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09/18發表,已被閱讀 64,885 次 |
分類:綜合擴大機 |
 |
夜深了,點亮兩盞明亮的845真空管,S8在昏暗的房間裡閃耀著亮麗的光芒,斟上一杯純粹的Single Malt,向Miles Davis的「Kind of Blue」致敬,獨享的時間與空間顯得如此珍貴。如果音樂是上帝的恩惠,那麼唱片就是人類保存上帝恩惠的創作,而音響則是重現感動的無上法器。
感性的造型
很少用這麼感性的話語做為評論的起頭,不過Unison Research S8卻擁有令人著迷的特質,那種充滿感染力的音樂個性,加上義大利風格的外觀設計,連聆聽的情緒都彷彿跟著多愁善感起來。迷上真空管的人,肯定是為了聲音,但是點燃燈絲的暈黃光彩,則是伴隨著聲音之外的視覺享受,把這兩項特質綜合在S8身上,叫人不著迷也難。
多年以前我也曾經是Unison Research的愛用者,偶然逛音響店時看到Simply 2,衝著原木飾板與精巧的設計,不懂得Unison Research的響亮招牌,也沒試聽就衝動的直接買回家,現在想起來,Unison Research充滿義大利風味的設計格調,真的會讓人買東西沖昏頭。
那次的經驗並不算好,我興沖沖的把Simply 2拿回家搭配ATC SCM10喇叭,結果呢?我想讀者們已經猜到了,區區12瓦的驅動力,想駕馭80dB的SCM10,簡直是緣木求魚,每一個有經驗的音響玩家都會建議換掉,改換大功率、大電流晶體機搭配,但是Simply 2漂亮的身影與單端設計,讓人實在難以割捨,於是那段時間我倒是認真的聆聽許多室內樂,用保守的音壓,輕盈地享受音樂之美。要說我削足適履也沒錯,明明知道12瓦無法駕馭80dB的喇叭,那就節制著聽,選擇動態對比較小、起伏較緩和的音樂,瞭解器材的限制,也就相安無事一段時間。當然,這不是長久之計,敝帚自珍的心態也一覽無遺。
輸出功率依然受限
雖然Simply 2買得豪氣,從ATC搭配也知道12瓦並不夠用,但是如果想要買一部能夠擺著看漂亮、聲音又讓人愛不釋手的真空管擴大機,Unison Research還真的是上上之選,於是升級的腦筋就動到更高級的產品。向上走,要是推挽的Simply 4,就是單端的Simply 845,當時都超過預算許多,只好乖乖聽室內樂止渴。要不就跑到東區的「克利瑪咖啡」,老闆闊氣的用Simply 845播放音樂,讓昂貴的845真空管點上一整天,陪著他煮咖啡,好不享受,當客人的我,花小錢點杯卡布其諾,同時欣賞著Simply 845的韻味,倒也超值。
新的S系列可說是Simply系列的後續,S8延續著Simply 845,不過把單聲道變成了立體聲合體設計,功率則為24瓦。你或許要問:24瓦的功率夠不夠?這個答案應該因人而異。如果你要求的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絕對驅動力,無論怎麼搭配難推的喇叭都神定氣閒,那麼S8肯定還是不能滿足你的需求。單端設計的真空管機,講求的是純粹的音樂質地,即使採用了845這類的強放管,它們依然無法輸出傲人的功率。不過,由於單端管機以單一放大元件處理完整的音樂訊號放大,而且是純A類放大,你應該要求S8的是音樂的質感。
明亮的目光焦點
S8採用三只Philips的ECC82(12AU7)負責前級放大與驅動,整流部分則使用晶體,我想一方面是成本考量,另一方面應該是考慮工作的穩定性。整體線路以簡單清爽為原則,並且採用扼流圈。由於845強放管工作時的高壓超過1000V,所以內部多處安裝保險絲,確保使用安全,眼尖的音響迷或許會想要在這些保險絲上面動腦筋,更換補品來提升音質。
