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2/02發表,已被閱讀 174,043 次 |
分類:綜合擴大機 |
|
把COS H1 DAC耳機擴大機擺在桌面上,連上工作用的Macbook Pro,剛接上去只覺得聲音不錯,但並沒有太嚴重的「中毒」現象,只覺得漂亮的機身做工,和Mac配成雙視覺效果不錯,可是當美編把機器拿去拍照,隔了一天才還我,沒了H1可聽的一天,好像失落了什麼,這才知道原來COS放的毒是「十香軟筋散」,無色無味,中了招才知道厲害。
當然,對發燒友而言,COS絕對是個新面孔,我對他們也不太熟悉,於是約好了時間到可韻公司拜訪,見到了主事者Stephen,愉快地聊了一個下午。COS的公司名字由來,在機器的箱子上面寫著「Connoisseur of Sound」,縮寫就是COS,不過這同時是三位創辦人的名字縮寫,他們分別是CC、Oliver與Stephen,三位都是電子業界的菁英,分別負責行銷、管理與研發。當然,與三位創辦人過去的事業來比較,COS的規模相對小得多,而更像是追求樂趣與理想,開公司的目標當然是營利,但做出頂尖優秀的產品則是樂趣與理想。
抓住DAC耳擴的價格甜蜜點
隨著耳機市場方興未艾,DAC加耳擴的市場也跟著蓬勃發展,五年前這個市場的可選擇性並不多,但現在則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頭來,COS在這個時間點推出H1 DAC耳擴,其實討不了太大的便宜,可是如果用高階產品的眼光來看,H1倒是追上了「優質」但「負擔得起」這兩大特色。舉個例子來說,H1比起Goldmund Telos HA-2,價格可能只有它的1/4,但工業設計與製作質感一點都不輸,要是拿來與Sennheisser HDVD 800S來比,H1的外觀質感可要好得多,只有輸出端子的多樣性少一些,而價格甚至還要便宜一些。當然,有些人會想拿NAD、Cambridge這類品牌來比較,H1就顯得身價高昂,可是H1的工業設計可遠勝過這些平價機種。您看,H1是不是抓住了市場價格帶的甜蜜點?
在設計風格上,COS走的是極簡包浩斯風,盡可能去除不必要的元素,達到最簡單直覺得使用經驗。打開H1的紙箱,開箱的感覺就很棒,機器包在細緻的布套裡,質感就像是買Gucci、Ferragamo的包包時,外面那層保護布套,而H1機器尺寸不大,收納在袋子裡也方便攜帶,我就是這樣把機器帶回家聽,但我想大概不可能有人想這樣拿著H1通勤吧,這機器還是頗有份量的。
極簡包浩斯設計風格
H1怎麼達到極簡包浩斯風格?大幅減少面板上的開關,同時盡可能用圖示代替文字。H1的面板左側有兩個6.3mm耳機輸出孔,中間是顯示幕,右側則是音量開關,同時也兼電源開關。在H1背後有主電源開關,可是每次要伸手到機器背後開關電源,不太方便,所以音量旋鈕採可按壓設計,只要背後的電源開關是開著的,長按一下就開機,再長按一下就關機。
咦?少了什麼?波段切換開關?放心,一樣靠面板「唯一」的旋鈕!開關機要「長按」,檔位切換則是快速按壓,每按一下就切換一個檔位,這四個檔位分別是USB 2.0、Optical、RCA、XLR,這四個都是數位輸入檔位的切換。不過H1也可以兼任前級功能,所以這個輸出功能要靠背後的搖頭開關控制,假如您沒有讓H1連接後級,Line Out輸出可以關閉,而Line Out如果處於開啟狀態,面板會出現一個正弦波的符號,代表高電平輸出功能啟用。
在H1背板上總共有三個搖頭開關,一個是Line Out高電平輸出,再來是USB 1.0與2.0的切換開關,假如您使用的是MAC電腦,USB 1.0與2.0都可通,但USB 2.0是非同步模式,時基誤差更小,當然選USB 2.0,但如果您使用Windows,那就要安裝驅動程式才能使用USB 2.0,假如您不想裝驅動程式,USB 1.0就能直通。
