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Magellan SW2剛上市時,總裁Renaud de Vergnette曾親自來台宣傳造勢。Renaud的英文不太流利,有時候要講法文,再請亞洲區經理Remy Bellemer翻譯,但卻可清楚感受到Renaud對設計音響的熱情。我記得Reneud曾經這麼說:「Triangle的目標,就是要達成真實樂器一般的聲音重播,擁有開闊、大動態、低失真之外,還要傳達音樂當中的浪漫情懷。」為了達到期許的目標,Triangle是少數從單體到箱體都在自家研發的喇叭廠家。這是很不簡單的堅持,大多數喇叭廠都是買現成的單體來用,省下許多研發費用,只有少數廠家如Focal、Dynaudio等掌握單體技術,而Triangle也是其中之一。
搭配Quatuor SW2的全套EC器材,除了旗艦600瓦的NEMO後級外,還包括EMC-1 UP CD唱盤、EC 4.8前級。
雖然Quatuor SW2僅是Magellan系列的老三,但頡聲大氣地用上Electrocompaniet頂級搭配。我問阿堯,Quatuor SW2有這麼難推,需要動用到NEMO單聲道600瓦後級來降服嗎?阿堯說,要邀請媒體來聽,當然要拿出最好的搭配,而他拿EC搭配Triangle已經很多年了,自然信心十足。這搭配Quatuor SW2的全套EC器材,除了旗艦600瓦的NEMO後級外,還包括EMC-1 UP CD唱盤、EC 4.8前級,至於線材主要搭配TcM Reference系列,還有頡聲自家「秘方」調配的線材。
線材以TcM Reference系列為主。
音樂的厚度比預期更好
我先從室內樂開始暖身,拿馬友友的「歡樂頌」開場,專輯主題曲「Give Us Peace」大提琴演奏柔和地飄散出來,音像形體龐大且有適當的密度,彷彿近距離聆聽馬友友演奏。在頡聲聆聽Quartuor SW2,和我對Triangle的既定印象略有不同,過去我總覺得Triangle的個性比較外放,偏向熱情激昂的作品,但在頡聲巧手搭配下,這Quartuor SW2卻多了一分圓融大度,音樂的厚度比預期要來得好,襯托出馬友友大提琴演奏的溫暖潤澤。
這樣有厚度又不過於濃郁的音樂氣氛,聆聽室內樂確實是一大享受,那是很輕鬆又充滿音樂細節的綜合體。我再拿出歐洲小廠Fuga Libera的「Esprit de Suite」,這是大提琴與豎琴合奏的小品,演奏者也有話題,Marie與Sophie Hallynck是兩姊妹,從小一起學音樂,默契十足。在Quartuor SW2上面播放起來,那室內樂的輕鬆感真是舒服,豎琴輕柔的撥弦柔軟而有彈性,大提琴則如對話般和豎琴唱和著。Quartuor SW2在頡聲的聆聽室擺放起來不算龐大,但音樂則是相對顯得龐大,豐厚的低頻引出些許濃郁的味道,整體音樂頻段表現仍是相當均衡,是很耐聽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