事實上,真空管機好玩之處,還要包含更換各個年代真空管在內,不管是價廉物美的量產管,或是Internet拍賣網站上號稱希有難尋的珍貴NOS管,最重要的放大元件一經更換,就能展現不同的音樂表情,也是真空管迷把玩的一大樂趣。原廠搭配的是大陸曙光製845管,特徵是亮度特高,S8剛到家裡的時候,我經常深夜把所有的燈光都熄掉,只留下S8兩盞845管,像是點亮兩支大蠟燭一樣,視覺的焦點全部集中在S8身上。
令人喜出望外的搭配
聆聽S8的過程搭配了俊金的PM-10與Dynaudio Evidence Temptation兩對喇叭,號角設計的PM-10擁有100dB的高效率,搭配24瓦的S8應該相當合拍,我想大家關心的應該是S8能不能把效率88dB的Temptation推得好?以大編制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試聽,PM-10的高效率當然佔了便宜,不過我倒喜歡以較小的音量用S8驅動Temptation聆聽,高效率的PM-10在低頻表現較好,沒有混亂的情況,顯示S8能夠控制住PM-10的10吋低音單體,不過Temptation則以圓潤飽滿的音樂性取勝,稍微壓抑對大音壓的期待,把自己設想坐在音樂廳的三樓,那麼S8與Temptation的表現肯定不會讓你失望。如果換成簡單的室內樂,動態對比較小,音樂頻寬起伏不那麼大,S8與Temptation的表現肯定讓你喜出望外。
當然,像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之類的大曲子,S8依然力有未逮,遇上大合唱與交響樂團齊奏的場面,低頻不免混亂,但是在室內樂與強調輕鬆的爵士樂,則表現出單端直熱管機的鮮活感,音樂與人的距離無疑是更為接近、更為親暱的,或許這正是單端直熱管機的魅力,當世界第一流的晶體擴大機,不約而同的邁向千瓦級的超大功率,但依然有許多音響迷執著於架構簡單的單端直熱管機,即使它們的輸出功率有限,即使它們的用電效率頗低,但音樂的鮮活表現,卻能讓許多人無怨無悔地投入。
歌聲展現魅力
最能展現S8魅力的音樂類型,莫過於人聲了!譬如弗萊明演唱的「舒伯特藝術歌曲集」,弗萊明的歌聲就如同她的美貌,甜美而嫵媚,一曲「聖母頌」,頌讚之情洗滌聆聽的情緒,你很容易就被音樂吸引住,完全投入音樂當中,旋律的抒發就顯得那麼的自然、純真,展現出舒伯特曲子當中的赤子之情。
單端直熱管那種純淨圓潤的音質音色,彷彿洗滌著紛擾的心靈,自然地沈澱下來,我最喜歡在夜半時分以稍微克制的音量聆聽,摒除一切雜念,跟著音樂的起伏洗滌紛擾的情緒。究竟白天有多少煩人的事情發生,在這一個剎那都可以忘卻,把整個人都投注在旋律當中,心情隨著音樂為之平息、安靜下來。
用S8搭配Temptation,重點在於音樂類型的控制,如果你要求能夠捶胸頓足的鬼太鼓,那麼S8恐怕力有未逮,低頻會顯得缺乏拳拳到肉的勁道。但是像老鷹合唱團的「Hotel California」這類搖滾樂,在有限的空間當中倒也沒難倒S8。我的聆聽空間大約8坪多,24瓦功率搭配88dB的Temptation還能擁有舒服聆聽的低頻,但是如果要在十坪以上的空間搭配中低效率喇叭,S8可能就無法滿足功率的需求。這是先天上的限制,不應該強把低效率喇叭和單端直熱管機湊在一起。