獨家「線性相位延遲FIR濾波器」
剩下一個搖頭開關標示著BUF,這是什麼?這是COS獨家技術,開關則是控制緩衝區(Buffer),但既然是獨家技術,為什麼要設計開關?一直開著用不是聲音最好?答案是遇上影片解碼時,緩衝時間會讓對話口白與影片對不上,產生延遲現象,所以看影片時要把Buffer關掉。
COS這項獨家技術稱為「線性相位延遲FIR濾波器」,而這項技術在他們兩年前推出的D1旗艦首度發表,現在則下放至H1身上。COS的研發團隊本來就在數位技術學有專精,他們自己撰寫特殊的演算法,透過DSP把原本的數位訊號4倍頻為176.4kHz或192kHz,送入緩衝記憶體,然後再校正時差,把精確的數位音訊送入DAC解碼。
聽起來很複雜?不是嗎?我簡單解釋一下,試著想像畫出一個正弦波,如果是44.1kHz的格式,那就是用44,100個「點」描繪出波型,現在COS用DSP演算昇頻,等於變成176,400或192,000個點來描繪正弦波,您說哪一個弧線比較圓滑?當然是四倍的點描更細膩、更圓滑。
用更多的點來描繪正弦波容易理解,但緩衝區呢?早年數位緩衝區的設計,主要是用在CD隨身聽上面,怕隨身聽因為振動影響讀取,所以預先存一段在Buffer裡面,萬一振動讓雷射頭讀不到音樂訊號,緩衝區儲存的音樂訊號就派上用場,因此不會斷訊,不過H1不需要帶著跑來跑去,所以緩衝區的用途並不在此,而是為了降低時基誤差,H1使用的校正時鐘誤差低於1 ps,要「即時」校正一定沒問題,但是「即時」校正萬一遇上掉訊號的情況就沒輒了,有了緩衝區,系統多了回頭去要訊號的時間,但是COS這個「線性相位延遲FIR濾波器」,畢竟是他們家的獨門技術,內中的學問可能更大,在緩衝區保留1秒的時間,對高速運算的DSP來說,時間跟一輩子一樣長,可以處理的東西可多著呢!
其實COS這項「線性相位延遲FIR濾波器」,用Buffer緩衝區來解決時基誤差產生的失真,觀念上並不是唯一,早年Mark Levinson曾經推出「FIFO」的技術,全名是First in first out,也是使用Buffer緩衝區,讓數位訊號在緩衝區「排隊」,假如前端雷射讀取有掉訊號的現象,緩衝區裡面排隊的訊號就會「掉號」,這時候就可以回頭去重新要訊號,消除時基誤差。
1/4價買旗艦數位技術
除了獨家數位處理技術之外,H1的電路設計就遵循了高階耳擴的金科玉律了。哪些金科玉律?數位類比各自獨立供電,這樣才不會相互干擾,放大線路採雙單聲道設計,可提升聲道分離度,避免左右聲道的串音,兩聲道的立體感更為浮凸,而音量控制則採用極進式陣列搭配高精度金屬皮膜電阻,採純類比音控。
從這些數位技術的特點來看,H1幾乎與COS自家高階D1相差無幾,可是價格卻不到1/4,已經凸顯出這部DAC耳擴超值之處了。比起旗艦D1,H1尺寸較小,自然機殼成本可以略為減省,但電源供應也沒辦法採用傳統線性電源,改用高品質交換式電源。再來,旗艦D1是全平衡放大,但是H1改為單端放大,元件更少,也不需要精確的零件配對,所以我們才能用更超值的價格,買到與D1幾乎一樣的高階數位解碼技術。
聽H1的時候搭配Macbook Pro,無需驅動程式,輕鬆連接,假如您是PC使用者,使用USB 1.0不需要驅動程式,但如果要用非同步模式的USB 2.0,則需要上網下載驅動程式,這些年USB DAC如雨後春筍登場,這些USB 1.0與USB 2.0的設定,對用家來說應該已經是駕輕就熟。H1的設定沒有什麼不同,但多了USB 1.0與USB 2.0的切換,對PC使用者來說多了一點方便,不一定需要驅動程式也能使用H1。
音色素雅乾淨、通透自然
