繞製輸出變壓器
外觀相同的Sterling,內部也有差異。像是EL34功率管的Sterling,Audion有PCB版本與手工搭棚版本,您應該猜到了,便宜版本使用PCB,而方舟送來的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是手工搭棚版本。
還有,Audion使用自家製作輸出變壓器,並且針對功率管屬性,有其獨特的繞線法與繞組。而能打出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的名號,不光是從PCB版改為製作費工耗時的手工搭棚,其內部配線都採用銀線,音量控制則是Alps最高等級的可變電阻音控元件。
竟然是好友人生第一部擴大機
在編輯部拍完照後,把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搬回家,14公斤的機器雖然還是要兩手捧著,搬動起來還算輕鬆。還沒聽機器之前,我和兼差主筆黃敬熙通了電話,說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在我家了,沒想到黃兄的回答有趣:「真的喔,你把我人生擁有的第一部擴大機搬回家了啊!」您看,30週年紀念的Sterling,就能遇到玩音響二十多年的知音。我問黃兄要不要來聽,他馬上說:「等我!」
掛上電話,我馬上開機了。什麼?不是要等朋友一起來聽嗎?黃兄來我家,至少要一個小時以後,真空管機需要熱機,才能到正常工作溫度,而且我也要先搞清楚,12瓦的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究竟能不能推LS 3/5啊,畢竟,拿12瓦來推效率只有83 dB的中低效率喇叭,即便代理商如此推薦,心中還是有疑惑。
音量至少要開到11點以上
推開YBA CDT-450轉盤上蓋,放入Rachel Barton與Samuel Sanders合作的「Homage to Sarasate」,聽熱情的安達魯薩小夜曲,DAC用Merging NADAC,12瓦的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音量有點不敏感,開九點鐘方向,小提琴像蚊子叫,推到十點鐘,音量大一點,像蚊子飛得近一點,推到十一點鐘,有了,小提琴的音像凝聚起來了,鋼琴也比較有份量,但是依然不夠大聲。
再加把勁,推到十二點鐘,來了,音量上來了,小提琴音像凝聚又變大,鋼琴規模感好些,可是覺得還不夠。再推!一點鐘方向,好樣的,12瓦的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還沒操出破音,小提琴結像更為扎實,鋼琴音符顆粒勁道出來了,可是已經感覺有點勉強,強奏之處帶著些許緊繃。可以再向上推嗎?兩點鐘,鋼琴強勁的和弦敲打下去,LS 3/5的高頻出現了破音。殘念,2點鐘就操爆了,但是別怕,真空管機的Clipping是軟Clipping,類似吉他音箱的Over Drive,操過頭一下下喇叭不會壞的。
幾次失真的挫敗起步
12瓦推83 dB的喇叭,真的太難為了,Audion原廠建議搭配喇叭效率最好高於89 dB,用LS 3/5來搭,是我太胡鬧了,但是我相信方舟的專業,他們會這麼推薦,一定有道理,再換過幾張CD,爵士、搖滾、古典聽一輪,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幾乎都要用十二點鐘的音量來聽,才會顯出音樂飽滿的精神與朝氣,一點鐘幾乎是極限,再過去就可能聽見失真。
大概就是這樣了吧?正當我在筆記本上抄寫試聽紀錄時,黃兄到了,他興致高昂地坐下,叫我趕快放音樂。一樣從「Homage to Sarasate」開始,直上一點鐘方向,小提琴油光水滑的水嫩音色,對比鋼琴的綿密厚實,12瓦的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一開始就讓來訪的朋友,讚嘆不已,他說:「要是早點聽到這樣的聲音,我當年就不會賣掉機器了。」
我說:「是啊,但是聽到現在有點限制,就是音量不能超過兩點鐘,會破音,12瓦的驅動力還是有點不夠。」「真的嗎?」黃兄問著,剛好音樂進入快板,鋼琴用強勁的和弦衝刺,順手把音量開到兩點鐘方向,鋼琴重擊的尾音出現破音,再度殘念,可是我還沒準備認輸放棄。
幫訊號管加上Tube Ring很有效
想想有什麼可以調整的地方?訊號線換上Crystal Cable Standard,用銀線來搭(其實是金銀合金線),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內部手工搭棚配線走純銀線,搭配銀線應該有幫助。換線之時,從機器背後把手縮回來的時候,手指頭不小心碰到了訊號管,左聲道出現了細微的雜音,我知道手指頭讓訊號管碰歪了些,顧不得機器還熱,伸手調整訊號管,喇叭持續發出雜音。
找到調整的重點了!在百寶箱裡(藏一些調音道具的盒子)翻一遍,找出套在真空管外面的Tube Ring,套上去試試看。為什麼會想套Tube Ring?因為手指頭碰到訊號管,就會出現雜音,代表真空管產生麥克風效應,所以套上橡膠Tube Ring,可以增加外層阻尼,降低振動的諧振的負面影響。
衝到兩點鐘方向也能過關
黃敬熙看我翻箱倒櫃,找出四條黑色橡膠圈,他說:「這會有效嗎?」「聽了就知道。」我這麼回答,人還跪在地上把Tube Ring套上真空管。「Homage to Sarasate」還在YBA CDT-450轉盤裡面,直接聽「安達魯茲小夜曲」,直接開到一點鐘方向,那是我想要的音量,小提琴收束凝神的拉奏,拔尖的尾韻泛起亮麗的泛音延伸,LS 3/5向來是比較溫暖的喇叭,要讓高頻亮起來,擴大機的質要夠好,套上Tube Ring之後,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似乎更為有力,但是前面熱情的慢板還不構成威脅,我在等2:16的鋼琴三聲和弦重擊,那才是關卡。