但是若要論質地醇美的音質,那麼S8便擁有極高的音樂純度與魅力!對喜愛人聲的朋友而言,S8的質地更是具備無比的吸引力,我幾乎把手上所有的芭托莉CD全部來溫習,尤其是在義大利的現場錄音,搭配著Temptation聆聽,整個向上延伸的開闊程度,令人難以忘懷,芭托莉甜美而愉悅的歌聲,恐怕不只是「餘韻繞樑」可以形容。是的,S8控制Temptation少了規模,卻是唱得那麼深情、那麼動人。
KR真空管值得投資
原廠隨機附送的真空管,使用Philips的12AU7和大陸曙光845管,市場隨時有現貨可買,價位也算平易近人。不過真空管機比起晶體機多了一項樂趣,就是可以更換真空管,換上KR845,立刻讓S8的功力「突飛猛進」!音樂顯得更加圓融,聲音密度收束更加緊密,且低頻的彈性變得更好,鮮活程度也隨之提升,總之,KR845就是一換上去立刻拔不下來的驚豔,簡直像「中毒」般的美聲,當然,如果價格能再便宜一點會更好。
喜歡弦樂的朋友,一定會喜歡S8!譬如王健的「巴洛克時期大提琴協奏曲」(DG 474 236-2),平靜沈穩的旋律在S8上面更顯雋永,王健的演奏在弱奏之處特別迷人,頗有玉樹臨風的纖細表情,在S8上面表現出絲絲入扣的細膩感,擦弦的沙沙質感自然的飄散,即使弱奏依然能有很好的韌性,原來鮑凱里尼是這般風貌。又如鄭京和的「Con Amore」(Decca 417 289-2)小提琴小品,蒐羅了帕格尼尼的「愛之喜」與「愛之悲」,即使是每個人耳熟能詳的小品,S8就是能表現出充滿新鮮感的滋味,或悲或喜的情緒,就是那麼的扣人心弦,把音樂聽進心坎裡。確實,24瓦的功率只能歸入有限功率的擴大機,但我們搭配音響是要聽音樂的,而S8就是能夠唱出音樂神髓的擴大機。
喜歡爵士樂的朋友也一定會喜歡S8!Sonny Rollins在OJC時期留下不少錄音,鮮明的銅管氣氛,在S8上面沾染著些許暈黃的光澤,襯托出爵士小酒館煙霧裊繞的氣氛。像是John Coltrane的「A Love Supreme」,自由而狂放的即興,彷彿追尋著爵士樂的非洲根源,在S8渾圓飽滿的中頻鋪陳下,演奏出Coltrane帶有自我省思的內涵。
難忘845的美
聆聽S8的過程,讓我想起李富桂所說的音響「真、善、美」,而S8大概可以歸類在「美」的一群。S8沒有足以誇耀的功率,它只有簡單的純A類24瓦放大,但是很純很美的音樂質地,直叫人不敢想它的美,那是有如黃鶯出谷般的美聲,繞樑之韻展現出回味無窮的音樂個性。
Unison Research S8器材規格
型式:單端純A類845真空管機 使用真空管:845兩只、12AU7三只 輸出功率:24瓦 輸入阻抗:47kΩ 負迴授:12dB 尺寸/重量:420×440×260mm(寬×高×深)/30Kg 參考售價:逕洽代理商 進口總代理:垣慶 電話:02-2365-6706
|
 |
|
|
 |
兩小時成古典通-音悅音響 音樂講座
古典音樂很難嗎?常聽的就那幾首嗎?或許你很想接觸古典音樂,卻不知怎麼開始嗎?如果不會樂器,不懂樂理,能欣賞古典音樂嗎?事實上,古典音樂比想像中要簡單得多,尤其在 U-Audio 總編輯郭漢丞的導聆之下...《 全文 》 |
|
Accuphase DF-75 數位分音器
Accuphase 首款數位電子分音器 DF-35 在 1999 年便已問世,多年來經過數代更迭,至這款 DF-75 已是第五代機種,它能做 4 路分音,數位輸入或類比輸入皆可,不論 A/D 還是 D/A 電路的性能都較前代有所...《 全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