H1的聲音就如同機器的工業設計一般,素雅乾淨,通透自然,沒有多加染色的感受,聽什麼音樂都對味。我聽Bill Evans的「Waltz For Debby」DSD 64檔案播放,「My Foolish Heart」一開始背景裡的人聲騷動,帶出爵士小酒館的現場氣氛,鋼琴與Double Bass開始的音樂,爵士鼓刷輕撫的細碎沙沙聲,慵懶的爵士氣氛迴盪在耳際,H1的聲底乾淨通透,細碎的音樂背景細節配上溫暖的鋼琴、低音貝斯與爵士,那種現場錄音的氣氛,真想讓人斟上一杯高年份的Single Malt,配著音樂享受夜晚獨處的時光。
我拿H1推Pioneer SE-Master1,原本略偏暖色調的SE-Master1,音色更顯為清爽通透,空間感顯得更為深遠,而令我意外的是用H1推Hi-Fi man HE 560,大概是我近期搭配的耳擴,推起HE 560最好的一部,大部分靠USB供電的迷你USB DAC幾乎都推不動HE 560,但我就算用一般插電的耳擴,也不一定能把HE 560推得好,經常聲音乾乾瘦瘦的,可是H1推起HE 560,中低頻的量感有著飽滿的均衡,聽「Waltz For Debby」時,不僅有飽滿濃郁的爵士風情,還能兼顧通透的空間感。同樣的,我拿H1來推平常桌面使用的Audeze EL-8,H1一樣能把聲音的空間感與通透感進一步提升,但卻不會顯得乾扁生冷,而是重現飽滿又有密度的聲音質地。
舒服的空間感最毒
通透的空間感可能是H1最讓我覺得像是「十香軟筋散」的毒性,其實聽耳機的時候,因為發聲元件就緊貼著耳朵,要談音樂的空間感最難,把音樂開得大聲了,所有的樂器就好像在耳朵旁邊擠成一團,聽感很近、很真、很強烈,但卻少了一分寬鬆自然,H1能夠音樂細節輕鬆地呈現,所以不需要開得特別大聲,就能聽清楚音樂的細節,音樂的空間感也顯得相對較為通透深遠,也難怪當美拿去拍照時,我換上一部USB供電的DAC,馬上覺得音樂空間感縮小,聲音沒那麼輕鬆,馬上想念起H1的聲音了。
就音色的表現,H1沒有太強烈的個性,不偏不倚的中性讓它聽什麼像什麼。譬如我聽RR的「Hopak from Mazeppa」DSD 64音樂檔案,H1有著漂亮的聲道分離度,撐開交響樂團的場景與氣勢,弦樂群綿密中帶有躍動感,呈現出舞曲的熱鬧氣氛,隨著音樂一波又一波更強,定音鼓的打擊力道也隨之更強,推升到頂點之後,和緩的音樂中點綴著三角鐵,H1的中高頻段有著相當不錯的密度,三角鐵的敲擊清脆的尾韻漂亮,隨後在進入主題,氣勢更顯強悍,尾奏之時強悍的打擊樂,低頻的延伸下得去,但H1不會拖著低頻尾巴,速度快又明確,收尾之時著實聽得過癮。
聽弦樂有強烈的吸引力
雖然我說H1的音色乾淨通透,但聽起來絕對不是毫無滋味的聲音,在中高頻段H1有著些許濃郁感,襯托弦樂綿密的質感,帶著清甜的滋味。像是「馬友友演奏顏尼歐」,聽「新天堂樂園電影主題曲」,悠遠的弦樂群在H1當中,清楚呈現錄音由遠而近的感覺,大提琴泛音拉奏,飄在空中的高音對比大提琴真正拉奏時的厚實綿密,讓原本單純的電影主題,在虛實對比之間變得變幻莫測,H1不僅把大提琴拉奏的音色對比清楚表現,而且帶出大提琴拉奏時略為濃郁的質地。
對比馬友友拉奏大提琴的濃密,換上慕特拉奏的「卡門幻想曲」,H1馬上把強悍的序奏猛爆地呈現,交響樂團火力全開,殺氣騰騰,弦樂群的撥奏等待小提琴獨奏進入,慕特的小提琴顯得柔情似水,尾韻揚起濃郁的松香味,指間的細微變化,隨著旋律翻揚而變化多端,H1把當中的對比拉得很開,強悍的樂團是百鍊鋼,而小提琴獨奏則成了繞指柔,高把位的小提琴拉奏高亢而細膩,低音部則顯濃郁芬芳,泛音拉奏時光澤亮麗,這些都顯示了H1並不是只有清清如水的透明澄澈,在中高頻段的潤澤芬芳更展現了弦樂的迷人魅力。
試聽過程中我還比較了一下COS獨家演算法開啟與關閉的差異,在開啟狀態時,音樂純度更高,背景更顯安靜,左右分離度更好一些,不管是聽44.1kHz的CD規格音樂檔案,或是高解析度PCM或DSD,開啟Buffer都有效果,但是我並沒有感受到非開不可的強烈差異,開啟之後做AB比對,可以聽出若干差異,音質音色沒有改變,但背景更通透安靜一些,可是如果沒有刻意AB比對,其實沒有開啟Buffer的情況下,H1已經有相當高水準的演出。
