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的音質與體積一直是令人困惑的兩難問題:喇叭體積過小,聲音過於單薄;喇叭體積過大,擺在家中又會佔去過多的空間。不過,來自德國的Ologe Acoustic Acoustic,以特製的單體,加上特殊設計的薄型密閉式箱體,解決的這項難題。在前年十月,U-Audio主編林治宇評論了Ologe Acoustic ONE喇叭,便對其均衡的頻段分佈以及比例正確的低音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音響展前夕,我們編輯部又收到了Ologe Acoustic的喇叭,然而型號還是「ONE」,我還想說是不是送錯了,詢問代理商才知道原來這次送來的是第二代版本「Ologe Acoustic ONE v2」,許多設計之處做了大幅的改進。
分音電路板用料更扎實
打開Ologe Acoustic ONE V2厚實的裝箱,才發現這次送來的喇叭跟第一代真的不一樣。最明顯的差別就是Ologe就是本來為於前障板右下方的EQ調整切換鍵更改到背板上,並且改用跳線連接的方式調整。
Ologe ONE V2的高頻EQ以及單體運作模式改以跳線方式調整。
原廠為什麼對Ologe Acoustic ONE V2採取這樣的改變,我感到十分好奇,然而我上Ologe Acoustic的官網,卻發現官網上的資料依舊還是刊登第一版的資料。好在,透過代理商熱心牽線,我聯絡到了Ologe Acoustic的原廠,讓我可以好好詢問Ologe Acoustic One V2的設計細節。原廠說明,採用這樣的設計,不單單是因為讓面板美觀而已,因為內部的分音電路9盎司銅製成的印刷電路板,電流量較大,原有的切換鍵裝置無法承受較大的電流,因此改以線徑達AWG 11的6N純銅跳線調整EQ。
EQ與單體運作模式調整移至後方
Ologe Acoustic ONE V2背板上的音量調整可分為兩個部分,左邊負責高頻段的量感,共有「HF:(+)」、「linear」與「HF:(-)」三個接點。若要讓喇叭擁有平直的頻率響應曲線,可以將跳線接在「linear」的位置;若樣讓高音量感多一些,則可接在「「HF:(+)」,相反地,若要高音少一點,則可接在「HF:(-)」的位置上。
上述的兩個調整功能各由一條跳線控制。然而,Ologe Acoustic ONE V2也提供一條跳線的接法,跳線的一端皆在B0的位置,另一段則可接在「HF:(+)」、「linear」或「HF:(-)」上,這樣的接法可以調整Ologe Acoustic ONE V2的分頻點。原廠表示,這樣的接法可以繞過分頻電路,達到最好的聲音表現。
Ologe Acoustic ONE V2的分頻與單體運作模式調整功能從前障板移到了背後,前障板看起來更為美觀、乾淨。然而,全黑或全白的箱體,看起來有些單調,為此,原廠為新版的Ologe Acoustic ONE設置了彩繪壓克力板,為這款薄型喇叭的外觀增添變化,不但不佔空間,又能能帶來濃厚的藝術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