沒問題,過關了,一點鐘方向過關了!我知道可以繼續向上操,把音量推到兩點鐘方向,套上Tube Ring的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12瓦的輸出功率像是翻了倍,操大音量臉不紅、氣不喘,繼續聽「安達魯茲小夜曲」,後面還有幾次慢板與快板的銜接,都靠鋼琴和弦重擊轉折,推到兩點鐘方向的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把83 dB的LS 3/5唱活了,中低頻的能量感充沛,鋼琴有適當的規模感,小提琴炫技的跳弓、雙弦、撥奏,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走的是清晰通透,自然綿密的路線,中高頻的尾韻則帶有些許真空管的暖色調,聽小提琴很舒服。
逼近紅線區操駕的快感
「好厲害,怎麼差這麼多?」黃兄這麼說,我都不好意思了,其實沒有Tube Ring,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的音質已經很好,但是驅動力確實是靠加了Tube Ring之後變強了,可是這也不代表12瓦能夠讓您隨心所欲,猛爆操駕。12瓦的大用,就是輕巧的駕馭,想辦法讓這12瓦推到極限,用好用滿。玩小功率真空管機,驅動中低效率喇叭,玩的就是這種「走鋼索式」的快感,讓每一瓦都發揮到極點,在追求音樂聆聽的快感之際,想辦法不要越過紅線,超出12瓦的限制。
搞定了,與黃敬熙聽了一整個下午的音樂,等他回去了,晚上就是我與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相處的時光了。從中午聽到晚上,我沒有關機,讓機器維持在暖機的狀態,而且,開得越久,整部機器的暖度會更平均。
照顧黑膠用家的檔位切換設計
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的搖頭開關,功能是輸入檔位切換,最左邊靠近音量控制旋鈕的開關,代表輸入1,向右以此類推是輸入2、3、4、Tape,但是檔位切換並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而是一路向上推。什麼意思?檔位1向上,代表1,但是切到檔位2的時候,1不要向下,而是1與2都向上,以此類推,檔位3要1、2、3都向上,檔位4是1、2、3、4都向上,如果把每一個開關都往上推,那就是Tape Out了。
再來,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肯定有考慮到黑膠玩家的使用需求,那就是靜音(Mute)。藏在哪裡?第一個搖頭開關,只有這個搖頭開關採用三段式設計,向下是關,切到中央是靜音,向上推是檔位1輸入,如果您有黑膠唱盤,檔位1是最好用的輸入端子。當您播放黑膠的時候,可以切在中間,變成靜音狀態,等唱臂放下,唱針接觸黑膠之後,再把開關向上打開,要換片的時候,向下一格到中間,就是靜音。實際操作過一遍,您就知道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這樣的檔位切換設計,顯示Audion很懂黑膠玩家的心。
回家先開機暖身先
就這樣,加上Tube Ring的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與Chartwell LS 3/5越來越合拍,方舟借給我的機器非常的新,雖然要出借之前,方舟已經在公司裡預先Run過,可是我連續聽一週下來,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的狀況越來越好,被我操到破音的狀況,幾乎不再出現。
果然,方舟的搭配建議是對的,而我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幫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開機,在晚餐時間靜靜地暖機,為夜晚的音樂時光做準備。
鮮活通透、細節豐富
雖然是單端真空管機,不過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並沒有昏黃溫吞的模樣,搭配LS 3/5來聽,它的聲音是活生的、通透的、細節豐富、泛音帶有些許華麗光澤的走向。前面聽Rachel Barton的小提琴,就已經讓我對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的中高頻嘖嘖稱讚,等待幾天機器越聽越熟化,它展現的音色之美,也越來越好。
我想舉辻井伸行(Nobuyuki Tsujii)的「范克萊邦鋼琴大賽現場錄音」,其中「蕭邦練習曲 Op. 10 II」是一連串音符快速滾動,左手單調地彈奏合弦,右手指尖快速輪旋滑動,蕭邦寫這些練習曲,目的是用來讓手指熱身之用,鋼琴大賽選這樣的曲目,就是要考驗參賽者的基本功,練得夠不夠扎實。
顆粒分明又帶光澤的蕭邦練習曲
年輕的辻井伸行在舞台上飛舞的指尖,我在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與LS 3/5上面,聽到的是一顆顆清晰彈跳的鋼琴音符,由低而高,再由高而低,鋼琴音符顆粒晶瑩剔透,雖然稱不上重量級的權威感,但是年輕鋼琴家在鋼琴大賽認真應對的神情,卻是相當具有現場感染力,高頻段細微的呼吸聲,與上下起伏的練習曲旋律呼應。