用聲音傳送的「十香軟筋散」
作為新興品牌,COS僅有D1旗艦DAC與H1 DAC耳擴兩款產品,在聽過H1之後,讓我對高階的D1更感興趣,尤其在我家中換了Merging NADAC之後,還真想把這兩部拿來同台比較一番。在我寫H1的評論之際,H1已經還給COS了,這才不過幾天的時間,我桌面的DAC耳擴又輪番換了幾部,但我依然懷念著H1擺在桌面的時光,那略帶潔癖的安靜通透音樂背景,加上中高頻段帶著油光水滑的聲音色澤,這種用聲音傳送的「十香軟筋散」,毒性可不小啊。
器材規格
COS H1 型式:DAC耳機擴大機 數位輸入:USB×1,coaxial RCA ×1,optical Toslink ×1、AES/EBU x1 輸入取樣頻率:最高24bit / 192kHz/ DSD128 音量控制:192階(0.5dB/階) 類比輸出:非平衡×1 耳機輸出:平衡x1、非平衡x2 最大輸出:平衡16V,非平衡8V 頻率響應:20Hz – 20kHz(+0dB, -0.5dB) 訊噪比:大於110dB 耳機阻抗:16歐姆以上 輸出電平:耳機平衡模式 12Vrms、非平衡 6Vrms、高電平 2 Vrms 尺寸:260×250×60 mm (寬×深×高) 重量:3.5 kg 代理商:可韻 售價:65,000元 電話: 02-2356-0687 網址:www.cosengineering.com
|
|
[新聞] 高階技術下放-COS D2/D2V DAC COS的產品線越來越完整了。先前以高價版的D1旗艦DAC在市場上打響名號,接著推出更多人負擔得起的H1 DAC耳擴,現在則以H1的規模為基礎,推出價位更可親的D2/D2V DAC。D2與D2V的差別在於D2V提供音量控制,兼具前級功能...《 全文 》 |
|
|
[專題報導] 堅持自主研發的台灣音響品牌-專訪COS Engineering 專訪COS Engineering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創辦人之一的Stephen(龔錫勳)開頭就告訴我,他們是純正的台灣品牌,雖然曾經有國外的廠商建議出去「過水」一下,但是他們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所以堅持不做其他「包裝」...《 全文 》 |
|
|
[新聞] 獨門演算法平價化-COS H1 DAC耳擴 COS雖是新面孔,但在2014年首度問世的D1 DAC前級,獨家開發的數位演算法,加上重量級精緻機箱設計,頂著Hi End光環上市,馬上引起懂門道的發燒友注意,不過D1 DAC前級畢竟身價高昂,一般玩家難以親近,所以COS推出了新款H1 DAC耳擴...《 全文 》 |
|
|
|
|
|
|
DeVore Fidelity O/96
O/96 可說是 DeVole Fidelity 最暢銷的型號,在 2024 年首次在 TAA 音響展亮相,喇叭箱體走面寬方正路線,必須搭配專用底座,讓喇叭達到適當的聆聽高度,據代理商表示,這是原廠特別趕工讓他們可以...《 全文 》 |
|
Advance Paris A12 Classic 前管後晶綜擴
不論是比性能、比功能,還是比外型,這台法國 Advance Paris 的 A12 Classic 都不惶多讓,它採前管後晶設計,前級使用 2 支 ECC81 真空管做訊號放大,後級則具有 190 瓦 / 8 歐姆或 280 瓦 / 4 歐姆輸...《 全文 》 |
|
|
|
|
|
|