年輕的參賽者,背負者日本樂壇的期待,盲眼的他,必須靠搖擺的身體與頭部的晃動,確認自己與鋼琴之間的距離,十根手指頭飛快地在鍵盤上移動,曲子越是彈到後面,指尖逐漸會產生痠麻的疲乏感,可是反覆流轉相同旋律的練習曲,一個音都不能出錯,很容易聽出指尖錯位,尤其是左手和弦變換,只要一個音錯,馬上就會聽出來。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把音樂唱活的功力,厲害之處不在12瓦能推得多猛,而是能唱出多少「范克萊邦鋼琴大賽」現場情境。
音色質地純度很好
越是單純的音樂,越是考驗擴大機的音質與音色。聽「Million Dollar Baby」電影原聲帶,第一軌的主題曲「Blue Morgan」,對應的是老拳擊教練的內心戲,憂鬱的藍調代表他失去年輕女拳擊徒弟沈重的心情。空心鋼弦吉他的獨奏,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呈現出適度形體的木吉他共鳴,刻意近距離拾音的錄音,撥弦與指尖按壓摩擦琴頸的細微聲響,都讓藍調憂鬱的旋律更顯鮮活。
緊接著是鋼琴呼應的「It's Nice Viewing」,與吉他相同的旋律,鋼琴更顯寬闊,延音踏板半踩的尾韻延伸, 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沒有放過,銜接上來的弦樂群,有如溫暖的擁抱,包圍著鋼琴略帶暖色調的音色,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帶出電影主題音樂的情感之美,聽來真是舒服。
難得搬出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
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比我預期更沒有管味,解析力也比我預期更好,讓我搬出一些平常比較少聽的音樂來聽,像是阿班貝爾格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其中難度最高的是晚期四首弦樂四重奏,表情嚴肅,但是貝多芬在對位與和聲織體的嚴謹綿密,越是晚期越是厚重,平常我不會拿出來當作晚間娛樂,而是認真聆聽的「挑戰曲」,可是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細緻的音樂解析力,理性中帶著感性,讓我花了幾個晚上聽完這四首晚期弦樂四重奏(No. 13, No. 14, No. 15, No. 16)。
聽到最後No. 16的第四樂章,這個樂章由慢板到快板,慢板講的是「muss es sein, es muss sein」,就是「一定要這樣嗎?一定要這樣!」低沉的大提琴拉奏開始,表情沈重,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推LS 3/5,低頻本來就不是龐大的模樣,但是低沈的陰鬱表情,還是帶著濃郁感,小提琴怯生生地拉奏,中提琴呼應,三種樂器的音色變化,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有著生動的鑑別度,這樣來弦樂四重奏,才能分辦出弦樂器的音色差異,感受貝多芬堆疊對味與強化音樂織體的技法。
聽協奏曲也能有適當的規模感
| | 「莫札特豎笛協奏曲 K. 622」 | 講的都是編製小的器樂,可以聽協奏曲嗎?沒問題,聽「莫札特豎笛協奏曲 K. 622」,第一樂章愉快的樂團Tutti,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揮灑出漂亮的中高頻光澤,低頻有適當的量感,襯托音符的清秀靈動,第二主題的卡農,強化了音樂的織體。
豎笛Solo呼應的段落,略帶濃郁的豎笛音色,尾韻帶有細緻的光澤,豎笛Solo之時指尖在閥門上按壓開關的細微聲響,強化了聆聽的現場感。我把音量推到一點鐘方向,EL34應該是全力輸出,應對著音樂豐富的變化,盡可能推出LS 3/5有限的低頻段,撐開適當的協奏曲規模感。
認真玩,無用就有大用
玩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的樂趣,就在這裡,要在12瓦的限制之內,發揮每一瓦的珍貴功率,推到極限。就像玩Go-Cart一般驚險刺激,有時候可以巧妙過彎,有時候也會甩過頭來個360度迴轉,但是您可以放膽玩,馬力不大,不會危險。
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就只有12瓦,盡情操到紅線區,聽見EL34功率管火力全開的模樣,盡情驅動LS 3/5,恰到好處,聲音真好,但偶而越線了,Over Drive了,那就乖乖轉小聲一點,找出下一個「最佳均衡點」,別看12瓦無用,認真玩可有大用。
器材規格
Audion Sterling 30th Anniversary Limited 型式:兩聲道真空管機 輸出功率:12w @8歐姆 負載:8歐姆 失真@1歐姆:<0.1% 無負回授 頻率響應:12Hz~ 40kHz (+/- 1dB) 靈敏度:可變 >200mV 完整輸出 躁訊:< (CCIR) –85db 消耗功率:146 瓦 真空管:EL34 X 2、6H23N X 1 尺寸:23 x 42 x 19cm(W x D x H) 重量:14 kg 參考售價:152,000 進口總代理:方舟音響 電話:(02) 2778-9007 網址:www.arkaudiotaiwan.com FB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Arkaudio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